1、歌德官网考试报名
(1)、歌德曾说:“才能不是天生的,可以任其自便的,而是要钻研艺术,请教良师,才会成材。”(P101)
(2)、作品塑造的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形象成为歌德式辩证法的先驱代表。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灵与肉、善与恶的此起彼伏、自然消涨,同时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是梅菲斯特的恶之形式推动着浮士德本人追求真美、始终向善,两人的共同作用使二元对立的概念一步步升华,使浮士德不断追寻越来越高的精神境界。
(3)、不仅是爱情,维特对于事业的追求也是失败的。他一心努力做事的风格,和当时职场上的官僚主义互相倾轧的作风也格格不入。
(4)、谈谈很多学生想了解的—2022年歌德B1考试的通过率!
(5)、两天后,维特留下了遗书,在午夜时分一遍遍念着绿蒂的名字,拿着从阿尔伯特那里借来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而也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6)、有一次,歌德请爱克曼看一幅画。那是荷兰大画师吕邦斯的一幅风景画,这幅画从远景看,最外层的背景是一片很明朗的天光,仿佛是太阳刚落的时候。在这最外层远景里还有一个村庄和一座市镇,由夕阳照射着。画的中部有一条路,路上有一群羊忙着走回村庄。画的右方有几堆干草和一辆已装满干草的大车。几匹还未套上车的马在附近吃草。稍远一点,散布在小树丛中的有几匹骡子带着小骡子吃草。接近前景的有几棵大树,最后,在前景的左方有一些农夫在下工回家。
(7)、在比利时,Cambrinus,是非常有名的,在Brugge镇中心,啤酒种类花样很多,尤其是果啤,樱桃味,蔓越莓等很多好喝的果啤,特别香的鲜果味。
(8)、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93%A5%E5%BB%B7%E6%A0%B9/418060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哥廷根">百度百科-哥廷根
(9)、《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机会分会会歌),1775年
(10)、通俗来说,APS审核部会对我们本科所有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笔试和面试,语言可以选择德语或英语,每人申请每个专业时有三次机会,三次都无法通过便被认为无法在德国学习该专业(确定一定的研究背景知识),然后德国留学基本与之无缘。
(11)、但是当时的人们都和维特一样,在追求爱情与奋斗过程中,被很多的烦恼所困扰。这样的烦恼同样困扰着年轻的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样是少年歌德之烦恼。只是歌德为了突出戏剧效果,让维特最终选择饮弹自尽。而歌德本人,则选择了继续活下去,努力去解决人生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和烦恼。
(12)、他花60余年时间创作的《浮士德》,更代表了欧洲在19世纪积极追求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
(13)、欧洲的啤酒馆那是数不胜数,在捷克,啤酒不单单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捷克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国,在捷克,有很多啤酒酿造厂,还有各种啤酒馆,更是有很多啤酒节,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捷克,啤酒还有沐浴,在我周围也有很多人拿啤酒洗头发,洗完后头发会变的又黑又亮。在布拉格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家叫UFLEKU的啤酒馆,这个啤酒馆是布拉格最古老的啤酒馆,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家啤酒酿造厂。
(14)、想要获取歌德证书A1:初级德语证书考生至少应具备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标准所规定的A1水准。
(15)、他是德国历史上“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6)、《潘多拉》(为节日创作的戏剧),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复印
(17)、浮士德永不停息的人生探索,体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学史称之为“浮士德精神”,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重视实践和现实人生,其核心是不断进取、肯定现实人生、以人为本的精神,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积极的精神特征。
(18)、《浮士德》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欧洲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过程。歌德通过两场赌约、五个悲剧阶段,对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来的精神探索道路进行艺术性概括,从新的思想高度对这近300年的思想发展史进行回顾与总结。
(19)、“现实生活应该有表现的权利。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要求表现,而且也应该得到表现。”(P4)
(20)、《法国的政治运动》(报告),1822年
2、歌德官网B2单词
(1)、其实烦恼是青春的必由之路,如何面对烦恼,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是每一个年轻人心智成熟的起点。
(2)、我认识了一个人,她紧紧地牵动着我的心。我已经——我不知道。
(3)、/ikno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fe9eec5544ed2e738ad4e60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fe9eec5544ed2e738ad4e60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fe9eec5544ed2e738ad4e602"/>
(4)、歌德虽然认为艺术应从客观自然出发,创作的源泉是现实生活,但艺术并不等同于自然。艺术之为艺术,就在于它还有高于自然的一面。
(5)、小说的主人公维特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热爱绘画和诗歌,是一个多愁善感容易冲动的青年。维特青梅竹马的恋人雷奥诺莱不幸离世,这让他痛苦万分。为了逃避困扰,年轻的维特离家来到了姑妈家所在的小镇,小镇周围的迷人景色,让维特暂时忘却了烦恼。森林、溪水、昆虫等自然之美,让他完全沉浸其中。小镇上的居民是善良淳朴的,维特乐于帮助他人,并且与很多人,特别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成了朋友。
(6)、德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组织形式和国内的许多大学不同,其组织形式更接近于国内的本科,也就是说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与课程,修满学分即可。
(7)、浮士德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即灵与肉的冲突,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善与恶的斗争,则由此引发而出“浮士德难题”。浮士德的矛盾,折射了当时各种社会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是人类走向成熟时对情感与理智、自然欲望和精神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改造等矛盾的思考,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8)、“关键正在这里啊!吕邦斯正是用这个办法来证明他伟大,显示出他本着自由精神站得比自然要高一层,按照他的更高的目的来处理自然。光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射来,这当然是牵强歪曲,你可以说,这是违反自然。不过尽管这是违反自然,我还是要说它高于自然,要说这是大画师的大胆手笔,他用这种天才的方式向世人显示: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P136)
(9)、《论色彩学》(科学论文),1810年
(10)、在这里,歌德强调知识的营养,与上面一样,见不出他对天赋的推崇。
(11)、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切身体验以及人类终将走向至善的坚定信念。“永恒的女神,引领我们上升”。
(12)、歌德在“天才”问题上是矛盾的。他有时很相信天才,曾多次认真地谈论过“精灵”,说:
(13)、《悼词起首》 对已故共济会里德尔(Ridel)分会长的悼词,1821年
(14)、梅菲斯特是激发浮士德上升的动力。正是他的诱惑,浮士德走出来书斋,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踏上不断探索的人生之路,在客观上他推动着浮士德向善的发展。
(15)、“我们的守旧派艺术家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凭着人格的软弱和艺术上的无能去摹仿自然,自以为做出了成绩。其实他们比自然还低下。谁要想作出伟大的作品,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才可以像希腊人一样,把猥琐的实际自然提高到他自己的精神高度,把自然现象中由于内在弱点或外力阻碍而仅有某种趋向的东西实现出来。”(P175)
(16)、德福考试应该是所有考试类型里面大家最熟悉和考过次数最多的一种了。针对中国的考生们,每年国内一共举行三次考试,基本时间定上在3月,7月和11月,考试日都会安排在周六。德福考试结束后6周可以查询成绩。
(17)、考生能够理解并使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和简单句子(例如:有关人物和家庭、购物、工作及身边环境的信息。)
(18)、《托尔夸托·塔索》(戏剧),始于1780年,1790年复印
(19)、我们的交往中难道不是持续不断地编织进了最纤细的感情,最敏锐的睿智,直至妙趣横生的谐谑和胡闹?
(20)、歌德生于1749年,死于1832年,活了83岁。他既是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又是杰出的美学理论家。
3、歌德德语官网
(1)、歌德证书A1:初级德语证书1是为成年人开设的德语水平考试,可以证明考生的语言水平已经达到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标准所规定的六个级别中的A1水平。
(2)、《讲话:对于维兰特(Wieland)兄弟般的纪念》 (共济会悼词), 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词
(3)、作为人类的代表,浮士德概括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人性的双重性,其探索“囊括着人类全部的历史”。虽然浮士德历经挫折,但他积极探索,表现出向善的精神。其死后灵魂被上帝带上天国,彰显的是对其一心向善之精神的褒奖。此外,浮士德的身上也体现着善与恶、灵与肉的冲突。一方面,他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时常沉迷于名利、地位和权势之中,虽然最后摆脱了现实诱惑和个人欲求的束缚,但是他抵达理想世界的曲折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其人性内在冲突的存在。浮士德的矛盾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以及歌德对人类终将走向至善的坚定信念。
(4)、采用多种诗歌形式,涵盖当时欧洲几乎各种诗体。此外,歌德还能根据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集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风格变化多端。
(5)、在这种组织模式下,申请初期要做的便是查看大学的官网,德国大学采用申请制,因此具体的申请条件在官网都会给出。
(6)、“如果追问某人的某种成就是得力于自己还是得力于旁人,他是全凭自己工作还是利用旁人工作,这实在是个愚蠢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持要达到目的的恒心,此外都是细节。……他懂得怎样和旁人合作,怎样利用旁人去替他工作;这就是他的天才,这就是他的独创性,这也就是他的伟大处。”(P251)
(7)、“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歌德自己算得上一个天才,但他评价自己说:“我只不过有一种能力和志愿,去看去听,去区分和选择,用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于所见所闻,然后以适当的技巧把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当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P250—251)
(8)、在1885年韦尔森德钢琴获得技术专利,此技术专利使用更高级别版本的自动演奏系统,可使自动播放时更加精细。这种钢琴采用了美式钢琴分层挂弦的结构,并具有英式钢琴的力度和德国钢琴的灵敏。它能反映演奏者强力,细腻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时又能保持德国钢琴甜美的音色。
(9)、作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浮士德》以庞大的结构囊括了古往今来各种人物和场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深刻揭示了德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作者描写天上地下、现实未来、人类魔鬼,还采用想象、夸张等手法,呈现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10)、比如他认识了菩提树下小酒馆的女店主,并为他两个孩子作画。在维特看来,像孩子一样过单纯自由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然而维特已不再是个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只是暂时的,烦恼总会不期而至。
(11)、总的来说,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看似对立,实则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中。二人首先是对立,浮士德代表善,梅菲斯特代表恶,但正是梅菲斯特的恶从中怂恿,才使得浮士德的善一步步前进。二者体现了善恶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两人的精神存在相通之处。在对待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方面,二人都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面对土地和资产,浮士德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贪婪,所以,两者的思想和性格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精神特征的两个方面。二人的对立统一正验证康德关于人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观点。
(12)、哥廷根大学(又译为哥丁根大学或格丁根大学)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图宾根大学相似,哥廷根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
(13)、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德)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代表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
(14)、先来说说小说的主人公维特。维特出生于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绘画与诗歌,有着良好的艺术与文学天分。年轻的维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但却也多愁善感,这也成为了他最终陷入爱情的泥潭,无法自拔的重要原因。
(15)、绿蒂早年丧母,一肩担负着抚养幼小弟妹的重任,这使她的性格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然而这也成了束缚她大胆追求爱情的根源。说到烦恼,整部小说都围绕着烦恼来展开。
(16)、《浮士德》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描写了象征性人物浮士德博士一生的奋斗经历。作品结构庞大复杂,全剧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史为线索,描述他追求真理的一生。诗剧分成两部,由两场赌赛和五个阶段的悲剧构成。两场赌赛分别为上帝和魔鬼关于浮士德灵魂探索结局的赌约,以及魔鬼与浮士德就浮士德灵魂归宿的赌约。五个悲剧阶段分别为:学者悲剧阶段、爱情悲剧阶段、政治悲剧阶段、古典美悲剧阶段、改造大自然悲剧阶段。
(17)、我不知道,这房子是有迷人的精灵在游荡,还是我心里温馨,美妙的奇思异想把我周围的一切变得如伊甸园般地美好。
(18)、她那生动的双唇和活泼艳丽的面颊就把我整个灵魂都吸引住了,我完全沉醉在她言辞的精辟的底蕴之中,往往连她所用的词都没听见!
(19)、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最终揭晓,哥廷根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2012年10月12日,德国15所大学宣布成立U15大学联盟,哥廷根大学也是其中的一员。
(20)、那么为什么又会有这些烦恼?烦恼来自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维特追求的是抛弃一切,纯粹而美好的爱情。然而现实却是,人们还在受旧观念的束缚。绿蒂不可能放弃门当户对的婚姻,抛弃自己的家庭,跟年少冲动的维特一起去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爱情。特别是八个弟弟妹妹,还需要她照顾,这便是理想和爱情与现实的冲突。
4、歌德官网b1单词
(1)、JOHANNWOLFGANGGOETHE
(2)、爱克曼佩服法国人,说他们的诗从来不离开现实世界这个牢固基础,把他们的诗译成散文,可以把本质性的东西都保留住。
(3)、不幸的人也在不屈不挠地,气喘吁吁地继续向前走去,大家同样都希望还能多看一分钟太阳的光辉。——那么,他的心境就会是平静的,他也从自己的心里创造了一个世界,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也是人。
(4)、我不会再像往常那样,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不幸拿来反复咀嚼;我要享受现时,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5)、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 ,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 《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6)、到这里,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要内容就给您讲完了。
(7)、华东师范大学宋健飞教授认为,《歌德全集》(德文版)的出版为歌德翻译与研究者们“提供了最完整、最原始的资料”,为德语译者精准译介歌德提供不可多得的机会。
(8)、《施黛拉》,为恋人们写的戏剧,1776年
(9)、歌德又主张要超越自然,就得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他说:
(10)、深圳科学高中(ShenzhenHighSchoolofScience)是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高级中学,是中国第一所科学高中,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创办于2012年3月。
(11)、我们来讲讲维特在烦恼些什么,又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首先他烦恼的是爱情,其次他烦恼的是事业。成家立业,被很多人看作是人生成功的标准,也成为很多青年人烦恼的根源。小说里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就是“哪个少年能不多情,哪个少女能不怀春。”爱情是每个青年都必须经历甜蜜的烦恼。与此同时,在儿女情长之外,对于事业的追求,被人们看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目标。在追求这一目标的道路上,也同样布满着荆棘。
(12)、在歌德看来,艺术首先要经过诗人对自然材料加工而“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这是生糙的自然原来所没有的,所以歌德有时把艺术作品称为“第二自然”。其次,更重要的是诗人须有“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这就戳穿了“为文艺而文艺”的荒谬观点。
(13)、“有些精灵在戏弄人类,间或把几个特殊人物摆在人间,他们有足够的引诱力使每个人都想追攀他们,却又太高大,没有人能追攀得上。例如摆出一个拉斐尔,无论在构思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他都是十全十美的画家,他的个别杰出追随者虽然离他很近,却始终没有人能达到他那个水平。再如莫扎特在音乐方面是个高不可攀的人物,莎士比亚在诗方面也是如此。我知道你对这番话会提反对的意见,不过我所指的只是自然本性,只是伟大的自然资禀。”
(14)、《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笑剧),1774年
(15)、成绩:德国社会学要求的最低成绩不像医学那样夸张(平均分96分),但也不是很低。每所大学的要求不太一定,但最低的平均成绩要求一般是(86-也有更高或更低)。具体查看官网。
(16)、这时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旅行归来。在维特看来,阿尔伯特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阿尔伯特在侯爵府任职,和敏感冲动的维特不同,他是一个特别理性和冷静的人,也是当时很多人眼中的有为青年。阿尔伯特很爱绿蒂。在外人看来,他和绿蒂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7)、城市本身并不宜人,但周围自然风光之绚丽却难以言表。座座小山多姿多彩,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秀丽的山谷。
(18)、小说发表之后,很快在欧洲读者当中广为流行,整个欧洲都在关注讨论维特的烦恼。歌德的这部小说之所以会获得成功,首先在于小说新颖的主题。这部小说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写作内容不再是宗教或者神话,而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19)、1773年,二十四岁的歌德发表了处女作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从此登上了德国的文学舞台。第二年他又发表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让他在整个欧洲名声大噪。一八三一年,也就是歌德去世前的一年,历经六十四载的诗剧《浮士德》终于创作完毕,成为永载世界文学史册的经典。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作家,德国就把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德语文化的机构命名为歌德学院。目前哥德学院已经遍布世界七十多个国家。
(20)、“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做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真正核心。”(P7)
5、歌德官网B1模拟题
(1)、一切成规无论怎样说,也必定会破坏自然的感情和对自然的真实表现!
(2)、歌德言说的对象尽管是自然科学家,但对艺术家一样合适。他认为想象不是脱离客观现实的想入非非,而是“站在地球的现实土壤上,根据真实的已知事物的尺度、来衡量未知的设想的事物”。这种“想象”观,明显是扎根在客观现实即自然的基础之上的。
(3)、“如果你目前只写一些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给你的材料,趁热打铁,你总会写出一点好作品来。这样,你就会每天都感到乐趣。”(P6)
(4)、在歌德的再三启发下,爱克曼惊讶地发现,人物把阴影投到画这边来,而那一丛树又把阴影投到和看画者对立的那边去。这样,看画的人就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受到光照,但这是违反自然的。
(5)、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们开始逐渐摆脱中世纪宗教的禁锢,特别是青年人,他们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和艺术为年轻人所崇尚。而启蒙运动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潮,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旧有观念的批判,对自由爱情与全新生活的追求,在青年人中流行开来。
(6)、报名成功后收到报名成功邮件,缴费成功就算是真正的报名成功了。国内考点主要有北京歌德学院,上海,香港等。大家如果想选择城市,最方便的的是搜索北京歌德学院官网,进入以后在德语考试栏下找到进这些考点官网的链接点。
(7)、 上传有效证件(身份证或护照)图片后完成缴费;
(8)、JOHANNWOLFGANGGOETHE
(9)、要是去欧洲旅游,赶上德国慕尼黑啤酒节,那就不用去那些啤酒馆了,“酒池肉林”就是啤酒节最好的体现了,慕尼黑啤酒节历史悠久,不论是战争还是疾病,慕尼黑啤酒节仍旧坚持举办了200多年,在德国,与啤酒搭配的并不是炸鸡,而是各种香肠和猪肘子,一杯大大的扎啤,一口大肉,听着音乐,跳着舞,什么烦恼都可抛在脑后啦。当然,如果一定要去慕尼黑的啤酒馆,可以去HB,不论是啤酒还是猪肘子,都是一流的,最主要的氛围,进去喝的不是啤酒,而是心情。
(10)、维特无奈回到了故乡,但他不愿意回家,也不愿意想起那些伤心事。后来应一位侯爵的邀请,维特出现了他的庄园。虽然侯爵对维特很好,但和维特却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住得久了,维特心生孤独,在他内心深处还在想着绿蒂,于是维特又回到了绿蒂所在的小镇,虽然他并没有离开多长时间,小镇上的景色也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却是物是人非。
(11)、“你得当心,不要写大部头作品。许多既有才智而又认真努力的作家正是在贪图写大部头作品上吃亏受苦,我在这一点上也吃过苦头,认识到它对我有多大害处。”(P4)
(12)、我发现她所谈的那些看法都很有个性,我看到,她每一句话都使她脸上出现新的魅力,闪着新的精神点光辉。慢慢地,她的脸显得神采飞扬,因为她从我身上感觉到,我是理解她的。
(13)、如此纯洁的期盼,如此纯洁的热切的课目,我一生中还从未见过,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纯洁我连想都没有想过,也没有梦见过。
(14)、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15)、好,下面我们先来一同了解一下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16)、肯定创造和劳动的价值,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从而建立人类的思想家园。
(17)、饱含深刻的批判精神。通过浮士德的探索,作品批判了封建宫廷、教会和经院哲学等整个腐朽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精神支柱。同时,对资产阶级的殖民掠夺,残酷的原始积累,以及其自身种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等,都予以揭露。
(18)、《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 (为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6年
(19)、《浮士德 一部悲剧》(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
(20)、《邦弗尼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
(1)、由此可见,艺术不但要反映客观现实,而且要反映作者的主观世界或内心生活,这两者融合统才成为“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
(2)、突如其来的爱情,让他们暂时忘却了一切。在舞会结束后,两人久久凝望,绿蒂的眼睛里,充满了激动的泪水。维特也流着眼泪亲吻了绿蒂的手。然而这对年轻人却相见恨晚。因为绿蒂此时已经订婚。虽然两人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绿蒂最终只能怀着矛盾的心情拒绝了维特,维特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爱情带来的甜蜜,却又很快陷入到痛苦之中。
(3)、我们今天要讲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篇幅不长,属于中篇小说。同时它还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是我们并不常见的一个小说类型,他的故事情节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心理描写,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的形式展现的。由于书信体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口吻,往往更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
(4)、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曾在西方掀起一股“维特热”,欧洲的青年们纷纷效仿维特,穿维特穿的衣服,说维特说的语言,甚至效仿维特去自杀。
(5)、此时,不仅绿蒂和阿尔伯特已经结婚,一些善良的村民也遭遇了不幸。维特在菩提树下认识的女店主,最小的儿子死了,丈夫也染上了重病。小镇对于维特来说没有一丝的快乐,只剩下了伤感。
(6)、人生如梦,有人已经有此体验,这种感觉也萦绕在我的心头。
(7)、《浮士德 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遗作)
(8)、《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1786年
(9)、对于这一切我只能缄默不语。于是,我就回复到自己的内心,竟发现了一个世界!我更多地沉浸在思绪和隐秘的欲愿之中,而不是去表现生气勃勃的力量。
(10)、《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剧本),1773年
(11)、2021年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深圳科学高中有在校学生近3000名,占地12万余平方米。
(12)、你是傻瓜!你在寻找人世间无法找到的东西!但是我曾拥有过她,我曾感到过她那颗心,那个伟大的灵魂,只要有她在,我就觉得比我实际的境界高出了许多,因为凡是我能做到的一切,我都达到了。
(13)、《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14)、哥廷根大学的校友遍布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政要界。其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不乏海森堡,普朗克,费米,玻尔,泡利等对人类现代自然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15)、维特满脑子都是绿蒂的身影,已经无法再做其他的事儿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烦恼到了极点,无药可救,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在圣诞节前夕,维特最后一次来到绿蒂的身边,跟她做最后的诀别,他为绿蒂朗读了奥西恩的诗文,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情史诗,并紧紧的把绿蒂拥抱在怀里。
(16)、我终于走了,心里好高兴!我的挚友,人的心好生奇怪!离开了你,离开了我如此深爱,简直难以分离的你,我居然会感到高兴!我知道,你会原谅我的。
(17)、歌德曾多次劝爱克曼不要学席勒那样从抽象理念出发,而要先抓住亲身经历的具体个别的客观事物的特征。歌德认为,创作要从现实生活出发,现实生活是素材的源泉。他说:
(18)、《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小说),始于1807年,1821年复印,增订版1829年原文
(19)、他讲了很多关于她的故事,对她赞不绝口,我马上变察觉到,他对她已经爱得刻苦铭心了。
(20)、艺术类:合唱团、弦乐团、舞蹈团。学术研究类:模拟联合国社团、科学协会、化学研究者协会、物理爱好者协会、无线电协会、IT社、卷毛羊的菜园圃等。人文科学类:国学社、博闻记者社、哈佛辩论社、翡冷翠西学社、春秋史社、心灵资源社、歌德社等。
(1)、秋去冬至,田野里变得很荒凉。在荒园之上,维特看到了一个青年在岩石之间攀爬,他愁眉苦脸的在山谷里寻找花朵,然而冬天的山谷哪来的花朵呀?原来这个青年已经疯掉了,这个青年的母亲满脸忧愁的带他回了家。维特这才知道,这个发疯的青年,正是曾经追求过绿蒂,被绿蒂父亲开除了的秘书。和这个青年有着相似的处境,维特也在爱情的漩涡当中无法自拔。绿蒂把维特当成朋友,对维特很亲切,但这样只会让维特越陷越深。
(2)、 缴费成功后,点击“我的考试”查询报名信息。
(3)、这部小说包含了主人公维特,于1771年5月4日至1772年12月20日写给友人威廉的八十多份信,通过这一年多的书信,歌德讲述了维特与绿蒂的爱情悲剧。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