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特勒最霸气的十句话
(1)、但《我的奋斗》多次再版,从来没有对中国的地位有过任何明确的说法。
(2)、● 钓鱼岛是中国的,西沙群岛是中山大学的!
(3)、他认为,日本并不仅仅是移植了西方技术,而是把雅利安人的成果内在化了,但这个外在的源泉一旦枯竭,日本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成功也将很快枯萎。
(4)、第在德国未能建立起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是希特勒得以上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希特勒是一战的老兵,他没有参加奥匈帝国军队,而是加入德国军队作战。一个广泛的说法是,希特勒讨厌加入充斥匈牙利人、斯拉夫人、捷克人的奥匈帝国军队,他早在1913年就移民到种族纯粹的德国。
(6)、1923年,希特勒率领他改组的“德国工人d”参加啤酒馆政变,虽然政变失败被捕,但是希特勒却因为在法庭上的侃侃而谈成为闻名德国的人物。
(7)、当然这两位都曾对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但他们对中国的评价足以显现中国的强大。任何侵犯中国的国家,最终都会以失败而告终,你们觉得呢?
(8)、希特勒这话,是针对西方国家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移民问题的态度。当时奥地利的德裔政治家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把境内大量斯拉夫人融入以德裔为主的民族国家,即所谓的“日耳曼化”。希特勒认为这完全不可能,这样一种日耳曼化只会降低日耳曼人的种族品质。正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下,他提到了中国。尽管我们还不能因为这段话把中国人和当时普遍被认为毫无历史和文化可言的黑人放在一起,就认为希特勒蔑视中国,但至少可以说希特勒对中国人不会有很积极的评价,这和他对日本的评论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他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和后来很长一个时间里,中国几乎从来没有进入他的视野,和日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9)、希特勒的纳粹新秩序规划是:但泽、丹麦南部、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比利时与德国接壤的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全部并入纳粹德国,这部分纳粹德国领土上的非日耳曼族裔全部驱逐,由日耳曼人迁入——它们和纳粹德国成为帝国核心地区;罗马尼亚提供石油、保加利亚提供鲜花和农产品、匈牙利提供牛奶制品和生活用品……意大利也是纳粹德国控制地中海和非洲的伙伴国,它将是纳粹德国在南欧的代理人,负责管理希腊和塞浦路斯、马耳他;同时,比利时、荷兰和丹麦的工业体系由纳粹德国接收,它们的体系转为生产蔬菜、肉类、奶制品和深加工农产品;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负责向德国输送矿石、木材、禽蛋和奶制品,被剥夺了工业产区的维希法国沦为农产品和原料输出国——确实,纳粹德国也是这么做的:维希法国为纳粹德国提供了几百万的廉价劳动力;北欧被占领国家成为纳粹德国的潜艇基地和农产品基地;
(10)、 而对于日本,希特勒则由当初鄙视升级为后来的痛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日本突然不自量力地偷袭美国珍珠港,更让希特勒对日本鄙视上升为愤怒,他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最愚蠢的行为,大骂“日本是没吃饱铁笨牛”。
(11)、阿拉伯人绝对被很多人遗忘了,这跟他们现在的处境很有关系。阿拉伯人辉煌的时候,旗帜甚至比苏维埃更加响亮,但他只有辉煌过一次,后来旗帜被人接走了,自己又要凭什么崛起。这个民族的崛起如同梦幻,好像瞬时便将东罗马和波斯搞定,但后来,它就再也没有统一过,到如今的分裂状态,对他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对其他与其接触的民族,又不可不为一种幸运。
(12)、1941年春天,日本外相松岗洋右访问柏林后来到苏联,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日关系虽然只有20年,但已经有两次重大冲突:1920年,日军曾作为协约国成员国侵入苏俄西伯利亚地区;1938年又侵入苏联控制的蒙古国。这两次冲突日军均遭败绩,这也是为何日本军方放弃北进的历史原因。在这样的历史阴影下,苏联方面全力为日苏谈判营造气氛。斯大林亲自出席招待松冈的宴会,杯盏交错之际,他对松岗说:“我自己也是亚洲人。”
(13)、他被人们所熟知,因为他“战神”名号,因为他卓越的战绩,也因为他的骄傲和自满。
(14)、十八年之后。老年的约翰来到希特勒的祖母这里,取了希特勒的祖母。但是这个时候,希特勒的祖母在结婚前就有了一个儿子,叫做阿洛伊斯。这个是希特勒的父亲。
(15)、然而,在1945年初的这次坦率的内部讲话中,希特勒竟然把中国——当时是德国的敌国——和日本相提并论,明确说中国人也是优秀种族,甚至比德国更优秀,这应该说是很不寻常的。
(16)、那么,区分敌友的标准是什么呢?希特勒并没有继续发挥。但他这段话中始终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主角,这就是西方。德国、俄国、日本、中国、伊斯兰世界,所有这些国家和文明都是在“西方”这个巨大阴影的笼罩下被希特勒评论的。所谓“离我们更近”,显然差不多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意思。那么,“我们”站在一起去面对是哪个“他者”呢?除了西方,恐怕不会有别的对象了吧?
(17)、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是德国在远东最大的贸易伙伴。1930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475亿帝国马克,而且纳粹d上台之前德国顾问团就已经在中国国民政府中服务,与此同时,也有大量中国军官前往德国军校学习并在德国军队中训练。从1936年起,德国和中国签订了82亿马克的军火销售。
(18)、希特勒的这个讲话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先胜后败和世界其他民族的突出表现严重地挑战甚至动摇了他原来的种族主义的世界观。虽然他仍然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种族仍然是他观察世界的一个基点,但他原来的那个种族主义世界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对于日本和中国的评论可以称之为对原来的种族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世界上很多僵硬狭窄的意识形态和宗教教条都有类似的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某种“修正主义”姿态的历史,并出现变种。在这个简短的“修正主义”版本中,至少德意志种族已不再独霸最优秀种族的地位,一些原来被他认为第二流或者甚至不入流的民族现在可以和德意志平起平坐。
(19)、所以在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在整个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杀害犹太人至少600多万。
(20)、更进一步说,斯大林的所谓“亚洲人”云云,点了德日关系的死穴。纳粹意识形态独尊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雅利安人,而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又把整个西方白人世界置于世界历史罪恶的一端。德日关系始终在双方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中寻找平衡。日本驻德大使在纳粹上台后一再要德国方面明确日本民族在纳粹种族主义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其结果是相互之间形成官方语言中的“政治正确性”:德国方面用外交语言对日本宣称,所谓“非雅利安种族”原则上特指犹太人(这也是为了给纳粹政权和世界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而劣等种族专指那些完全由混血而成的民族;日本方面则注意在官方场合不笼统谴责“白人”世界。
2、希特勒对中华民族的评价
(1)、奥匈帝国曾向希特勒发出征兵令,但他终究以志愿兵的形式加入德国巴伐利亚第16步兵团,并靠着英勇赢得1枚一级铁十字勋章、1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对于1名士兵来说,被授予铁十字勋章是罕见的,这种荣誉也成为希特勒后来在德国从政的资本。
(2)、按照纳粹严格限制和非雅利安人通婚的规定,这样的结婚申请要由希特勒本人批准。
(3)、所以中国是怎么样的,是由我们每个中国人来决定的,无论别人说什么,“褒”或“贬”,我们都要清楚我们国家,更要相信我们国家,也要维护我们国家,更要为了国家的美好明天而继续努力!
(4)、老毛子听闻雷霆大怒,索性不谈了,而且还往北方四岛派去了大批军队。而且这些苏联红军对日态度强硬,凡是靠近北方四岛的日本人一律格杀勿论,日本实力弱小,对苏联军人的行为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5)、拉丁族,也可以叫做拉丁民族,原指古代定居意大利半岛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欧洲大陆迁来的印欧人,使用印欧语系的拉丁语。首先在罗马帝国的故地产生了意大利语,在西班牙,卡斯提利亚方言取得了西班牙普通话的地位,法语独立得更早,但它与拉丁语差距比较大,因为一些基本词汇都不一样,罗马尼亚语也成了一种独立的民族语言。拉丁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让人困惑的一个民族,犹如散落在地球上的珍珠,优雅,浪漫,快乐是拉丁族的主基调。
(6)、下文是摘自希特勒的遗嘱(1945年2月- 4月):
(7)、当时,在德国和日本之间有很多人员来往甚至移民,难免出现通婚的情况,尤其是在相当级别的精英人士中。
(8)、希特勒的首次冒险,则是他在1914年成为“光荣参军”,成了一名德国军人。
(9)、1929年,希特勒在海因里希那里认识了他一生的最爱——爱娃.布劳恩。这是一位摄影师。在逐渐的相处的过程中,希特勒与爱娃两个人相爱了。
(10)、这段大而化之的议论中,只有“我很难想象俄国人还会恪守他们对日本人许下的‘亚洲人团结一致’的诺言”涉及一个具体的史实,值得稍加说明。1940年德国横扫欧陆、英伦三岛孤悬海外后,全世界都屏息静气,看希特勒下一步如何动作。尽管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那个条约的前提--一个强大的英法阵营—已经不存在了,苏联对此当然心中有数,为了避免成为德日意三国轴心的下一个对象,全力展开对日亲善外交。在日本方面,军方内部以海军为主、首先向英美开战的一方主导了决策,为此也要稳住苏联。
(11)、1923年,不满于凡尔赛合约制裁下的德国现状,希特勒带着纳粹d徒试图推翻巴伐利亚政府。结果,“啤酒馆暴动”失败,希特勒被判刑5年。尽管1年后就希特勒被假释出狱,但巴伐利亚州政府还是想送他会奥地利,可是奥地利政府不愿意接受这个麻烦制造者。
(12)、同样的错误在1943年最关键的的一场会战中再度出现,那就是决定东线乃至德国命运的“堡垒行动”,虽然希特勒嘴上说要为堡垒行动集结尽可能的一切兵力来打赢这场命运之战,可是他却把相当数量的精锐单位派往了北非的突尼斯,那里已经是绝地,突尼斯的非洲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一直都反对向这里投入大量的部队,他认为应该撤出突尼斯,全力防御意大利本土,而希特勒拒绝这样做,结果非洲集团军群在很短的时间内战败投降了,那些精锐的非洲军团都白白浪费了。而他们正是东线所继续的,希特勒连曼施坦因要求的两个步兵师的兵力都拒绝增加,却将大量的部队派往非洲,显然违背了兵力集中的基本战略思维,最终德军没能在库尔斯克会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兵力不足所致。
(13)、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中国人和黑人即使未来说德语,愿意加入德国,也不是日耳曼人,不能够因此就手握德国选票。透露了希特勒对黑人和中国人赤裸裸的歧视,而在历史上,希特勒对中国人的待遇也仅仅比犹太人好一点,远不及北方白人。
(14)、希特勒就关照有关部门,相关申请先拖它个一年半载再交给他,给当事人造成不会被批准的印象,然后他再拒绝。
(15)、我们无法知道在他的三类种族(或三个等级)中,中国究竟属于哪一种(虽然可以肯定不会是第一种)。
(16)、1945年5月2日。爱娃服用了氰化钾,希特勒开枪杀死了她,并且开枪自杀,结束了他的一生。
(17)、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说:它们(指北方四岛)是无数苏联军人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谁也无权把它们夺走。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曾经对日示好,表示愿意把齿舞群岛、色丹岛给日本,日本索性狮子大开口说,把这四个岛全部割给我吧!
(18)、国民政府的中央军30年代接受的基本是德国式训练和装备,直到1941年德日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才转为美式训练和装备。
(19)、希特勒上述这番话表示他完全懂得苏日中立对于双方都是政治权宜,一旦时移世易,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所以他相信一旦德国失败,苏联绝不会恪守对日中立的诺言。就在他说上面这番话之后两个月,苏方知会日本,说条约五年期将满,苏方无意续签,为后来出兵中国东北清除了国际法障碍。
(20)、他可能对中国古代文明有很高的评价,但以色列也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他可能对中国人有良好的感情,但是犹太人也没有做错什么。他迫害犹太人获得权力,因为犹太人被整个欧洲社会所厌恶。他与日本结盟,想携手共同征服世界。他所有的举动都是由功利主义推动的。
3、希特勒评价中华民族伟大
(1)、希特勒说这些话后几个月,日本战败,接受了民主改造,虽然不如德国彻底,但也算是进入了民主国家和西方阵营的行列,恐怕谈不上“离我们很近”了。吊诡的是,当今世界上,确实是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最不买“西方价值观”的帐。当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把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列为当代世界和西方文明格格不入甚至相冲突的两大阵营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看法,希特勒可能已经说过了。
(2)、希特勒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出资援助。
(3)、你放弃国籍,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接受你,德国政坛人士整整7年没给希特勒德国国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希特勒利用德国人对现状的不满,在德国各地掀起各种街头暴动,让德国当局很是头疼。
(4)、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填哥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得分情况来看看这样的一个人。
(5)、希特勒的一生,敢于冒险,使得他多次取得了成功。不过,也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6)、第二点,希特勒喜欢《孙子兵法》确有其事,但是他对中国文化却并不看好,甚至还非常鄙夷。这其实源自于希特勒亲口说过的一句话:
(7)、多年后在欧洲这片土地上,又出现了一位战争狂人,他将整个世界都卷入了战争——希特勒。对于希特勒很多人对他嗤之以鼻,虽然他犯下了严重的历史错误,但丝毫不能掩盖他看待事情发展的战略眼光。
(8)、1941年春天,日本外相松岗洋右访问柏林后来到苏联,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日关系虽然只有20年,但已经有两次重大冲突:1920年,日军曾作为协约国成员国侵入苏俄西伯利亚地区;1938年又侵入苏联控制的蒙古国。这两次冲突日军均遭败绩,这也是为何日本军方放弃北进的历史原因。在这样的历史阴影下,苏联方面全力为日苏谈判营造气氛。斯大林亲自出席招待松冈的宴会,杯盏交错之际,他对松岗说:“我自己也是亚洲人。”
(9)、最新!爱因斯坦精准预言“纳粹统治德国”!作为“政治斗士”的爱因斯坦
(10)、希特勒上述这番话表示他完全懂得苏日中立对于双方都是政治权宜,一旦时移世易,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
(11)、那么,区分敌友的标准是什么呢?希特勒并没有继续发挥。当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把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列为当代世界和西方文明格格不入甚至相冲突的两大阵营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看法,希特勒可能已经说过了。
(12)、对于拿破仑而言,他对中国人十分了解,但当时英国舰长却不这样认为,他嚣张的将当时中国遭受多次战败的事情讲给拿破仑,同时表现出对中国极大的蔑视。
(13)、阿洛伊斯的婚姻也是挺不幸的。他的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三次,娶了自己亲叔叔的女儿。克拉拉.波尔波尔。克拉拉比他的舅舅兼丈夫小23岁。希特勒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也是他们的长子。因为其他三个都夭折了。
(14)、自1937年7月7日之后,中国和日本正式成为死对头。这两个远东国家都是希特勒最受欢迎的国家,希特勒这时遇到了艰难的抉择。他不得不在这两个国家中选择一个,希特勒最终选择了日本,尽管德国与中国有更深的经济和军事关系,那是因为日本当时在军事上非常强大,日本更有能力抵抗苏联。
(15)、而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还一度占领了库页岛的南半部。
(16)、这说明日本在二次大战中的表现迫使希特勒至少在一定的公开场合修正了自己在《我的奋斗》中对世界种族的划分,把一个非雅利安种族置于和雅利安人同等的地位。
(17)、和这个“修正主义”种族观的出现相联系的是另一个很有意思的评论—“日本人、中国人和伊斯兰民族将永远比法国这样的民族离我们更近,尽管我们和那个民族(指法国)血脉相连”。希特勒是说:法国也属于雅利安人种,但现在看来,倒反而是和我们没有种族血缘联系的日本、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将来会离我们更近。这就是说,种族云云,可能并不是德国区分敌友的最重要标准。
(18)、希特勒梦想德意志人的崛起,要将所有德意志人团结在1个国家,还要向欧洲的东部要生存的土地。结果奥地利被吞并,现在看是德国入侵奥地利,在当时却几乎是全体德意志人的狂欢……
(19)、第二是有关日本在他所谓的种族世界中的地位。希特勒把世界各民族划为文化的创造者、承担者(或传播者)和破坏者这三类,只有雅利安人才是创造者,又以日耳曼人为最优秀,而日本被挑出来作为文化承担者的样板。他说当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的消息就让他震惊和兴奋—因为这证明了斯拉夫民族的劣等。他认为日本并不仅仅是移植了西方技术,而是把雅利安人的成果内在化了,但这个外在的源泉一旦枯竭,日本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成功也将很快枯萎。当然,在纳粹高层,也有人对日本民族的种族地位比希特勒的评价要高,甚至认为日本的武士阶层也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但总的来说没有改变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对日本的定位。
(20)、我甚至相信,对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坚持的对自己种族的骄傲,我不但更容易理解,而且更会认为理当如此。
4、纳粹倾向测试
(1)、 希特勒最不希望美国参战,而日本之举正好打破了希特勒的美梦,使二战加速结束,也使纳粹德国加速了灭亡。而德国纳粹德国灭亡后,日本也跟着完蛋了,这也是希特勒早已料到的。他是被日本送进了鬼门关,估计在地狱里还得和东条英机大战呢!
(2)、他的演讲才能,大概是在母亲逝世之后,在维也纳流浪的那几年所培养的。那个时候,他先是在流浪汉收容所里面演讲,然后是在大街小巷上进行演讲。每一次演讲,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虽然我们并不具体了解希特勒为什么忽然把中国放到他的种族世界金字塔的顶端。
(4)、共同的命运将永远把我们(指德国和日本)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胜利还是毁灭。如果宿命选择首先毁灭我们,我很难想像俄国人还会固守他们对日本人许下的‘亚洲人团结一致’的诺言。
(5)、希特勒说这些话后几个月,日本战败,接受了民主改造,虽然不如德国彻底,但也算是进入了民主国家和西方阵营的行列,恐怕谈不上“离我们很近”了。
(6)、奥地利给出的理由:希特勒曾经在德国陆军服役,他已经丧失掉奥地利的国籍。这时候,希特勒的事业全部在德国,回到奥地利当游民就太蠢,于是他立即宣布放弃奥地利国籍。
(7)、国名d的军队在上世纪30年代接受的基本是德国式训练和装备,直到1941年德日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才转为美式训练和装备。在两国友好关系下,希特勒的公开言论当然不可能公然贬低中国,在他会见中国外交官的时候也一定会逢场作戏地恭维一下东方这个大国(同时也是弱国)。但《我的奋斗》多次再版,从来没有对中国的地位有过任何明确的说法。我们无法知道在他的三类种族(或三个等级)中,中国究竟属于哪一种(大概不会是第一种)。
(8)、尽管德日成了同盟,但对这个非雅利安民族,希特勒在心里还是视为二等种族。
(9)、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红军根本不将日军放在眼里,直接展开攻击,当时岛上的日军虽然拥有多年构筑的永备工事,但是仍然顶不住苏军的攻击,加之,天皇当时已宣布投降,斗志全无。因此在遭遇了一千余人的伤亡后便集体奔溃,最终有6万余人沦为苏军的战俘,而苏联红军也全部占领了千岛群岛所有的岛屿。
(10)、珍珠港事件后,希特勒为纯种的日本人让杂种的美国人吃了苦头而高兴,但又为日本军队迅速击溃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大军、尤其是轻易攻占其政治经济中心新加坡而叹息。
(11)、那么,区分敌友的标准是什么呢?希特勒并没有继续发挥。但他这段话中始终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主角,这就是西方。德国、俄国、日本、中国、伊斯兰世界,所有这些国家和文明都是在“西方”这个巨大阴影的笼罩下被希特勒评论的。所谓“离我们更近”,显然差不多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意思。那么,“我们”站在一起去面对是哪个“他者”呢?除了西方,恐怕不会有别的对象了吧?
(12)、不过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他曾经对中国人有改观。当年德国有过唐人街,希特勒当时需要从中国得到自己需要的矿石,比如钨、锰等等金属。所以他为了搞好关系,还和来德国留学的中国人交流,并鼓励他们为国奋斗。
(13)、更进一步说,斯大林的所谓“亚洲人”云云,点了德日关系的死穴。纳粹意识形态独尊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雅利安人,而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又把整个西方白人世界置于世界历史罪恶的一端。德日关系始终在双方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中寻找平衡。日本驻德大使在纳粹上台后一再要德国方面明确日本民族在纳粹种族主义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其结果是相互之间形成官方语言中的“政治正确性”:德国方面用外交语言对日本宣称,所谓“非雅利安种族”原则上特指犹太人(这也是为了给纳粹政权和世界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而劣等种族专指那些完全由混血而成的民族;日本方面则注意在官方场合不笼统谴责“白人”世界。
(14)、然而到了1945年二月,从文章开头引述的这段话来看,日本在希特勒的心目中的地位完全改变了,从第二等种族即文化的承担者一跃而为最优秀的种族,即文化的创造者,甚至比日耳曼人还要优秀。这样的说法,不要说在《我的奋斗》成书的二十年代,就算是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也还是很难想象的。这说明日本在二次大战中的表现迫使希特勒至少在一定的公开场合修正了自己在《我的奋斗》中对世界种族的划分,把一个非雅利安种族置于和雅利安人同等的地位。
(15)、希特勒的这个讲话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先胜后败和世界其他民族的突出表现严重地挑战甚至动摇了他原来的种族主义的世界观。虽然他仍然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种族仍然是他观察世界的一个基点,但他原来的那个种族主义世界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对于日本和中国的评论可以称之为对原来的种族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世界上很多僵硬狭窄的意识形态和宗教教条都有类似的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出某种“修正主义”姿态的历史,并出现变种。在这个简短的“修正主义”版本中,至少德意志种族已不再独霸最优秀种族的地位,一些原来被他认为第二流或者甚至不入流的民族现在可以和德意志平起平坐。
(16)、但确实对中国感兴趣,但看好了,是“中国”,没有“人”,确切的说,希特勒喜欢华夏,喜欢中华文明,喜欢古代好比大唐盛世,大秦帝国那样的强大国家的文化。
(17)、1945年初,战争失败的结局对于德国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色厉内荏的希特勒在内部不再避讳这个可能性。那年2月,在一次内部讲话中,他在战败的背景下谈未来世界,值得在今天回味。反映希特勒晚期思想的材料很有限,所以这段话虽然短,但却很难得:
(18)、日后的苏联长期的战略重心是西方,对日本则采取防御态势。但是当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之时,世界局势已然明朗,世界上不久将出现美苏争霸的局面,苏联认为千岛群岛封锁了苏军东出太平洋的路线,于是形成了必须将其夺之而后快的决心。
(19)、看到中国人的进步后,德国人才有点反应,觉得中国人有两下子。直到后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直到华为5G技术和美国人平分秋色,直到德国人心目中的戴姆勒集团被中国吉利购买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德国人才如梦初醒,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
(20)、在两国友好关系下,希特勒的公开言论当然不可能公然贬低中国,在他会见中国外交官的时候也一定会逢场作戏地恭维一下东方这个大国。
5、孩子沉迷纳粹怎么办
(1)、但是那种植根于民族的最优秀的部分,日本人始终是缺失的,靠移植别国文化就能实现自己的伟大么?这很难!而与此相对,希特勒很尊重中国,其在二战从未公开批评中国,也从来没说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反而在其看来,中华民族那是沉睡的雄狮,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创造力的永续精神源泉,这样的民族是打不败的。
(2)、尽管正式结束了二战的对立面,希特勒在他的遗嘱中也重申了对中国的尊重。
(3)、照我看来,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过去从来不是种族意义上的低等民族。他们都属于古老的文化,我得坦率承认他们的传统要比我们的优越。他们完全有理由为此骄傲,就像我们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一样。我甚至相信,对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坚持的对自己种族的骄傲,我不但更容易理解,而且更会认为理当如此...日本将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和盟友。这场战争使得我们对日本有了更高的评价,对它更加尊敬...共同的命运将永远把我们(指德国和日本)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胜利还是毁灭。如果宿命选择首先毁灭我们,我很难想象俄国人还会固守他们对日本人许下的“亚洲人团结一致”的诺言...我相信,日本人、中国人和伊斯兰民族将永远比法国这样的民族离我们更近,尽管我们和那个民族(指法国)血脉相连...
(4)、但是,“西方”—至少就英国和法国而言—和德国是同属雅利安人种的。那么,如果把种族因素排除出去,纳粹理论中剩下的,就是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些“西方意识形态”的憎恶了。当时的日本,也是把这些“主义”当作洪水猛兽来拒绝和清除的,这充分表现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文部省向全国学校发行的军国主义爱国手册《臣民之道》中(见作者“《臣民之道》—日本军国主义简明读本”一文)。所以,希特勒所谓的“离我们更近”的意思,在纳粹意识形态的框架下,比较合理的假设,就是对这些西方意识形态的共同的态度了。
(5)、值得注意的是,《我的奋斗》不仅仅宣扬德意志民族主义,还宣扬反对犹太人的思想。在他看来,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又正在摄取德国的财富。他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6)、那么,区分敌友的标准是什么呢?希特勒并没有继续发挥。但他这段话中始终有一个没有出现的主角,这就是西方。德国、俄国、日本、中国、伊斯兰世界,所有这些国家和文明都是在“西方”这个巨大阴影的笼罩下被希特勒评论的。所谓“离我们更近”,显然差不多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意思。那么,“我们”站在一起去面对是哪个“他者”呢?除了西方,恐怕不会有别的对象了吧?
(7)、希特勒觉得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5000年的洗礼,绝对有着卓越的民族优越性,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抗衡的。当然希特勒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希望日本能够与他一起夹击英美,但日本最终没有听从劝告。
(8)、希特勒曾经很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孙子兵法》,对此爱不释手。
(9)、第二是有关日本在他所谓的种族世界中的地位。
(10)、第二是有关日本在他所谓的种族世界中的地位。希特勒把世界各民族划为文化的创造者、承担者(或传播者)和破坏者这三类,只有雅利安人才是创造者,又以日耳曼人为最优秀,而日本被挑出来作为文化承担者的样板。他说当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的消息就让他震惊和兴奋—因为这证明了斯拉夫民族的劣等。他认为日本并不仅仅是移植了西方技术,而是把雅利安人的成果内在化了,但这个外在的源泉一旦枯竭,日本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成功也将很快枯萎。当然,在纳粹高层,也有人对日本民族的种族地位比希特勒的评价要高,甚至认为日本的武士阶层也是雅利安人的后裔,但总的来说没有改变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对日本的定位。
(11)、他说,当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的消息就让他震惊和兴奋——因为这证明了斯拉夫民族的劣等。
(12)、希特勒上述这番话表示他完全懂得苏日中立对于双方都是政治权宜,一旦时移世易,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所以他相信一旦德国失败,苏联绝不会恪守对日中立的诺言。就在他说上面这番话之后两个月,苏方知会日本,说条约五年期将满,苏方无意续签,为后来出兵中国东北清除了国际法障碍。
(13)、在抗战期间,中国也收到了德国很多的先进装备和援助,足可以看出希特勒的态度。为此,在给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希特勒曾提出了“二分天下”的设想。即以巴卡斯坦为界,西方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为中华民国领土,全世界由德国和中国共同管理。虽然不切实际,但从中足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和日本截然相反的态度。
(14)、当时的中国正是国破家亡的时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只要是欧洲人就会觉得嫌弃,从之前爱因斯坦对中国人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只不过,后来德国因为战败被反省自身,而新中国成立后仅仅用了一代人时间就发展了起来,让世界为之震惊。
(15)、希特勒出生在奥匈帝国,它的前身是奥地利帝国,属于德意志众多邦国之一。普鲁士启动德意志统一的战争,将奥地利帝国排除出德意志,统一其他德意志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
(16)、至于与纳粹德国相邻的非日耳曼人控制的地区:斯洛伐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克罗地亚,它们则以纳粹的‘’保护国‘’方式加以统治;波兰则以总督领地的方式进行统治!西班牙则是控制地中海咽喉的重要伙伴国;
(17)、但希特勒这番话的主要意思是对日本在战争中的表现的高度评价,这是对他在《我的奋斗》中对日本的看法的重大修正。《我的奋斗》中多次提到日本,主要围绕两个问题。第一是有关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希特勒认为一次大战前西方出于对日本现代化成功的承认,接纳它成为帝国主义俱乐部的成员。但一次大战后,德意志帝国被西方的阴谋和犹太人的出卖而搞垮,日本成为国际帝国主义和犹太资本集团的下一个牺牲品,受到西方战后新秩序的压制和排挤(例如华盛顿会议后的九国公约限制了日本在中国和亚太的扩张)。
(18)、可就是这样一个骄傲的人,他评价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常见的描述是:“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
(19)、德国、意大利、日本在二战时期结为同盟国,希特勒不止一次警告其他两位同盟国,希望他们不要入侵中国,但最终日本没有听从劝告,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希特勒认为中国不可侵犯呢?
(20)、一帆风顺是,希特勒将德国的友好给了日本,战败后再说中华民族的优秀,这是一种忏悔还是对于中华民族的重新认知?现已是不得而知。种族并无优劣之分,和平友好,共同发展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题。
(1)、除非我们接受一个难以想象的谬见,否则,我们不会相信一个黑人或者是中国人——就算举个例子吧——能通过学习德文甚至使用德文或者进而投票给某个德国政d(注:《我的奋斗》成书时德国还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实行多d民主政治)而变为一个德国人。那样一种日耳曼化其实是非日耳曼化,这一点我们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世界从来就不懂。
(2)、希特勒说这些话后几个月,日本战败,接受了民主改造,虽然不如德国彻底,但也算是进入了民主国家和西方阵营的行列,恐怕谈不上“离我们很近”了。吊诡的是,当今世界上,确实是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最不买“西方价值观”的帐。当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把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列为当代世界和西方文明格格不入甚至相冲突的两大阵营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看法,希特勒可能已经说过了。
(3)、1810年,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偶然间发现东印度公司的船,而船上有几百从中国贩卖至此的苦役。拿破仑了解这些情况后便宴请了英国的海军军官巴塞尔·贺尔舰长,并且发表了对中国人的看法:“你看,这些人很善良。他们有才能、智慧和自尊心,绝不会长期像这样受英国人或其他任何西方人奴役“。
(4)、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dd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