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本善论和人性本恶论
(1)、所以,以表象观之,人降生下来,善与恶的属性是同时具备的。但是,我们绝不能以表象来否认人类,乃至于一切众生本性的至善
(2)、第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而人的法则就是追求美好的品德。
(3)、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4)、首先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有“人性”,而这所谓的“人性”被孟子归结为仁、义、礼、智、信。
(5)、看来,孟子对于“人”的定义与我们所理解的“人”的含义不同——只有性善的才是人性的,只有人性的才算真正的人。反过来讲,所谓人,就是有人性的,没有人性的就不能算人;所谓人性,就是性善的,性恶的就没有人性,就是兽性。
(6)、人性是很脆弱的,读儒家的思想,前往不要幻想“人性本善”。这四个字是宋朝学者的创见,不是真正孔孟的思想,也不符合人性真实的状况。事实上儒家讲“人性向善”,“向”代表真诚带来的力量。只要真诚,就有力量让自己行善避恶;如果不真诚,那股力量就不会出现。就如同人都有良知,但良知不是善的,良知是对善的要求。何时会出现这种要求呢?真诚时。真诚使良知出现就有力量,会让人去做该做的事,即行善;不真诚,良知就毫无作用。这边是所谓的人性向善。
(7)、21“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二十五章》)
(8)、 关注东方出版社,粉丝福利不定期放送哦!
(9)、 朋友们,人生而有欲,我们早已明了。当我们还是婴孩时,便已然知道啼哭唤乳;当我们仍不知世事的时候,便已经有所追求。诚然,欲望分善恶,但任何一种欲望无限制扩张后都可称之为恶。显然,我们的天性是希望自己的欲望不断被满足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无限扩张的本性,所以说人性本恶。试想,有人给你钱,假如这钱正当,你会选择拒绝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假如我们没有后天形成的道德,也没有法律的约束,这钱想必来的不净也无人会选择拒绝。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啊。既然谈本,就请返本,莫让道德的表象迷了我们的双眼,从而迷失了真理。
(10)、人类社会是掩饰人类本性的极佳的工具,也就并没有真正消除它;屠戮、剥夺、奴性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为了进一步掩盖人类“罪恶”的本性,编造出爱。以填补被掩盖掉的空虚的本心,空虚麻木,傻傻地被自己欺骗,并且深信不疑,甚至信仰自己所创造出的神。
(11)、 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是人的欲望和本能,社会属性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我们说人性本善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善的。
(12)、没有任何复合性质(其自身没有把善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或简单的自然性质p和任何表达式D,使得D表达了p,并且里的(2)表达了和(3)同一个琐碎而又自我回答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引入这样一个表达式D。
(13)、 主持人、各位评委以及亲爱的对方辩友们大家好!言语的机锋常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很高兴能以辩会友,广识天下英豪。真理是愈辩愈明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为大家拨开错杂的表象迷雾,揭示人性本恶这一亘古未变的朴素真理。
(14)、例如在《告子》篇,孟子就试图去证明人性本善观点的正确性,但显然有点牵强。
(15)、不瞒大家说,我一直是人性本善论的忠实拥护者。
(16)、这里用到“人皆有之”“我固有之”,这就讲到“本善”问题了。
(17)、7参见徐冰:《“生之谓性”与“仁义内在”的一致性》,《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1期,第12—17页。
(18)、对此,《圆觉经》有非常精要的说明:凡夫众生,在轮回中,虚妄分别,所见所谈之生死、涅槃,譬如幻翳妄见空花,栩栩如生,却只是幻相,并无真实。一旦去除了虚妄分别,生死涅槃,都烟消云散,哪还有什么无明烦恼再生起的问题?所谓“众生本来成佛”,这里不是从现象显现的时间先后上说的,而是从本质究竟上说的,否则就会产生误解。
(1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十二字的《三字经》开篇,大概每个上过学的人都能背诵。但你们真的相信这句话吗?就我的观察来看,恐怕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人是要比认为性本善的人来得要多一些。我有过一个认为性本恶的语文老师,他说教一个人好,难上加难,教一个人学坏,轻松到不用教都会。这话也算说的一针见血。
(20)、 因为我们都向善,所以我们更应知人性之恶。因为我们都受过教育,所以我们才能抑恶扬善。为了追求真善美,我奉劝对方辩友早日弃暗投明,投入真理的怀抱。既知恶,方行善,切莫自欺欺人,以上感谢。
2、人性本善论点论据
(1)、首先,教育是反人性的。这句话就暗含着人性本恶,人性本恶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孟子的核心思想之是人性本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最需要的。”如果世界是恶的,那就不会有千百年来传承的“人之初,性本善”,更不会有现在过着和平安稳生活的我们。我方立场是:人性本善。
(3)、 然后让学生写一篇辩论稿:对于“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你的立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要求:论辩陈词在观点上必须有破有立,批判对方观点时要抓住要害,陈述自己的观点则要有理有据。
(4)、《孟子·告子上》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又“羞恶之心,义也。”《公孙丑上》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又“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里反复强调“羞恶之心”为人性所本有,此处“羞恶之心”的“恶”字,旧注多读为“好恶”之“恶”,此与孟子有关心性之论述多无法相应。我们认为,此“羞恶”之“恶”当读为“善恶”之“恶”。
(5)、 第人虽本性为恶,但后天之教化可使其向善向好。自原始社会起,人类学会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头脑充分开发后,懂得思考。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行为活动逐渐趋向自觉和目的性,进而能够更好维护个人权益,而不是出于野兽自然本性去觅食生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拥有了更多智慧,人与人之间懂得相互制衡、相互妥协,继而走向和睦相处的局面,人类独有的文明也因此萌芽。法律制度、监狱、警察、教育无不是为社会服务的,这些后天教化能够抑制人性之恶,培育形成后天之善,从而更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更好保障人类的集体利益。
(6)、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什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作“善恶解脱论”吧!
(7)、如果(1)“对于所有x,x是善的,当且仅当,x是D”是一个对“善”的定义,那么“善”表达了和D同样的性质,并且这两个表达式(“善”和D)意味着同样的东西。
(8)、毕竟孟子被后人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其地位和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性本善的观点占据了正统地位,
(9)、如果“善”表达了和D同样的性质,并且这两个表达式意味着同样的东西,那么语句(2)“诚然x是D,但是x是善的吗?”和语句(3)“诚然x是D,但是x是D吗?”这两个语句表达了同一个琐碎而且自我回答(self-answering)的问题。
(10)、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11)、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
(12)、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自然界的恶劣条件决定人类社会自雏形开始便不可避免存在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的局面。人性之恶作为人心之本也由此根植。但人类作为拥有高级智慧与文明的生物,与动物的明显区别在于人能正视本心,正视不足,寻人性本恶之源,从而加以改造、引导,使之符合客观社会和时代潮流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大同。
(13)、翻译为: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14)、 再一次阐明我方立场:人性本善。谢谢大家!
(15)、注:《佛祖统纪》卷三五(《大正藏》四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16)、14孟子又强调“仁义礼智”之“善”作为人性的内容,乃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17)、当然,我不相信世上有郭靖那样纯粹的善,但我相信与郭靖类似的人性本善是人人都有的。我相信我们小时候都有许多彰显人性本善的时刻。例如,不小心打坏了别人的东西,心里说不出的歉疚和恐惧;看到坏人听到坏事,心里说不出的厌恶;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本能地上前去帮助,至少有想去帮忙的直觉;第一次做坏事的时候心里像拨浪鼓一样忐忑不安,比如偷吃的。如果你有这些时刻,那么你应该承认,这些都是人性本善的证据。
(18)、从孔子“欲仁仁至”、“求仁得仁”的角度说,孟子“可欲之谓善”一命题,应包括“可欲”和“可求”两个方面的内容。孟子对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说明。
(19)、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20)、 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在于将恶夸张化,以偏概全,只关注恶行的表面,却忽视了恶行背后的实质原因。
3、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1)、(6)孟子同时有以“仁、义、礼、智、圣”并举,盖就德性言,其化境在“乐”,就人格言,其化境在“圣”。二者是相对应的。(参见李景林:《教化的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第163页。)
(2)、可见,无论是以“端绪”还是以“端始”来解“端”,二者皆不能否认性与情,“端”与“本”在现实中的同步发生性。换句话说,“端绪”或“端始”只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端”与“本”作为一内在关联整体所进行的揭示。因为真正的现实之物,是同时包含隐与显、“定”与“动”、体与用、先验与经验于自身之内的“大全”。在此意义上,“端”即是“本”。孙奭以“端本”来解孟子的“端”,道理即在于此
(3)、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将这种见解绝对化,只是娓娓道来,提出四种善端,与及将之扩充后发展成的四种善良的品德。
(4)、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这是儒家孟子、荀子两大学派激烈争论的话题。主流的观点是孟子的性善派,而基督教则强调人皆有原罪,应该算是性恶派,佛教在这个问题上又是怎么看的呢?圣严法师的回答并没有在二中选而是展示了佛教在这个问题上不一样的思考框架。
(5)、荀子说:“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就是说,人性本恶,只是圣人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把这些恶伪装起来。人性本恶,是小恶,但不加以节制,就会乱,就是大恶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成就是有法律有道德给人约束,若是没有这种约束,人类的恶性就会因为没有压制而全部暴露出来,世界就会变得混乱,毕竟这个世界上许多惨无人道的案例都来源于一个“贪”字,对金钱的渴望、对权势的追求、还有对性的本能......而这种贪欲也不过是人类最真实的本性而已。
(6)、很多人认为人性本恶。而且他们也喜欢拿外面的熊孩子做例子。
(7)、摘 要:由“四端”之心出发以言人性本善是“孟子道性善”的关键理论环节。“端”既有端始义,又有端绪义。端始义是就人之成圣成德这一历程来说的,它内涵着以“善”为“端”而进于成圣成德这一动态生命实现的观念。人性由此内在包含着一个“孳孳为善”、善善不断地先天动态结构。向善论者多以经验论的方式来讲人性。这种抽离“善”的先天内容讲人性的方法,与告子“生之谓性”的思维模式殊途同归,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性的消解。孟子在心性论这一整体论域中,本乎“性”以言“心”,立于“本”以言“生”,从而将人性之“生”与“充端”的过程理解为人性自身的复“本”运动。所以,充“端”实即复“本”,孟子的扩充善端说与人性本善论亦由此而为一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孟子所道之“性善”实为人性本善,而非人性向善。
(8)、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我认为善恶兼有,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按中国的说法就是阳和阴,按西方的说法就是正和负。两者本身都是存在的,并且相对又相依。试问,从一开始起,人如果都是善的,恶从何来。反之亦然。
(9)、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孟子和荀子只是主张人性本善或者本恶,也就是人刚出生的状态。这是否代表,他们都认为人是可以通过后天来改造的?
(10)、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什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11)、 对方辩友可曾听闻过狼孩,完全不受人类社会影响可谓本之极了吧?然而,在科学家刚刚将其带回人类社会时,它的表现却是对所有人充满了攻击性。它会无节制的寻找食物,就算吃不了也会把它储存起来。它的行为生动的体现了脱去道德束缚后的世界是无法抵御欲望的无限制扩张的。
(12)、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13)、孟子所言四端“恻隐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有具体的内涵,其所指皆甚明确,而无含糊之处。“羞恶”之“恶”如读为“好恶”的“恶”,则其所羞、所恶之内容乃甚含糊而不知其所指。朱子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对这个所羞、所恶的所指做了一种内容上的规定:“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8)朱子亦将这个“恶”读为“好恶”之“恶”,他把“羞”和“恶”分成两面,以所羞之“恶”(è)为对己而言,以所恶之“恶”(è)为对人而言,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孟子“四端”本为反思之说,人一念之发,善恶自知,皆对己而言,此为一切道德判断之本源。若分之为“羞”、“恶”(wù)两边,乃始成二本,与此章义旨不能切合。二是此将“羞恶”(è)读为“羞恶”(wù),而把“恶”(è)确定为羞、恶(wù)之内容,复增一“恶”(è)字作为此羞、恶之对象,这不仅使上下文意曲折复重,而且更人为造成一种增字解经之弊。朱子对读“羞恶”(è)为“羞恶”(wù)缺乏内容之所指有明确的意识,这是朱子的高明之处,这一点对我们颇有启发。但是,朱子沿袭“羞恶”(wù)的读法对此语所做的解释是不可取的。
(14)、《三字经》开篇即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5)、“端”与“本”的同步发生,使孟子的善端论与本善论、充端说与复本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现实上说,任一始“端”都是人之“本”“根”,因为所谓“本”“根”必然是要在它活生生的端绪呈现中才成为本根的,没有端绪呈现的僵死之物不能是“本”“根”。所以,人性作为人之“本”“根”,必然要伴随着人的成长历程而显现为不同的端绪或萌芽。因而,“端”并不是人初生之顷的某种普遍本能,而是人性之“本”在不同境遇下的随时显现。而作为“本”“根”,“端”必然不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是人所本有的,但这个“本”并不是僵死的,而是在“及其长也”的生命存在历程中经由“亲亲”“敬长”之“端”而随时显现的。所以,基于本真情感所直接显现的良知良能,既可说是人之“端”,又可说是人之“本”。充扩善端,即是回复与实现人性之本。“充端”说与“复本”说作为一相互关联的内在整体,共同构成孟子的人性本善论。
(16)、13如孟子讲“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公孙丑上》)。
(17)、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d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18)、1这种向善论的观点可以傅佩荣、杨泽波等为代表。傅佩荣多次强调说:“‘心之四端’的‘端’字,它表示萌芽而非满全。这个心善之‘端’需要护持、存养与扩充。这正是孟子证实人性向善所取的途径。”“心之四端,‘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可见其非处于完成实现的状态,而是具有扩充发展的倾向。”“‘端’字用得十分精当,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必须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才可以成就善……人的本性,既非本恶也非本善,而是具有行善之潜能,亦即向善,只须存养充扩之。”与此类似,杨泽波也多次提到:“性善论并不是‘性本善论’、‘性善完成论’,而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在孟子看来,人的良心本心最初只是仁义礼智之端,只有经过扩而充之,才能成为仁义礼智之完成。”“在孟子看来,人出生之后,并不是空无一片,而是已经有了一些端倪。这些端倪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是仁义礼智的端倪,这些端倪就是才,就是人的初生之质,这些端倪和才本身就有生长发展的潜质与倾向,这些潜质和倾向是人向善的原始动因。一个人后来成就了道德,成为了圣贤,没有别的,只是因为他的这种倾向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傅佩荣:《儒家哲学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7—137页;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0页。)
(19)、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0)、 第“人性本恶”是古往今来普遍现象所反应的本质。今日的孙小果案想必都有触动到大家,死刑犯人逍遥法外二十年,这能全部怪罪起父母吗?而因此牵连出的19位相关政府人员不更好的印证了“人性本恶”的观点吗?从章莹颖美国被杀案到民航医生被患者家属割喉;从古代“五马分尸”之刑到二战纳粹集中营,无一不昭示着“人性本恶”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所共有的。而若真如正方辩友所谓“人性本善”,我们又何须严刑峻法规范行为,维持秩序呢?又是怎样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致使如此多的杀人、放火、强奸行为呢?难道这是人性本善的结果吗?
4、人性本善论
(1)、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2)、人性本善或本恶?从一个人处于婴幼儿(尚未接受教育培养阶段)最能体现人的本性,本真。人生来就有自私,占有欲,排他性,不是吗?你观察一个婴幼儿,天生就想要东西,抢东西,多占多得就乐,少占少得就哭,闹,还有与同伴在一起,大的总想欺负小的,等等纯真的行为恰恰是人性最原始的表现,所以,人性本恶,才应该去教育,去塑造,对吧?
(3)、相对而言,“不忍恻隐之心”表现人心对善的肯定性一面,“羞恶之心”或羞耻心则表现人心对恶的排距和否定性一面。此“羞恶之心”为人的良知本心所本具。孟子以“人皆有所不为”来规定此“羞恶之心”的内涵,凡与道德之善相违背者,皆属此“有所不为”之列。人心对善的肯定之中必包涵有对自身之善的保持与捍卫机制,此两者乃一体两面,共同构成了儒家“人性本善”说的理论内涵。
(4)、善恶的定义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的,说了半天性本善性本恶,怎么样才叫善,怎么样才叫恶呢?
(5)、15参见李景林:《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第26—35页。
(6)、此外,“人性本善”意味人都有一个善的本质。如果本质消失,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只有一点点,君子把它保留了下来,老百姓把它去掉。试问把这一点点差别去掉之后,不是和禽兽一样吗?又如何再恢复成一个人呢?这就是“本善论”的困难,把本质去除,之后就不会再有了。“向善论”则不同。孟子说有一座山,上面的树木花草都没有了,变成了秃山。但是白天下雨,早上有了朝露,新的芽发出来,只要给它机会,不要“旦旦而伐之”,它又会长得枝繁叶茂。这不是静态本质的有无,而是动态的力量。一个万恶之人,只要有朝一日以真诚面对人和事物,随时有机会改过迁善。
(7)、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8)、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作品。
(9)、 “性善固美,性恶为真”——潘纪开
(10)、“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正是按照这种逻辑,将这种“善”的情感现象称为“端”。在孟子看来,仁义之德原本人人固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本为一先天存在的事实,但常人因后天习气的遮蔽,往往会贼害其心,造成“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尽心上》),无法意识到这一事实本身。为了使人对这一先天事实有所自觉,孟子始举人之“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而生“怵惕恻隐”这一排除思虑计较而为人人所同具的本能性情感反应,来点明不忍恻隐之心为人所本有。
(11)、请在下方留言,谈谈您的看法,讨论交流,加深大家对此问题的认识。
(12)、 第从人类历史起源来看,人性本恶便能显现。原始人为争夺食物和居住地不惜同类相残,杀人常有发生。强者横行,弱者难以生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根源由此如恶种深埋人心,致使人性本恶的劣根性根深蒂固。
(13)、还有的人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认为上古时期的人类,与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打打杀杀,一样的充满血腥和暴力。不懂得理性,解决问题诉诸武力和暴力。有利可图的时候是一个样,需要劳动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样。这说明人的本性是恶的,也说明人和动物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
(14)、第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善有不善的千差万别,原因是有的人并没有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端发挥出来,白白浪费了我们的天赋。
(15)、第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16)、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66—369页。
(17)、关键是,人也有向恶的一面,这也有大量的事实可以佐证;兽更有向恶的一面,骂人的狠话“衣冠禽兽”就是用“兽”来形容“恶”。
(18)、22“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
(19)、今晚的辩题是人性本善,反方的立场是人性本恶.双方的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现在我宣布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正式开始.首先将由正方一辩吴淑燕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时间为三分钟(掌声).
(20)、孟子所理解的“性”,不是一个抽象的形式概念,“性”必显诸人的情志内容而具有其实在性意义。这个人的先天善性,不是一个空洞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它内在地贯通并显著于“情”,故本具先天的内容。孟子的“四端说”,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5、人性本善论证
(1)、如今我们说的学好,不是去抹杀这种本能,而是去控制,是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调节控制自身。恶,是指的有意识的通过不为大众认可的手段来为自身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的行为。
(2)、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要想生存,就会作恶,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只是针对大恶与小恶而已。一个本性单纯的人,不是说他有多善,只是他什么东西都不懂,若没有后天教化,在他心中没有善恶的标准,他做出的事情绝对是利己的,利己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损人”,对别人来说,就是作恶了。
(4)、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5)、从这个意义上,孟子特别重视此“耻”或羞耻之心之保任工夫。《尽心上》特别警示世人“人不可以无耻”,而无耻之耻,乃人之最可羞耻者。这是因为,羞耻之心不仅是标志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本所在的“四端”之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人性之善的自守与捍卫机制,所标志者,乃人之为人的底线,过此而往,将陷于非人或者禽兽。“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则指出,无羞耻心之人,乃为后天习性所陷溺或遮蔽,而非根本无有者。
(6)、有一天他们的国王召开牧羊人大会,所有的牧羊人都来了。开会时他觉得很无聊,便开始把玩戒指。他发现当把戒面转向自己时,别人就看不到他;他把戒面转向外面时,又恢复正常了。也就是说,这戒指可以让人隐形。试问,他知道这个秘密后,还能安心牧羊吗?之后,他就设计谋杀了国王,夺取了王位。
(7)、到了论争末期,荀子直截了当地提出性恶的论据,恰恰与孟子的观念成为强烈的对照。但要注意孟子与荀子都是历来公认为战国时代的大儒,只是儒家的分号,并非别处的杂货店。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嚷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根据荀子这一节理论,他与西方文化中的唯物思想、经验学派、机械论者似乎都有相同的观点。但在此,只是指荀子对于性恶说这一观念而言,并非以偏概全,认为荀子的整体思想都是如此。如要研究荀子通盘思想与学术,必须熟读《荀子》全书方可,切勿因噎废食,顾此失彼。
(8)、 既然是本,便应不教就会,或者极易暴露出来。看看脱去道德束缚的世界吧,战争的年代是最有说服力的。对方辩友常说人有恻隐之心,可为何纳粹分子能惨无人道的屠杀无辜犹太平民?既然人有恻隐之心,那南京城中的三十万亡魂该向何人哭泣?看看不知道德的年岁吧,不谙世事的孩提是最有说服力的。五岁的男孩可将三岁的妹妹卖掉换取自行车,幼年的娃娃可以虐杀动物而大呼高兴。对方辩友们,请看看本吧,别纠结于后天形成的世界而忽视先天的真理了。敢问对方辩友能记住自己婴孩时期的事情吗?显然是不能吧。既然如此,您怎么可以说人之本性会在别人落水之时产生恻隐之心?请正视这个朴素而又充满说服力的事实,恻隐之心是因为后天教化形成的。
(9)、“端始”是指人性自我实现的那种“善”的现实基础,它所开启的是一成圣成德的现实起点,而不是指人类生而即有的某种本能性的行为,即使这种本能行为在人类中具有普遍性。这个现实起点的内容,即是儒家所讲的“情”。《礼记·乐记》讲“报情反始”,就表明“情”是人之本始。同样,郭店简《性自命出》讲:“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道始于情”正是说人道在现实上本乎人情,“情”是成就人道以顺性命之正的现实基础和起点,所以后文接着说“始者近情”。孟子所讲“四端”的具体内容正是指“情”。孟子主张在人情上见人性:“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告子上》)可见,由“情”以成性(成圣成德),通“情”而达理6的动态人性论,构成思孟学派的基本致思进路。
(10)、既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这已经说明“向善”和“向恶”都不是根本,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选择。究竟是选择“向善”还是“向恶”,这取决于“利”,“利”才是最终的目的。换言之,“向善”或“向恶”都只是过程中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趋利”才是最终目的,“趋利”才是根本。动物如此,人也不例外。这才是问题的真相。
(11)、然后孟子说,既然人性根本是仁、义、礼、智、信,而这些都是好的品质,这些好的品质又必须基于“善”,才能发展而来。人性如果性本恶,又怎么会有仁、义、礼、智、信呢?所以人性最初必然是善的。
(12)、由于孔孟之道在中国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性善论是主流思想,育人经典《三字经》开场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以此作为基本出发点来展开对个的教化的。正因为这个基调的确立,使中国历来的统治都是以激发和固化人本身的善性为主,表现为重教化,轻惩戒,惩恶的目的是为了扬善。也就是重道德轻法制。
(13)、意思是说,人在幼小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养成不良习惯后才远离善良,形成恶。换言之,恶是后天养成的,善才是先天本能的,即“人性本善”。
(14)、孟子的性善论,并非只是夸夸其谈。孟子在它的一些著作中对”性善论“都有一定介绍。
(15)、综上所论,孟子的“四端”说是其证成人性本善理论的关键环节。“端”的端始义,重在强调人性乃是以“可欲”之“善”为“端”进至于成圣成德的动态生命实现历程。“四端”之心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内容不是指某种现成的质素,乃是指成就圣神之德的初始情态。由“情”以成性,通“情”而达理,构成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进路。由人“情”之动以成圣成德的动态人性结构因原初的“可欲”之“善”贯彻始终为其内在基础,故扩充善端的人性动态生成过程实与“反善复始”的人性奠基归本过程合而为一。这为孟子批判告子离“本”而言“生”的“生之谓性”论及落到心性论这一整体论域中来讲人性奠定了基础。区别于要素分析论与经验论的思维方式,孟子采用整体论的方式讲人性。心性一体的整体进路赋予孟子的人性观念具有涵摄“动”与“定”、统括先天与后天的真理性特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现实之端始义与立足于逻辑之端绪义以训“端”的两条致思进路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端”与“本”在现实上具有同步发生性。总之,孟子的“四端”说与本善论是内在关联的整体。“孟子道性善”实为人性本善,而非人性向善。后儒《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开篇六字诚可明孟子之义!
(16)、这个由人“情”之显以成“圣”成“德”的动态人性结构,自然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而是以“善”之内容贯穿始终为其内在基础的。孟子由“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之“情”善以言性善的说法,即说明了这一点。从“善”的先天内容,而非从经验形式上理解人性的动态内涵,就构成孟子解读古人“生之谓性”说的首要前提。孟子并不反对“生之谓性”(《告子上》)这一动态人性论的讲法7,他真正反对的是告子那种经验论式的“生之谓性”论。这种理论表面看来坚持的是一种动态开放的人性论,实质上因取消“性”的先天固有的“善”性内容,必然导致其所谓动态开放之“生”沦为一种经验性的盲目无常流变。自然而然,人“性”因此失去人之为人的超越奠基义,使“人”沦为一虚无的存在。“生之谓性”所指向的是对一物之为一物内在根据的奠基与完成,它必然包含有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具体“类”性内容,而不能仅仅是一种经验上的生长形式。孟子指出,如果像告子那样仅仅从经验形式上理解“生”,就势必会得出“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的荒谬结论。所以,“生之谓性”是说一物将其本有内容展开、实现出来的这个内在奠基过程叫作“性”。在此意义上,性的内容必然是“我固有之”,而非外铄而来。
(17)、第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18)、主席:谢谢吴淑燕同学,接下来请反方第一位代表姜丰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掌声).
(19)、儒家特别重视羞耻心对于人格养成之意义。孔子曰:“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又“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孟子·尽心上》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乎。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人有羞耻心,则必有所不为,且能知耻而修身行善,所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而被习性蒙蔽较深的人,其良知必为私欲所蔽,而导致行为上的肆无忌惮。朱子于《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章下注云:“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7)按照朱子的解释,所谓羞耻心,也即是孟子“四端说”中的“羞恶之心”,其为人所固有,存失之间人禽之别立现,所系之大不可不察,此说可谓深得孟子之义。在孟子看来,羞耻心作为人心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德情感,是道德良知本有之内涵,因而“耻之于人大矣”。盖人之存在,其心本具对于“理、义”的“同然”,与此相对者,乃是人心对于非仁义者(即不善)之否定与距斥。此实为人性本体一体之两面而缺一不可者。人心对于“理、义”既有所“同然”,则其中必然包含有对此所“同然”之自身保持及捍卫机制,此即孟子所谓“羞恶”一端所表现的内容。
(20)、蔡仲达:大家好!刚才对方同学谈得很多,我们就一一来检视到底善是本还是恶是本?到底善是表象还是恶是表象?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我们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种西瓜种子呢?如果我们种红豆、绿豆,长得出西瓜吗!所以人世间为什么这么多善行呢,当然是在人的本性中就有着善的种子嘛.那人世中为什么有恶的表象呢?很简单嘛,我们都知道我们种西瓜只要丢西瓜种子就好了吗?我们还要施肥,还要浇水啊,而且一不小心,万一再下了十几天的大雨,那么西瓜不仅长不好,而且还会烂掉.所以同样的嘛,我们在人类充满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承认有些人他虽然有善根,但是呢他长不出善果.他是长得不好,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人性中没有善的种子啊!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犯罪人到最后他们都良心发现.我们说他是良心未泯,那么想想看,如果人的良心自始就不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话,那么我们怎样去解释人有后悔的行为呢?大家不都曾经后悔过吗?
(1)、而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2)、所谓相对,就是两者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产生的结果也是相反的。所谓相依,指的是没有善,就没有了参照物,就无所谓恶。不仅是人,世界所有动物都是善恶兼有的,羊是善的吗,它要吃草,草也是有生命的;在草源匮乏的时候它们也会争先恐后去吃而不会想到其它羊和食草动物,又表现出了恶的一面。狼是恶的吗,他们消灭羊保护了草源,同时也为羊之类食草动物维护了生存空间。又表现出善的一面。这就是事物所表现出的两面性。如果说这些动物的善与恶都是与生俱来的,人作为动物的一种也不例外,只不过人有更多的意识和理智罢了。
(3)、《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耳。’忸怩。”史载,舜之家“父顽、母嚚、象傲”(《尚书·尧典》),而“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孟子·离娄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不慈之父如瞽瞍,不悌之弟如象,每日以谋划杀舜为事。舜则以其大孝大仁之心,顺乎父母,善待兄弟,最终使家庭和睦。如此顽劣之人,依然能够被渐渐感化,而人心所本有的“羞恶之心”,则是此一教化历程的机缘与根据所在。顽恶如象,见舜亦不能不生忸怩、不安、羞耻之情,《礼记·大学》云“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为,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阳明亦曰:“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11)为恶之人,见君子善人而心有不安,其发于形色,乃必有“忸怩”之类情态表现。这种人所本有的“羞恶之心”,乃能引导人反躬内求,被遮蔽的良知本心由此而得呈显。可见,即使是那些因人之禀性和习气而本心遮蔽较深的人,其“羞恶之心”也并未泯灭。此“羞恶之心”所引发的反思,对于本心的复萌、良知的显现具有重要作用。
(4)、佛陀说法,时而说空时而说有,一切都是为了破除众生的虚妄分别。针对不同习性的众生,不同经典论述的策略也各有不同。由于中国儒家主流的观点是性本善论,所以,彰显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系佛法在中国就成为了主流,这与其在印度本土的表现迥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诸法因缘生的道理。如来藏系佛法,在说明众生皆可成佛上非常有力,的确非常适应震旦有大乘气象的因缘。但是,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既然众生皆有清静的佛性,无明烦恼又是从哪儿来的?如果说,众生本来成佛,却被无明烦恼所惑,那么众生辛苦修行最终成佛后,是否仍然还会有无明烦恼生起?这的确是不少佛子容易产生困惑、误解的地方。
(5)、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6)、这种整体论(或内在关系论)的致思进路,赋予孟子所讲的人性不仅仅是动态的,而必然是一涵摄“动”与“定”、统括先天与后天的存在。换句话说,动态人性之成立,必以“性”的超越常“定”之义为其归依。孟子以人性之“动”为一返“本”运动,又批评告子脱离开人性之“定”“本”而言“生”的“生之谓性”论,都说明了这一原理。所以,孟子在“牛山之木”章以“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上》)来揭示人性“动”态内涵的同时,必然以“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尽心上》)来讲人性之“定”。
(7)、第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
(8)、注:《佛祖统纪》卷三五(《大正藏》四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9)、“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观点的人分别是孟子和荀子:
(10)、主席:谢谢姜丰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正方第二位代表蔡仲达同学的发言,时间三分钟.(掌声)
(11)、关于可求,《孟子·告子上》曰:“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又“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此天之所予我者。”合此章与前引《尽心上》“求则得之章”所论观之,可知,孟子所谓“可求”,乃重在“思”、反思或自觉一面。孟子特重“思”,《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则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之”,为人实现“诚”或人性的工夫历程,孟子则把这一工夫历程,表述为由“思”而达成。孟子又讲“心之官则思”,以“思”作为“立其大体”之根本途径。这个“思”或“反思”,并非一种思虑计度,而是人心所先天本具的一种反思和智照作用。此一作用,孟子又称之为“良知”。
(12)、 我想在场的各位思考一下,我们现在之所以在这里坦诚布公的讨论善和恶,之所以有衡量善和恶的标准,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善”心。回想一下,有多少人在争吵和打架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所谓的“幡然醒悟”是在静默沉思中产生的,是在对自身考量下孕育的,它是善的觉醒,因为善本来就在我们心中,不是外界的教育、压迫甚至制裁。
(13)、 第伟大的儒家学派战国代表人荀子,千年前就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同期的法家学派创始人韩非则主张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刑罚、法律体系来限制人类心中的恶念。再看伴随儒学兴起的佛教,以“清静之莲”“净化人心”冥冥之中支持者儒家人性本恶的观点。由此观之“人性本恶”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结晶。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