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名言及出处
(1)、他这个人有点小才能,但是从来没有得知大道,(那点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2)、(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出自《孟子·告子上》。不去脚的尺寸,就去编制草鞋,我知道他不会编成筐子。这句话说明做事情应从同类者推知其本质
(4)、出自《孟子·腾文公下》。男子理当住在天下广大的仁宅里,站在天下正确的礼的位置中,前进在天下光明的义的道路上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做的不正确,但去匡正别人,更何况是辱没自己,来匡正天下呢?
(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0)、点评:儒家常讲仁政,主张以德服人,让百姓心悦诚服,自动过来依附于你,而不是靠武力去征服。
(11)、(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2)、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5)、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6)、把(春秋末期晋国豪富)韩魏两大家庭的财产附加给某个人,他仍然谦虚谨慎,那么他的品质就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17)、(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9)、(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20)、出自《孟子·尽心下》。在和平之年能够积累财富,等到了荒年便不会有所窘迫,平时能够注意道德修养,在乱世中也不会感到迷惑。
2、孟子的名言出处是什么
(1)、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名言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7)、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8)、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13)、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4)、(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8)、行为有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者,都要反过来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会向你倾心。
(19)、(译文)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20)、然而有人却打着“我做不到”的挡箭牌,放弃完善自己。孟子一针见血地辨明了“不去做”与“做不到”的本质不同,激励人们去做一个懂得爱人的良善之人。
3、出自孟子的名言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孔孟之道,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必须重视内在修养的提升,才能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无忧无惧。孟子则详细解释了这种内在力量,他称之为“浩然之气”。下面我们分享《孟子》的十句名言,感悟一下什么是“浩然之气”:
(3)、你讲说他人的不善之处,如果这种说法造成了后来的麻烦,你应当怎样去对待呢?
(4)、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6)、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去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进而去爱护全天下的孩童。如果能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9)、(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10)、(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4)、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
(15)、《孟子》20句经典名言,句句励志,精辟有内涵
(16)、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17)、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3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9)、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古代的君子,如果烦忧错误,便能够及时的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误,便会继续延续下去,不做任何更改。
(20)、(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出自孟子的名言名句
(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2)、(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3)、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出自《孟子·告子上》。如果不能够同时得到,那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这句话用来比喻当想要的东西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选择重要的那一个。
(6)、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7)、(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8)、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9)、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0)、(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4)、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
(15)、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发:起,指任用。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傅说(fù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举: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士:狱官。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海:海滨。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市:市井。故:所以。任:责任,担子。是:代词,这,这些。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必:一定。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心志:意志。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体肤:肌肤。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所为:所行。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益:增加。曾,通“增”。能:才干。恒:常常,总是。过:过错,过失。困于心:心中有困苦。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知晓,明白。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恒:常常。亡:灭亡。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16)、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17)、(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8)、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
(19)、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2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出自孟子的有哪些名言
(1)、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2)、(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译文:孟子说:“五谷是庄稼中最好的品种,如果不能成熟,反而不及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人们成熟罢了。”
(4)、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5)、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 “弱”则趋于“亡”。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解释: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9)、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10)、(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13)、(6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4)、(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5)、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16)、(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7)、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8)、即使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君子也要“独善其身”,保守好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在飞黄腾达时,就要尽力让天下人也都保持纯净纯善的本性。
(19)、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0)、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1)、出自《孟子·尽心下》。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江山社稷,君主是最轻的。
(2)、选自《孟子·离娄下》。(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3)、词类活用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