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1)、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天”,征服“天”,以至无序地破坏“天”,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科技万能)极端发展的表现。“科学主义”否定了“天”的神圣性,从而也就否定了“天”的超越性,这样就使人们的人文精神失去了依托。
(2)、从国际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24日访问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家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充分说明在目前全球政治多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要相互承认并尊重对方的个性存在,不能以己度人,不能把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强加于人。当今世界的繁荣发展与丰富多彩,正是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制度、价值观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结果。可见“和而不同”思想不仅在处理我们个人关系,而且在国际关系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倡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念,要把“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d和国家的一项主要任务,既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又要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5)、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
(6)、(4)儒家强调为政以德,倡导为官者勤政廉洁。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可称为德治或仁政。仁政,即爱民、利民。要做到这些,为人君者就必须修德——“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身作则。具体为:“正”——“政者,正也”;“廉”——“欲而不贪”,“见利思义”;“勤”——“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俭”——“节用而爱人”等等。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为政以德、勤政廉洁及其与此关联的荣辱观、羞耻观等为今天现代社会反腐倡廉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等维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7)、第儒学的廉政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当代反腐倡廉的借鉴。孔子与历代大儒,都是廉政理论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孔子“政者正也”一语,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其“修己以安百姓”、“礼,与其奢也宁俭”等主张,就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思想。《管子·牧民》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周礼》有考核官员的六计,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都以廉德为核心。可以说,儒家的政治文化,是以廉德为核心的廉政文化。
(8)、假使将仁的内涵扩充,变“爱人”为“爱物”;那么,仁,便成为慈。
(9)、所谓人文性。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以解决社会人生问题为根本任务,关怀人的生死存亡。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理想,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荀子“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的君子德操,都体现了儒学的人文性。所谓整体性,就是以整体宏观地把握自然、社会、人生为理性思维的特色。如“天人合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知行合一”等观念,都是儒学整体性思维的表现。所谓实用性,表现为儒家“内圣外王,经世致用”的传统。儒学要求将道德修养落实到安定民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之中,而不是空谈道德。所谓开放性,表现为重视兼容和谐与开放变革。儒家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文明与物质的关系是辩证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大学》所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名句,正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历史观。
(10)、在答疑环节中,陈寒鸣先生就理论与实践、政治立场与思想事实及平民儒学和官方儒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11)、而“诚”的含义较“信”来说有所不同。《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诚更多地表达的是人发自内心之道德本性,能言必能行。所以,朱熹也说“信不足以尽诚”。(《朱子语类》卷六)“诚”一般直指内心,是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而“信”则涉及一个人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说“信”的重心在人,是关系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而“诚”的重心在我,是关心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所谓“内诚于己,外信于人”。
(12)、在那个崇尚法治与无为而治的时代,儒家思想是不符潮流的,不会被君主所接受,接受它就相当于接受了灭国。
(1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14)、(土生书院)传统文化进校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南校区
(15)、不仅如此,孔子“大一统”的国家观还表现在他提出了“正名”的思想。“正名”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意思就是说君、臣、父、子要各安其分、各行其是。如果天下人都能明白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各安其职,各守其份,这样就能“名正言顺”,也就不存在以下犯上,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就不会被破坏。
(16)、汉初,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的复兴,叔孙通制礼仪,陆贾、贾谊等让刘邦尊儒,融合诸子思想发展改造儒学,适应统治需要,扩大儒学影响力。汉武帝时最终成为统治思想同时开始经学化、政治化。汉宣帝、汉成帝时经学统治地位全面确立,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加强了经学对行政的干预和影响。
(17)、然而,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和宗法制之上的公平公正,含有维护君主权威和封建特权的意蕴。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平等观和契约法治公正观,克服儒家公平公正观的道德缺陷,用道德约束与法治规范相结合来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18)、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19)、礼是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春秋时的政治家子产最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
(20)、天下之得失,国家之兴亡,都与是否实行“仁政”并由此导致的民心向背有关,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就是强调民心向背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2、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1)、总之,儒家的“和”文化以及“尚和合”的目的,就在于建构和谐社会,对于我们今天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2)、从文字演变史可知,“和”字的产生源于上古的乐器及音乐,并由乐器的合奏及音乐的合鸣,引申出“和谐”、“和合”、“唱和”、“和美”等涵义。另一方面,“和”字的演变与作为酒器的“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由酒器能够调酒的作用,引申出“调和”、“调节”、“调味”等涵义。
(3)、忠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
(4)、《尚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也是儒家最早和最重要的经典之其中就蕴含着重要的“大一统”思想。“协和万邦”就出自于《尚书·尧典》,是赞扬尧发扬大德,以仁政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民众,使百姓亲密团结,并在此基础上来协调万邦诸侯,使得各诸侯国团结,各氏族部落和顺。因此,“协和万邦”可谓是开了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先河。
(5)、他创立的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至今影响着我们中国,也影响着世界!他的名言警句,朗朗上口,促使我们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使我们泱泱中华成为历史上唯一的礼仪之邦!
(6)、愚以为,仁的内涵,可概括为“爱人”与“不忍”。孔子所着重阐述的,便是“爱人”,且将其提升至极高的层次。
(7)、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上看,人们最初遇到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界”(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要生存就离不开“自然界”。所以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在关注“天人关系”问题。当然如何处理和看待“天人关系”,自古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主张应顺应自然;有的学者认为应利用“天”来为人服务,“制天命而用之”;有的主张“天人交相胜”等等。但儒家思想的主流多主张“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
(8)、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9)、为什么说儒家哲学认为,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盖自古以来,至少由西周以来,在中国的思想中就有“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思想传统,从孔孟到程朱陆王都是这样认识的。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有个说法也许反映出孔子“仁学”的一贯思想,他说:“仁者”“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天道”生生不息,以仁为心,“天”有使万物良好的生长发育的功能,故“人”要效法“天”,要对人慈爱,对万物使之得益。这是因为“天人一体”,“人”得“天”之精髓而为“人”,故人生在世当以实现“天”的“盎然生物之心”,而有“温然爱人得物之心”,“天心”、“人心”实为一心。“人”有其实现“天道”的责任,人生之意义就在于体证“天道”,人生之价值就在于成就“天命”,故“天”、“人”关于实为内在关系。
(10)、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11)、“《大学》是修身治人底规模。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或问:《大学》之书,即是圣人做天下根本?’曰:‘此譬如人起屋,是画一大地盘在这里。理会得这了,他日若有材料,依此起将去,只此一道理。’”“《大学》是大坯模。《大学》譬如买田契,《论语》如田亩阔狭去处,逐段子耕将去。”“须熟究《大学》做间架,却以他书填补去。”——(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册,第249页。
(12)、在儒家文化中,“和”的首要内涵就是天地万物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宇宙中最高的状态,也是最完美的状态。《易经》曾说:“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乾卦·象》)“和”即和谐、和美之意,而这里的“太和”是指事物自身天然的、最高的和谐,也是指事物本来具有的状态。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保持那种本来和谐的至高状态,这种高度的和谐就是万物产生的首要因素,它能够使万物有序地生长,能够使所有的国家都稳定安宁。换句话说,就是天地万物必须保持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状态中才能产生新的事物,才能促进万物的生成长养。同样,国家、社会也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因为只有在和谐安定的状态中,国家、社会才能有所发展,人类才能有所进步。否则,万物则不生,国家社会将停滞不前。
(13)、关于“人和自然矛盾”的问题。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个《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其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我认为,这话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将会遇到严重的危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虽然可以给人们造福,但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破坏自然的工具,而且也掌握了毁灭人自身的武器。对自然界的无量开发和破坏,资源的浪费,不仅造成“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
(14)、这里,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仁”联系起来,正说明儒家思想的一贯性。儒家讲“修身”不是没有目标的,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礼记·礼运》中所记载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就是要求建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诸多方面的和谐社会。儒家把和谐社会的理想建立在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修养。
(15)、梁涛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来都是《大学》的提倡者
(16)、孟子希望建设一个财富分配公平的小农经济社会,以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得到饱暖之供养。儒家这种人人“各得其分”的公平思想,主张以适度等差来保持社会有序,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对今日中国仍有积极意义:用儒家“崇尚适度”“仁爱礼让”“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等理念,引导和完善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将个体的利益差异控制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内,是维持社会动态和谐与持久繁荣的良策。
(17)、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18)、仁,不仅要求“仁者爱人”、“忠恕”,而且还包含许多其他道德要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即恭、宽、信、敏、惠都属于仁的内容,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慈惠就可以使唤人。在这五者当中,孔子比较重视“信”,认为“信”是很重要的一个规范。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首先要对人讲信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其次要取得别人的信任:“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1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20)、政治中的诚信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取信于民是政治有序运转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失信于民,百姓将会离心离德,势必危及到政权的巩固。那些以权谋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腐败官员,是败坏政府声誉的罪魁祸首。我们看到,d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d中央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老虎苍蝇一起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净化了社会风气,使人民对d和政府信心大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3、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影响论文
(1)、复兴儒学,发挥儒学的现代功用,这是受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理论的启发。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这就是新教伦理。在新教那里,个人把在尘世中完成上帝赋予他的义务当作至高无上的天职。所以,激发人们在世俗活动中,努力获得职业上的成功。而且,新教伦理主张的禁欲主义,不是对物质追求的简单禁止,而是主张人们积极参加世事,创获财富,但是抵制一切享乐消费。新教伦理的这种主张和宗教要求,再加上英国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理论的推动,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对复兴儒学,重新发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提供了思路。不过,儒家文化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发展,在马克斯·韦伯等人那里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2)、儒家四书六经其综旨是如何做人,讲的是仁义二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既是人的修身齐家,又是最高道德标准的思想境界。虽说不用以治国平天下,但是能够给社会带来稳定与和谐。儒家的积极入世而务实,儒家的讲善良,讲仁义,讲诚信,讲忠孝,无论处在哪一个历史阶段,都是时代的最强音,它将继续千年咏留传。
(3)、儒学的根本精神决定了儒学的基本特性,即其道德理性、人文性、整体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所谓道德理性,就是确立道德的主体性地位,人生与社会的终极理想以道德为依归。这是儒学最根本的特性。
(4)、(5)儒家文化体系具有强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愿意接纳和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这种开放性源于儒家文化中的善性本质。汉代的董仲舒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先秦儒学本身进行了大改造,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将儒学神学化、政治化。到了宋明时期,宋明理学最突出的是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来完善儒家学说。在现代社会,这种来自文化传统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中国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主动学习和汲取。
(5)、他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历代的封建君王所采纳!三纲五常,在历史中影响深渊,尤为君王所喜欢!还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封建制度的统一和延续。
(6)、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道理无法彰显,谁来担当实现“天道”的责任呢?这种对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认知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王夫之对此有一重要的说明,他说:“抑考君子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源,所以明天人之生也,皆天命流行之实,而以其神化之精粹为性,乃日用事物当然之理,无非阴阳变化之秩序,而不可违。”
(7)、|投稿邮箱:454554538@qq.com
(8)、秦汉以降,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建立“大一统”的国家时都非常注重思想上的统尊崇儒学。尤其是在宋明时期,为适应后期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产生了宋明理学这种儒学新形态,其中以程朱理学影响最大。程朱理学把封建纲常名教上升为本体的“理”,论证封建纲常名教的合自然性,从而证明封建制度和秩序的必然性、合理性。程朱理学是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统治我国思想界达七百年之久,对我国后期封建社会的统稳固,产生很大影响。
(9)、廉是指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
(10)、思想方面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一些思想杂糅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更适合于统治的思想。如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进一步神化君权。此时期的新儒学思想得到了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11)、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12)、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13)、中国古代重民思想渊源甚早。《尚书·五子之歌》说:“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尚书·酒诰》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先儒周公更是注重“敬德保民”,可以说,“民本”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范畴,是“德治”的根本。
(14)、第儒家生态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儒家生态观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万物一体、和谐用中、人文化成”。儒家开发自然资源的策略是“和谐用中”,主张爱惜资源、取用有节,禁发以时。在儒家看来,天地万物皆为一体,因此,作为“最为天下贵”的人类应当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天地万物,在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时,应当采取“适度开发”的态度,不可开发无度,竭泽而渔,以免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当今时代,人类追求现代化、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的欲望是合情合理的,但人类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局限性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因此,必须顾及人类生存的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采取适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与策略。儒家“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名言及其“万物一体,和谐用中”的生态观完全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应当在实践中长期坚持。
(15)、我认为,也许孔子儒家的“仁学”能对造就“人与人”,扩而大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和谐,即造就“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16)、孝儒家的伦理范畴。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孝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一直视为最高的美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7)、显然,尽管遭遇批判与抛弃,但经过千年来的浸润,儒家文化在当今仍有生命力。换句话说,儒家文化及其伦理精神早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获得性的习惯与意识,即已经转换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意识,成为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或民族性的一部分,它已经与中国人的存在或民族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割裂开来。现代世界很多例子早已说明,凡文化异化的民族,其本身的民族特性也就丧失了。如果我们在文化上完全异族化(比如西化),我们也就称不上本源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了。也正是儒家文化于中华民族的特殊性,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而迫切需要思想文化崛起的今天,复兴儒学与其说是对文化传统的复兴,还不如说是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民族精神的复兴,其根本意义在于寻回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让中国人有一个安顿心灵的地方。
(18)、先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到了汉代,统治者为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被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大一统”。
(19)、如果将儒学的根本精神定位在“伦理本位主义”,就可能误导人们只重视外在的伦理秩序和人际关系,而忽略儒学的根本价值所在。而将儒学定位为“道德人文主义”,就能引导人们去发掘儒学的内在价值,指导人们树立道德理想、关怀人生意义,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多元和谐的文明社会。
(20)、自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儒学,崇尚圣王倡导德治,儒家文化便开始在中国崭露头角。经汉代,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始立为中国传统社会正统思想。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借鉴和汲取释、道哲学的一些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即所谓“援释入儒”、“援道入儒”,弥补了先秦儒家在天道人性等理论上存在的缺陷,使儒家学说在其理论体系上更加严密和精致。这种完善后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的出现,也更加巩固了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社会牢不可破的正统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意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4、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
(2)、怎样才能得民心、保民而王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制民之产”:
(3)、梁涛丨儒学的两个面相——孔孟之道和孔荀之制
(4)、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5)、(2)现代社会讲求平等,儒家学说虽然在制度上强调等级秩序,强调尊卑贵贱,但是在道德上在人格上也是讲平等的。儒家学说对人的定位非常具体,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虽有职位、辈份、性别、亲疏之别,但在伦理上都是平等的主体,尤其是在先秦儒家眼中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五伦关系都是对等的,是双向的,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制或绝对性。这是一种普世性的定位,在今天,讲的就是公民的平等地位,反映了儒家对社会正义的强烈诉求。
(6)、文化,又遭到自己的文化精英从内部进行的瓦解,也就彻底地被颠覆了。儒家文化首先受到了明末清初时的王夫之、黄宗羲、颜元等人的批判,他们将宋明理学斥之为“以理杀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们认为儒家学说及其道德思想是“锢禁人民之聪明”、“养成其盲从之性”的罪恶之源,进一步动摇了儒家学说及其传统道德体系。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把这场反对儒家文化及其传统道德体系的战役推向了极致,儒家文化从此也就彻底失掉了它在中国社会中的主位性,其原有的崇高声誉一落千丈。
(7)、孟子在继承孔子的大一统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定于一”的思想。孟子认为国家分裂、年年战争使得人民极其痛苦,国家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孟子与梁惠王在讨论如何使天下安定下来的问题时,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答曰:“定于一”。这里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反映出了孟子渴望天下太平、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8)、既然《大学》并非性命之书,它受到宋儒的关注当另有原因。其实如前文所述,《大学》主要反映的是儒家主内派一系成己安人、“为政以德”思想,其特点在于突出、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把修身看作政治的根本,将政治道德化,走上了一条德治也就是人治的道路。《大学》受到关注,恐怕在于它的这一思想特点。从这一点看,刘子健先生的观点可能更有说服力,也更值得重视。刘先生认为,儒学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内在的转向,不再关注制度的变革,而热衷于内在道德的完善。这一转向的起因是王安石变法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而其实质则是对何为儒家正统的不同认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制度改革派”认为,儒家经典中已经提供了制度典范,这种制度之所以没有被实现,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推行真理的途径和方法。而“道德保守主义者”极力抨击各项改革措施毫无价值、不合时宜、不道德,认为王安石将功利置于道德之上,又将国家置于社会之上,本末倒置,犯了根本性的错误,他们坚信道德的方法是唯一的出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弘扬儒家正统道德原则。而这种正统观念就来自《大学》,核心是认为建立秩序的关键在于“正心”“诚意”,这成为朱熹新儒家学派的一个口号。既然变法的大门已经关闭,制度变革成为不可提及的禁区,权力被高度集中在皇帝手里,至高无上的专制君主是唯一的关键。所以政治的根本不在于变制度,而在于正人心。正人心包括“正其心”“正君心”“正天下之心”三个方面,其中正君心是根本、关键,而朱熹的“正君心”正是来自《大学》与《孟子》。对于正君心,朱熹不仅理论上言之,实践上更是行之。
(9)、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所制造的一个又一个梦想。
(10)、陈寒鸣先生分析儒学的平民性问题,认为儒学在发展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平民性,“仁者爱人”和民贵君轻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打破人与人之间高低贵贱之别的倾向,彰显了人的平等,但先秦儒学的这种平民性绝不意味着其就是平民儒学。自董仲舒始,儒学从民间正式走向庙堂,儒学的平民性有所弱化。宋明时期,儒者们重新发掘儒学中内在的平民性,这一方面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运行,即出现道统治统相抗衡的局面;另一方面也维持了现实社会的稳定。至明代中后期,随着王艮思想的发展和泰州学派的崛起,平民儒学实现了重要突破,其“百姓日用之学”具有一定的历史先进性,但其思想终究不能突破以王权专制为背景的传统社会的藩篱。
(11)、我认为,也许孔子儒家的“仁学”能对造就“人与人”,扩而大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和谐,即造就“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12)、那么,为何《大学》在宋代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并上升为理学的核心经典呢?学界流行的看法是,汉唐儒学主要是章句之学,虽于礼义制度有所建树,但对天道性命的本源问题却了无新意,缺乏形而上的探索,结果在佛老的冲击下败下阵了,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窘境。所以从北宋开始,儒者开始关注“性与天道”的问题,通过阐发天道性命,以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与《中庸》作为性命之书,受到儒者的重视,地位由此得到提升。但“性命之书”的说法可能更适合《中庸》,却不一定适合《大学》。从内容上看,《大学》基本没有涉及天道性命的问题,虽然谈到诚意、慎独,但主要是从修身上讲,没有涉及宇宙本体。借用牟宗三先生的说法,《大学》属于“横摄的系统”,而不是“纵贯的系统”。从朱子的论述来看,他重视《大学》也是着眼于为学次第,而不是形而上的内容。在朱子的眼里,《大学》恰恰代表的是“实处”,而不是“无形影处”;是“下面”的根脚,而不是“上面”的功夫。可见,《大学》为“性命之书”的说法,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1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14)、儒学的核心价值对于当代治国理政有什么具体的启示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5)、“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
(16)、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17)、这一章围绕着“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而展开的。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能够“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的这种强悍和威武可以震慑到天下的诸侯,让诸侯都害怕他们。但是,孟子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首先大丈夫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是说真正的大丈夫,其行为是合乎儒家的仁义礼等道德规范的。其次,大丈夫还应该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最后,大丈夫还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只有具备这三点,孟子认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18)、当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大可能直接具体地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一个“人与自然矛盾”的问题。但是,“天人合一”作为一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认为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而应把“天”、“人”看成相即不离的一体,“天”和“人”存在着内在的相通关系,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提供一有积极意义的思路。“哲学”不大可能直接解决人类存在的具体问题,正如金岳霖先生所说:哲学可以被视为“无用之学”,因为它不能一一解决具体问题。但它思考问题的路子,却可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人生境界,故又可被视为“大用之学”。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就是要从中发掘出其无用之大用,以贡献给人类社会。
(19)、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的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知天”和“畏天”的统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从而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责任。“天人合一”这个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该如何认识“天”,同样也包含着“人”应该尊敬“天”,因为“天”有其神圣性。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儒家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如佛教和基督教等),但是它却具有一定的“宗教性”。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这就是它认为“人”依“天”所具有的“内在”品德经过自我德行修养而实现其“超凡入圣”的“超越性”。
(20)、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如今现在各国争先建立的孔子学院,说明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历史上,也深深的融入的社会的各个角落!
5、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1)、这种情况的存在,应该说和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关,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他完成了或者说极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这就是说,西方哲学长期把精神和物质看成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因此其哲学以“外在关系”(“人”和“自然”是互不相关的二元)立论,或者说其思维模式以“心”、“物”为独立的二元,研究一个可以不牵涉另外一个(但西方哲学在现代有一转向,例怀德海的《过程哲学》,对西方原有的二元思维方式进行了批评)。这就是说西方的思维模式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起就是以“主—客”(即“心—物”或“天—人”)二分立论。然而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上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也是在轴心时代就以“天人合一”(即“主客相即不离”)立论。
(2)、儒家在讨论义时往往和具体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如义和利的关系,孔子认为要“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孟子》首篇就谈到“义利”的问题,其思想很是值得深思。
(3)、周公关于“敬德保民”的思想,是儒家“德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在殷、周王朝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周公参加并目睹了这一变革的全部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使周公对下层人民的力量有了清醒的认识,认为要长治久安、统治人民,首先就要“德治”。《尚书·康诰》中说,“唯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尚书·梓材》说:“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尚书·召诰》:“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周公正是在总结夏、殷之所以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出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一治国的主导思想。在《尚书·泰誓》篇中,更明确提出“民本”思想:“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意”即“天意”,民为国家之本,治理国家首先必须“德治”。“敬德”即“用德”,统治者首先要修“德”,才能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周公所做到的正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德治”理论的开创者,也是“德治”的实行者,他以自身的品格、能力与政绩,为儒家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典范。
(4)、“总的来说,新儒家哲学倾向于强调儒家道德思想中内向的一面,强调内省的训练,强调深植于个体人心当中的内在化的道德观念,而非社会模式的或政治架构当中的道德观念。”“在新儒家学者的头脑中,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和内心的思想。它们倾向于转向内在。”(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刘先生虽然所说的是宋代儒学的整体走向,但同样有助于理解《大学》地位的变化。正是南宋儒学的内在转向,使得《大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经朱子的诠释,一跃成为儒家的核心经典。
(5)、在儒家典籍中,最早的诚信是分开来说的,即诚是诚、信是信。如“信”是儒家传统道德中的五常之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可以说“信”是五常之中最具社会道德意义的。“信”作为一种美德和规范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即真实无妄、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贯穿始终等等,主要表达的就是一种对人对事的忠诚和坚守。
(6)、既然“得乎丘民而为天子”,那么,失去丘民者自然应该被废掉。孟子赞成伊尹流放不得民心的君主太甲的行为,颂扬“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义举,主张凡失之于民者,即使是“继世以有天下”之君也应坚决废掉。
(7)、仁,是儒学的基本范畴,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作不同的解释。把孔子对“仁”的各种不同解释联系起来分析,可以推导出仁的最根本义是“孝悌”,孝悌为仁之本。
(8)、综上所述,孔子将仁看作最高的道德范畴,同时又表现为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按照仁的要求践履的人,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孔子毕生都以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就是以弘扬仁道为己任。如果在弘仁与求生发生矛盾时,宁愿牺牲自己捍卫仁,也不能因求生而损害仁,即“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9)、治理社会是要靠人来治理,让什么人来治理就要看他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修道是以合不合“道”为标准,这里的“道”是指“天下之达道”,即“和谐”,而做到使社会和谐就要有“仁爱”之心。
(10)、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11)、孟子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两段家喻户晓的名言,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在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时候,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人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人和必须以“道”为前提,得道才能人和。孟子正是从强调“道”的正义性出发,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12)、从《易传·文言》中的“刚健中正”到《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董仲舒的“不患贫而患不均”,都体现了人们对“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的公平公正理想的追求。
(13)、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14)、儒家“义利观”尽管肯定利,但有重义轻利倾向:当“义”、“利”难以两全时,儒家做出先义后利、舍利取义的选择。
(15)、自从孔子奠定儒学的理论基础、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儒者的阐明与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学价值观的观念体系。历代儒者对儒学价值观的认识与概述代有异同,既有历久弥新的常道,也有与时俱进的变道。
(16)、它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对于社会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17)、由《周易》开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即“易,会天道,人道也”的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于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或者可以给我们以下三点启发:
(18)、“和”作为动词,还具有调和、协调的内涵。《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见,“和”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在社会政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0)、义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前提。
(1)、诚信是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法宝。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与正直的人、诚实守信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就会使自己有所裨益,反之,与那些善于回避而不正直的人、善于谄媚的人和善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孟子更是把“朋友有信”列为五伦之一。可见,诚信的道德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宝,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2)、信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3)、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论,古人开出过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讲的是“圣”端;董仲舒改为“信”端。
(4)、(3)儒家提倡诚信、互助,这与现代社会倡导的互利原则是融通的,也是与市场经济原则吻合的。儒家诚信理论对于培养人们诚信处世、互利互惠的精神和道德意识,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提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幸福感受也密切关联。
(5)、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
(7)、中华文明为什么延绵不绝?因为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核心,那就是关于一个伟大民族的认同与梦想。所有的人也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8)、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9)、“制民之产”就是耕者有其田,有能够维持生存的日用私有财产。人民只有有了土地,才能安心生产,从而维持一般家庭的最低生活水平,才不致到处流离作乱。
(10)、(1)现代社会注重个人价值的发掘与实现,儒家对人的完善的终极关怀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非常一致。儒家非常强调内修内圣,由立德、立言进而立功,积微成显,生而有益,死而不朽。在儒家看来,这种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基础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可以与圣人同,才可以王天下,即天下敬仰与归服。这一思想与马斯洛所说现代社会人以追求自我实现为其最高需求并不矛盾。
(11)、“问:‘欲专看一书,以何为先?’曰:‘先读《大学》,可见古人为学首末次第。且就实处理会好,不消得专去无形影处理会。’”“《论》《孟》《中庸》,待《大学》贯通浃洽,无可得看后方看,乃佳。道学不明,元来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元无根脚。”————(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册,第250页。
(12)、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最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最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最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13)、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d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14)、如果说儒家的三纲是等级制度,但是等级制度并无大错,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等级制度,都不可能人人平等。人的能力有大小怎能平等,关健是带领我们的领导者必须是人民的好公仆。以民为本,为民谋福利,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就是和平盛世。有着这样贤明的君君臣臣,乃是万民之福。
(15)、对于儒学的性质定位及其根本精神,学界解说不或曰“伦理本位主义”,或曰“泛道德主义”,或曰“道德理想主义”。我认为,儒学是“以德为体,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而集道德、伦理、政治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其根本精神就是道德人文精神。在儒家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所以儒学所追求的,首先在于确立道德理性。但儒学的道德理性并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道德空想,而是对人的价值的根本性肯定,是一种“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
(16)、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抒发的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激励了无数追求道义的志士仁人。公平、正义是道义的重要内容,《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蕴含着古代公正意识的“均平”思想。
(17)、孔子非常重视诚信的教育,认为诚信是统治者为政的基础和首要的价值准则。《论语》中有记载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信”被列为四教之可见孔子的重视程度。孔子十分注重统治者为政要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可以看出,孔子十分强调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的极端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君主和政府不失信于民,人民才能够对他们的统治有所信任。可以说,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是一个国家能否稳固的根本。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