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诗
(1)、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腊八节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
(5)、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6)、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7)、《礼传》:“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8)、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9)、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最感怀漂泊的腊八诗: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11)、北齐·魏收——《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唐·杜甫——《腊日》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12)、《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
(13)、腊八是寂寞江村的慰藉,是战场生死间的温暖,也是异乡游子思念亲人的乡梦。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不知温暖了多少古往今来的心灵。(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华好诗词第四季擂主、总决赛四强李明)
(14)、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15)、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16)、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17)、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18)、腊八节时,不仅是民间的节日,也是佛教中的重要节日。
(19)、译文:打开锅盖就闻到蔬菜香味,残次的碎米熬成的粥只放少许盐,糖都不用添。同家人一起坐在阳光下喝着热乎乎的粥,大家都古道热肠。
(20)、风光政要人酬酢。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2、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古文
(1)、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2)、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3)、头上又生出了新的白发,匆匆又是一年过去了,赶紧喝一杯吧,忍着将眉间皱起。
(4)、腊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5)、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陆游赋闲在山阴老家。这一年的腊八节,陆游散步到临近的西村,写了这样一首诗:
(6)、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9)、赏析: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北宋官员。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是苏轼至交,他《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就是记载了他深夜不寐与张怀民共赏夜景的事情。这首词上阕写了欲与张怀民一同归隐的想法,词中的缑山是道家圣帝。相传西王母曾在此修炼,另外《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爱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的声音。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漫游时,遇见仙人浮丘公,并跟随其修炼。后来,家人桓良终于在山里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日那天,人们来到缑山上,果然看见王子乔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几天后,他才骑鹤飞走。而下片则写了腊八节的人间景象,暖阁清寒,希望两人的友情长久,故人他日不要相忘。
(10)、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11)、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12)、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13)、相传腊月初八是佛教开山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古代各寺院在腊八这天,用蔬果和米煮粥供奉神佛,并被尊为“佛粥”,供佛之后再将粥分施给贫民。
(14)、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15)、重阳日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16)、刘长卿(718年——790年),字文房,祖籍宣城,家居洛阳。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儒客大家。
(17)、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18)、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19)、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20)、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3、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简单唐诗
(1)、在冬天,还有心情游山的人,肯定是乐观而豁达的人。
(2)、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4)、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
(5)、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
(6)、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7)、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8)、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9)、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10)、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11)、如果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理解你的朋友,那么,会消解掉你人生的许多悲伤。
(12)、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13)、词人非常知足,他说:这一碗粥也足以果腹,和家人们一起围炉吃粥,又温暖又饱腹,这真是人间的清福呀!
(14)、孔颖达在注疏中解释说:“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由此可知这个节日的创立,是远古时代每年年终祭祀先祖的一种习俗。对于这一祭祀习俗,《风俗通》记载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干祭祀,可谓取之有道,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15)、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16)、冬天了,下雪了,树上都被雪花装饰了一番。词人与朋友分着腊八粥,烤着圆炭火,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17)、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18)、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19)、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20)、这首诗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并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
4、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有哪些
(1)、最有仪式感的腊八诗: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2)、从清代开始,每年的腊八节,北京的雍和宫都要举行盛大的腊八仪式,由王公大臣亲自监督进行。《燕京岁时记》载:“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清人夏仁虎《腊八》一诗就是描述这一盛况的:
(3)、一行人在小店暂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几枝幽梅、几竿孤竹、几株苍松,清旷疏朗之气宜人。
(4)、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5)、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6)、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7)、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8)、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9)、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10)、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11)、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12)、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13)、因为有好友在旁,所以,虽然离家很远,也没有了羁旅的疲劳。在迟月渚,我们吟着诗,聊着天,真好,这一晚上都要这样度过。
(14)、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15)、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1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17)、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18)、诗的首联点明题意,首句点“春”,次句点路遥“相思”。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颈联写离恨,写春情。末联故作问语,问征夫何时功成返乡。
(19)、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20)、清代张问陶《腊八日过叙州其一》: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5、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四句简单带拼音
(1)、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2)、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3)、“腊八”这个节日得以盛行,除了古老的腊祭原因以外,与后世的佛教传说也有很大关系。据史书记载,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传说释迎牟尼出家后,苦于修行,在饥饿困境中得一牧羊女用“奶粥”搭救,这个日子换算成中国农历,也正好是腊月初八。佛门为了弘扬此事,宣称腊月初八是佛祖释逝牟尼的“成道日”,佛教徒便在这一天施粥扬义,弘扬佛法,举行各种浴佛活动。因而腊八又成为了佛教的“成道节”。由此,我国固有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内涵和风俗活动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4)、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5)、雪是冬日的精灵,它带来寒冷,也带来了诗意与欢乐。
(6)、荒政十有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7)、腊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8)、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