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1)母爱似山,父爱似海。
3、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4、(6)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5、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
6、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7、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
8、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9、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10、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11、我认为: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这样的句子很多很多。比喻句可以这样说天空的太阳像个大圆盘;视国是我的母亲;蓝蓝的天空像蓝蓝的大海;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拟人句可以这样说: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跑走了;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在眨眼睛呢。
12、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13、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14、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5、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16、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17、变换句式——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
18、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19、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20、(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二、什么是比喻句和拟人句
1、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就误认为拟人句了。
2、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3、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4、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5、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6、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7、比喻句: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8、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9、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0、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1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也叫“譬喻”、“打比方”。
12、(3)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13、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14、如:春风暖暖的,拂过我的脸颊,拂过我的皮肤,让人心旷神怡。
15、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这两个句把动物当作人。
18、人生如梦,每一场都是美丽的。
19、(3)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20、例:彩旗也挥手向我告别。
三、比喻句的例子
1、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2、春天像健壮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3、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4、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5、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6、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7、(14)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8、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9、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10、如:不光是我一朵,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句中的“舞蹈”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荷花这种物上了,把荷花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
11、昆明高新一小语文教师,“云南省罗蓉名师工作室”学员,小教一级教师,校级教坛新秀、校级优秀辅导员,曾荣获“云南省首届民族团结教育说课竞赛”小学组一等奖,高新一小“争做一小好老师‘七彩杯’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所带班级曾被评为校级“优秀班级体”、“优秀雏鹰中队”等,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省级奖项。
12、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3、1)把非生物拟人化。例如:
14、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15、怎样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16、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17、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8、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如: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这句话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大象,喻体是“墙”。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等。
19、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20、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四、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1、(3)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2、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3、如:她浑身都带着感情,那感情像开了闸的洪水,从她的眼底、唇边溢了出来。
4、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连续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
5、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7、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思想和感情(心理活动)。
8、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9、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10、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1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1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13、形式为:本体(荷叶)+比喻词(像)+喻体名词(大圆盘)。
1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5、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有具体的修辞词,如“像、似、如、好像”。
16、2)把有生物拟人化。例如:
17、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
18、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所以,拟体(人)没有出现,是虚指,只能根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也可以说拟人修辞中没有喻体。
19、例句: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比喻的重点是“喻”,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两个事物有相似点。本体和喻体有主有从。拟人的重点是“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者彼此交融。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例子:
20、她的头发乌黑发亮,好像()。
五、100个比喻句和100个拟人句
1、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2、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物赋予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当作人来写。
3、 他们潜伏在水里,就像长在水里。
4、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5、这两句话是拟人句吗?怎么判断。
6、比喻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懂的事物或概念,使所描述的事物更加生动、具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者让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明白地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使文章语言更有文采,增强感染力。
7、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8、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9、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10、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11、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13、(1)判断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填在句后括号里;(2)是比喻句,在“把什么”下面划——,在“比作什么”下面划;(3)是拟人句,在表示拟人的词下面划~~。
14、(16)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6、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17、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18、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9、(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但人们经常搞混)
20、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