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读书的故事400字
1、这篇文章写了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2、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4、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5、“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我想:钱学森爷爷一句简单而普通的话,却让我们大家读完这故事后从心底涌出天大的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钱学森爷爷的敬佩之情。当然,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更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向钱学森爷爷一样报效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更好!
6、骆宾王——七岁咏鹅
7、更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个理不像他的导师朱熹说的那样,存在于外部,而恰恰就存在于自己的心里。也不需要像朱教授说的那样,要压抑自己的欲望,要灭绝自己的人性。
8、《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位名叫葵花的小姑娘和名叫青铜的小男孩因为互助的关系,使他们成为了朋友。不幸的是葵花的爸爸早逝,扔下了葵花。从此,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带她比待谁都好。可惜青铜却是个哑巴,大家都嘲笑他没有用,可是,葵花却一点也不嫌弃他。青铜为了葵花,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学校生活,冬天下大雪去卖芦花鞋。
9、古时候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10、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11、当时大家正在开刘瑾的批判大会,他一热血青年,愤怒文青,也扯着嗓子吼了一通。
12、★大河报小记者QQ群:
13、回到家里,我对书很有兴趣了。我让爸爸一个星期给我买一本故事书,等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再论留个我讲故事。
14、我和书,是一对终生难忘的兄弟,他带我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尝遍全世界的美食,参加各种活动
15、我学了拼音后,妈妈就改买注音的故事书给我了,因为买注音书有很大的好处:既能提升我的拼音能力,又能满足我看书的心愿,还能增长知识,一举三得呀!
16、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17、大家看唐伯虎点秋香,家里老婆可以凑两桌麻将,还要跑去勾搭人家的丫环。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嗯,确实放荡。当年参加录科考试,考试期间还去逛天上人间,差点被取消录取资格,还是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为唐寅求情,才录了最后一名,才有乡试的机会。
18、爱迪生虽被后人称为“发明大王”,但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因为小时候专问一些古怪的问题,被校长赶出校园,也从此开始了自学成材的道路。使他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获得伟大的成就!
19、这种绕口令的东西,现在我们知道叫哲学。那一年,阳明十二岁,就开始研究形而上的哲学了。他照着哲学系教授朱熹编的《圣人是怎么练成的》一书,在院子里琢磨竹子,以期发现“理”这种传说中的东西,从而成为圣人。
20、钱钟书小时候跟着伯父读书,通常只在下午上课,但是早上无论伯父是上茶馆喝茶、料理家务、还是和熟人聊天,钱钟书总是跟在伯父后面.于是,伯父总会买一个大酥饼给钱钟书,再向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钱钟书每天吃了酥饼就开始孜孜看书,一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他便手舞足蹈地向俩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奇怪的是钱钟书能把各种兵器的斤两熟记于心,却怎么也记不住阿拉伯数字.他父亲常常偷偷地打他,晚上,钱钟书脱下衣服后,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伯父发现后,很是心痛.
二、名人读书的故事400字鲁迅
1、李四光的祖父看到这个去处靠山有水,不愿再四处流浪,就带着妻儿在一座破庙里住了下来。
2、读书使我受益非浅,它用中华的千年文明渗透了我的灵魂,它用无上的精神力量感化着我的心田。阅读,是快乐的。想想我们的阅读经历———最饥渴的阅读,是正在迷惘中苦苦思索,突然读到能给你启迪、为你指点迷津之书,那种如饥似渴,那种废寝忘食,那种不顾一切,这不正是饥渴者赴盛宴的快乐吗?
3、在平常,我们可以多阅读历史人物故事,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历史名人故事4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历史名人故事400字一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4、美国科学界募捐了15000美元,把钱学森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钱学森的迫害。虽然如此,但钱学森仍不断提出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
5、车胤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6、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
7、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8、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9、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10、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渐渐的我被钱学森爷爷的人生经历所吸引。这本书从钱学森爷爷的出生开始写起,讲述了他曲折的求学经历,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去美国留学,在国外经过努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当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爷爷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1、不遇啊,不遇,吾之伯乐,尤水中月,镜中花,雾霾中的北京电视塔。说不见就不见了。
12、因为我喜欢这本书,所以,我一有时间就看,没想到,虽然这本书很厚,但我却只用了1天时间就把这本书看完了。我很开心,因为,我又增加了知识。
13、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14、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金老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试卷,赠予了母校。
15、经过几个月的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人涛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着。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
16、才只能通向才。而才的唯一伯乐,不是第三者,而正是自己。
17、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18、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19、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20、我曾经徘徊于《西游记》的经典里:孙悟空的英勇,唐僧的执着,猪八戒的幽默以及沙和尚的忠厚。徜徉在《绿野仙踪》的智慧中,它让我们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去认真,都应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回味于《海底两万里》的探险里:海里的世界是多门的丰富和神奇啊!
三、名人读书的故事400字以上
1、其实,进南昌城,唐伯虎没有遇,但他从南昌城出来进,是真的遇了。
2、贝多芬和桑兰虽说经历的事情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不向命运屈服的心。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时,我们不正缺少这中不想命运。
3、第二个故事是:李白小的时候聪明过人,但是也有孩子的心性,读书时间长了就不肯用功了。有一天,他趁老师不在学堂,就偷偷溜出去玩了。在河边李白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用劲地磨一根铁杵,就上前问到:“老奶奶,你磨杵干什么呀?”老奶奶笑呵呵地说:“我这是要把他磨成绣花针啊!”李白吃惊的问道:“这么粗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奶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绣花针的!”这件事使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也是这样!从此他刻苦学习,学问大有长进。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只要功夫深,什么事情都能办到。名人故事读后感15读了《你不可不知的中国名人故事》这本书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章——领袖人物。
4、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5、这等于唐伯虎是去考北大的,结果被调剂到了蓝翔学开挖掘机。
6、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7、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正因为他有着超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却不是直面困难。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8、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9、有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叫《中外名人故事》。书里讲了很多名人故事,关于:李四光、爱因斯坦、乔丹……李四光的故事让我百看不厌,他的表现让我好奇。李四的名字又叫李中奎。有一次在报名时,李中奎一不小心把姓名看成年龄,结果,李中奎就写成了“十四”。当他着急的时候,把“十”改成了“李”,他读完后,感觉读不通。这时,他猛地抬起头,看见“光被四表”四个字,马上在“李四”的后面加了一个“光”。就这样,“李四光”的这个名字代代相传。
10、当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怎样爱祖国,怎样爱老师,怎样爱同学,并能体会别人对我的爱。
11、民族英雄文天祥,宁死不屈,在狱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诗句,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精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用智慧和汗水拥抱丰收的稻田。“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用一盏爱的灯火,为病患带来温暖和光明。巴尔扎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创作严谨,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他要修改十几次才拿去发表。孔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一生勤奋,爱迪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勇于探索,经历了成百上千次失败后,他终于成为了发明大王。
12、托尔斯泰是一个幸儿,他拥有权贵,却长着一副农民脸,他热爱写作,写作使他离开了腐化、坠落的贵族生活。他第一次写作作品有《高加索纪事》、《养蜂老人》……却因为战争中止,第二次写作让他再次进入他创作的盛年,在他第二次写作中,《战争与和平》一书光耀了整个文坛。
13、托尔斯泰出生于富贵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获得成功,但他蔑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照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
14、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它,让我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书是一把金钥匙,是它,帮助我打开成功之路上的扇扇大门;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它,每天都陪伴在我身边,与我结成形影不离的朋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书,与书为友,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15、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因为书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了书,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无趣,没有一点生机。
16、今年寒假,我读了一册书,名叫《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其中《神龙氏勇尝百草》的小故事使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会取得新发现。
17、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桑兰。她曾经跳马时不慎从马箱上摔下来。下半身完全瘫痪,这对于常人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她渴望着恢复,所以她一直都努力做着康复训练。
18、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篇五:中外名人简短励志小故事400字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19、“我们将要讨论的这些作品,是因为我们说他来自数十年前的另一个国家,却在我们这个国家找到了真正的回音,他的作者在作品中向读者发出召唤并寄予无限希望。
20、这一下,别说遇见伯乐了,就是想遇见一个农民伯伯,也得天气好,人家出来干活才行。
四、名人读书故事500字
1、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十分惊讶,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性死了以后,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像对待韩性一样。
2、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3、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母亲在少儿图书馆给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我们都会借几本童话故事书回家看。每天晚上,在柔和的灯光下,母亲开始给我讲书上有趣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静寂的夜空中,我仿佛成了一颗长着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忽然,我梦见自己变成了故事中的小飞侠、善良的斑点狗、神奇的哆啦A梦……
4、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5、小的时候,妈妈为了引导我读书,买了许多带拼音的绘本。开始是晚上给我讲故事,妈妈的语调十分清晰,让我喜欢上了这些故事。
6、在书中我懂得了友爱,在书中我学到了知识,在书中我拥有了善良,在书中我看见了世界的样貌。书像甜美的蜂蜜,充饥了我们知识上的空缺;书像一座高大的楼房,守住了我们美丽的心灵;书像一件温暖的棉衣,让我们的心灵不再会冷落!
7、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后来又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很想回国报效祖国,可是美国不准他回国,美国的海军次长金布斯说钱学森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就是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去。但是后来,钱学森历经千心万苦,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现。
8、范仲淹童年读书,就非常专心。十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副食呢,更简单!切几根咸菜就行了。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
9、米开朗琪罗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有伟大的梦想,却一直让皇族百般阻挠,同时疾病侵蚀了他的身体,再加上精神上的重负,他累垮了。
10、(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11、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12、处理的结果是,主考官被提前退休,唐伯虎被贬为小吏,不得为官。
13、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14、依然没有太多人怀疑这句话,毕竟唐伯虎的名气已经传开了。毕竟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15、这是比听演奏会更好的一个启蒙机会,指导的还是一位大师呢!名人故事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但是在旧中国,很长时间,长江上的航运却被外国人垄断了。江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英、法、美、日等国的轮船。中国人没有自己的航运事业,受了许多窝囊气。四川合川人卢作孚爱国心切,决心创办中国民族的航运业。他四处筹集资金,冒险用8000元作抵押,买回一支价值3万元的小火轮,在1926年成立了民生航运公司。那一年,“民生”号轮船满载乘客,驶出了重庆码头,中国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内河航运业。
16、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7、太子闻讯后,立即把高允接到自己府中保护起来,第二天早上,他亲自带着高允去见太武帝,以便当面向太武帝求情。路上,他叮嘱高允说:“如果皇上问你话,你一定要按照我的口径回答!”
18、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19、其实,不仅我们的教科书对我们有用,我们生活中的课外书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书无用,这正是错误的认识。的确,课外书中夹杂着许多没有意义,甚至迷信的内容,但我们只要选择好书看,就能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20、至此,帕瓦罗蒂用自己的歌声冲开了地球上所有歌剧院的大门,最终他登上了“当代歌王”的宝座。
五、名人读书的故事400字五年级
1、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2、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
3、“叮当”门铃响了,谁来了?我透过门上的猫眼看到是妈妈回来了。我给妈妈打开门,看到了妈妈手中拿的一本书,呀!不正是我想看的《西游记》画册吗?我跑了过去,一把夺了过来,扭头关掉电视。我拿着那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开始读起来。
4、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5、我很爱读书,手中一有书的话,我就可以忘了吃忘了睡。书籍是思想感情的营养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粮食是哺育身体的,而书籍是哺育灵魂的,一个人要想健康成长,就要充满智慧和知识。我最爱看爱的教育这本书,她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爱,因为很多人都失去了爱,很可怜。
6、虽然也是吏,但好坏是给王爷当吏。这个档次还是可以的。
7、太子和高允往回走时,太子责怪高允不知见机行事,以致一再激怒皇上,给自己找麻烦;但高允却回答:“按照历史事实撰写国史论述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我和崔浩一起编写史书,应当共享生死荣辱,出了事,我怎么能全推给他呢?您一心想救我,我很感激,但我不能为了活命而说违背良心的话啊!”
8、这就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德《名人传》。罗曼·罗兰是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教授艺术史和研究音乐时期写的。包括三个家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9、咬咬牙又复读了一届,终于考中了。考上包分配,兵部武选司主事,六品官,不大不小。这是不是怀才相遇了?
10、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篇二:中外名人简短励志小故事400字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读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在脑子里。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用鞭子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让像以前一样。
11、没多会儿,盖蒂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12、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从中吸取了做人、做事的经验,《小学生必读102个感人故事》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增加了许多的经验。
13、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名人故事读后感1《绍兴名人故事》这本书,汇聚了许许多多的绍兴名人和他们的事迹。有欧冶子铸剑、范蠡伐吴五谏、蔡邕的柯亭晚笛、王思仁的不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泷的《让他四尺又何妨》。
14、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名字为后世所知,人们永远记着他们。这,就是名人。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400字(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名人故事1森田心理疗法是在1919年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教授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在心理学上独树一帜。在过去的八十多年里,全世界有数以千万计的患者因为采用森田疗法而摆脱了以往痛苦的生活。
15、看完这本书只需要5天而已,剩下的时间我用来重复看一遍,因为每一次反复看时,都会有新的收获。
16、社会上的人如果习惯了争吵,习惯了处处斤斤计较。“习惯成自然”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古人尚且能做到让他四尺又何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为什么会做不到呢?我想以后做什么事我们都得向孙泷学习。但愿像孙泷一样谦让、善解人意的人能在我们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多。名人故事读后感2假期开始了。我又把《中外名人故事》读了一遍,从书中我知道了许多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从这些名人故事中,我找到了名人成功的秘诀,感受到了他们精彩的人生。
17、一段乡村舞曲替代了沉闷的冥想,一个牧童送来了柔和的笛声。贝多芬仿佛试着软弱的步子窥探自然,感谢自然。这也好像贝多芬合着手掌,虔诚的音符,渗透着他对自然的膜拜。跌宕的旋律不仅融入了贝多芬由患病到
18、当南都留守的儿子奉了父命送来东西的时候,他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才勉强收下。可是,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他送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已经放坏了。他自然很不高兴,问范仲淹道:“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了些饭菜,而你却不肯下筷,奠非认为这样做,就污了你品行吗?”
19、在贵州的驿所,阳明没有遇见任何他人,他只遇到了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他得遇了。
20、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