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与名言
(1)、《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2)、我们所有的经验知识都是运行电脑里面的各种软件然后获得的,但是要获得这些经验知识的前提,就得有先验的电脑和软件,这就好比我们说的“先验”,它是经验知识的前提,没有硬件软件,我们也没办法在上面运行软件。而这台电脑要存在,就得先在一个地方吧,这个存放电脑的地方,也就是先天的,它就是时间和空间,而我们所以这些都需要概念,否则我们连表达都无法表达。这个比喻不那么恰当,但是可以让我比较直观理解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3)、但是我们认识苹果又只能从经验开始,舍此別无它途。
(4)、所以康德说,人类所有的知识有两个要素:直观+概念。而且我们需要通过经验+理性才能认识这个世界,经验来自于感官,而概念需要知性,而形成知识需要理性。
(5)、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6)、康德认为,对象只能给予我们以杂多的感性表象,要把这些杂多的表象联结起来,不是感性本身可以做到,这要靠想象力;想象力又要把所联结的归属于概念,概念才使综合成为统一。“联结是唯一不能由对象给予的”,“综合是主体的自我能动性的活动”。
(7)、当我们说什么是真理的时候,潜台词是说,真理是符合某种本质,或者真理可以解释所有的事实。而反过来,当我们说一件事是“事实”的时候,潜台词是说,这个事实是符合某个“真理”的。
(8)、在《序言》里,康德首先说有两门理论理性知识,分别是数学和物理学,这两门科学是“先天地规定自己的客体。”接着,他分别论述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认为数学和物理学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踏上了康庄大道,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长期停滞,直到某个时候才实现了跳跃。
(9)、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10)、但康德将这种方法反过来了,他认为,不是知识要符合对象,而是对象要来符合我们的知识。而这里的对象,康德认为只是表象。
(11)、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哲学主要关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在康德之前,唯理论和经验论持续了几百年的论战,最终无法较好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
(12)、通过我阅读了章启群教授的(新编西方美学史),我总结了一些要点,具体来讲,人们的知识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是通过“先天综合判断”来进行的,这个“先天综合判断”包括两个过程,一是,通过感官把一个对象纳入到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形式中,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一种直觉对这个事物有个最初的印象,由此得到感性的认识。但由于人感官能力的不同,感性的认识就具有不确定性,感觉到的事物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要想获得确定的知识,就要有“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二个过程,也就是要把感性知识纳入到知性的范畴,也就是纳入到一些概念里面,例如,你和我听同一个声音,我听到的感觉叫做a,你听到的感觉叫做b,假设a和b都是钢琴的琴声,在有了琴声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有了对于a和b这两种声音的一个概念,否则我们无法描述它到底是什么。
(13)、(3)这一点邓晓芒老师讲的很透彻,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我反正看了,我理解了,哈哈哈哈,“仰天长啸出门去,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时候只有李白和苏东坡的诗能表达我的欢乐。
(14)、哲学家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现象界和物自身,把认识的能力分为理性,知性和感性。感性即感官能力,例如视,听,嗅,味,触等。知性是运用概念的一种能力,类似于智力。理性是一种把握无限的能力,例如自由,宇宙,灵魂,上帝,也是一种把握本体的智性。在康德看来,我们对现象世界的知识,包括整个自然的科学,主要都是依靠上述三种认识能力中的“知性”。
(15)、孙:这个论证表明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康德哲学的整个大厦建立在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这个主体是一个个体。在康德哲学中,无论是认识论、伦理学、美学,都以个体的主体为基础展开讨论。这在某种意义上,一方面强化了近代理性的主客二元分离,一方面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作为人群存在的视角。而现阶段,主客二元的世界理解面临巨大危机,尤其在社会领域。因此更应该重视主体间性,即人与他人的关系。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虽然未在认识论方面有特别建树,但是这个视角的转换,却提示了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即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拓展对世界的认识。
(16)、但事实和真理的定义往往是相互依赖的。当我们问“什么是真理”的时候,常常会回答,“真的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而当被问到“什么是事实”的时,我们又会说“事实就是它符合某个真理”。真理的定义是“被证实的或者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而事实的定义是“被认为为真的事物”。
(17)、《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在这三大批判中,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感性,知性,与理性三个阶段,感性对应感觉经验,知性对应知识概念,理性对应知识体系。
(18)、毛姆:人生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他们不再爱了
(19)、康德的认识论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这句话的背后,康德是在问: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存在?其实这也是传统的认识论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20)、3)理性的理念。由此通向“道德实体”的伦理学。
2、康德经典语录100句
(1)、有人说,康德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甚至没有“之一”。
(2)、《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3)、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4)、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5)、这样,数学和物理学就不再是过去那个老师说什么它们就接受什么的小学生了,它们变成了法官,以法官的身份强迫证人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我开始用自己的理性来审视这个世界。
(6)、对此,康德论证“先验演绎”又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个部分。主观演绎从主观心理方面分析认识过程,说明自我意识;客观演绎从对象意识问题论证知性如何能与对象相一致的问题,即自我意识的“本性”。
(7)、今年是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诞生280周年、逝世200周年,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在展开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两百年来,还没有一个人作为纯粹哲学家的声望能够超过康德的。而在今天,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康德思想的魅力还有愈来愈强烈之势。两百年来,一个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哲学家,早已经被无数的人宣布批倒批臭了,却仍然如同巨大的山峰巍然高耸,虽然并不见得“可信”,但却如此“可爱”,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从康德那里究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教益?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8)、第二个是,对“因果论”的质疑,如果说对经验的质疑是对知识的质疑,那么对因果论的质疑,就是人类天生有依靠因果关系认识世界的本能,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但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而已,这是一种天生的因果本能。值得一提的是,因果的本能在康德的思想里面,也是先验的能力。
(9)、康德仍然继续着启蒙的理性主义,就此而论,康德哲学属于古典哲学。然而另一方面,康德亦意识到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10)、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Kant-Laplace hypothesis)。 时代背景: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
(11)、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12)、那为什么康德如此重要呢?一方面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论体系,从基本概念,到思维方式都深深地打了康德哲学的烙印。康德哲学之所以难懂,很大一分部分原因就是,在他的书里面,处处都是独创的,生僻的概念。
(13)、对象意识指意识中建立起来的对象,即对象出现在意识中。康德认为这并不是主体的联想等心理过程所能任意产生出来,而是有一种客观的秩序和统一性,来使人的意识超出动物的连想之类的自然心理过程,获得普遍必然的认识=意识与存在的问题。
(14)、今天发的是《纯批》的最后一期,也是康德哲学认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希望坚持到第四期的16个人,能有一半左右坚持看完。(抹泪)
(15)、产生知识需要两种能力,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感性能力的要素是直观,而直观包括经验性直观和纯直观,而知性能力的要素是概念,在经由理性将概念和概念进行关联,最后形成了知识。
(16)、不二听罢自忖道:“擦,这不成盗梦空间了么?莫非我也在梦中与庄、康二子聊天?”
(17)、“天空、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天上所有的东西都站着不动,除了地球以外,宇宙间没有什么东西在动。地球以巨大的速度绕轴旋转,这就引起一种感觉,仿佛地球静止不动,而天空却在转动。”
(18)、康德:二律背反不是真正的矛盾,因为二律背反的两个命题都是基于错误的假设,都是假的。二律背反证明了先验的观念论即划分不可知的物自体与经验认识的现象界的“正确”。
(19)、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20)、第二类:包含现象的条件系列的绝对统推论客观对象的绝对统一(形成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3、康德的名言
(1)、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康德哲学基本概念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2)、第康德的人本主义尽管已经遭到现代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批评,特别是受到“后现代”的猛烈抨击,但它的基本精神仍然是支配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主干。虽然有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局限性,但“人是目的”,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完善和完成,康德的这一原则直到今天还有普遍的效力,并且是一切文明社会所奉行的最高原则。当代唯一能对这一原则造成冲击的是自然原则,它体现为“环境保护”原则。但自然和人的对立并不是康德的过错。勿宁说,把康德的人本主义理解为与自然主义相对抗的,这只是一种误解。康德认识论中固然有“人为自然立法”一说,但他并不认为认识和科学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最高态度,而是认为必须通过审美和自然目的生态链而向人的道德过渡,自然是向人、向人的道德生成的。人的道德素质表现为全部自然历史的最终成果。康德对人类实用性地宰制自然界是瞧不起的,认为这种实践技术的活动并不属于人的自由本质,人的真正的自由体现为人的道德素质,而具备了这种道德素质的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大自然的壮丽和美,珍惜大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好意看作一种应该感激的“恩惠”。康德道德化的人本主义不是与自然毫无关系的,更不是威胁自然界的,而是包含有环境保护意识于自身中的。把人和自然看作一体的这一立场在马克思那里发展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就是人本主义”的观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自身,因为如黑格尔和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3)、“知性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被动接收)自己的规律,而是给自然界规定规律”。规定规律=意识能动性=知性为世界立法。康德也称知性为“再生的想象力”。(1)
(4)、“先天”对应的是后天,表示在逻辑上先于经验的,表示逻辑的必然性,比如时间和空间就是先天的直观,也就是我们感性认识的一切表象,都必然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去思考的,它们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
(5)、总的来说,经验性直观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康德说,知识是开始于经验,同时光有直观还不行,因为直观只能给我们一个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等直观,但是这离知识或者判断还很远,还需要赋予概念,概率来自于理性,比如一个红色的、圆圆的、甜的东西,我们把他称之为“苹果”,苹果这个概念都是人类运用理性的能力,赋予这个事物的,苹果、红色这些概念只有人类能理解,其他动物是不知道的,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有了直观之后,我们需要概念,才能形成人类可理解的知识。
(6)、两百多年来,还没有一个人作为纯粹哲学家的声望能够超过康德的;两百多年来,一个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哲学家,却仍然如同巨大的山峰巍然高耸。
(7)、康德的先验哲学则调和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结束了这场耗时长久的哲学之争。另外,康德的伦理学理论也十分有影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Kant-Laplacehypothesis)。
(8)、康德曾说,在进行理性认识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认识能力进行一番批判,考察一下认识是否有界限。他通过研究,认为理性认识总是会遇到“二律背反”(矛盾)的限制,并且我们的认识无法达到“自在之物”,因此认识存在着界限,这样就得出了不可知论。
(9)、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数学也是一种“先天综合判断”,他举了一个算术的例子,康德说,比如7+5=我们从7和5两个概念它们相加为什么能等于12呢?其实不借助任何经验的直观,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出12这个概念的。为什么7和5两个概念相加会和12这个概念相等呢?
(10)、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面前放着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是如何知道的?苹果有颜色、形状、味道、表皮很光滑,这些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这些属于人类感性的能力。什么是感性能力?就是我们被外界的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得其表现的能力就是“感性”。与此对应的,还有“知性能力”,我们有苹果的概念,也有颜色、味道、形状大小等等不同的概念。
(11)、时空与十二范畴是先验的认识形式,是经验知识的条件,同时也是知识对象即现象的条件。
(12)、孙:哈贝马斯在元理论层次,将实践后的效果=人类旨趣或利益,赋予了本体论的地位。康德的元理论,是不可知的物自体=没有最高最后的本体。但康德仍然设定了“人是目的”这样的带有本体论性质的终极价值,留下启蒙时代的烙印。
(13)、康德承认对象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秩序和性质,康德称之为现象对象之间有一种客观的“亲和性”,它强迫我们只能按一定法则、秩序或方式去想象和思维它,而不能任意去想象和思维它。现象对象的“亲和性”产生了与主观统一相区别的客观统决定了主观意识。这种“客观的统一”指的是对象在意识中所呈现出来的客观规律的结构特征。
(14)、比如怀疑论者可能说:一个知识为真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15)、如此的行文步骤和学理逻辑,加上前后内在的严密论证和反复解析,是最有利于初涉康德哲学者阅读的,只要进入他的话语逻辑,只要深入文本本身,可以说几乎不借助什么工具书籍,就可以读懂他、理解他。
(16)、康德说:先验是先于经验,但是又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东西。先验是经验存在的前提条件,先验知识是不掺杂任何经验性的知识,或者说先验知识,就是产生经验知识的前提,更准确的说是:
(17)、第康德的“先验哲学”历来为我们所诟病,但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其合理的成分。胡塞尔现象学通过“先验还原”把现实世界还原为一个理念世界,一个“应然”和“可能”的世界,是对欧洲人性的拯救。因为在这样一个“本质世界”的平台上,人们就可以超越日常世俗生活的狭隘眼光而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之所在,怀着一种真诚的信念去追求那合乎人性的生活。先验哲学并不是一种思想的蒙昧,而是对经验的超出;但也不是完全脱离经验,而是对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的清醒意识。没有这样一种先验的眼光,一切对崇高理想、圣洁人格、神圣信念、惟微天道的追寻都会成为世俗考虑的一种工具、一种应付现实问题的经验态度甚至权宜之计。当然,先验哲学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但它提供了一种生活境界,我们凭借先验原则可以在自己心中辨别伪善和乡愿。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启蒙中的启蒙”。
(18)、但康德的当时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796年发表了关于星云说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这两种星云说的基本论点非常相似,都认为太阳系内一切天体都有形成的历史,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按照万有引力定律逐渐演变而成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将他们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19)、我很赞同康德哲学的观点,由于现象世界是由感观认识和一些概念去发现的,所以未必是真实的。所以如果感观认识的接收器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现象世界也就随之而变了。所以我们仅仅依靠概念和感观去描述我们所说的东西,尽管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确实是同一个东西,那也是不能确定的,因为我们没有进入物本身。
(20)、在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之前,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康德的生平。
4、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终极关怀
(1)、传统的形式逻辑是分析的,它不以矛盾律为基础,处理的只是一切思维的必要形式,而不能提供真理的充分条件和积极标准。
(2)、就统觉而言,它的那种本源的综合统一也就是“一切知性运用、甚至全部逻辑以及按照逻辑把先验哲学都附着于其上的最高点”。
(3)、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机:我们始终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威胁。
(4)、分析哲学的动机(2015-研究生分析哲学)|黄敏
(5)、纯粹理性滥用导致幻相=思辨形而上学。这也是传统形而上学主要研究的主题:
(6)、政治方面: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7)、休谟认为“太阳晒石头”和“石头发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定因果律。
(8)、这种论证证明了“从统一到同一”。这种论证不依赖时间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统觉),而依赖指称和意义学说。没有直接说主体依赖于客体,而表明主体依赖于主体共同体,也就依赖于共同参照系,可被公开观察到的世界。
(9)、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又不依靠经验。这句话看起来就有点矛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10)、因为既然现象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也有可能是被注定的,例如被高级生物所掌控,但我们又脱离不了我们的本质属性。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持相对清醒来更好的做事呢?那就是把事情固定在一个框架内去进行逻辑验证。因为事情固定在这一个框架内是正确的,也许放在别的框架内又是错误的,经过自己的逻辑推理才能对它有把握。
(11)、康德:“一切纯粹理性的哲学的最大也许是唯一的效用,只是消极的;因为它不是用来扩大纯粹理性的工具,而是限制纯粹理性的原则,它不是去发现真理,而只有防止谬误的功劳”。通过给知性划界,指出灵魂、自由意志、上帝这些形而上学的实体,由于没有感性直观的经验基础,不能提供有关这些实体的任何材料,超出了知性所能适用的范围,因而不是认识的对象。(康德的谦虚)
(12)、(邓晓芒)避免纯粹理性的滥用,就是限定在现象界,不去推论没有感性经验的内容,不推论超越时空形式的内容。
(13)、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14)、譬如我吃苹果饱了,我吃苹果在先,我饱在后,从经验上并木有观察到吃苹果与饱之间有甚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因果范畴将此前后发生的、两种不相干的感觉经验事件联结成了因果关系。
(15)、那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要研究的,就不仅仅是我们如何从软件运行中获得结论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研究这台电脑的硬件和软件是如何运行的,以及这台电脑的存在,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16)、康德说,用手摸石头感到热,这是知觉判断;认为“石头是热的”,是经验判断。做出“太阳晒在石头上,石头是热的”的判断,这只是知觉判断,仍处在内感觉的“经验统觉”的水平上,仅仅是我主观感知间的联结(不承认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如果我们说“太阳晒热了石头”,则是以“先验统觉”为基础,用上了知性纯粹概念——因果范畴,这个范畴将“日晒”与其必然结果“石头热”联结了起来,具有了普遍的客观必然性。
(17)、自然科学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牛顿力学都是综合判断,它们为何普遍必然地有效?它们既然不能来自于经验归纳,就只能来自于“先验”,即先天综合判断。于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就等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真理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
(18)、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19)、先验逻辑是综合的,要求认识与对象相一致,涉及认识内容。康德认为这才是真理的逻辑。
(20)、康德对上帝本体论论断(如莱布尼茨等)的反驳预示了现代逻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存在不是谓项。存在并非谓项意味着,所有存在命题都是综合的。(罗杰/斯克鲁顿)
5、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电车难题
(1)、庄子一旁听后,笑道:“境界不低呀,得出类乎弥勒佛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不可知却必须设有之论,尚末到他的最高境界。
(2)、康德在这里实际上恢复了一个传统的哲学命题。
(3)、休谟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也深受大家的喜爱,他是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也是一位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什么是经验主义,什么是怀疑主义呢。休谟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不知道苹果什么味道,除非我尝一口。就体现了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的精神。
(4)、黑格尔发现了康德哲学的基本思路,康德从传统哲学那里接过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并且把“人”简化成“人的理性”,说理性通过它的推理作用,自己认识到自己本身是绝对的、具体的、自由的、至高无上的。
(5)、直观来自于感性能力;而概念来自于知性能力。就像康德说的,人类的知识产生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一个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即感性能力;一个是通过这些表象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即知性能力。通过感性能力,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也就是直观;通过知性能力,该对象在我们的心灵中被思维,形成了概念和概念的关系。只有这两种能力相互结合,才能产生出知识。
(6)、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早就说过理性统治着世界,可是直到启蒙运动,人们才弄明白了这个哲学原则,知道要根据自己的理性、思想来改变这个世界。康德的哲学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
(7)、康德认为,我们之所以能由知觉、想象、概念而认识一个对象,杂乱无章的感觉印象所以能够通由知觉、想象、概念的综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对象,完全是由于主体意识中有一种主动的统一性将他们联结综合起来的缘故。对象的统一来源于构造它们的主体意识的综合统一性。即,必须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思”来作为所有知觉、想象、概念进行综合的根基,这就是“统觉”,“本源的综合统一性”,即“自我意识”。
(8)、搞清楚先验的本质非常重要,先验是先于经验,但是又是经验知识的前提。
(9)、在康德之前,数学被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标准先验知识,也是一种“分析判断”,类似1+1=2是不需要借助任何经验的,数学和几何学都是一些简单的公理和定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高度的必然性。
(10)、但康德敏锐地洞察到,我们对真理有误解,我们对真理的评估标准出了问题。当我们说“真理就是知识要符合对象”的时候,这个定义很容易遭到怀疑论者的反驳。
(11)、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12)、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给思想划定界限,指明什么是不可言说的。他认为,传统哲学误用语言,把哲学也作为科学命题一样来谈论,成了无意义的“胡说”。但维特根斯坦不反对形而上学,而是把它“放逐”到艺术、宗教、诗歌等领域中去,认为它们所展示的是十分重要的“生命”之谜,但这是不可言说的,不是科学认识的对象。这些观点,与休谟、康德无本质差别。差别在于维特根斯坦哲学从这里进入唯我论和神秘主义。他最终强调的是“无为”:“让任何事物如它本来那样”,“对不能言说的东西,就应当保持沉默”。后期强调“日常语言”,即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的实践本性,但也只是停步在语言之前了。=康德“物自体”不可知学说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变形表现。
(13)、“我能直接地不受影响地认识我自己的经验,但这只是因为我把从公共用法中获得的意义的概念应用到我的经验身上。公共用法描述了一个实在,其他人也能观察到实在。我的语言的公共性保证了它的指称的客观性”。
(14)、节选自《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5)、把知识与人类旨趣或利益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在元理论层次上向实用主义的靠拢。“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讲不通,这算是一个客观理性向主观理性转变的一个结果。(童世骏)
(16)、我打一个比如,比如说,假如“小明是一个好人”这是一条真理。为什么这是一条真理呢?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小明救死扶伤,乐于助人,这些事实证明,他就是一个好人。那我们更进一步问:为什么救死扶伤,乐于助人就是一个好人的标准呢?一方面,这个标准显然是人类制定出来的,这个标准本身它是不会说话说,它无法反驳。另外一方面,救死扶伤要成为一个真理,我们就要找到也要符合“救死扶伤是真理”的对象,也就是,这个真理,也需要支撑它成为真理的“对象”或者说“事实”,这个对象或者说事实是什么呢?显然,很难回答。
(17)、康德一生深居简出,生活和学术研究都极其自律和严谨。他雇佣了一位老仆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唤醒他做固定的事情,他的生活就像闹钟一样精确,很少有例外,康德每天下午都会准时去散步,散步的路程也十分固定,永远沿着一条菩提树的小路,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康德去世之后,这条路被当地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18)、对人类认识能力本身的这种分析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分析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19)、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20)、近代哲学主要把理性理解认识能力,科学作为其成果亦是其力量的证明,因而所谓理性即是科学理性。虽然真正意识到理性主义的局限要等到19世纪下半叶,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熄灭了理性头上的神圣光环,但是康德已经敏锐地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科学理性的发扬不能证明人的价值和尊严,证明的是人的有限性;不能证明人的自由,证明的是必然。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作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度的,无论信仰还是道德,皆非理性所能企及。因此,理性无论如何不能承担上帝的职能。当上帝被迫逊位而理性却不能登基坐殿的时候,人们面临的就是虚无主义的威胁。
(1)、比如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人的存在的有限性。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为有死亡的界限;人的生活是有限的,因每个人都是被抛到世界上,无法预知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2)、我们来举个例子,我们听到很多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事实,比如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看起来显然,太阳是围绕地球旋转的,而这些事实就决定了这个观点是真的。但当我们问,为什么太阳会每天东升西落的时候,我们会说太阳围绕地球转,这是一个真理。
(3)、那么,200多年前的康德哲学如何能够对我们的思想发生有效的影响?这个问题或许在传统的解释学理论看来不成问题,但是在现代哲学解释学中却成了问题,虽然实际的结果是颠倒的:传统解释学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而现代哲学解释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是卓有成效的。
(4)、虽然休谟质疑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休谟也认为,我们的知识来自于经验,我们不可以脱离经验去认识世界,这和同样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一样,认为人类的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的知识和认识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人类的认识仅限于经验,而不可能认识到经验以外的世界,就像休谟说过“我不知道苹果什么味道,除非我尝一口”。过去对于苹果的味道,别人对于苹果的味道都不确定,而只有我自己体验,经过了我们味觉感知之后,我才能确定苹果是什么味道。这就是休谟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精神。
(5)、休谟的认知论有两个重要特征,也都是对“必然性”或者“独断论”的根本挑战。
(6)、首先,康德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号称“批判哲学”,康德明确宣称“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必须经受批判”。批判精神的提出是西方理性精神的一次飞跃。西方理性精神从古希腊以来经历了四次大的飞跃。首先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逻各斯”的发现,它导致西方人对“一”即普遍规范的追寻,从而为理性精神(逻各斯中心主义)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然后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反思精神,促使逻各斯精神进入了一个从低向高层层递进、不断超越的无限有序系统。第三是近代笛卡尔的怀疑精神,使理性达到了能动的主体即自我意识。第四就是康德的批判精神,它使理性的主体能动性开始发挥其自我批判和自我建立的作用,从而首次使理性成为人类一切认识、道德和历史活动中的最高原则。正是凭借同一个批判精神,康德哲学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遭受到了最深刻的批判,但也正因为如此,康德的批判者也恰好都是康德的继承者,康德的理性批判成为了康德哲学永恒的功勋和荣耀。自从康德以后,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以后也不会丧失批判精神。批判不再只是个别人或某个时代的特征,而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素质。
(7)、哲学方面:康德“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
(8)、“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主要观点,即在于教人在进行探究上帝以及事物的本质等问题之前,先对于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考察,看人是否有达到此种知识的能力......其可笑实无异于某学究的聪明办法,在没有学会游泳以前,切勿冒险下水!”
(9)、康德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他跟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都有一个关键的特点——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他们都用理性来审视世界,从左边来看,这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右边来看,又往往会把我们引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特别是当费希特把康德的“理性”变成了“自我”,并声称世界依赖于“自我”而存在之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都把康德视为唯心主义者。
(10)、二律背反,就是矛盾对立的意思。这是一种特殊的谬误,在同一个前提下推出正反两命题。康德列举四条:
(11)、费尔巴哈:(1804一一1872)马克思以前最傑出的唯物主义者,19世纪30一40年代在德国宣扬並捍衛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家。最初他是一个唯心主义的黑格尔主义者,但其哲学观点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发展的。当他和唯心主义徹底分裂並站到唯物主义立场上后,便在自己的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中激烈地抨击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18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出版了,该书对唯物主义的发展曽起过巨大的作用。
(12)、研究产生知识的知识,这是康德哲学的一个使命,那知识是如何而来的呢?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导论”中,开篇第一句话就直接说:
(13)、加进一句,每一位哲学家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所涉概念和独创概念都有自己基本专属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说话,也就是概念都是自己体系化语境内的概念。康德不例外。
(14)、康德的第一层含义注重唯物主义;第二层含义注重设定物自体的消极含义。第三层意思是积极含义。物自体虽然不能认识,但可以作为思考对象而存在。假定一个理性理念的上帝(以及灵魂、自由)“好像”存在着,以作为世界的最高原因,并展示出世界万事万物的目的性,以达到经验的最大系统的统完整和秩序,这对于研究自然是有益的事。(3)这就是与知性作用于感性以构成认识的“构造原理”相区别的“范导原理”。
(15)、康德哲学严格来说既有唯物主义成分也有唯心主义成分,但是由于康德哲学是不可知论,所以一般划定为唯心主义哲学。
(16)、PS:明晚8:00-9:00,继续我们的哲学微课堂,主要内容为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思想进路。
(17)、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18)、在“地心说”统治的年代,人们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天上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上的观测者在旋转,因此“地心说”也叫“天动说”;后来,哥白尼把角度颠倒过来,假定天空是不动的,而地球及地球上的观测者在不停地旋转——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他推论出了地球在不停自转、同时环绕本身不动的太阳进行公转的结论,这便是“地动说”,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日心说”。
(19)、1770年之后,康德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哲学,主要著作就是他那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系统地分别阐述了他的知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其中《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尤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被广大哲学爱好者誉为是哲学界最难读懂的“天书”,而这本书也标志着西方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康德也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当地备受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柯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学生中就包括后来著名文学家歌德和艺术家席勒。
(20)、批判哲学:探讨、考虑、分析、审查人的认识能力,指出它有一个不能超越的范围或界限。
(1)、另一种解释:康德的客观的“亲和性”证明仍然是模糊的,不具说服力的。这实际上要解释如何保证主体的“统一”与经验材料(客观世界)“同一”的问题。对此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有个证明,似可说明。
(2)、康德生活在18世纪中,西方后现代思想产生于20世纪后,康德和后现代似乎不搭界。但康德的认识论哲学,提出了人的有限性思想。这种观点和尼采的相对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以及后现代哲学,不谋而合。
(3)、把感性杂多联结统一到思维中=抽象到具体=综合的统一。
(4)、20世纪西方哲学以反主体性著称,康德哲学和尼采哲学却都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他们之所以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康德是因为他对理性的审慎态度,在尼采则是因为他对理性主义的猛烈批判。我们的时代是尼采的时代(上帝死了),不过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康德来“中和”尼采。换言之,我们也许无法使已经死了的上帝“复活”,但是当我们难以忍受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的时候,当我们不能以超人的态度超越虚无主义的时候,康德之谨慎的道德理想主义仍然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
(5)、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用事实去定义真理,又用真理去检验事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
(6)、统觉:指主体能够说“这是我的”的任何经验。=“自觉的经验”,“意识的统一先于直觉的所有材料”=统觉的先验统一。(孙:这个解释比较有意思)
(7)、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在就任逻辑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后,康德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三大批判的相继问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形成的真正标志。(百度百科)
(8)、第康德的“先验哲学”历来为我们所诟病,但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其合理的成分。胡塞尔现象学通过“先验还原”把现实世界还原为一个理念世界,一个“应然”和“可能”的世界,是对欧洲人性的拯救。因为在这样一个“本质世界”的平台上,人们就可以超越日常世俗生活的狭隘眼光而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之所在,怀着一种真诚的信念去追求那合乎人性的生活。先验哲学并不是一种思想的蒙昧,而是对经验的超出;但也不是完全脱离经验,而是对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的清醒意识。没有这样一种先验的眼光,一切对崇高理想、圣洁人格、神圣信念、唯微天道的追寻都会成为世俗考虑的一种工具、一种应付现实问题的经验态度甚至权宜之计。当然,先验哲学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但它提供了一种生活境界,我们凭借先验原则可以在自己心中辨别伪善和乡愿。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启蒙中的启蒙”。
(9)、第康德的世界主义和全球化观点对我们的时代也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毕生不愿意迈出哥尼斯堡的康德却具有“世界公民”的眼光,这种眼光与当前流行的“文化相对主义”不同,是以历史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进化为线索的。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康德才能预测人类由恶向善的前进和“永久和平”的实现,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指望现实世界的弱肉强食有一天会停止。但康德的世界主义又不是一种温情而无奈的期待,他清醒地意识到人类全球化历程的艰难,战争的血腥和民族矛盾的不可调和,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在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人的道德意识的觉醒。在“文明冲突”的今天,康德的这些观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当代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冲突虽然包含有野蛮与文明对抗的因素,但整个却是原始野蛮的“丛林法则”在文明时代的重演。霍布斯当年所描述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今天正在各国之间、各种文化之间以世界规模进行,却不再有一个世界君主来充当裁判。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将来即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消除了贫困,但在文化上的鸿沟却仍然难以填平,经济的发达并不能减少战争的危险。地球资源的耗尽和移居外太空的滞后就足以使人类倾向于互相摧毁。我们至今还看不到人类避免自身这种悲惨结局的方法,除了康德所指出的人类道德上的提高。我们以往的道德并没有告诉我们,当人们遇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其他人类时应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我们只是出于利害和临时的考虑才和其他社会的人群结成暂时的联合,一旦触犯自身利益,马上原形毕露。许多民主制度十分完善、几乎很少再有改进余地的国家,他们的民主只在自己国内推行,而无法运用于国际关系中。但也有些迹象表明,一种全球化的道德正在悄然形成。“11”事件后,即使在那些实际受害或可能受害的国家,反对“以牙还牙”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由于环保意识的普及,跨国公司的企业也不得不考虑所在国的环保问题,以免给自己的声誉和销售带来损失。欧洲联盟的建立显然促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种族和民族的偏见及历史恩怨的阻力,而走向一个更为合作与和谐生活的时代。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互相宽容、互相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够做到文化宽容,谁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地位。
(10)、(4)康德的这种安排,很像是太极拳中的虚实结合,让你无论用什么招数,都奈何他不得。什么时候才能把康德的太极拳招式忘掉啊???!!!出自《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的桥段。
(11)、就哲学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广义的人生哲学。人生在世不仅活着,而且希望知道他为什么活着,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然而,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他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并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应该说,所谓意义和价值是人赋予这个世界的。这一点我们从“价值”这个概念的词源就可以看清楚。所谓“价值(value)”一词的词源最初来自梵文的wer(掩盖、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的vallo(用堤护住、加固)、valeo(成为有力量的、坚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具有“对人有掩护、保护、维持作用”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可珍惜、令人重视、可尊重”的词义。(3)在通常意义上,当人们说某个事物有“价值”的时候,总是在对人有好处、有意义的意义上使用的。因此在哲学上,“价值”是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产生与虚无主义有关。人既不能忍受一个没有价值的世界,而且始终不满足于他所面对的现实,所以他需要一个理想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和超越,并且以之作为他生存的根基和目标,哲学(还有宗教)便应运而生。然而,人类生存的价值方式既是他不同于一切自然存在而且高于一切自然存在的优越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生存方式,以这种方式生存于世不咎是一种“冒险”:价值无疑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根本支柱,但是当我们以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理想的时候,受到种种限制的理性既无法弄明白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理想,不可能完全现实地实现这一理想,也无法完全充分地确证这一理想,甚至无法证明的确客观地存在着这样的理想。
(12)、理性有推论的一面(监督知性,结合感性达到认识=真理),也有超越的一面,即理性通过知性追求一种全部经验的完整统一体的一面。
(13)、第康德的世界主义和全球化观点对我们的时代也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毕生不愿意迈出哥尼斯堡的康德却具有“世界公民”的眼光,这种眼光与当前流行的“文化相对主义”不同,是以历史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进化为线索的。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康德才能预测人类由恶向善的前进和“永久和平”的实现,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指望现实世界的弱肉强食有一天会停止。但康德的世界主义又不是一种温情而无奈的期待,他清醒地意识到人类全球化历程的艰难,战争的血腥和民族矛盾的不可调和,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在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人的道德意识的觉醒。在“文明冲突”的今天,康德的这些观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当代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冲突虽然包含有野蛮与文明对抗的因素,但整个却是原始野蛮的“丛林法则”在文明时代的重演。霍布斯当年所描述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今天正在各国之间、各种文化之间以世界规模进行,却不再有一个世界君主来充当裁判。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将来即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消除了贫困,但在文化上的鸿沟却仍然难以填平,经济的发达并不能减少战争的危险。地球资源的耗尽和移居外太空的滞后就足以使人类倾向于互相摧毁。我们至今还看不到人类避免自身这种悲惨结局的方法,除了康德所指出的人类道德上的提高。我们以往的道德并没有告诉我们,当人们遇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其他人类时应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我们只是出于利害和临时的考虑才和其他社会的人群结成暂时的联合,一旦触犯自身利益,马上原形毕露。许多民主制度十分完善、几乎很少再有改进余地的国家,他们的民主只在自己国内推行,而无法运用于国际关系中。但也有些迹象表明,一种全球化的道德正在悄然形成。“11”事件后,即使在那些实际受害或可能受害的国家,反对“以牙还牙”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由于环保意识的普及,跨国公司的企业也不得不考虑所在国的环保问题,以免给自己的声誉和销售带来损失。欧洲联盟的建立显然促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种族和民族的偏见及历史恩怨的阻力,而走向一个更为合作与和谐生活的时代。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互相宽容、互相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够做到文化宽容,谁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地位。
(14)、第康德的“不可知论”对于人类知识的进步也许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在这方面它已经被马克思的实践论所超越;但对于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却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保留的前提。因为知识所探讨的是必然王国,而道德是基于人的自由。把自由还原为必然是人类道德堕落的根源。既然谈到自由,就永远会有“不可知”的成分。所谓自由,根本说来就在于人的行为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既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可能性,也不知道我们在这些可能性中将会选择哪一项。自由诚然也有自己的必然原则,在康德看来这就是“自律”。一个人违背了自律就会感到惭愧,感到不自由;实践了自律则会感到自由的尊严。但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在他选择的一念之间究竟会选择什么,是服从道德律还是服从感性需要,这是不能通过外在的必然手段预先保证的,因而是不可知的。康德把道德从人的知识中割裂开来,这固然使道德成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历史;但这一方面使人在道德上摆脱对自然规律的依赖,不至于以为只要按照所认识了的必然规律(自然规律和历史的“铁的必然性”)去做就是道德的,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和骄傲,自以为可以完全把握自己、认识自己,自以为出于“诚心”就什么事都可以干,就可以犯下了滔天罪行还不知忏悔。在康德那里,“不可知”并不是放弃道德责任的借口,恰好相反,它正是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因为“不可知”是排除了一切客观和主观知识对人的行为的规定,而只以“应当”作为行为的唯一衡量标准,只以人自己的自由或任意作为责任的承担主体。因此“不可知”为人对自己的道德反省留下了无限的余地,为道德上的“可持续发展”、扬弃旧道德而建立新道德开辟了道路。在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必然也会并且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道德转型”的历史任务,康德的“不可知论”在这方面对我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探讨价值和启发意义。
(15)、进入部分论证,康德的学理思想十分清晰,“康德的论述非常有层次感”(邓晓芒语)。如“先验感性论”部分论证中。第一步,先总论,在总论中解析细分概念。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