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家经书经典语录
(1)、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黔灵赤松禅师
(2)、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3)、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4)、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6)、究竟解脱之决心是否坚固,就在于立志者对于烦恼魔路是否有深切之警醒。生命之本质既非烦恼亦非享乐,对逆顺之境的执着,将成为我们究竟解脱的束缚,于境上无著,信心方可称为恒如。
(7)、1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8)、1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9)、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0)、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1)、这一段颂偈里藏着大智慧,譬如工画师,这一段里与(楞严经)里深藏的智慧之海,略有相似,值得一读再读。
(12)、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13)、 200.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0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0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20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20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20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0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0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20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2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2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2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2一切中知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2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2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2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2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2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2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2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2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2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2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2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2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2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2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2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2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2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2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2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2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1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5)、1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百丈怀海禅师
(1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8)、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19)、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0)、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佛经上语录
(1)、怀一腔善意,走一趟风雨天涯,经历着迎面杨花,欣赏着风云飘渺,这一腔善意,就是命运的风度,得失随缘去,云淡天地宽。行也在咱,留也在咱,让这一趟岁月,活成一场恬恬闲闲的悠然。
(2)、※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3)、菩萨摩诃萨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正念思维萨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令入菩萨智,令成熟解脱。虽与同止,心无所著。以本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菩萨虽在居家,作诸事业,未曾暂舍一切智心。--《大方广佛华严经》
(4)、我们想要在黄金年代里做我们自己,却发现最难的就是做自己。卢思浩
(5)、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到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家的经典佛语语句,欢迎大家的阅读。
(6)、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7)、佛经中的经典语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心有住,(经典语录)则为非住。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作福德,不应贪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1)、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意志。
(12)、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3)、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4)、成长的路上,总是点缀着各种各样的离别,当时我们坚信,离别是为了重逢,所以说了再见。其实世界太大。
(15)、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16)、生命活到极致,一定是简与静;美到极致,一定是素与雅。
(17)、1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众生,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大乘起信论》
(18)、1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结忍恶,疾怨自灭。--《法句经》
(19)、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做吉利。
(20)、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佛经经典名句
3、佛经中的经典语句
(1)、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2)、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佛经》
(3)、你一再地委屈自己,只是因为你不想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卢思浩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9)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6)、20)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7)、1参问之要在专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8)、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9)、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0)、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1)、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2)、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13)、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已;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14)、1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5)、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6)、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
(17)、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18)、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佛说四十二章经》
(19)、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20)、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4、佛经的经典语录大全
(1)、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意志。
(3)、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佛经最经典的句子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
(4)、/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5)、1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7)、佛教微博经典: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个人行善,惟有内心没有善心才是不能关爱别人的起因。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个人真诚,惟有内心的虚荣才是不能真诚的起因。不能行善之人,必缺少真诚与关爱。不能忏悔和惭愧之人,必难觉醒和渡过福劫。
(8)、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9)、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佛说无量寿经》
(11)、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12)、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13)、1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妙行无住分第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4)、苦海难渡入佛门渡入佛门省自身省自身心忘红尘心忘红尘苦海难。
(15)、假如我们不修行,怎么能够了然于真如实相,而不迷于妄识呢?舍离了妙智,就不能照空色蕴,更不能由此产生“度一切苦厄”的效果。色蕴看起来不容易破,因为有十一个之多。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破,只要知道一切本来是空无所有,而不去计度分别,不妄生议论,不胡思乱想,那么,虽有色也是无住的妙色,即“妙有真空”,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6)、送人财物是为了人家日后报答自己,是不净布施。
(17)、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18)、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19)、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20)、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5、佛经经典语录100句
(1)、当用名利去支撑生命的时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时候,整个儿生命就垮了。用佛法来滋润我们的心田,生命才会变得活泼自在!
(2)、真心不动故,称为三昧王。……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则从本所现念念尘尘,尽成三昧。
(3)、10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5)、愿你今生今世,三生三世,生生世世,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吉吉祥祥,乐乐呵呵,幸幸福福,团团圆圆,美美满满。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
(7)、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8)、用自己的逆境与别人的顺境对比,是糊涂。用自己现在的逆境同自己以往的顺境对比,是愚蠢。用自己的逆境和他人的逆境相比,是卑微。
(9)、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那份孤单。张小娴
(10)、(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11)、156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九瞋心不受悔戒)--《梵网经》
(12)、人生的痛苦,源于跟自己过不去。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总是执迷于困境,才挤走原本属于我们的快乐。淡之喧嚣,坐拥宁静;舍之奢靡,但享温馨;失之无忧,得之快乐,此谓生活。
(13)、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4)、只需微笑,真实饱满,积极的生活着,心绪淡定,豁达轻盈的笑看风云,素心一缕,于蓝天白云里舒展,于凡尘山涧溪水,掬一捧清澈的水滴,寄静美于禅心,素锦上淡墨抒写纯净晶莹,透亮优雅的品性,人生方安然喜乐,天地悠远而辽阔。
(1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16)、1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17)、夙世怨怼,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18)、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海子
(19)、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四十二章经》
(20)、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我筑自己的灶,熬自己的汤,谁爱喝谁喝,从不逼人家,但谁也别想来拆我的灶,倒我的汤。
(3)、佛语有云:知足常乐。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5)、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6)、让今天过得比昨天更有意义,这才是昨天存在的价值。卢思浩
(7)、1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大佛顶首楞严经》
(8)、痛恨一个人四年比喜欢一个人四年更加厉害。喜欢只是一种惯性,痛恨却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行。
(9)、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0)、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
(11)、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2)、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13)、有人请教慧海如何用功,慧海: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切人总如是呀?""吃时不肯吃,百般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自然不同。"
(14)、红学研究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单性发展,从来都是放射性的研究。
(15)、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7)、今天大般若宗书院分享401句佛教经典名句。
(18)、而“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句,且不说修道那么高远的境界,吾辈凡夫俗子,不如意时读一读,就算只能解其深意两三分,再深重的烦恼,也能得到释怀些许。
(19)、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0)、1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寻几句佛经或哲理的句子,作纹身用,要藏文或者梵文想纹身,寻几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在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以上三句摘自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楞严经》。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2)、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么,你还想得到什么?智者除了有所为,还能有所不为。为自己想要的忙碌,如此即无暇担忧你不想要的。
(3)、1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4)、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5)、(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楞严经》
(7)、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8)、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9)、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海子
(10)、易醒晨昏易醉人,幻觉今生误今生。十四阙《祸国》
(11)、回忆总喜欢添油加醋,它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修改,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真相,会将你惊醒。
(12)、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付托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1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
(14)、几千年来,闪耀着灿烂光辉,包涵着东方智慧,人生哲学的道家文化,包括太极哲学,多年来被一些算命,卜卦,江湖杂耍等所包围,以致大众对道家文化产生那么多的误解和误会,需要大家多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远离那些边缘糟粕。
(15)、176若有愚下狂乱众生来骂辱者,皆忍受之。譬如醉象难可禁制,应以铁钩而调伏之。瞋心醉象,亦复如是,以忍辱钩而制御之,令其调伏,名为安忍波罗密多。--《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16)、1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大方广佛华严经》
(17)、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於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无)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18)、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9)、1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得人天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六波罗蜜品第十八)--《优婆塞戒经》
(20)、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1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十谤三宝戒)--《梵网经》
(2)、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