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格尔辩证法主要内容
(1)、作者立足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历史渊源的追溯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指出它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要素构成,即作为内在动力的自否定的努斯精神和作为反思形式的逻各斯精神。通过与中国哲学的比较,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这两大精神的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阐明了由此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体系特征,展示了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2)、推荐理由:科耶夫解读黑格尔是极为精彩的,尤其是对《精神现象学》中主奴辩证法的解读,一直被视作经典。开篇关于“人对欲望的欲望”的解读印象极为深刻。
(3)、如果事物不必然如此发展,那么他们也同样可以按照别的路线发展,他们只是凑巧在历史上取用了具体的某种路线而已。
(4)、推荐理由:读黑格尔,很多人立马想到去读《精神现象学》和《小逻辑》,实际上如果没有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读了也是白读。《历史哲学》在我看来应该成为阅读黑格尔真正的起点。理解一个哲学家的方式并不在于看他如何表达哲学,而要看他如何表达历史。
(5)、张汝伦:《黑格尔与我们同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2010年11月17日樊炳劭于呼和浩特得福轩
(7)、广告时间:多特姚建立了一个收费的读者群,读者群里每日更新讲座信息,全部经过多特姚精挑细选,把握中国学术圈最新动向(主要是发现大家对各种在线讲座没有鉴别能力,也不知道如何阅读哲学书籍、甄别译本好坏)。
(8)、在恩格斯去世后1896年发表了其中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98年发表了其中另一篇论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直到1925年才在前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
(9)、“变”的结果,使原来毫无规定性、极不确定的东西,开始具有一定的特性,从而可以依它的规定性与别的东西明显地相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变”的结果,使这个东西具有一定的“质”。这样,黑格尔就从“变”这一概念引申出了“质”的概念。“质”又过渡到它相反的概念——“量”,比“质”和“量”更高一级的概念是“度”,“度”是“质”和“量”的统是有质的量。“度”是“有论”中最高的概念、范畴。
(10)、因为他们的内部催生了未来的真理,所以被反动的缪误也包含了部分的真理。
(11)、周易不仅重理论,同时也更重操作。他有着一整套分析事物的方法体系。这一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无论如何也难及其踪!
(12)、 一位曾对周易较感兴趣,后来又研读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朋友对我说:周易的哲学思想有很多地方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样的,但黑格尔的更加精细,周易太显粗糙。
(13)、《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4)、易坛泰斗邵伟华最新力作《风水规律学》正在热售中……
(15)、作者罗伯特·所罗门是世界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目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百周年纪念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
(16)、黑格尔哲学是十九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其所以如此矛盾,这是和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所处的矛盾地位分不开的。在西欧,德国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还不成熟,而工人阶级已逐步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有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一方面又极端仇视和害怕人民群众,德国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在黑格尔哲学中典型地表现出来。恩格斯是这样评价黑格尔这个人的:他在他自己的领域,也就是哲学辩证法的领域,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在政治上,则没有完全脱去“庸人气味”。
(17)、我笑了笑对他说,那你还是不了解周易,周易认识事物更加精细,远比黑格尔的精细的多。
(18)、张世英的《论黑格尔的逻辑学》,2010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和评论,并按其中各逻辑范畴发展的顺序,综合介绍、解释、论述了《大逻辑》和《小逻辑》两书的内容。
(19)、姜丕之编著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解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作者按照《摘要》和黑格尔《逻辑学》的篇章顺序,把列宁的摘记和评语分为若干小标题加以介绍和解说,最后特编写一份黑格尔《逻辑学》梗概作为该书的附录。
(20)、《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多年讲授哲学课自用的教科书,是黑格尔生前亲自定稿和出版的著作,以纲要形式全面阐发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哲学把“理念”看做世界的本原,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2、黑格尔辩证法的书籍
(1)、人的生存和动物的生存不同,动物身上也表现出合目的性,但它的目的是消极的、没有意识到的,只是为了单纯的适应环境和延续生命。只有人才意识到,他只是将自身的日益完善化作为目的。因此人的生存不是盲目冲动(尽管也有冲动的要素),而是一个以自身为目的的自觉的创造过程。
(2)、他的辩证法是反基础主义的(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是基础主义的,即他们主张用普遍原理为知识奠基),即他认为并不能象笛卡尔等人的唯理派所说的那样,能够一次性的找到普遍公理,然后以其作为理论的基础。这表现在他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发展思想。
(3)、(我不得不用很含糊的事物来描述辩证法的主体。
(4)、《美学讲演录》由德国黑格尔著。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美学》一书中,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美学》被称为黑格尔美学体系大全,它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其发展的顶峰。
(5)、深入地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的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德国古典哲学实行深刻的革命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经典作家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评价,在上面所归纳的这些看法,远未能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批判。
(6)、干货|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的关系
(7)、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8)、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的哲学原理。它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
(9)、Dottori,R.,DieReflexiondesWirklichen.ZwischenHegelsabsoluterDialektikundderPhilosophiederEndlichkeitvonHeideggerundGadamer,Tübingen200
(10)、真理性预设了历史的全集,因为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就是去芜存菁大浪淘沙的过程。
(11)、在近代,康德还提出一种先验逻辑与所谓通常逻辑对立。本书所谓客观逻辑,有一部分就相当于他的先验逻辑。
(12)、《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
(13)、谢林:《近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15)、黑格尔对物自体的态度之前也提到过,康德保留物自体,作为一个可思不可感的领域,依然是古典的做法,参考柏拉图。但黑格尔通过把意识上升到思维,消解掉了物自体,所以是绝对的唯心主义,“存在即是合理”。按本体-神论的说法,康德还保留了上帝,我们和上帝之间不可逾越。黑格尔的上帝下降到了现象世界,我们在现象世界重新造了一个上帝,并通过辩证法上升到上帝。但用柏拉图的话讲,黑格尔的上帝只是美(可感)、而不是本源那个善(不可感)。
(16)、推荐理由:刘创馥先生是港台背景,留学德国,此书读后令我耳目一新,与国内其他研究黑格尔的著作全然不同,是一本值得参考的书籍。亮点是对《逻辑学》的解释。
(17)、知道这些特点,基本可以认为自己少许知道黑格尔的辩证法了。
(18)、张世英:《论黑格尔哲学三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9)、在好朋友谢林的帮助下,1801年1月,31岁的黑格尔终于来到耶拿大学任教。
(20)、有趣的是,尽管大众以及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或多或少知晓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他的辩证法的具体细节和深入的哲学命题,即使到今日,在黑格尔研究社群里,也十分模糊不清。
3、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pdf
(1)、《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
(2)、推荐理由:《黑格尔哲学》一书以较短的篇幅,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思想渊源和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力图按照黑格尔《哲学全书》的体系,用自己的明白晓畅的语言,向读者原原本本地介绍黑格尔哲学的全系统。自出版以来,本书受到学界赞誉并在西方拥有广泛读者。这也是我看过的解读黑格尔最清晰的一本书。
(3)、文中简单讨论了什么是辩证法,让人看了遗憾不已。
(4)、由于康德哲学的兴趣,指向思维规定的所谓先验的东西,这些思维规定本身的探讨也便落空。这些规定,在没有与自我发生那种抽象的、对一切都相同的关系时,本身是什么,它们的相互规定性和相互关系是什么,都没有成为考察的对象。因而对它们本性的认识,并没有由于这种哲学得到丝毫进展。
(5)、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6)、《美学讲演录》由德国黑格尔著。1835年到1838年间由其学生整理出版。全书将辩证法应用于美学研究,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明确将美的本质与“自然的人化”联系起来探讨,提出美是人的“自我创造”。
(7)、 今年恰逢250周年,在此推荐10本研究黑格尔必读的中文书,以中国本土研究者的著作为主,还包括一些翻译成中文的海外著作,甚至是黑格尔和谢林本人的著作。
(8)、这个点已经在一个实有当中,这个Dasein实有,可以理解为一个显现的场域,我理解为至一的显现——精神所必然“照亮”的场域。由此开始辩证法的创世过程。上次讲了纯知和纯有的同《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的交叉点,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位于这个实有之中的点和“照亮”的关系。
(9)、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讨论了几何学里的点、线、面,点生出线,线成为面。点,在古希腊的数学哲学里是不可被认知的否定的存在。
(1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理性批判》
(11)、“先验逻辑考察与对象先天联系着的概念,所以它并未将客观认识的一切内容抽掉,或者说,它含有一个对象的纯粹思维的规则;它同时又考察不能归之于对象的我们的认识的起源。”
(12)、《美学讲演录》由德国黑格尔著。1835年到1838年间由其学生整理出版。全书将辩证法应用于美学研究,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明确将美的本质与“自然的人化”联系起来探讨,提出美是人的“自我创造”。
(13)、这是一种较好的描述,认为有且只有一种事物(合题)可以既扬弃其正题和反题的矛盾,又保留他们的真理,同时使得他们得到升华统一。
(14)、《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多年讲授哲学课自用的教科书,是黑格尔生前亲自定稿和出版的著作,以纲要形式全面阐发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哲学把“理念”看做世界的本原,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15)、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在纽伦堡,黑格尔于18181816年先后分3卷出版了《逻辑学》这部巨著,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逻辑学》中详加制定的。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改造并加以应用。透过这部著作的神秘外壳,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着对于自然、社会与思维中一般辩证法的深刻表述。
(16)、古希腊没有0这个数字,因此一旦从点开始,就是隐秘的至一开始开显了。不展开的话,至一自身就没有。至一旦展开,就是一条线的起点。
(17)、斯退士:《黑格尔哲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根据这两年来读西方哲学史的经验,在读史的同时,还要读一点哲学原著,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哲学战线上的两军对战。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不少读者要读的一本。黑格尔的著作,十分晦涩难懂,《逻辑学》一书更是如此。这次重印《逻辑学》上卷,我们对这本书试作一点粗浅的评介,以供初读者参考。译者后记仍按初版时的安排,将置于下卷卷末。
(19)、面,是由线扫过生成的,面是可以被感官感觉到了。
(20)、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讲的“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绝对精神”还没有外化为自然,人类则更没有出现,它纯粹是抽象的逻辑概念。它的运动、发展表现为由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转化、过渡到另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在整个逻辑阶段,又分作三个发展段落,首先是“有”,其次是“本质”,最后是“概念”,所以,《逻辑学》也就分为三章:“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4、黑格尔辩证法书籍有哪些
(1)、对于黑格尔来说,凡事不是必然的,就是可能的。
(2)、我认为必然性是黑格尔哲学中的重要元素,也是辩证法内部的重要机制。
(3)、 最早介绍黑格尔到国内思想界的时间可以追溯1902年(参见张仲民:《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译介》,《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如此算下来,黑格尔研究在国内已有108年的历史。在这百余年中,黑格尔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不得不归结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导地位,稍有学识的人都知道马克思曾经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可称作黑格尔的私淑弟子。那么这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人对黑格尔的理解到了什么境界呢?依笔者拙见,情况并不乐观,我们对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思想的梳理都还没有完成,黑格尔全集的翻译也是近些年才开始的事情(梁志学领衔翻译的《黑格尔全集》与张世英领衔翻译的《黑格尔著作集》分别开始于2011年和2013年,两位先生已辞世)。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仍然还有相当的路要走。
(4)、“但为了哲学的进步,必须要把对自我、意识本身的考察,也就是说对主观知识与客体的抽象关系的考察,引向形式方面,以这种方式开始对无限的形式、即对概念的认识。为了达到这种认识,还必须剥去作为自我、意识的形式所具有的有限的规定性。”
(5)、《法哲学原理》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远不如英、法。弱小的德国资产阶级面临国内外强大的封建势力,表现出典型的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又屈服于封建势力的压力,使其革命行为带上了改良的色彩。
(6)、好书只售有缘人!过去我们花3万元才能得到的巨著(《八宫风水规律学》),今天只售388元!因为师父立下宏愿,要公诸斯法与有缘,造福天下苍生!感恩各位师兄的慈悲,伸出援手,使我能有获得更多一些功德的机会!
(7)、有一些哲学家直接认为根本不存在这种必然性,不过他们又认为,在辩证法中,这种必然性并不是最核心根本的,所以忽略也罢。
(8)、黑格尔的客观逻辑包括“研究ens的本体论,由表象取来的本体,如灵魂、世界、上帝等等”,也就是存有论和本质论,黑格尔的主观逻辑是概念论。
(9)、实践智慧与偶然性:吕迪格-布伯纳的实践哲学
(10)、放到历史上说,即被推翻的政权,社会模式等也有一部分的真理。
(11)、他不再讨论隐秘的至而是用我们能把握到的至一的开显、在精神中的运动过程,重建了一个本体论。精神对于至一的开显的过程,是辩证法式的把握。开显的至一的运动过程本身,也是辩证法式的。
(12)、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13)、因为推动事物走向起反动的力量正是其内部矛盾和内部可能性,所以如果说被反动的部分是有所矛盾甚至有所谬误的话,他们也是有其真理性的。
(14)、这种说法绝不单纯是描述了爱和恨(争)的一种情况,而恰好是表达了他对爱和恨(争)的根本性的理解。对整个自然界基于爱与恨之上的合规律性的解释,无非是对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意志)内在体验的一种外部验证而已。亚里士多德指责恩培多克勒的爱和恨只能将事物的原因归结为“偶然性”(辛普里丘也这样认为)。的确,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虽然用来解释事物有规律的变化,它本身却不是一种必然规律,而是一种偶然的情感或自由的意志。“爱”和“恨”在他那里首先具有这两个字的字面上的意义,即作为人的心灵活动的意义,否则他就没有必要提出这一对新概念,只要沿用阿那克西曼德已提出的“分离”和阿那克西米尼的“凝聚”和“稀散”就很够了(这两个概念同样表达了吸引和排斥的意思)。因此恩培多克勒作为一个著名的医生,他“更重要的贡献”不是在宇宙学方面,而是“在生命科学领域”。
(15)、(资料汇编)对相关学术资料、研究方法和心得的汇编
(16)、除非历史终结,真理达成,我们无法知晓完整的真理性。
(17)、康德虽然提出了先天和对象结合的先验逻辑,但是并没有很在意这个这种“先天结合”如何构成逻辑的内容,黑格尔的客观逻辑考察的恰恰是思维形式本身是否先天具有内容/质料上的规定性(也就是下文所说的,思维本身的规定,这个规定不再是外来感性刺激赋予的杂多)
(18)、吴晓明:《黑格尔的哲学遗产》,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19)、一种已经从意识对立里解脱出来的客观化行动,就很近似于可以一般当作思维本身的那种东西了。但这种行动不应该叫做意识,意识自己包含着自我与其对象的对立,这种对立,在那种原始行动中,并不存在。
(20)、它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组成的纽带。
5、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书籍
(1)、“后者是康德的哲学兴趣专注的方面。他的主要思想,是向作为主观自我的自我意识索取范畴。由于这种规定,他的观点仍然停留在意识和它的对立之内,除了感觉和直观的经验的东西而外,还剩下某种不由进行思维的自我意识来建立并规定的东西,即一个自在之物,一个对思维来说是陌生的、外在的东西。”
(2)、康德和黑格尔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里,两个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发展的观点不同,并且,在理性方面康德把理性认为是,人却认识物自体,而得到,先要幻想的状态,而黑格尔,把理性当作人的认识的最高的阶段,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和回归到绝对的精神。通过辩证法,才能达到历史的发展。
(3)、展示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4)、本书实用价值高,断事应验如神,有直断“惊鬼神”之功效,解决了风水界难学,难懂,门派众多的问题。他以大道至简的精义,把八宫的水法总结岀来,把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给我们后学者,让我们在学习中少走湾路,在应用上“不害人,不坑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整个人类的大好事。
(5)、(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6)、黑格尔本人对中国哲学和一般东方哲学的缺陷曾有过大体上是准确的认识。他指出:“在东方那种主观性精神的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有许多高度的评价,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引述。从经典作家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如下一些辩证思想:关于运动、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黑格尔认为一切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他反对形而上学把事物看成是孤立、静止的。在他表述“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中,都贯穿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每一过程、每一环节和每一个方面,都不是固定不移的,都不是孤立自在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彼此都有内在的联系,由一个转化到另一个,都有必然的联系。黑格尔的发展观,是有规律的。尤为可贵的,也是最击中形而上学要害的是,黑格尔认为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而不是如形而上学所认为的是外力的推动。我们从《逻辑学》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和每一环节,它们本身都包含着内部的矛盾;概念间的转化和推演,都是由于概念的自我矛盾运动而转化、发展的。例如:“有”这一概念,其所以转化为“无”这一概念,并非在“有”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跟“有”并无内在联系的外力,把“有”推动了转化到“无”去的,而是由于纯粹抽象的、毫无规定性的“有”,其本身就已经蕴藏着跟它自身相反的“无”的因素的缘故。在黑格尔的时代,虽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已经被打破缺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量地证明了自然过程的辩证发展,但是当时形而上学还是占居统治地位。形而上学根本不理会矛盾观念,认为矛盾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的公式是:“是就是是,否就是否,其余都是鬼话”,而黑格尔则坚持矛盾观点,认为矛盾绝不是什么反常,而是正常的,是推动一切自我运动的源泉。黑格尔提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思想,揭示了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黑格尔认为,量变是渐进性的运动,量变在一定限度内并不影响质,但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突然变化,质变表示渐进的运动的中断,使事物出现飞跃式的发展。黑格尔的这一发展观,从根本上打击了把运动归结为纯粹是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黑格尔认为真理是过程,真理是具体的,认识是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和具体的。黑格尔惯用的“否定”这个术语,和形而上学所说的“否定”含义是不一样的。黑格尔所说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摒除、抛弃,而是扬弃;他所说的否定,有继续和提高的意思,有保留原来合理的成分,而超过原有的含义。“绝对精神”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否定;每经一次否定,概念就深化一步,内容也更具体。真理就是这样的长河,是一个过程,是历史的、具体的。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过程,也就是它自我认识的过程,所以他表述的逻辑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的不断深化、具体的过程。这样,黑格尔就在唯心主义的形式下把逻辑、认识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
(8)、推荐理由:这是张世英先生的文集之其中包括《论黑格尔的哲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我实现的历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读》三书,系统论述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论黑格尔的哲学》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著专著,1956年初版,1972年出第3版,1978年由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巴蒂欧和著名汉学家白乐桑译成法文并做了评注,在巴黎出版,书名《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张世英一本书的翻译和评注》。2011年,这本法文小册子又由一位青年学者TzuchienTho译成英文出版。巴蒂欧对此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9)、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他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以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为根据,主张客观事物是可知的。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一方面比康德走上更彻底的唯心主义;一方面却又发展了康德的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以前,黑格尔算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最系统地阐述辩证法的哲学家。所以,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包含了“合理的内核”,这就是辩证法。当然,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在它原来的形式上,是完全不中用的。其所以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有“合理的内核”,是因为他实际上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曾利用了黑格尔哲学的成果,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秕糠中清理出“深刻真理的内核”。遵循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教导,我们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分析和批判。
(10)、思辨的张力由自否定和反思构成,但他们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理性”,是同一个能动过程的内容和形式。
(11)、新柏拉图主义的“至一”显现的过程,可以和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讲的点、线、面的辩证法(也就是生成过程)结合起来理解。至一往往被认为是隐匿的,至一的显现就是精神。第一种显现:不可被认识的东西,首先成为了一个精神上的概念(这也就是认识论哲学的一个根源),成为了一个可认知的对象。
(12)、深入分析黑格尔哲学两大精神运作方式及相互关系
(13)、往往现下自以为完美无缺的说明,在别人甚至日后的自己看来,都是漏洞百出。
(14)、而且还指出黑格尔瓣证法中有价值和正确的方面,指出唯物地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途径。该书是列宁阐述唯物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一系列重要原理的著作
(15)、哲学简史通过对哲学派系、哲学的时代、哲学的发展以及哲学大师的哲学观的形成分析。2《大问题》伯特·所罗门豆瓣评分:0分
(16)、《精神现象学》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全书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论述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章,论述个体意识;第二部分为第六章,论述群体意识: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和第八章,论述绝对本质意识。
(17)、黑格尔那里作为最高存在者的上帝,这个最高存在者不管是上帝、至一还是绝对精神,首先要在精神里显现出来,我们的精神要对其进行把握,这也就是《精神现象学》的必要性,所以本质上黑格尔哲学是认识论哲学的巅峰。
(18)、《八宫风水规律学》的出版发行是他老人家的一生宏愿!也是易学界的大喜事。此书限量出版,不走书店发行,只由弟子和“伟华集团”易学传承师各分部内部代理销售,现正在预售中!我作为他的弟子深感荣幸,能够把师父这一造福人类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家人、同道、好友也是我的功德!
(19)、在后台回复“群”,获取入群相关信息,回复“班”,获取暑期哲学史班相关信息,火热招生中,回复“付费”,获取付费咨询相关信息(多特姚有辅导考研和考博的成功案例)。
(20)、黑格尔的学说在后代很长时间内一直引起争论,他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几乎任何学派都对他的学说给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1)、第关于内在联系和矛盾发展的思想。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黑格尔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是排斥和矛盾的。内在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2)、我开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啃起贺麟先生译的黑格尔《小逻辑》,到今天已有整整二十年了。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王国里漫游过后,虽然我并没有像老黑格尔所期望的那样,发现一位玩弄“理性的狡计”的上帝,但却真实的体验到了人类普遍精神的思想活动那渗入每个人内心的巨大力量,即理性的力量。
(3)、唯物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4)、朋友听后默然,颔首表示赞同。他说:看来我是真的不了解周易
(5)、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明晰等鲜明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原理》发行了1000万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宣传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同时表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6)、(对于黑格尔来说,内部和外部的二元分裂也是需要被克服的,不过在此不必讨论。
(7)、而如果历史的发展仅仅是体现了其内部的可能性,那么整个辩证法根本就无法也不必要存在了。
(8)、但是这些基本的描述,往往遮盖了其后重要的哲学命题。
(9)、两种说法其实颇有不同,但是考虑到文章的篇幅和深度,在此混为一谈。
(10)、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唯心主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宗教是赤裸裸地讲上帝创造世界,黑格尔则讲“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实际上就是宗教所说的“上帝”。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出现以前,就有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存在,他把它称之为“绝对精神”。黑格尔是反对形而上学的,这个“绝对精神”绝不是僵死的、不变的,而是处在运动、发展状态之中。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过程的描述。他把“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因此,他的哲学体系,相应地也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黑格尔哲学的精华,即他的辩证法,主要就表述在“逻辑学”中。列宁说:“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就是辩证的方法,——这是绝妙的。”
(11)、推荐理由:此书之前便已经出版,以《邓晓芒讲黑格尔》为名,此次再版,改为此名。这本书是由邓晓芒先生同题系列讲座整理而成的,讲座的语言明白易懂,所以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书中大致地勾勒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架构和内在理路,《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都有所涉及。书稿讲解与评论相得益彰,也不乏邓晓芒先生的个性见地。因此推荐。
(12)、同样的,对正题和反题的接近程度实际上要求我们穷尽所有的备选项,才能够寻找到最接近正题和反题的那一个。
(13)、《精神现象学》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精神现象学》总结了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家们的哲学研究成果,宣告了未来哲学的大纲。它的出版标志着黑格尔和谢林在哲学上的彻底决裂。
(14)、大意是批判中国人使用的所谓辩证法,实际上是一种毫无原则,单纯为目的服务的诡辩术。
(1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
(16)、换言之,事物的反动以及反动是其内部矛盾和内部可能性的表达,就仿佛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变成一朵鲜花一样,是其自身的发展。
(1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18)、(学术资讯)汇集学术会议资讯、刊物讯息、书讯等
(19)、所谓之正题,反题,合题,指的是一件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从自身出发,由自身的矛盾走向自身的反面,并且又由着其内部的矛盾走向其反面的反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他们的内部矛盾,吸收了正题和反题,成为所谓的合题。
(20)、语言本质上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既是主观意谓的表达、展示,又是展示出来的客观的东西,即人人接受的尺度、规律。……语言是人的东西,同时又是自然的东西,它是对象化了的人的东西和人化了的对象的东西。
(1)、 在这百余年中,黑格尔哲学的研究虽然并未达到理想境地,但是已经有不少先哲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比如贺麟,可谓功不可量,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黑格尔哲学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具有革命性的方法论——辩证法,它包含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内容,这里概括如下:
(3)、放到哲学史上说,即被批判的哲学理论也代表了一部分真理,他们也是真理的表象(Schein)。
(4)、推荐理由:《近代哲学史》是谢林的代表作之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谢林以高屋建瓴的方式阐述了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直至谢林本人哲学的演进过程,也包含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分析。大师对大师的解读,每一句都力透纸背,值得细细品读,此书也帮助理解黑格尔哲学的来龙去脉。
(5)、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永远有机结合推动着这个哲学本身与社会实践亦步亦趋地一同进步着。
(6)、《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
(7)、点,不可被认知的否定性存在(本体论上的存在)
(8)、《小逻辑》25:内容发展的过程(在逻辑上)必须跟随在意识发展的过程之后,因为内容与意识的关系,乃是潜在(与形式)的关系。
(9)、本书的源头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在海德堡就黑格尔的反思概念进行的讨论。里卡多·多托里延续了当下关于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的讨论,并澄清了从实践哲学和历史哲学中形成的奠基性的存在论问题,这些问题紧接着关于形而上学的终结、辩证法的本质规定、语言学转向、诠释学与语言分析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讨论。重要的是,它将表明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在全球化问题、对未来的期望和跨文化社会方面仍然是多么具有现实意义。
(10)、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这段话非常新柏拉图主义。
(11)、哲学之为哲学,就在于超越有限的感性世界的个别特征,而进入一个无所不包并可用来解释这一世界的的世界概念。
(12)、《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
(13)、凡易学爱好者,都知道邵伟华老师是当代的易学领路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出版的《周昜预测学》和《四柱预测学》推开了旷久封闭的易学大门,把我们引进了易学殿堂,让我们学习了易经八卦和四柱命理知识。把中国的周易事业推向了一个新时代。今天我们能有这样的易学工作环境,都要感恩他老人家,也感恩他为当代中国的易学事业作出的具大贡献。
(14)、推荐理由:张汝伦先生这本书可能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我读完觉得意义重大,此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开启了研究黑格尔的新征程。如果说贺麟、张世英、杨祖陶等先生是第一代黑格尔的研究者,此书代表着中国黑格尔研究第二代学者的水准。
(15)、而在黑格尔那里,他认为只有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仅只是二律背反,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矛盾,而世界的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的过程,只有绝对精神发展了世界才能发展,黑格尔认为拿破仑就是行走的绝对的精神。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成为了他真正的意义,才得到了他的发展。
(16)、在耶拿,黑格尔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他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批评了当时很流行的主观唯心主义。1801年8月,耶拿大学通过了黑格尔的论文答辩。从此,他取得了大学的授课资格和讲师的头衔,在学术研究上进入一个新阶段。
(17)、黑格尔辩证法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18)、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解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