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格尔哲学内容及意义
(1)、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2)、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哲学家的世界,走进哲学的世界。
(3)、黑格尔建构了哲学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本体论哲学体系。他将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辩证原则和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相统一举成为19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对后辈哲学发展产生承上启下的作用。
(4)、他声称,宇宙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是一切生命和运动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则统治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5)、只折磨自己是单相思,只折磨别人是虐待狂,既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是爱情。
(6)、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7)、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们喜欢探究万物的起源、宇宙的本质和世界的一同性,本体论、宇宙论在那时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以水、火、土、气、奴斯或原子之类的原始基质,来统摄包容自然万物,以求得一种“家园之感”。这是人类精神儿童或神话时代。在中世纪,哲学家们执着于唯名、唯实之争,把理性与感性、精神与实在、一般与个别、今生与来世等,僵硬地对立起来,尚未跳出本体论的窠臼,但已有认识论的萌芽。这是人类精神的苦恼和分裂时期。近代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把认识论或知识学主题突出出来,围绕着主体如何达到客体和对象的问题,产生了究竟是理性还是感性才是知识的源泉和标准的争论。这时,本体论被扬弃了,人类开始懂事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一场哲学的文化复兴,力图把古典精神与近代精神糅合起来,于是产生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汇流;它从康德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到黑格尔的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统一而告完成,至此,人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它探源求知的本性。马克思在主客体关系上,开始了另一场革命,他不是问“主体和客体何者为第一性”,而是问:“主体如何批判、改造客体”,以使自然、社会与自由自觉的人类相互和谐;由此,诞生了“批判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社会及人自身的改造,被推到了哲学和历史前台。这时,人类精神真正摆脱了自在状态,走到了自为而立之年,马克思以后的各派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在认识、批判和实践范畴下朝着不同方向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带来了哲学的实证化、分析化和多元化,以及人类精神对人自身的实践行动所造成的后果不断进行反省和批判的倾向。
(8)、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9)、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10)、G.R.G.Mure,ThePhilosophyofHegel(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
(11)、西方人没法究竟本体人来参与认识,康德的伟大之处——把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
(12)、同时,黑格尔对工业革命和民族国家的洞见,时至今日仍然历久弥新,与其他知名思想家有深刻联系,譬如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就是出自《法哲学原理》。
(13)、(以上节选自《黑格尔哲学讲演录》导论,小标题为小编所加)
(14)、绝对精神否定自然阶段中自然界的束缚,回复其自身,是其发展的最高阶段。先后表现为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通过艺术、哲学、宗教三种形式认识自己。
(15)、本书为《存在与超越——海德格尔与西哲汉译问题》的增补版,分两编,计八篇文章。增补的两篇文章均为作者近年来有关“汉语哲学”问题的思考。作者基于自身的翻译经验,特别是从对海德格尔著作如《哲学论稿》的翻译实践而来,将以关于“存在”(Sein)和“超越”(Transzendenz)之译名争论为代表的西哲汉译诸问题,置于中西哲学和文化相互沟通的语境中予以充分阐发。此外,作者还从自身的西方哲学研究和西哲汉译的经验出发,提出了“汉语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认为汉语哲学的“时机”已经到了,也许正蓄势待发。
(16)、TerryPinkard,Hegel:ABiograph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有中译)
(17)、作者威尔・杜兰特哲学简史,也是普利策奖(1968)和自由勋章(1977)的获得者。
(18)、黑格尔在讽刺那些自诩为绝对正确的哲学家时,引用了圣徒彼得对安那尼亚说过的话:“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已经站在门口。”但是,最后这句话还是应验在他自己的身上:他一方面否定任何绝对真理的体系,认为每一派哲学只是哲学发展的一个环节和阶段;另一方面又构造成一个自成一体的首尾相连的真理大全,以致于这个真理大全最终还是被他自己的辩证法给扬弃了。在我们看来,整个哲学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条汹涌澎湃的江河,哲学作为真理的生命力和价值性就在于它的奔腾咆哮的过程中。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也就体现在精神的闪动之中,思想一旦停顿下来也就成了教条。学习研究哲学史也就是循着哲学先辈的思维轨迹,与他们的心灵同脉搏共跳动。而不是拘泥于只言片语或几条结论上。所以,德国的先哲康德说,我不是教你哲学,而是教你哲学思维。黑格尔曾说“哲学领域是一个布满阴影的王国”,你真要有勇气踏进这个王国,就必须首先经历哲学史这汪“思维之海”的沐浴。
(19)、第三个特点建立在前两个特点之上,那就是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三统一”,在他那里这三者被归结为一个东西。逻辑就是理性,通常讲的是形式逻辑,但是黑格尔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它是认识论。所谓认识论就是它给你一个方法,一个认识结构,一条线索,你按照这条线索进行认识,才能把握真理。形式逻辑不讲认识论,它只要逻辑上是正确的,至于对象如何它是不管的。而黑格尔的逻辑不是单纯的形式逻辑,但与形式逻辑有关,它本身是辩证逻辑。辩证逻辑的特点是:它既是逻辑又是认识论。你循着这条逻辑线索不仅是逻辑上正确,而且是与对象相符合或对象与你的思想相符合,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往的形式逻辑都只是讲思维与思维的关系、观念与观念的关系,但是黑格尔的逻辑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再一个,它又是本体论,他的逻辑又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的逻辑就是本体论,就是客观世界的结构。但它不是表面的客观世界,而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客观世界有很多现象,千变万化,由各种直观、感性的东西表现出来,在这底下有一个逻辑的本质在支配着它,这就是真正的客观世界。
(20)、寒假时视参会者情况,可能会在上海/深圳的三士渡办公室组织线下读书会,敬请期待。
2、黑格尔三大哲学
(1)、但《法哲学原理》却和《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等让人头皮发麻的大部头不太一样。
(2)、质量互变主要是讲任何事物变化都是量变到质变,有一个过程。物理变化到化学变绝非一日,因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最简单的例子,刚蒸熟的馒头不会马上发霉,放几天后就会霉变,就是最好说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试玉要燒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都是质量互变的注释。
(3)、哲学自谓是时代的精神体现,历史的一面镜子,为了不至过于寂寞,或言赶超时髦,它也插足于有关宽容本质的讨论。于是它不得不反躬自问:何为宽容?宽容的理由和本质是什么?如何达到宽容?然而,宽容问题是如此地广泛和玄奥,须有待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与哲学家共同携手探究。这儿,我们只想考察一下哲学的宽容,谈一谈哲学的不宽容(即哲学的专横)是多么地没有道理。倘若能把这一点弄清,或许对理解其它宽容有所启迪,因为人世间种种不宽容或专横,都导源于人类的某种精神本性。故而讨论哲学的宽容也是从人类的精神本身,即从哲学和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待宽容。《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下过一个定义: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的见解,具有耐心公正的容忍。把这一定义引申到哲学领域,哲学的宽容也就是允许别人有进行哲学思考、并表达这种思考的权利,承认这种思考有一定的理由和价值;哲学的专横就是只承认一种或几种理论的绝对正确,其它的理论则是绝对的谬论。这样看来,宽容关系到人的自由问题,而自由是哲学的精髓,故讨论宽容本是哲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4)、爱是心灵的牵引,从人体说起。因为人类以神志气为用,护体生存之用,人和人之间气机相合决定了相互间的吸引力。……轮回有点远,不说那个,就说这一世。
(5)、这里面有三层意思。“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6)、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视中庸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就是如何践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哲学的所有内涵,就是让人成圣的学问。也就是说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学问。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践行这些价值观?中庸给了答案。中庸开宗明义,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7)、因为时代的因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用西方的知识型文化来打量中国的传统智慧文化,这无疑是削足适履的研究,这样就无法显现中华智慧的奥妙,更为极端的做法就是,就是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落后的,不科学,反科学的,所以,要打倒、扫荡、舍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应该用体道的方法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在奥秘,这样我们就开启了本有的智慧,这样我们再来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这就能对西方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我不是机械刻板的搬运、山寨,这就会中华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就能进行融合的平行性的存在,我们也就会学到西方的长处,也能避免其短处,这终将造成一个伟大的时代:既有别于古老的传统形式存在,也与西方文化的现在有质的差别,这是一个创新型的中华未来文明的存在。以这中医,有文献表明中医,它是流传于宇宙中的超级医学,这是究竟的人与宇宙之道而建立的超级医学大系统,以现代西方的科学,他还无法真正了解中的奥妙。相反的就是,终于他能够启礻现代的西方科学,比如说中医他能够利用人本身来运化万物的能量,天地的能量,宇宙中遥远的星系各种能量,西方的科学,在近代它已经能够运用各种能量,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无法直接运用人本身的运化能量,天地宇宙万物,有各种微妙的能量,西方的文化,他能够直接来运用医学的创设吗?到目前为止,西人还只能引用一些放射性元素,对人进行简单的治疗,这种治疗有很大的副作用,这种治疗,它需要找另外造仪器,这与中医的方法有着本质的差别,中医的方法,它不但能治病,还能进行养生,进行人本身的进化,中医的方法他的观念教育,还能对人类进行宇宙意识的教育,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中国人数千年的通识教育。
(8)、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9)、本书立足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之间”的“位置”,对二者的时间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思想和历史思想坐了一个现象学—解释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黑格尔的“这个”与海德格尔的“達”(Da)、黑格尔的点性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黑格尔的圆圈与海德格尔的圆环的分析,柯小刚教授具体展示了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解读与批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在论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对未来的思想或“另一个开端”的可能到来做了一种展望,认为中国的思想传统也许能够给予未来思想的事情一些可能的启发。
(10)、《黑格尔全集第18卷:讲演手稿II(1816-1831)》
(11)、本地论与认识论的分离,这就是说西方人没法用人的本有妙德来认知万物。西方人没法究竟人的本质,西方人还把人内在的妙德神性,外化了,成了外在的神。西方的哲学,没法,正在了解客观世界,所以他们又创造了科学的方法,,所以就形成了科学哲学与宗教三分的状态。中国的智慧,之所以称为智慧,因为能开启人类在无穷的妙德来认知,自我的身心宇宙万物,所以,所以是科学宗教与哲学三位一体的。中华的这种认知方法,与西方的这种认知方法,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观察,正好是一阴一阳。中国的古人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妈妈是不是可以说中华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就是人类的道运化状态。依据太极图的理论,一阴一阳组成平衡的运化,就能返回到无极的状态。浪漫,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他们能,组合起来运华吗?能够组合起来运化了,那么一定会达到无极的平衡状态,到达这种状态,就标志着人类的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开始了。
(12)、在中国某些人的心理里有一种绝对化的思维定式,好就好到底,坏就坏透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泾渭分明,截然对立。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每一句话都是绝对真理,其他一切思想家的言论都是绝对谬误;唯物论总是正确的,唯心论总是错误的;可知论是对的,怀疑论、不可知论毫无是处;辩证法是进步的,形而上学是反动的……。思想领域和信仰领域的隔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一种不信任感和敌对感,这种敌对感逐步扩大到现实的政治领域以至广泛的生活领域,于是便产生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运动,以致于思想的压制、哲学的专横成了某些人的职业和专利,他们专门负责教导人们——什么可以思考,什么不可以思考,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这几十年中,中国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20世纪的“新天方夜谈”,其内容想象之荒诞离奇,足以令“老天方夜谈”自愧弗如、羞惭不已。这些事实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各派哲学或思想理论之间真的水火不容吗?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得先从哲学的起源和目的谈起。
(13)、有交流热情,多与其他参与者互动,我们鼓励平等、开放的沟通氛围;
(14)、2014年,彼得·特拉夫尼编辑出版了海德格尔1931至1941年的思想日记,它们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海德格尔中晚期的思想,还清晰地表达了他对犹太文化传统的态度,也因此震动了学界,掀起了诸多争论。海德格尔是否真的涉及反犹太主义?特拉夫尼作为《黑皮本》的编辑整理者,写下了这本小册子,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详尽的解读与分析。
(15)、FrederickNeuhouser,FoundationsofHegel’sSocialTheory:ActualizingFreedo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有中译)
(16)、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17)、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18)、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19)、《西西弗的神话》在这部哲学论文集里,作者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将其荒谬的本质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对于西西弗来说,地狱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类的激情和斗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推荐这本书是想提醒读者,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人生,要远比人生能够获得多少哲学知识要重要的多得多。
(20)、G.W.F.Hegel,Hegel:PoliticalWritings(Cambridge,9780521453691)
3、黑格尔法哲学的内涵
(1)、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2)、德国古典哲学,也就是德国“经典哲学”,在西方哲学界的“经典”意义,是指它有一种定型的模式,其思路、传承都是主流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它达到顶峰以后必然走向衰落。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而费尔巴哈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的地位经常被人们比作亚里士多德。反过来,当人们推崇亚里士多德时,就把他称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康德更多地被比作柏拉图,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关系。从思想的层面来说,黑格尔可以说是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是百科全书式的,他毕生所有的著作,包括他自己写的和学生整理的,据说有400多部,也有人说有1000多部,当然有的并不是他自己写的,但归于他名下。总而言之,黑格尔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就是《哲学百科全书》,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历史、社会、自然界,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无所不包。就连自然哲学,黑格尔虽然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不像康德提出过星云假说,但是黑格尔也是站在当时时代的最高峰,他的眼界是可以概括当时各个学科领域的。黑格尔以后就再也没有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了。因为现代的知识爆炸,一个人的脑袋里不可能容纳下这么多的东西。但是黑格尔可以担当得起。尽管你可以指责他的理论,嘲笑他的错误——他的自然哲学里面就有很多谬误,比如在颜色理论上,你可以证明他是错的,牛顿才是对的——但是他毕竟在那个时代,熟悉了解那些尖端的理论、科学问题,这很了不起。他对后世顶尖级的哲学家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3)、StephenHoulgate,AnIntroductiontoHegel:Freedom,TruthandHistory(Oxford:Wiley-Blackwell,2005)(有中译)
(4)、这个“三统一”的观点是独一无二的,在西方哲学史上除了黑格尔,再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重视这个东西,但他们也是从黑格尔那里来的。由此可以引申出来,黑格尔的哲学有一种历史主义的倾向。客观世界不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是一种规律、本质,它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逻辑和历史是一致的。因为逻辑不仅仅是主观的一套思维方式,逻辑也体现在客观的历史中,历史本身有逻辑层次,历史按照逻辑的阶段发展。这就是“三统一”原则引申出来的重要原则,它为马克思主义所继承。后来的人就没有这个思想,如海德格尔也主张历史主义,但他把逻辑去掉了,认为历史中不存在什么逻辑规律。真正的黑格尔传统中的历史主义是有逻辑的,从低到高有一个逻辑的层次,历史的发展与逻辑结构是同步的。这是很重要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是非常重视的,恩格斯甚至说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是一个“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思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继承自费尔巴哈,而辩证法观点就是从黑格尔那里改造吸收过来的,其精髓就是历史和逻辑一致的观点。通常讲辩证法的人不太强调这个方面,但实际上这正是辩证法的一种最根本的表现方式,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在历史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动的上升过程,这种上升过程是由历史中的人的自由意志所推动的,历史的逻辑规律实质上是人自由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这个自由活动的层次的不断提高的轨迹。所以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历史、逻辑、自由、实践这些东西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5)、人生来就是痛苦的,这一过程也是痛苦的,目的也是痛苦的,痛苦成为一种必须,快乐只能是短暂。为了摆脱痛苦,你必须为自己构建一个理想的幸福的目标。
(6)、伟大的哲学的使命正消解于被技术化了的各门科学,正消散于心理学、逻辑学、政治学、甚至于文学等这类特殊科学中。这正是哲学终结或哲学已死的最好的例证,也是无可辩驳的历史演变事实。心理学家无疑能够比哲学家更好更细致地解答心灵和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讲,关于心灵问题,心理学家能够比哲学家提供出更令人信服、更有实用价值的答案。同样地,认知科学家和思维模式拓展者能够更科学、更有效的解答传统知识学中关于哲学的知识问题。这是西方哲学的困境。这种困境来源于他们的思维是二元对立的。他们对于对立的双方能够细化来各自研究,于是形成了只见树叶不能见树根干的研究。这就是说他们的研究没法归于一源。为什么西方的哲学号称爱智慧,但是到了现阶段,他没法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这就是西方的哲学,名为爱智慧,但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被一个体现。西方的哲学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在最初的一念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来源于他们的思维方法,只能一条线的思维下去,没法就现前的一公的当下显现本觉来照了事物。这种思维的方法,造成了不断趣外求索研究,但对于自身心的本质没法了解,没法开启本性的妙德来认识事物。到了现代,西方的分更科学越来越广,他们更加没法整合。所以看起来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巨大矛盾,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西方的思维方法没法获得智慧,不能开启人的本觉妙明作用来认知事物。
(7)、在希腊帕尔那索斯山麓上的德尔斐神庙里,铭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最高宗旨,从那个时代起,这个问题也就成了整个哲学的最高问题。哲学史上的每一个哲学家作为他那个时代精神的体现,总是根据一定的知识、情感和价值倾向等,去认识判断世界,把自己的精神一分为由此达到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生活的一般态度。他们的思想总是沿着一定的逻辑起点、方法和过程来达到结论。他们或是从经验,或是从理性,或分析归纳,或综合演绎,从而在哲学史上呈现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哲学景致。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精神仿佛像一个顽皮的孩童不断以各种色彩、各种样式的衣服来装扮自己,做出种种鬼脸,对着镜子左摇右晃地观察自己。哲学的多样化,正是表现了人类精神渴求在各种形式中认识自己的欲望。
(8)、作者罗伯特·所罗门是世界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目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百周年纪念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
(9)、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10)、严谨的思想体系将诸多范畴连接起,从法条到国家到世界历史,统一勾勒出内在的脉络:因此,本次读书会是思考法律、社会、国家的相互张力的绝佳机会。
(11)、对立统一告诉人们,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没有绝对的纯,只有在不停地变化运动之中,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和静止相对而言,并且互以对方为前提而相对立,并在互以对方转化。无是何知非,无非当然也就没有是,毛主席把对立统一叫一分为是更通俗的解释。
(12)、第辩证法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方式,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非常难的。我们常规的思维是什么呢?就是非此即彼,非错即对,也就是西方的一元论思维。信了神,那一定是我的神好;一件事,一定要分出好坏对错;一个人,一定要评判好人还是坏人等等。但实际上,简单的还行,复杂的事情和复杂的人是无法用此方法的。比如一个人骗了贪官的钱,然后拿了一部分钱赡养父母,一部分钱做了慈善办学校,一部分钱贿赂了另一位官员,一部分钱自己享受了,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还是坏人结果不重要,但大多数人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他打上“好人”或者“坏人”的标签,即常规思维。
(13)、DudleyKnowles,RoutledgePhilosophyGuidebooktoHegelandthePhilosophyofRight(NewYork:Routledge,2002)
(14)、凭借对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提出,尼采开启了整个20世纪的艺术哲学和美学研究的序幕。本书辑录尼采生平著述中与艺术哲学相关的探讨,凸显了一个处于哲学与艺术、哲学与歌剧、哲学与诗歌关系中的尼采。从青年时代的《悲剧的诞生》起,艺术和美学问题就一直是尼采的思想焦点之一。本书收录《悲剧的诞生》和《瓦格纳事件》两本书及《权力意志》一书中与艺术哲学相关的内容。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尼采终其一生最为偏爱的神话形象,贯穿其一生对哲学和美学的深切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的艺术哲学完全可以称为“酒神美学”。
(15)、题主,你的问题有好几个掰扯点:1哲学的界定;2爱的定义;3怎么定义“本质”。最后才能回答爱的本质是什么。
(16)、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17)、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18)、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19)、《西方文化对于本体的研究不能究竟,中国的智慧对此早就有完美的答案与应用》
(20)、FrederickC.Beiser,Hegel(NewYork:Routledge,2005)(有中译)
4、黑格尔哲学名著
(1)、综上,爱是精神物质并进的,文体两开花。单一的精神支持是爱,但对于人类来说的爱一定有物质支持跟上。就像人体本身,气机与肉体是相合的,这就是爱。
(2)、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