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辜鸿铭晚年凄惨
1、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让他遍尝人间冷暖,也在小毛姆稚嫩的心灵上投下痛苦的阴影。
2、1901年,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被撤职以后,被慈禧太后再度任命为议政大臣,前往北京和谈,同年一月,因为李鸿章晚年旧疾发作,病入膏肓,为了尽快签订合约,李鸿章将议和银两由10亿两白银压到4亿五千万两,意为“大清朝国民每人一两,以示耻辱”,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鬼才辜鸿铭骂李鸿章是“误国奸臣,与秦桧无二”,气的李鸿章口吐鲜血,于签订条约后的同年病逝,享年78岁
3、二十世纪初辜鸿铭在上海任职时,曾与几个外国朋友逛十里洋场。洋人见沿途艳旗高张、娼馆林立,惊异上海的卖淫妇何其多也。辜鸿铭巧言遮丑,说:rostitude,destitude(卖淫者,卖穷也),隐含的意思是并非中国妇人品行不佳,而是因穷途末路,不得已而为之。
4、正是因为具有这些才能,辜鸿铭才有立身之阶:张之洞收他在幕府中任职20年,并颇为依重他,后又向朝廷举荐他。袁世凯也曾想起用他,被拒绝后还想拉拢他,许之每月600大洋,来做家庭教师。蔡元培也力排众议,让他来北大当教授。
5、辜鸿铭还获得13个博士学位,思想跨越20世纪的东西方,是真正的学贯中西、文理兼通。而他学外语的方法,是他的义父布朗传授的辜鸿铭10岁就随他的义父——英国人布朗来到了苏格兰,并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
6、辜鸿铭学贯中西。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不但要售票,而且票价要高于“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梅兰芳的戏票价格为一元二角,而辜鸿铭的讲演票则开价两元,却还很叫座。足见他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7、你以为他是靠着各种狗血桥段赚足读者的注意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8、这位善良的英国绅士告诉辜鸿铭带他到欧洲求学的目的,是为了给他安上一副具有透视能力的眼镜,贯通中西,日后担负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并支持他学成东返。
9、辜鸿铭是民国时期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曾经用外文翻译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受到人们的赞赏,辜鸿铭并没有遗臭万年,只是他有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被人们大加批判,从而忽略了他优秀的地方,认为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那么辜鸿铭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人们这么讨厌呢?
10、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11、儿子辜守庸,日本夫人贞子所出,倍受辜鸿铭溺爱。用守庸自己的话说,是过了一辈子公子哥儿的生活。成婚后,育有四男二女。长子辜能以解放后到台湾卖文为生。1957年,辜鸿铭百岁冥诞时,辜能以组织力量出版辜鸿铭的著作。次子辜营商解放后留在北京。
12、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
13、依照布朗的计划辜鸿铭应该先在英国学文、史、哲学及社会学,然后再到德国学习科学。学成之后才可以回中国修习传统文化。布朗当初确实没有看错,辜鸿铭十四岁时,学术造诣就已经非一般人所能比。他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不仅初步完成了布朗拟定的家庭教学计划,而且基本上修完了所在中学的各门主要课程。布朗不禁暗自为养子的聪明而感到骄傲。辜鸿铭在学校里初步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其他课程的成绩也都很出色,已经可以申请毕业了。
14、在张之洞的举荐下,做了多年幕僚后,辜鸿铭当上了上海黄浦浚治局督办,这是一个月薪高达800两银子的肥缺。辜上任后,发现局里的洋雇员贪污挖泥工费,十分愤怒,要予以严办。但将情况呈报上去之后,上级却决定不查办。辜鸿铭气愤不过,想方设法将此事捅到了报纸上。
15、1877年4月,辜鸿铭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相关科目的考试,在英国文学方面的学位考试中又表现非凡,顺利获得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这一年辜鸿铭仅20岁。
16、林纾生于1852年11月8日,逝于1924年10月9日。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
17、这个怪老头留下的著述其实不多,这倒不是最可惜的,最可惜的是,他被深深误读。
18、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他不仅赢得了我们中国人的尊重,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19、(1)原因: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白然经济开始解体。(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2)原因: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满分。)(3)主要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满分。)
20、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通过一个女人的反抗和在就旧制度下的凋零,用小说主人公子君的故事告诉女性:“所有一切女子,尚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话。”
二、辜鸿铭咋死的
1、在毛姆众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的无疑就是《月亮与六便士》。
2、如果你感觉生活中缺了点什么,或者感觉生活过成老一套了,不妨打开《月亮与六便士》。
3、比如说他早在英国留学时,他已剪掉辫子,西装革履,一副洋派。后来人人谈论反清革命,他反而把满清人硬栽上的辫子重新留了起来。原因很可能是“立异以为高”。当然,也符合他复古派的身份。北大的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4、此外,辜鸿铭脾气古怪,骨子里又十分守旧,热爱祖国,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而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知识分子,十分推崇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却又过度否定,这让辜鸿铭和胡适,完全处在了对立面。
5、然而,他毫无画画基础。他简直疯了!毛姆以印象派画家高更的感人事迹为蓝本,写出一个仅有热爱即行动、受苦受难追求自由与梦想的伟大故事。
6、辜鸿铭用了半年多,稀里胡涂地把《浮士德》大概背了下来。第二年布朗才开始给辜鸿铭讲解《浮士德》。他认为越是晚讲,了解就越深,因为经典著作不同于一般著作,任何人也不能够一听就懂。这段时间里辜鸿铭并没有停顿对《浮士德》的背诵,已经可谓“倒背如流”了。
7、果然,这个办法很有效,不到三天,李鸿章和妻子赵小莲的棺材就被拖了出来,众人打开棺材,见赵小莲的尸身保存完好,毫无腐烂痕迹,随身在棺材里还带有两块金砖,上交后经鉴定是铜块,赵小莲随身裹挟的丝被,曝光后被当地村民拿回家拆开做成了衣服和棉被,李鸿章棺材因潮湿,有些腐烂,不过随身陪葬品完好,身穿黄马褂的李鸿章身边有眼镜、怀表、拐杖、金银器物和一把宝剑,后来公物上缴后,这把宝剑还被借到了省话剧团当道具
8、闻名英伦的王尔德案件发生后,毛姆从此远离故土,几乎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9、马一浮(1883~1967)
10、现举几个比较公认的近代大师吧。
11、有一次,辜鸿铭在电车上看《泰晤士报》,几个同车的英国人见他的样子可笑,出语侮辱。辜听到后,故意将报纸倒过来看。英国人更加嘲笑他连字都不认识。此时辜鸿铭看着倒着的报纸,将整段文章朗诵出来,并说,“英文太简单,如果不倒着看,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12、《论语·季氏》有云:“生而知之才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兽而学之,又其次也。困兽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至于“困”字的意思,旧注谓“有所不通”,钱穆先生解作“经历困境”,辜鸿铭则自谓“吃不消”。他晚年曾对人说:“其实我读书时主要还是坚持‘困兽而学之’的方法。久而久之不难掌握学习艺术,达到‘不亦说乎’的境地。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学习得快,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
13、回到题主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辜鸿铭在前三个条件上,那是完全满足的,这个没有争论的必要,至于人格,品德方面,辜鸿铭对大清的愚忠,只能说是其本身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性格狂傲一点,也是文人应有的风骨,所以,综上所述,辜鸿铭完全担得起大师的名号。
14、在北大上课的辜鸿铭,总是穿着一身长袍,拖着自己的长辫,一副“老学究”的做派,这和总是西装革履、留着短发的胡适,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15、郭沫若(1816~1912)
16、改革30多年后,李鸿章的历史地位再次被确认,当地还有人捐钱修建了李鸿章祠堂,重修了李鸿章墓地,不过这座坟墓里,除了有一块从当地农民家里找来,已经被做成桌子的棺材板以外,再无李鸿章任何遗物
17、在互联网还未兴盛之时,怀才不遇是常事。卡夫卡、梵高、高更莫不如此,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声名显赫。
18、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19、辜鸿铭很重视维护儒家学说的传统价值,1893年他在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备铸币厂时,有一天铸币厂的外国专家联合请辜鸿铭吃饭,大家对辜很尊重,推他坐首席.宴会上,有一个外国人问辜鸿铭:“你能否给我们讲讲贵国孔子之道有何好处?”,辜鸿铭立即说道:“刚才大家推我坐首席,这就是行孔子之教.如果今天大家都象你们西方所提倡的竞争,大家抢坐首席,以优胜劣败为主,我看这顿饭大家都吃不成了,这就是孔学的好处!”
20、在相关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能开宗立派,比如苏东坡,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宋词“豪放派”这一流派,或傲立巅峰,比如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从古至今都是最顶级的。或桃李满天下,比如孔子,教育培养了七十二圣人
三、辜鸿铭的后代壮况
1、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
2、他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
3、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4、同时,辜鸿铭的国学造诣极深,经常发表“中国文化碾压西方文化”的言论。
5、辜鸿铭的一生可谓是清末民初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6、他不仅笔下功夫了得,嘴上功夫也了不得——
7、我想告诉世界的每一个人:辜鸿铭先生不是老顽固,而是坚守着一颗爱国心——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精神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8、辜鸿铭还依此法教会了他的女房东简易的拉丁文,也不过三两个月的工夫而已。辜鸿铭深厚的西方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的经历。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诗时,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西方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
9、100多年后,我们终于读懂了辜鸿铭先生。
10、吉米老师免费学英语,天天送福利!
11、从医科毕业后,毛姆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
12、23岁那年,毛姆弃医从文,从此一写就是近70年。差不多同期,在地球另一面,中山先生也开始了“医国生涯”。在名扬四海的作家里,弃医从文的还有鲁迅先生、当代作家余华。
13、辜鸿铭之所以狂,因为他有狂的底气,就是他的学识才能确实高人一等。辜鸿铭自小在欧洲留学,通晓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9种语言。他的这种“通晓”,不仅仅是流利对话,而是可以用其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孙中山、林语堂都曾认为其英文造诣“中国第一”。
14、1908年,他有4个剧本同时在伦敦上演,上一个做到这一点的人还是莎士比亚。
15、毛姆曾揶揄《复活》的出名是仗了作者的名气,他说透过《忏悔录》就能看到卢梭这个“意志薄弱、暴躁空虚又悲惨的人”,他还说狄更斯和巴尔扎克虚荣浮华,陀思妥耶夫斯基嗜赌成性,简·奥斯汀在他的眼中是个穿着土气的乡下妹子,艾米莉·勃朗特和麦尔维尔是隐秘的同性恋……
16、张岱年他对“国学大师”的见解:即至少要涉及哲学、文学、史学和古代科学等几个领域,并有突出的建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张岱年先生虽然在这里没有具体谈及其具体内涵,但像天文、历算、农学、医学和养生学等等,至少包括在其中。
17、旅游、写作、美女帅哥环绕,不说文艺青年爱得要死,这样的生活,搁谁谁不羡慕?
18、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19、他追寻一个女明星八年,在功成名就之时,他自信满满前往求婚,对方却迅速嫁给别人。
20、具有较高的品格:所谓德不配位,必遭灾殃,个人觉得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或者其他领悟,要成为公认的大师,良好的品德是最起码的要求。北宋“苏黄米蔡”称之为宋四家,但从来不会有人将大师的名号赋予“六贼之首”的蔡京,就是这个道理。
四、辜鸿铭死后
1、布朗对养子的寄望极高。他曾告诉辜鸿铭:“我若有你的聪明,甘愿作一个学者,拯救人类;不作一个百万富翁,造福自己。让我告诉你,现在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想侵略中国,但是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学者却多想学习中国。我希望你能够学通中西,就是为了让你担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能够给人类指出一条光明的大道,让人能过上真正是人的生活!”
2、辜鸿铭1856年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一个橡胶园里,自小俊敏的他被在当地传播基督教的苏格兰传教士布郎赏识并收为义子。13岁时随义父前往欧洲接受西洋教育,就读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歌德母校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而后在法国、意大利游历和学习。总共长达14年的欧洲游学不仅使他深谙欧美文化的精髓(共获得13个博士学位),而且也造就了一个精通英、法、德、日、俄、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外语的语言天才,后曾为六国使节充当翻译而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第一”。
3、他这种有点尖酸刻薄的语言风格背后,是他两个鲜明的特点。
4、在历史地位上,李鸿章是清朝时期唯一获得国际称赞的外交家,日本首相评价他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能和西方列强在谈判桌上一争长短的人”,美国人称赞他为“中国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名人,晚年结局却异常凄惨
5、幼年的毛姆可谓命运坎坷。他生于巴黎,不满10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于是被送回英国寄居在叔叔家。
6、VincentvanGogh
7、在提议被通过,决定可是实施以后,工人们开始对李鸿章墓地大力发掘,不到几天就挖到了地下墓道和封土,可由于李鸿章墓道几乎都是进口砖材料打造,人工无法开凿,只能强行爆破,结果几次起爆过后,墓道安然无恙,最后还是有人建议,在墓地附近100米处,挖出一条隧道,直通墓内,将李鸿章的棺材拖出来
8、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胡适一直是当时走在时代潮头的新派;而从西方回国的辜鸿铭,思想却反常的守旧。这一点,从两人的打扮上就可以看出来。
10、民国初年,议会贿选成风。辜鸿铭在参加一次国际聚会时碰到一位议员,便指着此人,用英语说:“此人要用800大洋买我的选票。诸位,我辜鸿铭如此卑贱吗?”
11、展开这篇文章的,我希望是辜鸿铭先生的背景。1857年,辜鸿铭先生出生在马来半岛上槟榔屿一个华侨世家,他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葡萄牙人,因此他拥有了“中西合璧”的相貌:黄皮肤黑头发,却有一双蓝眼睛。而辜鸿铭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拥有着13个博士学位,精通9门外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2、1911年,张謇、唐绍仪来劝辜鸿铭辅佐袁世凯,辜不仅拒绝,而且奚落两人:“鄙人命不犹人,诚当见弃。然则汝两人者,一为土芥尚书,一为犬马状元乎?”好在唐绍仪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对此并不介意。辜去世后,唐还曾向国民政府为他申请国葬。
13、其中道家和佛家,受众面比较小,公认更谈不上,不便回答。
14、到后来,不仅希腊、拉丁文,即如法、俄、意各国的语言、文学,辜鸿铭也能做到一学就会,触类旁通。据说辜鸿铭回国后,除本国语言外,尚能操九种文字与人交流,则其基础主要是在爱丁堡大学读书时打下的。
15、1月25日,这个看起来和其他364天相比毫无长处的日子,却随着1874年威廉·萨姆赛特·毛姆的诞生,被永远载入文学史册,年复一年,被无数文艺青年追思。
16、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17、作为混血儿的辜鸿铭,天资聪颖,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并指导他阅读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一批大文豪的作品。
18、一个外国人曾嘲笑辜鸿铭:“我们西方人的理论是不断创新变革的,而你们的孔子理论一直没变化,2000年来还是那样。”辜鸿铭当即抛出一个“呵呵”的表情,冷笑道:“孔子的思想已经达到了巅峰,讲的就是本质的规律。就好像一个人已经到了山顶,你还让他去哪呢?难不成踩着空气上天?”对方无言以对。
19、钱穆(130~1930)
20、与口吃对抗的,还有他的性取向。
五、辜鸿铭
1、有人说他狂,但先生他确实有狂的资本。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他筹建了由国人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的高等学府——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并在自强学堂正式成立后,任方言教习,成为自强学堂一代名师。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出版了《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
2、回国后的辜鸿铭,很受张之洞赏识,后来更是进入了北大任教,事业发展很顺利。然而,随着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胡适也很快进入北大任教,辜鸿铭和胡适的恩怨,才就此开始。
3、辜鸿铭对那条“象征性的发辫”确实坚持己见,他曾对毛姆说:“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末了的一个代表。”辜鸿铭还骂所有剪辫子的人是“没有辫子的畜生,野兽!”民国初年,人家剪掉辫子后戴顶帽子,他就骂人家:“沐猴而冠!”
4、所以,辜鸿铭的愤怒也是有原则性的,并非随心所欲地乱来,这也是最终保证辜鸿铭平安度过一生的原因之一吧。
5、在历史上,提起晚清重臣李鸿章,绝对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作为和张之洞、曾国藩等人共同撑起清朝吏治系统的四大重臣之李鸿章一生的传奇无数,不过大部分人对他的争议,都停留在晚清时期,作为“洋务派”运动领导和清朝外交大臣,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诟病,就是代表清廷,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
6、梁启超、章太炎、马一浮)、陈寅恪、钱穆、王国维、季羡林、梅贻琦、辜鸿铭、梁漱溟等等。
7、辜鸿铭的女房东常常拿着《伊利亚特》来到他的房间,把学过的诗句背给他听,请求他的指点。辜鸿铭的教法果然有效,他的女房东在希腊文方面进展神速。许多客人见辜鸿铭教她学希腊文的方法与众不同,都大为惊讶。
8、他文学戏剧两开花,轻轻松松财富自由——
9、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布朗先生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会说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辜鸿铭的母亲却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
10、投稿邮箱:1400292226@qq.com
11、他来中国一趟,就写了3本书,其中包括《面纱》和《在中国屏风上》。
12、辜鸿铭第二个表现狂的方式是见人就骂,主要骂的还是达官显贵或社会知名人士。
13、前后长达三年的日本讲学,辜鸿铭并没有在日本实现自己复兴中国文明的伟大梦想。一九二七年的暮秋,万木凋零,辜鸿铭在东京帝国大学草草做完最后一场演讲,在一场秋雨中孤独地离开了日本。踌躇满志而来,却郁闷而归,此时的留着长辫的辜鸿铭离去的背影显得格外凄凉。但毋须质疑,在中日交恶的大环境下,辜鸿铭前后跨越三年的日本讲学,其本身就是中日交往上一个熠熠生辉的奇迹,是中日交往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尤其是在中日官方交往一无是处的那个年代。
14、做着皇帝梦的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哪里顾得上女性的痛苦,讽刺的是,一些卫道士和复古派更是把践踏文明当成保护传统的幌子,加以吹捧。辜鸿铭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一个喝过洋墨水大海龟,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对于国家命运毕竟目光短浅,对一些传统陋习死死的抱着不放,“多妻制”、“三寸金莲”成了他捍卫的传统的蹩脚说辞。刚刚看到曙光的女性又被推向了暗无天日的境地,让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和一些爱国志士痛心疾首。
15、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国学大师十位:
16、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17、辜鸿铭还是一位混血儿,他的父亲辜紫云是福建人,祖辈由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马来半岛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
18、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能流传于世,这一点容易理解,大师要有真才实学,而不是看“听说”。
19、你应该提问近代学者,现代专家的话,不太好回答。
20、若说起儒家和道家,不如说是国学更合适。国学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每个时期都会有大师存在。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