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诗名词大全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月夜金陵怀古》
3、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4、(竹枝词)又名竹枝,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一带民歌,唐刘禹锡据以改创新词,盛行于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唐人所作多以写旅人离思愁绪或儿女柔情。后人所作多歌咏风土人情。
5、“毛公墓”:位于现在郭家村乡三十里铺村,宋代等早期古籍就记载这里为“毛公(墓)冢"、”毛精垒“,也有说此地为毛苌的”衣冠冢“的,即将《诗经》传授者毛苌死后的部分衣冠葬于此地,以示纪念。不管怎样,这里可算是历史颇久的古迹了,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人曾派人到此祭奠,并作诗怀念。
6、(诗余):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个类目,就称为“诗余”
7、林徽因其名出自: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诗经·大雅·思齐》。
8、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9、(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
10、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2、1929年,毛泽东写于瑞金。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14、就像作家汪曾祺所说的,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6、(对句)见“出句”条。
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故园置酒·刘希爽)
19、(和韵)和诗一种方式,即比照原诗中的韵作诗,可分为三种情况:⑴用原韵,而与原作韵脚的字不同,称依韵。⑵用原韵,也用原字,且韵脚字的先后次序都相同,称次韵,亦称步韵。⑶用原韵原字,而韵脚字的选后次序不同,称用韵。
20、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二、名诗名词大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2、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3、(险韵)诗韵术语。诗韵中包含字数极少的韵部。如平声的江、佳、肴、咸等韵,写诗时从其中选择韵脚字,余地小,甚至有选不出的危险,故名。指诗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险,但能化艰僻为平妥,能造成奇特的效果。唐代韩愈喜用险韵,宋代苏轼曾以“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六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称西汉谷永有六言诗,《文选•左思〈咏史〉》李善注说西汉东方朔已有六言诗,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唐人也有偶然写六言诗的,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顾祝的《过山农家》。有古体、今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6、本色语文,纯真文化,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7、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8、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9、(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10、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3、古代诗人赵蕃曾经居于玉山,和三清山有深远的缘分。诗人运用了文学加工手法,描绘三清山的雄伟气势和浓厚的佛道色彩,历来是介绍三清山的名篇。
14、(寓声乐府):自创新曲,而寓其声于旧调。
15、对于中国人来说,唐诗是开蒙的必修,唐诗的精髓随着小儿郎稚嫩的诵读声根植于灵魂深处。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带有花名的诗句有哪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陆游《西江月》
1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19、叶嘉莹论诗词:诗显而词隐
20、(分韵)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待,叫作“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後来并不限於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怀”。
三、名诗名词大全简单
1、第四章(1)诗词的节奏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4、茅檐常扫凈无苔(tái),
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古诗)古代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古诗十九首》,因不能确定作者和写作年代,故称古诗。古体诗的简称。参见“古体诗”。
7、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8、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南词):北方人称词为南词,以区别于北词(曲)。
11、有生活中静与美,生命里喜与忧,爱与青春,态度与风骨……
12、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1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5、(葫芦韵)亦称葫芦格。为作诗用韵的一格。葫芦韵是先二后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
16、《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7、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18、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9、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2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名诗名词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3、(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
4、有人说,不读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不是真正的读诗人。
5、(作者)李白(朝代)唐
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7、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8、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9、(五言诗)诗体名。每句五字,有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之别。起于汉代,魏晋至隋唐,大为发展,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旧时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武、李陵《河梁赠答》古体五言诗之始。
1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1、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12、《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集优秀诗词稿件,收满一辑出版一辑
13、《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1卷
14、(联句)写诗的一种方式。两人或数人共作的一诗时,人各一句或几句,辗转相继而成篇,叫联句。相传汉武帝与群臣合作的《柏梁台诗》,为联句之始,不可信。此作诗方式起于南朝,沿至唐代较风行。
1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6、(游仙诗)以描述“仙境”来寄托作者思想怀抱的诗歌。《昭明文选》列“游仙诗”为一类,选录晋代诗人何劭及郭璞的作品,“游仙诗”由此而得名。后世拟作者很多。至于借游仙写男女爱情之作,已失本意。
17、(尖叉)指称善于用险韵作诗。宋苏轼有《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末二句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末二句为:“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用“尖”“叉”二字押韵,虽用险韵,而造语自然,平稳妥贴,为险韵之名作。后因以“尖叉”为善用险韵之代称。
18、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19、所谓韵,一般分以下几种:叶韵,也叫谐韵,协韵,有些韵字如果读本音,就与此诗其它韵脚不和,需要改读相近的音,以协调声韵;通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换韵,除律诗、绝句不能换韵外,古体诗尤其长篇古体诗换韵比较自由;险韵,用生僻字押韵,一般是故求险奇,但能化险为平,没有凑韵的弊端。
20、《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名诗名词大全书法
1、“毛氏叔侄”:即毛亨毛苌,孔子删定《诗经》后传给子夏,代代流传至毛亨。毛亨从鲁地逃至河间,传授给侄子毛苌,毛苌成为河间国博士,终于使《诗经》得以流传后世。所以,有人称河间为“诗经文化诞生地”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诗经》早就有,正确的说法是河间为“诗经文化发祥地”,因为有了毛亨毛苌,《诗经》才得以流传,否则就失传了!
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相似的生活轨迹,使两人的词风有不少相同之处,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生活及感受的不同,他们词风又同中有异。
4、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7、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8、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9、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10、(双声叠韵)音韵学术语。双声指两个字的音节声母相同,如珍珠、参差等。迭韵指两个字的音节韵部相同,如窈窕、荒唐等。双声迭韵是古汉语中构成双音节词的重要构词手段,用于诗歌,则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11、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
13、金陵与庐陵,俱出白鹭洲。
14、(借对)亦称假对。诗律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如杜甫《曲江》诗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又,古时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借“寻常”对“七十”,是数词对数词。还有借字音的,如唐刘长卿《重别薛六》诗中:“寄身且喜沧海近,顾影无如白发何。”“苍”,对“白”字,是也颜色词。
15、诗中提到的快阁在吉安市泰和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是全国闻名的古建筑之一。
16、(狐平)诗律术语。律诗大忌。五律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七律中“仄仄平平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是“犯狐平”,也就是说,除了韵脚之外,只余一个平声,是不许可的。倘若用了仄声字,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8、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赠何七判官昌浩》
19、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一节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20、(辘轳体)杂体诗名。律体为八句五韵,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五首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故名。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