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金资料简介50字左右
(1)、其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2)、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
(3)、 陈晨,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声乐、朗诵教师,主持人。
(4)、活动︱掏出自己燃烧的心,为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们照亮路途——读巴金,晒藏书活动7月份成果展示
(5)、二哥觉民:拒绝家里的安排,逃婚而坚定地与琴在一起。
(6)、作者使客观景物染上自己的感情,又回转来化成了有情物,物与我融而为让人们从鉴物之情中,了解到散文抒情主人公——“我”之情。
(7)、1977年,众所周知的关键历史时刻,尤其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无疑是他们的“第二次解放”。作家巴金说:“打倒‘四人帮’,我得到了第二次的解放,我又拿起了笔。”这位写出过“激流三部曲”、《寒夜》的作家,曾经在现代文坛奋战数十年,然而在1977年的十几年间,他却一篇文章也没写过,反而写了无数的“思想汇报”。那是一个谎言和假话被当成真理的年代,作家甚至一度真心接受了那些谎言,并真诚地“自我检讨”,他目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被以“真理”的名义迫害以至离去,只要稍微说一两句真话,就会被认为是给自己“翻案”。因此,再一次得以真实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对作家几乎意味着重生,恍如大梦初醒,巴金说:“梦醒之后我找回自己的脑子,写出了讲真话的书。”
(8)、巴金诞生的那一天正是一九零四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
(9)、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10)、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11)、巴金(1904-2005),本名李尧棠。他是中国当代作家、出版家、翻译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是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12)、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13)、巴金在最初的回忆里有着下面的一段记载:“‘这孩子本来是给你的弟妇的,因为怕她不会好好待他,所以如今送给你。’这是母亲在她的梦里听见的‘送子娘娘’说的话……‘第二天就把你生下来了……却想不到是一个这样淘气的孩子!’母亲说这话时微微一笑。”
(14)、 大厅的一角,设有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主题书展。周立民先生潜心巴金研究,他在我校4月19日的读书节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不必读书”谈》的讲座,与听众探讨哪些书是不必读的,进而弄清读书的目的和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具体到巴金,他推荐了《随想录》。趁周立民先生来校,请他将展览的他的著作全变成了签名本。
(15)、难道借口“真话不是真理”我就可以信口开河?我反复解说只想用真话把我的心交给读者。可是我究竟说了多少真话?我究竟让多少人看到我的心?
(16)、作者表达了对巴金先生在文革后,一个人领头敢于说真话的钦佩。
(17)、觉新与梅表姐,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这三对恋人都彼此真心相爱,却因为祖父的意见而拆散,觉新与梅表姐相见而不能相认,觉慧与鸣凤生死两隔。祖父在临死前才做出了一点让步,答应了觉民,不再纠缠他的婚事。
(18)、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9)、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除此而外,这个封建大家庭挥霍奢侈的寄生生活,还造就了一代整日只会挥霍无度,过着穷奢极欲糜烂生活的“败家子”,这在高家“克”字辈人物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如高老太爷最喜欢的五儿子克定,不但嫖、赌、抽大烟、玩小旦样样精通,而且还骗取妻子的金银首饰去当卖,在外面私设公馆,蓄妓取乐。
(20)、《巴金选集》 I262/7780 四楼信息参考区
2、巴金资料简介100字
(1)、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2)、巴金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激流三部曲》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家》的影响最大。
(3)、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4)、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作品对于当今的我们仍然有意义,与矛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5)、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
(6)、“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巴金便是这样的人,这个冬天让我们走进这位十一月出生的作家。
(7)、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8)、巴金先生每天写日记,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他在日记中把自己当天的时间分配,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他真的很忙,每天大约六点半左右起床,然后参加活动,应酬。晚上凌晨左右睡。在时间的缝隙里写作,或者读书看报。对比我们现在的单休、双休,巴金先生并没有休息日。他每天都在工作,他的工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无论多忙,每天的写作或者译文工作都会进行,哪怕拖延入睡的时间。比如有一次,巴金为了完成稿子,凌晨三点半写完后再去睡,他说,不为名气和地位,写作本身就是他的价值,他的初衷从未改变。
(9)、我很喜欢文中描写繁星的一段:“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试试静静闭上眼睛,脑海中是不是能勾勒出这样美丽的画面呢?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让人不经意地联想到另一位大师凡·高的作品—《星夜》,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而给人们带来的却是同一种美丽的境界,如果要给这两幅画打个分的话,我想《繁星》一定更胜一筹,因为它没有色彩及线条的束缚,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天空,想象是美丽的,无边无垠的,能带每一个读者都不一样的“繁星”,这也是《繁星》的魅力之一吧,可见巴老又是如此高明,不仅把繁星之美带给我们,更创造出《星夜》望尘莫及的艺术效果。文末处写到“那个天上的巨人”,似乎是个悬念,想必这“巨人”不只是单单指天上的星星吧!
(10)、当生命的火焰熄灭,巴金留下的温柔和闪光,也将永远在世间熠熠生辉。
(11)、《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述了1919年起5年之间封建中国家庭逐步走向分化与衰落,最终高家的年轻一代冲破封建礼法走向新生活的故事。
(12)、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13)、大哥觉新:顺从家里抛弃了梅表妹,与瑞珏结连理;梅却因此展开受虐、离婚命运,两人皆遗憾。梅稍后病死,瑞珏也在城外生产后过世。
(14)、他受过新思想熏陶的“新青年”,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子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使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导致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与梅相爱却奉父亲之命娶了瑞珏,婚后还算幸福,但梅后来的回归给他带来无限内疚与痛苦,而梅也因此不久病逝。办高老太爷的丧事时,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把即将临盆的瑞珏赶到郊外生产。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因习俗礼教无法见她最后一面,在悲痛之下转而支持觉慧离开这个破碎的家。
(15)、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
(16)、《寒夜:巴金小说经典》 I246/772 黎明老年分馆
(17)、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18)、 ––⟪家⟫开篇的大雪
(19)、巴金(1904_2005),文学大师,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
(20)、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
3、巴金资料简介10字左右
(1)、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
(2)、《讲真话的书》囊括巴金先生1977年以后的全部作品,有针砭时事的杂感,也有追溯自身创作经历、怀念文艺界好友的回忆录,更多的是始终念念不忘自身乃至全部国人遭遇过的文化缺陷,秉持“讲真话”、“写真话”的原则敲打自身的灵魂,敲打民族的灵魂,可以说达到了巴金先生晚年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峰。
(3)、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4)、他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要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并没有任何改变,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高老太爷冷酷的同时,也流露出长辈慈祥的一面,年夜饭的微笑,临终前的忏悔,对觉民婚姻的最终成全等,既表现了他面对强大新生力量的幻灭感,没落感,也表现了亲情未泯的一面。
(5)、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同时巴金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
(6)、觉新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忍耐力,能够忍受命运的一切不公。他压抑着自己的痛苦,强颜欢 笑,从不在行动上有反抗,一切悲苦一个人默默忍受。他一切听从别人的指手画脚,丢掉了自己做人的基本权利,似乎他的存在只是为着证明着封建势力的强大。
(7)、 5月1日图片文献展将移至新华书店展出,主题书展在越秀图书馆大厅继续,5月30日结束。
(8)、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在巴金的《家》中,长辈们对子女们的婚姻包办代替、横加干涉,酿成了一幕幕悲剧。
(9)、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
(10)、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成功的形象——进步青年觉民,敢作敢为的三哥觉慧,不愿屈就的丫鬟鸣凤,多愁善感的梅表姐,端庄大方的大少奶奶瑞珏,而刻画得最成功、最生动的形象,就是让人又恨又爱的大哥觉新,他在封建旧思想和五四新思想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11)、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周老太太、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12)、在北京分别的情景还在眼前。我们竟会变得那样简单,那样幼稚,会相信两三个月后在共产主义社会再见。那个中午,他约我在一家小饭馆吃饭,我们头脑都有些发热,当时他谈得最多的就是这个。
(13)、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14)、 巴金先生这篇不朽的传世之作、经典朗诵作品《我的心》曾被无数朗诵爱好者演绎过。读这篇作品,能被作者在其中倾注的深沉而剧烈的情感所深深震撼,如黄钟大鼓,令人振聋发聩!期望鄙人的朗诵能触动到各位听众内心深处那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中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先生说:“朗诵,就是用心说话。”演员,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此为真理是也!
(15)、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16)、她是封建迷信的殉葬者。典型的贤妻良母,为自己所爱的男人付出一切,最后难产而死。
(17)、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18)、巴金的儿童时代,也正是他光明的黄金时代,在那时候,他是被热爱和甘饴的空气包围着!巴金在“忆”里的最初回忆里写过下面的两句话:“母亲使我在温柔和平的空气里,度过了我的幼年时代。”
(19)、“生活是这样和平的。没有眼泪,没有悲哀,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平静的喜悦。”
(20)、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
4、巴金资料简介60字左右
(1)、《繁星》应该就是巴金的一个缩影,将其品质充分显露出来,可谓在在《繁星》中解读巴金了吧!
(2)、一个梦!巴金爱做梦;他的生命就在一个梦中开始了。
(3)、就创作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往往将生活写进作品中,体味人生百态。在巴金的小说世界里,家即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构成社会生活的细胞。巴金从家庭生活为切入点,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4)、 巴金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著作。
(5)、孔教会的会长,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6)、新版在包装上采用了更为舒适的设计,精装上下册外加精致函套,开本、纸张、排版都比旧版本更适合阅读。
(7)、《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巨大的作用。
(8)、就语言风格而言,总体说来,巴金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情感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对巴金的语言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为主,感染性极强,而后期则开始由热变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使得作品的悲剧感油然而生。
(9)、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注:《〈激流〉总序》)。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10)、巴金无比珍惜这又一次能够写作的机会,也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1980年的时候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创作两部长篇小说、一部《创作回忆录》、五本《随想录》,翻译亚·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五卷本。后来的事实是他再没有新的虚构作品面世,《往事与随想》也只译完前两卷,但是却写下了给思想界带来巨大影响的五卷《随想录》,外加一卷《再思录》,以及无数的杂文随笔、回忆录——这些文章加在一起,就是这部《讲真话的书》。
(11)、“母亲是爱我的。虽然她有时候笑着说我是淘气的孩子,可是她从没有骂过我。”
(12)、 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这颗心痛得更厉害了。 我要向我的母亲说:“妈妈,请你把我这颗心收回去罢,我不要它了。记得你当初把这颗心交给我的时候,你对我说过:‘你的爸爸一辈子拿了它待人,爱人,他和平安宁地过了一生。他临死把这颗心交给我,要我将来在你长成的时候交给你,他说:“承受这颗心的人将永远正直,幸福,而且和平安宁地度过一生。”现在你长成了,那么你就承受了这颗心,带着我的祝福。到广大的世界中去罢。’这几年来我怀着这颗心走遍了世界,走遍了人心的沙漠,所得到的只是痛苦,痛苦的创痕。正直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和平在哪里?这一切可怕的景象,哪一天才会看不见?这一切可怕的声音,那一天才会听不到?这样的悲剧,那一天才不会再演?一切都想箭一般地射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上已经布满了痛苦的创痕。因此我的心痛更厉害了。” “我不要这颗心了。有了它,我不能够闭目为盲;有了它,我不能够塞耳为聋;有了它,我不能够吞炭为哑;有了它,我不能够在人群的痛苦中找寻我的幸福;有了它,我不能够和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了它,我再也不能够生活下去了。妈,请你饶了我罢,这颗心我实在不要,不能够要了。” “我夜夜在哭,因为我的心实在痛得忍受不住了。它看不得人间的悲剧,听不得人间的哀号,受不得人间的凌辱。它每一次跟着我游历了人心的沙漠,带了遍体的伤痕归来,我就用我的眼泪洗净了它的血迹。然而它的伤痕刚刚好一点,新的创痕又来了。又一次它似乎也向我要求了:‘你放我走罢,我实在不愿意活了。请你放了我,让我把自己炸毁,世间再没有比看见别人的痛苦而不能帮助的事更痛苦的了。你既然爱我,为何又要苦苦地留着我?留着我来受这种刺骨刻心的痛苦?’我要放走它,我决心让它走。然而它却被你的祝福拴在我的胸腔内了。” “我多时以来就下决心放弃一切。让人们竞争,去残杀;让人们来虐待我,凌辱我。我只愿有一时的安息。可是我的心不肯这样,他要使我看,听,说:看我所怕看的,听我所怕说的,说我所不愿说的。于是我又向它要求到:‘心啊,你去罢,不要苦苦地恋着我了。有了你,无论如何我不能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了。请你为了我的幸福的缘故,撇开我罢。’他没有回答。因为它如今知道,既然它已被你的祝福系在你的胸膛上,那么也只能由你的诅咒而分开。妈妈,请你诅咒我罢,请你允许我放走这颗心罢,让它去毁灭罢,因为它不能活在这样的世界上,而有了它,我也不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有了这颗心以来,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到而今我的爱被人出卖,我的幻想完全破灭,剩下的依然是黑暗和孤独。受惯了人们的凌辱,看惯了人间的惨剧。现在,一切都受够了。可是这一切总不能毁坏我的心,弄掉我的心,因为没有得到母亲的诅咒,这颗心是不会离开的。所以为了你的孩子的幸福的缘故,请你诅咒我罢,请你收回这颗心罢。” “在这样大的血泪的海中,一个人一颗心算得什么?能做什么?妈妈,请你诅咒我罢,请你收回这颗心罢。我不要它了。” 可是我的母亲已经死了多年了。
(13)、最新版《讲真话的书》已于2017年7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最初的版本也是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所以本次出版可说是一次暌违二十多年的“回归”。
(14)、巴金先生的文章文字简约,内蕴深厚,风格恬淡,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用心体会这盏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灯吧。
(15)、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6)、ISBN:978-7-5411-4665-7
(17)、友情中,做最温暖的知己;爱情中,做最温柔的丈夫;尘世里,做最善良的凡人。
(18)、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19)、巴金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这位世纪老人拥有一个柔软心,深情地活着。
(20)、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要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
5、巴金资料简介20字
(1)、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2)、而他也能投身时代浪潮,随着时间的发展写出不同风格的著作,从而紧紧抓住时代精神屹立不倒,相比较很多在民国时出名几年、十几年就消散的作家,他的作品常青长驻,也许就像他所言:“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那般,将自己投身于写作之中,从而换来了大众对他的喜爱和“人民作家”称号的认可。他的一生,是用写作来展现时代给予的馈赠,再让时间把它流传下去,影响乃至教育后人。
(3)、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5)、起初我真心认罪服罪,严肃对待;后来我只好人云亦云,挖空心思编写了百份以上的“思想汇报”。保护自己我倒并不在乎,我念念不忘的是我的妻子、儿女,我不能连累他们。
(6)、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7)、三兄弟是高老太爷的继承人,但具有不同的性格。克明的作风比较正派,克安、克定是地主阶级“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典型,在父亲的荫庇下,吃喝嫖赌、抽大烟、捧戏子,挥金如土,把父亲的那种淫秽的行径完全继承、效法了下来,平时对高老太爷敬重的唯恐不周,但高老太爷刚刚去世,这些人就为财权族权争闹不休,演出了一幕幕的丑剧。
(8)、十年的噩梦之后我找回自己的脑子,写出了讲真话的书
(9)、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10)、但觉新也在不断地改变,他既听从家中的长辈的话,也同时为三弟和二妹的出走筹集款项。
(11)、鸣凤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痛心疾首而又无力反抗的力量禁锢着她的感情,她与觉慧爱恋,她的自由,她的一切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她不能自主,她得受人摆布。“人与奴”“爱与卑”在这个少女的心中这两对矛盾越来越尖锐,交锋越来越激烈。她的死是被压迫阶级对压迫阶级的强烈反抗。她到底用是清白之躯捍卫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她用自己年轻优美的生命向专横残酷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出最严厉的抗议!鸣凤的死加速了高家衰落,尤其在高家垒筑的封建仕宦的脆弱而又顽固高墙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唤醒了高家第一个叛逆者——觉慧。
(12)、在内容上,新版逐一参照了以往各个版本,修订了文字上的若干讹误;同时,书后以“附录”形式新增了一篇巴金后人的回忆文章,谈及《讲真话的书》最初版本的出版历程及各种曲折。从中我们得知,哪怕是在改革开放十几年之后,这部巴老坚持要“讲真话”的书,仍然有所不能“讲”,先是巴老决定暂时“保持沉默”,先不出版,到最后出版时,仍不得不以“存目”的方式抽掉个别文章,而仅在目录中保留标题(在后来的新版中才得以恢复)。文本内外的故事,也别有意味。
(13)、社会在前进,文明却未必。我们常说文明是在苦难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人的苦难却常被白白浪费;我们早已知道“启蒙”曾经悄然被“救亡”所淹没,但是在“救亡”已无从谈起的今天,我们又何尝记得起过我们的文明是否在发展?也许,这才是我们今天重读这部厚重经典的意义。
(14)、 2018年4月11日,由嘉兴学院图书馆、巴金故居、嘉兴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文献展、巴金主题书展”在越秀校区图书馆大厅开展。展出以来,不少学生驻足。此次活动系嘉兴学院第十届“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也是巴金故居2018高校巡展中第一次走出上海。
(15)、这些作品放在一起之所以成立,在于它们贯穿始终的强烈的反思意识。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巴老历经了最深的苦难,看着妻子承受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并最终逝去,但是他在这些文章中并不着眼于控诉,他也承认自己曾经真诚地参与过历史的荒唐:“最可笑的是,有个短时期我偷偷地练习低头弯腰、接受批斗的姿势,这说明我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批斗,而且想在台上表现得好。”当然,他也很快醒悟过来,醒悟之后是更深的恐惧——他意识到,再不可思议的谬论也有可能被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发自内心地接受,而当这种“真诚的荒谬”遍及全社会,那只能是人类的灾难。
(16)、在《繁星》中,巴金两次提及母亲,可见“母亲”这个词语在他心中的分量是多么沉重,母子情深,哪是生生死死可以隔绝的感情?巴金也是个目光很敏锐的作家,天上的繁星,他也能拿来充实自己的写作,不做生活的留心者,怎么能创作出贴近生活呢?
(17)、黑夜里的灯光可能很昏黄,也可能很不起眼。但是对于孤独的人,对于正在黑夜中前行的人,它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一种鼓舞,一种安慰,一种指示,一种帮助……“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孩子们,读完这篇文章,你应该已经领悟到了灯光的意义了吧,那么,学着点一盏灯吧,不仅可以照亮自己,还可以温暖正渴求灯光的人!
(18)、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19)、巴金著《激流三部曲》之二《春》,是之前《家》的续集,故事继续随之发展,讲述了三房的淑英在觉民、觉新、琴等人的帮助下逃出家庭,逃到了觉慧所在的上海。
(20)、 1973年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2007年进入上海市作家协会工作,现为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出版有巴金研究专著和传记《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画传》、《巴金论稿》、《似水流年说巴金》《版本摭谈》等;文学评论集《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世俗生活与精神超越》、《人间万物与精神碎片》、《闲花有声》等,散文、学术随笔集《翻阅时光》、《五味子》、《简边絮语》、《槐香入梦》、《文人》、《甘棠之华》《微风拂书》《躺着读书》等,编有各类文献资料多种。
(1)、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2)、就文学思想来看,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真与善。“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前期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后期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
(3)、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
(4)、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
(5)、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6)、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7)、通读全文,你会发现此文不乏幽默,用词朴实,且颇有韵味,仿佛使人置身于繁星群,在其中遨游,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8)、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追求真实,在《随想录》中一遍遍地虔诚而痛苦地忏悔,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
(9)、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10)、《讲真话的书》收录巴金先生一九七七年以后的全部作品,包括《随想录》五卷、《再思录》和绝笔《怀念振铎》等。巴金先生晚年最辉煌壮丽的一笔就是把“讲真话”的问题提出来,他直面历史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讲真话的书》堪称代表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反思,其虔诚严苛的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精神,对中国思想界和读书界产生深远影响,巴金先生也因此被称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11)、《爱情的三部曲》 I25/779/4 七楼密集库
(12)、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3)、第一次是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第二次是在南京的菜园地,作者当时挣脱出了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大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第三次是在海上,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14)、《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15)、它就是《繁星》,一篇明明白白不足500字的文章,可它向我展现出一个热爱自然,特别是对于星星的情有独钟,在我看来,似乎是无人能比的了。俗话说:“文若其人。”或许,慢慢品味这篇美文,就能渐渐了解巴老,走进巴老,彼此之间能用心来交流。
(16)、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