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英语
(1)、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
(3)、如何修身养性,方法路径很多,因人而异,《论语》中关键和重要的话不少,从通俗易懂和含金量的综合角度看,我以为第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它作为我解读《论语》的开篇。文章写到第16篇,第二句就是今天分享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5)、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6)、解析:贤:,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7)、对待自己什么态度呢?叫“重以周”就是非常严肃,而且方方面面都要求的很细,这个就叫“重以周”。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挑各种各样自己的毛病,这是古代君子对自己的态度。
(8)、(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9)、我们生而为人,是人都有优点、有缺点。对于我们自己的优点要保持和提升,并虚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缺点,我们要抛弃、要改正。
(10)、这句话的解读: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11)、韩愈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说,当他们听说了一个非常仁义的人,品德非常好的人叫舜,他们知道舜的丰功伟绩。他们就会对自己讲:人家舜也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为什么舜也可以由此德行,我却做不到呢?这个就叫严格要求自己。
(12)、古代的君子对别人什么态度呢?叫“轻以约”。“约”就是简约,“轻”就是不会要求特别多,往往对你是比较宽容的。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古代的君子为了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好,有所提升,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越高,自己越不会懈怠,能够做得越好。
(13)、《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14)、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5)、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16)、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
(17)、人这一生,绝对会遇到好人、坏人,也绝对会碰上好事、坏事。但不管怎么样,当遇到这些时,请不要用简单好人、坏人、好事、坏事来看待这些事物。而因从自我改进、追求进步的角度面对这些事物。也就是说,当面对这些事物,就要问这对我致良知有什么帮助。
(18)、这也从另一角度提醒我们,国家和个人都是贤与不贤的统一体。不贤的人身上也有贤的地方,也有值得我们思齐的地方,不能简单的一棍子打死。贤的人身上也有不贤的地方,值得我们自省,不能简单的一好就百好。比如有些干部犯错误,有些也非一无是处,只是在某件事上出了问题,这就不宜简单的全部否定。有些人还是很能干的,在经济或学术等方面有独道之处,有些可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分清主流支流就好。同样,我们有时不敢怀疑批评圣贤,也是不对的。该批评的也可批评,实事求是,把握好度和方式方法就好,特别注意不要哗众取宠恶意攻击就好。
(1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反复。疏忽怠惰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导致自己继续犯错。
(20)、这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真意。看人家有优点就学习,看人家有缺点,就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感悟
(1)、这问题非常好,直指现实不良现象。但我们要有数,不能一刀切,也不是人人如此。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3)、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8)、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
(10)、有朋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往往“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
(1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3)、《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14)、这也是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从现实角度看,最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这是根本所在。这种利益可能是政治的,也可能是经济的;可能物质的,也可能精神或心理的;可能钱权,也可能名声。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老话,都有这方面告诫的意思。你厉害啦,就可能威胁别人,有人就会想对付你。
(15)、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6)、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其中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17)、我们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都想为自己开辟更高更大的思维空间、精神空间和活动半径,那么这种扩大的力量由何而来,就是“见贤”,与高明的人在一起,与有德有才者在一起,要经常将自己与他人作对比,孰强孰弱,为什么会这样?孔夫子有一句语录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弱点和短处,即使谁觉得自己如何了不得,也同样不能避免自身缺点和短处的存在。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知道如何提高自己,如何改过自新。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没有其他窍门可言,唯一的窍门就是改过自新。孔子这里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也是改过自新的一种方式。我们如何才能知错?这就需要有一面镜子,那么这个镜子是谁?一方面是贤人,一方面是不贤的人。我们既要向先进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要看看那些进监狱的人,失败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失败?他失败的教训在哪里?我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都需要自己去反复仔细掂量。
(18)、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9)、这句话在《论语》中是较为著名的,主要是阐述了孔子对于自身修养的一种方法。看到贤人,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看到不贤的人,我们就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相似的过错。贤人,指的是具有贤德的品质的人,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圣贤之人。
(20)、但是这句话中的贤人并不是狭隘的专指那些圣贤们,而是指的那些做人做事有可取之处的人,我们要学习的也就是那些做人做事的可取之处;那些不贤的人,也并非是那种大恶之人,而是指的做人做事又不妥之处的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
(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这句话指明了两条修身路:“思齐”之路和“自省”之路。一正一反,辩证统内容方法明确,既向正面的贤者榜样学习看齐,也注意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不重蹈他人覆辙。
(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列举别人缺点的时候,本质上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还是源于“骄傲”。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反过来讲,世风日下,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正说明孔子这一套被丢失太久,太紧缺太重要,太需要重新弘扬。大家普遍认为当下这种向钱向权看齐的现象不好,希望改变,也正说明孔子这一套没过时,正是治理当下不良之风的良药之一。
(8)、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9)、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经常反思反省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每天审视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是否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是否做到了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达到了让职工满意让领导放心,与同事相处是否恭签礼让、公平公正,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仅个人应这样做,也适用国家集体。从历史看,以我为本,开放包容,博采众长,消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的优秀成果,成就了灿烂光辉的大唐盛世。看如今,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文明要弘扬,我们国家依然需要这种见贤思齐、海纳百川的大胸怀大气魄。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3)、原文翻译: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1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 反省也是一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把反省的思考付诸于新的耕耘才能让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成今后更大的成功。
(16)、我显然是不符合的。工作上挑毛病,好为人师,自命不凡,听不见去别人的意见。生活中,也是总看别人的缺点,很难放开自己。
(17)、一个人能做到大家愿意跟着你做事情,愿意听你的,肯定不是你会挑别人的毛病,而是你自身能成为大家的精神领袖,给到更多,让大家感受到光和热,困难时给予帮助,进步时候给予鼓励,平时给予建议,能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
(18)、二是修无止境。不管到何境界,修德立人,没有完成时,永远进行时,只要遇到人,贤与非贤对己都有用,都是修身养性的机会。钱穆注解这句话时也讲“此章见与人相处,无论其人贤不贤,于己皆有益。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
(1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2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教师职业道德
(1)、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2)、《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3)、自省就是返躬自身,内求内省。自省的关键是改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颜回“不贰过”,这都是自省改过的好榜样。
(4)、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7)、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8)、第一:“思齐”“自省”是孔子修身的指南针和试金石?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