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虞之誉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4、重点词解释: 虞:度也,意料,猜度。 毁:毁谤陷害.
5、估计王阳明的弟子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说圣人的坏话?
6、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7、自知之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如果你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就会陷入自大的泥沼,反之,将自己看得太低,就会出现自卑心理,这都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降低你的情商,所以,想要高情商,要先学会有自知之明。
8、求全之毁用法:作宾语、定语。
9、当然,哪一天情势反转,由爱成恨,也会“爱之深、恨之切”,所以《菜根谭》才会说,“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10、因为陪朋友参赛而获奖,真是本人作品的不虞之誉。
11、应该说,王阳明讲的比子贡更进了一步,但似乎也没有完全回答弟子的疑问,好在王阳明最后说了一句: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
12、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13、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14、认知:有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却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不但不会完全相同,有时甚至表现得正好相反,哲学上的术语就是“二律背反”,即同样一个事物,有时会表现出两个相反的表象,但这两个相反的表象都是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或是符合事实而自己未能认识到,或是不符合事实而自己没有料想到,它们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在阳光下,一个人只要有形,就必然有影;只有在自己倒下的情况下,才会有形无影。影子不会使人跌倒到,只有形不正才会使自己跌倒。
15、孟子说:“有出意料的赞誉,也有求全责备的非议。”
16、中国有很多的话,都在试图理解这句话,比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易中天先生在写完《中华史》第六卷的时候,回忆起四十多年前上山下乡在新疆插队的日子。那时正值“评法批儒”的政治运动席卷全国,在“广阔天地”里困顿煎熬的知识青年们终于有机会重读诸子百家。那时候,公开的文章必须把孔孟之道骂得狗血喷头才算政治正确,但他私下里总觉得孟子的很多话其实说得是很不错的。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而有一句话,是他在多年后著书立说、上电视演讲,进而爆得大名后才真正深感共鸣的,这句话就是:人生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8、(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19、(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20、孟子认为,人生在世上,总有一些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赞美,也有一些别人对自己过分苛求而产生的诋毁。
二、不虞之誉不必喜,求全之毁何须辞
1、(拼音)bù yú zhī yù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荣获清华大学2019年“社会实践优秀奖”!
4、翻译:意料不到的赞誉,过分苛求的诋毁,都是过眼云烟,赞誉和诋毁都不必太在意。
5、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清 容闳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无功受禄,转来不虞之誉;劳苦功高,反有求全之毁。”
6、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7、(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8、孟子曰:“然。”(告子下)
9、看过一篇文章说,很久以前,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东西,叫做:全能感。简单来说,就是我要喝奶的时候,奶会自动出现在我面前;我要睡觉,全世界都得安静;我要刷存在感,我就大哭,整个世界都为我而倾倒。因为我们有母亲,有人在不厌其烦无微不至地爱着我们。我们渐渐发现,自己能呼风唤雨,我就是上帝。得到这一切的途径,就是撒娇,就是哭闹。
1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不虞之隙:是说在人前想面面俱到,八面玲珑,弄不好反会招来埋怨。
1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14、一个人往往在乎别人的评价,似乎别人的褒贬与自己生死攸关,从而对自己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为趋利避害,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对待它。“不虞之誉”,容易使我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阻碍我们的继续努力;而“求全之毁”则容易使我们自己丧失信心,甚至意志消沉。一个要求上进的人,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心里明白:别人的毁誉之言未必属实,不应为此忧喜,重要的是走好自己的路。“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应该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这样才能坦然的面对生活。
15、不虞之隙:指意外的误会。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隙:感情上的裂痕。
16、俗话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
17、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18、我始终相信,我们的命运、我们未来会怎么样,是由我们活在当下决定的。我们有自由意志去选择可以怎么过。
19、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的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20、我为他高兴,他能说出这句话的前提是:他们爱他。他们赋予他生命,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衣食住行,没有一方面是照顾不周的。他也爱他们,他懂的感恩。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可以给我,亦然可以拿走。
三、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1、住所楼下的咖啡馆,每天早上九点一开门,就有几位常客背着电脑来报到,我也是其中的一位。大家互不打扰,各自坐在各自习惯的座位上,开始一天的工作。有一天上午,时间接近十二点,我正全神贯注地对着电脑写字,服务生悄悄走过来,给我面前放了一杯加冰块的白水。我抬头,问之以目,服务生笑笑,轻声说:“平时见你都是喝完美式再要一杯冰水,今天你坐了这么长时间都还没要水,就给你送过来了。”
2、原文: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本篇文章选自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的博客
4、我们都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持久的「亲情债」存在。「十诫」之一是「尊敬你的父亲和母亲,」孩子们对父母的忠诚,甚至是对最糟糕父母的忠诚,也具有其完美的生物学意义。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即使是最贫穷的父母,也是提供孩子食物、住所和生存条件的最佳机会。
5、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虞:度也,意料,猜度。毁:毁谤陷害.意思是:有意想不到荣誉,有追求完美而受到诽谤.吕氏曰“行不足以致誉而偶得誉,是谓不虞之誉。求免于毁而反致毁,是谓求全之毁。言毁誉之言,未必皆实,修己者不可以是遽为忧喜。观人者不可以是轻为进退。”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易:轻易。意思是:人们常轻易说一些话.就是因为没有遭到失言的责备呀!吕氏曰:"人之所以轻易其言者,以其未遭失言之责故耳。盖常人之情,无所惩于前,则无所警于后。非以为君子之学,必俟有责而后不敢易其言也。然此岂亦有为而言之与?"
6、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7、“不虞之誉”,说的就是那些在自己意料之外的赞扬。
8、(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9、「知识新概念快乐学文科」
10、这样讲,可能不太形象,给大家举个例子。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2、靓仔宝宝,新年大赚哟少庄庄祝大家猪年大吉,猪光宝气呀哈哈哈,快快乐乐哟新的一年,要生生猛猛哦o(≧v≦)o~~愿你知性思辨进取,而后扶摇直上金猪纳福,岁岁吉祥~~~要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万事胜意呀冲鸭,我想暴富,也要变美
13、即使名满天下著作等身如易中天先生,写完那段灿若星河的“战国百家争鸣”史,也要在后记里貌似洒脱、实则对世人的复杂心性无技可施地说一句“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来表明他已做好准备被人责难的心境,平凡如你我,还有什么看不开呢。
14、一份耕耘一份坚守的传承匠心
15、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罗森维教授写过一本书,叫《光环效应》。书里分析了乐高、思科、ABB这些国际一流大公司盛衰变化过程中,一些国际知名媒体、商学院对它们的评价,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名企业高管、相同的行事风格、同样的组织结构,在兴盛时是兴盛的原因,在走下坡路时又几乎原封不动地成了失败的原因。
16、这里,我不是要去指责或者批判什么,相反,我想歌颂、我想赞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常常强调亲情很重要。舐犊情深、乌鸦反哺、血浓于水,我们理解共情内在受伤的孩子,允许父母有缺陷的爱,我们爱对方感恩对方,我们想变得更好。
17、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宝玉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18、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19、批量教学与短周期上岗已成为员工培养的关键目标,而相对于大规模生产与标准化,手作的不确定性和带徒的长周期性,让那种原有的质朴智慧和文化难以承续。
20、大抵是以前还年轻,总要信誓旦旦声势宣张地在新的一年立下各种flag,今年没有太多感慨,激奋。因为深知,有时,当我们期待新的一年就是新的改变时,却忘记了,明明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四、不虞之誉的拼音
1、没有供漆条件怎么办?喷漆匠们自己用软管制作油漆回路;没有供风条件怎么办?自己又改造并联网络;没有历史经验怎么办?那就一个角度一个参数调整;没有可靠数据怎么办?那就手工大量喷板做测试建立数据库;4年下来,总共完成80多次梯度遮盖力实验,200多次老化实验,1000多次2mm划格及30kg冲击实验,3000多次色差匹配,5000多块测试实验板……
2、这一点我们光看佛、道两家,佛家出家当比丘,也叫和尚,女的叫比丘尼,也叫尼姑,因为不要名,所以随便取个名字,什么观啊、圆啊、慧啊、定啊,反正翻来覆去,那几个字摆来摆去,无所谓,挂一个标记就是,心里没有名的。如果我们真地要出家,还求这两个字的名吗?那就不对了,那恐怕要再出一次家了。道家的人也这样,所以中国道家的修道人,本名不知道了,自己随便取一个什么子,姓氏不知道,或者装疯卖傻。所以道家跟佛家很高的人物死了不知所终,究竟死了没有死,考据不出来,名更不要;凡是留下名来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有假,都有问题。所以杨朱的结论“名者,伪而已矣”,一切有名的都是假的,因为假所以有名,真的东西没有名,这是他对于历史哲学的批评。下面就很严重了。
3、IndustryandDream
4、(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5、译文: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既然熟悉得习以为常,就会更觉得亲密;既然觉得亲密,就不免会生出些过于苛求的的贬损和预料不到的误会。
6、(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7、包含“誉”的成语共有52个
8、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9、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10、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人们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一本小说里,甚至女友脸上的雀斑都是“美丽”的。
12、《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86天
1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4、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15、(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16、译文: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分苛求的诋毁。
17、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8、(举例造句)但是,“不虞之誉”,也和“不虞之毁”一样地无聊。(《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
19、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20、halo,大家好,这是2019年新年第一更,庄庄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五、不虞之誉的意思是什么
1、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3、(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4、2020年的夏天,阳光如常,惠风和畅。只是每个人脸上的口罩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这表面的平静下掩盖着多少蠢蠢欲动的危机。
5、(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有人问黄渤:很多演员都会说,总是拍不到喜欢的作品、喜欢的角色,你有这种困扰吗?
7、不虞之誉,汉语成语,拼音是音bùyúzhīyù,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没想到的赞誉;示例:清·容闳《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无功受禄,转来不虞之誉;劳苦功高,反有求全之毁。”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10、不虞之毁,读音是bù yú zhī huǐ。
11、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12、南宋的重庆城熙熙攘攘,当年涂山氏望夫吟唱“候人兮猗”的山腰间,窑炉密布,1320℃高温烧制的各种精美黑釉瓷,穿越千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大放异彩,世人惊艳的是,那一众能工巧匠的技与心。
13、“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4、2019年已经来近半个月了,而我还没有任何思绪。
15、不虞之誉,汉语成语,拼音是音bùyúzhīyù,没有意料到的赞扬。成语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没想到的赞誉。
16、目前没有找到不虞之誉想关的典故。
17、(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18、南怀瑾老师谈“求全之毁”,批评人家很刻薄,批评别人容易,而且都拿圣贤的标准来批评人家。人做得再好,还是有人骂,而且骂得更难听。我的学生中有个人,几十年没有批评任何一个人,所以我很佩服这个学生。人是爱批评他人的,这个菩萨好不好?好呀,就是衣服塑得不对,这是“求全之毁”。“不虞之誉”,有些人特别恭维人,加油加酱地恭维,好啊,好得不得了!恭维太过了,有时候恭维人是靠不住的,其实他没有那么好,想不到的荣耀都到他身上了。所以人生要看通是很难的。
19、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20、不虞之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