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曼罗兰简介
1、“我不能用诗句或色彩表现我的感情和思想,因为我既非诗人,亦非画家。但我能用声音来表现,因为我是音乐家。”(1777年11月8日信)因此,诗歌的责任在于供给一个组织完美的布局,供给一些戏剧化的场面,“富于服从性的歌词,专为音乐写的歌词。”(1781年10月13日信)余下的,据莫扎特的意见,都是作曲家的事;作曲家所能运用的语言,和歌词同样准确,虽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准确。
2、四十五年(1956年),傅译平明出版社版《约翰.克利斯朵夫》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傅雷致函王任叔、楼适夷二位人文社当家人,恳切陈词“译者对重印的几点意见及要求,请赐考虑”,亦可见其对平明出版社版初版本,爱心弥深:
3、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陰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4、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莫扎特所描写的感情往往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在别人心中观察得来的。他自己心中并没有这种感情,而是在别人心中看到这种感情。——他倘若不亲自说出来,我们简直不会相信:出来,我们简直不会相信:“我想完全根据罗斯来作一曲andante。一点都不会错:andante怎么样,罗斯便是怎么样。”(1777年12月6日信)莫扎特的戏剧意识既如此之强,所以他在一些最不需要戏剧意识的作品中,就是说在一般音乐家尽量把自己的个性和梦想放进去的作品中,也流露出戏剧意味。
5、执行: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追风记者团
6、二品牌面料的生产资质介绍
7、(草庐论道)诗书雅集第二期
8、诗家简介小罗曼罗兰川妹子,本名罗媛丽,QQ名雨后幽兰,诗词爱好者。
9、罗曼·罗兰的阅读眼光从不局限于西方世界。他对文学和艺术的欣赏纵横古今,对世界范围内的作品都给予关注: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诗篇残简、印度圣雄甘地的和平主义思想、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士诗人卡尔·施皮特勒的作品、我们所熟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都乐于向读者进行介绍。
10、准备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1、我绝不去树立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我憎恶那种卑怯的理想主义,它把人的目光从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脆弱中移开。
12、这一类莫名其妙的兴致,这种表示精神健康的欢笑,例子多至不胜枚举。那是旺盛而健康的血在那里活动:他的敏感绝无病态的意味。
13、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4、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5、不得不离开波恩,几乎终身都住在轻佻的都城维也纳及其惨淡的近郊,他却从没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壮严的父性的大河,像他所称的“我们的父亲莱茵”;的确,它是那样的生动,几乎赋有人性似的,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而且莱茵流域中也没有一个地方比细腻的波恩更美、更雄壮、更温柔的了,它的浓阴密布、鲜花满地的坂坡,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贝多芬传》
16、(踏莎行)山居作者/小罗曼罗兰缥缈烟霞,葳蕤修竹,开门簇簇金黄菊。闲庭风满袖盈香,天晴坐看云成鹿。月下诗吟,灯前书读,长空雁叫声来屋。凭它锦字寄何人,红尘远隔山中谷。
17、胡成钢书于文生(扬帆)诗词
18、可是我们不能就认为莫扎特不注意歌词的脚本,不能认为音乐在他是一种享受,歌词只是音乐用来借题发挥的材料。相反,莫扎特深信歌剧必须真实的表现情感和性格;但表现的任务,他是交给音乐,而非交给歌词的,因为他是音乐家,不是诗人;也因为他的天才不愿意把他的作品和另外一个艺术家平分。
19、1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有限公司
20、2022年1月29日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诞辰156周年。
二、罗曼罗兰的十句名言
1、《米开朗基罗传》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BuonarrotiSimoni。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2、(草庐论道)诗书雅集第五期
3、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师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
4、以下我们谈谈莫扎特对歌剧的观念。
5、罗兰认为阅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掌控自己。除了托尔斯泰的作品外,罗兰还钟情于莎士比亚、雨果、歌德等大师的作品,并通过读书随笔的方式做出了独到的点评。
6、本期新书封面可是经过了朋友圈票选大战滴
7、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8、第二层意思是,认识生活的真相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9、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
10、莫扎特(左)与贝多芬(右)
11、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坚毅的女性的灵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主人公的姓氏“李维埃”象征她的生命如同一条漫长的永不静止的河流,布满生气和希望,克服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永远不屈不挠,排除一切障碍向前奔流。
12、「我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译文,自问最能传神的是罗曼.罗兰,第一是同时代,第二是个人气质相近。」-《傅雷书简•致宋奇•1952年10月9日》
13、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也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4、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固然由于他的才华和对事业的执著,但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能承受苦难,抗击灾难,战胜自我。所有这些,都是贝多芬所具备的,而且他的品格更加坚强而纯洁。作为一位音乐家,却耳朵失聪,但他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曲,从而被后人以冠以“乐圣”的称号。人当自助,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这样的人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作者希望见到更多愈挫愈勇的英雄,“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鼓励人们学习英雄的精神,自强不息。
15、对于这些延缓和踌躇的解释,我们还得更进一步: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他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
16、“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17、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8、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19、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
20、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三、罗曼罗兰简介200多字
1、他在1781年9月26日信中说:“因为感情——不论是否激烈——永远不可用令人厌恶的方式表现,所以音乐即使在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中也永远不可引起耳朵的反感,而仍应当使它入迷,换句话说,要始终成为音乐。”
2、(创意生态女装面料及家纺品牌)
3、与一般的文学评论家不同,罗曼·罗兰对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钻研和剖析,加之罗兰在音乐和艺术方面的深厚造诣,使他站在一般作家难以达到的高度,既能从理论、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作品,又能用感性的力量领略到他们独特的才能和艺术灵魂。
4、在一般精神骚动的病态的天才,创作可能是受难,他们往往千辛万苦,追求一个不容易抓握的理想,在一般象莫扎特那样精神健全的天才,创作是完美的快乐,那么自然,几乎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对于莫扎特,作曲和演奏,是跟吃、喝、睡眠,同样不可缺少的机能。那是一种生理的需要,而且有这个需要也很幸福,因为这需要时时刻刻都能得到满足。
5、书影代用《约翰克利斯朵夫》骆驼书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版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平明版纸型)民国四十六年(1957年)第1版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第4印书影
6、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7、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8、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9、罗曼·罗兰文学作品中的音乐色彩
10、新书速递丨李文杰《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
11、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12、对于一般有过爱情的心和一般平静的灵魂,莫扎特是最好的伴侣。受难的人是投向贝多芬的怀抱的,因为他最能安慰人,而他自己是受了那么多苦难,无法得到安慰的。
13、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汉族,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译作三十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14、罗曼·罗兰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5、「我最後一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前天译完,还得从头(即第四册)再改一遍(预计二月底三月初完工)。此书一共化了一年多功夫。我自己还保存著初译本(全新的)三部,特别精装的一部,我预备除留一部作様本外,其馀的一并烧毁,你楼上也存有一部,我也想销毁,但既然送了你,事先还须徵求你同意。原译之错,使我不敢再在几个好朋友眼里留这个污点。请来信『批准』为幸!」-《傅雷书简致宋奇1953年2月7日》
16、(浣溪沙)杏花作者/小罗曼罗兰弹破胭脂染画檐,薄烟微雨影纤纤,多情多思此身兼。只为春风堪一笑,空怜消息隔重帘,怕听杜宇泣城南。
17、才不愿意把他的作品和另外一个艺术家平分。
18、(草庐论道)诗书雅集第四期(上
19、索书号:I25/042
20、因为莫扎特只是一个音乐家,所以他不许诗歌来指挥音乐,而要诗歌服从音乐。因为他只是一个音乐家,所以戏剧的场面一旦有了越出高雅趣味的倾向,他也要它听命于音乐①。
四、罗曼罗兰简介
1、QRTEX专业化纤类快反里料品牌
2、编辑:汪占强、薛枫林、郑鹏意
3、《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4、“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傅雷
5、200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主攻中国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6、《托尔斯泰传》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书。
7、将来,它们一定会重新辉煌地翱翔。那时你又将成为干万人的偶像了。
8、商务版《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由资深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郑克鲁译制,以他专业并充满经验的眼光,跟随读者们一起学习大师如何阅读。郑克鲁认为罗曼·罗兰在晚年仍在孜孜不倦地求索,是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他的读书随笔是带给广大读者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9、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罗曼罗兰除了在文学界享有不朽的地位外,也是研究贝多芬最认真的一位专家,以《贝多芬传》为蓝本所发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10、莫扎特在一七七七年十月十日信中说:“创作是我唯一的快乐,唯一的嗜好。”
11、秦传安,著名翻译家,曾翻译过《大萧条时代》《大转型时代》《美国人的历史》《澳门史》等几十部畅销作品。
12、——来源:《关於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平明出版社版》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170930/
13、1897年,罗曼·罗兰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4、《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15、他要活,他要战胜;结果他至少是战胜了,但能否活下去不是他作得了主的。
16、罗曼·罗兰(法语:Romain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作为作家,他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等作品,并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7、罗曼·罗兰在一生中都没有停止过阅读的步伐,1889年,在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罗兰开始与他崇拜的列夫·托尔斯泰通信,并从中获得大量的灵感和启发,托尔斯泰的作品可谓是将罗兰带入文坛的引路人。
18、他在一七八一年十月十三日的信中说:“在一出歌剧中间,诗必须绝对服从音乐。”他又说:“音乐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叫人把旁的东西都忘了。”
19、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20、在一切财富中,我们过去最引以自豪的“自由”到最后却显得比什么都软弱。
五、罗曼罗兰简介视频
1、人们抛弃了它。不但如此,他们做了奴隶还要欢呼。
2、1975年8月生,湖南涟源人。1996年毕业于怀化师专(现怀化学院)美术系,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娄底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娄底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娄底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娄星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梅山印社副社长、岳麓印社社员、简社社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师、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特聘教师。
3、出生年代:1866—1944;
4、《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5、因此,说来奇怪,莫扎特的确具备唐·璜那种气魄,而且能够在艺术中把那种性格表现出来,虽则那性格以全体而论,以同样的原素的不同的配合而论,和莫扎特的性格是距离极远的。连他那种撒娇式的柔情,都在唐·璜的迷人的力量上表现出来了。这颗善于钟离极远的。连他那种撒娇式的柔情,都在唐·璜的迷人的力量上表现出来了。这颗善于钟情的灵魂,描绘一个罗密欧也许会失败,但唐·璜倒是他最有力量的创作。一个人的天才往往有些古怪的要求,从而产生这一类的结果。
6、这种精神健康,在一般性情很热烈的人是不大会有的,因为热烈必然是某种感情到了过分的程度。所以莫扎特具备所有的感情而绝对没有激烈的感情,——除了骄傲;这是一个可怕的例外,但骄傲的确是他天性中极强烈的情绪。
7、他在1769年的信中说:“我简直乐死了,因为这次旅行太好玩了!……因为车厢里热得很!……因为我们的马夫挺好,只要路稍微好一些,他就把牲口赶得很快!”
8、罗曼罗兰产业链企业架构
9、(草庐论道)诗书雅集第八期
10、现在放下莫扎特的书信,让他音乐的浪潮把我们带走罢。他整个的灵魂都在他的音乐中间。我们一听,就能发觉他的本质,——他的柔情与聪明。
11、新书速递丨李振声《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晚清思想学术因素》
12、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否则就不容易了解他书信中提到金钱的段落:“告诉你,我唯一的目的是尽量挣钱,越多越好;因为除了健康以外,金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1781年4月4日)这些话,在一般高雅的人听来未免显得俗气。但我们不能忘记,莫扎特到死都缺少钱,——因为缺少钱,他的自由创作,他的健康,老是受到损害;他永远想着,也不得不想着成功和金钱;有了这两样,他才能获得解放。这不是挺自然的吗?假如贝多芬不是这样,那是因为贝多芬的理想主义给了他另外一个世界,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何况他还有一些有钱的保护人维持他的日常生活。但莫扎特是着眼于生活,着眼于尘世和实际事物的。
13、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14、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5、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使他一举成名。1534年,米开朗琪罗重返罗马,他以后的全部岁月就是在罗马度过的。1536年到1541年他完成《最后之审判》。
16、他最大的荣誉是在乐剧方面,这是他早知道的。他的书信证明他特别喜爱戏剧音乐:“只要听见人讲到一出歌剧,只要能够上戏院去,听见人家歌唱,我就乐不可支!”(1777年10月11日信)“我有一个无法形容的愿望,我想写一出歌剧。”“我羡慕所有写作歌剧的人。听见一个歌剧的调子,我就会哭……写歌剧的愿望是我一刻不能忘怀的。”(1778年2月2日与7日信)“对于我,第一是歌剧。”(1782年8月17日信)
17、两次大战之间,他的创作再一次达到高峰期,191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说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18、(草庐论道)诗书雅集第六期
19、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突出的优点。
20、《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