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读书的故事100字
1、“读书好比‘隐形’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开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引用杨绛先生的话,刘亚丹觉得坚持读书能不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修正行为准则。
2、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3、丝路往事——品读艾芜《南行记》
4、苇岸在他的阅读、写作面对的墙上,挂着列夫·托尔斯泰和亨利·戴维·梭罗的肖像,这两个伟大的人物成了他精神上的导师,因此他对他的朋友说:他是生活在列夫·托尔斯泰和亨利·戴维·梭罗的“阴影”中的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苇岸生活在“天明地清”淳朴平和的都市边缘,一生关注的是“大地上的事情”,他留下来的文字不多,不到二十万字,生前只出版了《大地上的事情》这本薄薄的散文集,他的《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当他写到《谷雨》便戛然而止,同他的生命一般,这也就此变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5、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6、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7、值此《荣昌缠丝拳林氏拳法汇宗》付梓之际,我为之欣喜不已。因受林氏拳法传人韦吉华先生之盛邀,故不揣谫陋(jiǎnlòu),特为之书写以上片言只语,聊表庆贺之意,不妥之处恭请指正。
8、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9、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10、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举例:《囊萤夜读》的故事车胤是东晋的大臣。儿时,常常无钱买油点灯夜读。便捉住一些萤火虫,把它们装在一个白布袋里,萤光就照射出来。车胤在夏天每夜就用这个方法来读书。由于长年累月地日夜苦读,长大后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人榜样100字故事1:华佗拜师学艺
11、刘亚丹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教师,有良好阅读习惯的父母给刘亚丹树立了榜样。除了父母给她买的儿童文学之外,父母读的众多书籍,也是刘亚丹喜欢的读物。刘亚丹从小就读了大量文学和历史书籍。刘亚丹初中时,父亲收到朋友相送的《全本周易》,刘亚丹也读得津津有味,虽然不懂,但也觉得书里颇具哲理的故事精彩有趣,让刘亚丹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小时候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就是看书。有时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书不知不觉就是一个下午,完全沉浸到书籍广阔的世界里去了。”刘亚丹回忆。
12、镇海中学泮水春风——“我的读书故事“寒假征文活动收到100多篇征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3、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14、妈妈下班后问我今天在家读书没?我笑了笑没说话,爸爸问妈妈不是要家长给孩子读书吗?妈妈说爸爸上你儿子的当了,应该是孩子读书给家长听。我们三个都笑了,妈妈说以后不能骗爸爸,要自己认真读书,多认识生字。
1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6、进入红楼的世界确凿是难的。以普世的伦理介入,必然错视红楼。曹有其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语序,故常有人说《红楼梦》不是其他作者能够写出来,亦非一众读者们见识过的。仅凭当下主流观点去揣度书中人物的行为,动机,性格等,等同于与毕加索探讨他的画为何不能像索尼拍的照一样清晰,实在无聊。可那厮又偏不以人之常情来体谅作者,站在制高点上要求曹摒弃自己与生俱来公侯望族的生命史,剔除旧道德,荒唐。虽说反对与眷念并不冲突,但曹确乎是不具备理由去反对的。
17、三余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8、前后比较,探索作者删、增的奥妙,弄清繁简的原因,找出修改的道理、用意。黄鲁直的写作水平逐日提高,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文学家。
19、去年,我们村有了一个书屋,周末,我和同学相约去瞅瞅。
20、我看书可是会把自己融入书中去的,当我看到书中的主人公被坏人关进牢去的.时候,我很生气,在床上跳来跳去,差点把床跳坏了。怪不得妈妈焦急的跑过来,说:“宝贝,怎么了,这么吵?妈妈手中拿着饭撬。我挠挠头,说:”没什么,看书太投入了!“
二、有关读书的故事100字左右
1、(女作家)2022第31期(总第97期)
2、在那个残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给唐·吉诃德设下诱饵,诱使他上当后好心办成了坏事。那么,唐·吉诃德又为什么会上当呢?
3、在游历中,顾炎武还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发现那里的地理、风俗等情况与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会打开相关的书本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就这样手不释卷,刻苦攻读,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顾炎武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众多学术领域成就非凡,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
4、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5、说起读书故事,我常常会想起很好笑的事。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常常忘了吃饭,甚至作业。
6、写了这许多,却始终不敢谈任何一个具体情节乃至一句话,几年间不断的信息洪流冲刷下,看的不着调的“详解”“书评”更多,愤懑之余,也该警醒自己不要失去立场。
7、(相关链接)镇海中学泮水春风——“我的读书故事”寒假征文大赛通知(镇中人读书故事1)回归阅读,书里书外,留驻诗与远方(镇中人读书故事2)阅读灵魂的缝隙,看清镜中的自己(镇中人读书故事3)世界(外六篇),有你读过的?(镇中人读书故事4)从“局内”到“局外”,选择无畏(镇中人读书故事5)心中火,书为薪,我与书的三次矛盾(镇中人读书故事6)摆脱300年的时空束缚,获得与贾宝玉对望的幸福(镇中人读书故事7)大观园内,“片面”地读书,追求阳光的力量(镇中人读书故事8)重读中的思想盛宴,一场无声无边的穿行(镇中人读书故事9)我是“猫”,与书再一次见面,聊聊树上的与书中的
8、小时候,我记得我只喜欢读图画多的书和有趣的书,并不喜欢读别的文学名著、小说之类的书,因为我觉得小说读起来费力而又枯燥无味。
9、囊萤映雪东晋人车胤年少时,家贫买不起灯油,夏天里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透明的袋子里,晚上用来照明读书。和他同时代的东晋人孙康家贫,没有油灯照明,晚上常借着雪地反光来读书。形容人能在艰苦条件下勤学苦读。杜宣《惜分阴》:“要刻苦钻研,才能成为饱学之士,囊萤映雪和西汉的匡衡因为买不起蜡烛晚上只能偷偷凿壁开地主的墙壁钻壁攻书一样,都成为鞭策我们努力学习的千古佳话。”
10、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11、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
12、忠诚,忠贞诚实之谓也。忠诚源自个人的信仰,源自于一种对国家、对集体、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自然流露,一位殚精竭虑、尽忠报国的“高层领导”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刘备虽死,但诸葛亮时刻感念其知遇之恩和患难与共之情,为了光复汉室,他忠心不数次北伐,终因积劳成疾,病卒于五丈原,终年仅五十三岁。诸葛亮的一生由此已基本勾勒完成,一颗忠诚报国之心真可谓日月可鉴。
13、于是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自演自看,自讲自听;每一个词语,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神态,都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锤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磨炼、提高。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
14、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15、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16、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17、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8、战国时,苏秦游说秦王想让他采纳他的政治理念,但秦王没有如此,苏秦十分落魄的回到了家。他的嫂子很看不起他,不给他做饭,他的妻子不给他织布,他的父母不和他说话。苏秦受了刺激,发誓出人头地,于是夙兴夜寐,发愤读书,将头发悬在粱上,这样要是困了头倒下来就会疼。要是还不行,就用针刺大腿,鲜血直流,这样就不会困了。终于他成就了事业挂六国相印。
19、不甚分明的善恶,不明就里的真相,不是简单地可以以道德准则、法律条文为准绳的。罗生门下,死去而人生前不把蛇肉当鱼肉买便会无钱生存,老婆子不拔死者头发卖便没有生计,家将厌恶老婆子的恶行却抢走了她仅有的衣服。可怜也可恶,无畏也无耻,知行合一本非易事,言不由衷才是现实,更何况世情人心本就矛盾交错,再美好的设想在具体行动中也会大打折扣。做不到的事,得不到的物,目之所及却永远到不了的城堡,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是现实主义者的失望。
20、枕中秘宝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三、有关读书的故事100字匡衡凿壁偷光
1、我常常因为读书而废寝忘食,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
2、不知过了多久,老爸的呼噜声也响起来,我的眼皮愈发沉重,脖子也十分酸痛,可我又抵挡不住书的魅力,又一次埋头看了起来。
3、没有什么比时间更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4、“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这不是说中国人具有开疆拓土的狼子野性,而是反映中国人为了谋生是不怕翻越千山万水的,说明中国人天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世界五大洲都有中国人的脚印,都有中国人勤劳的身影。
5、苇岸是观察者,他以其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纯净的心灵、睿智的头脑,去诠释自然界。他还是素食主义者,但是迫于要生存下去不得不放弃,在他的生命快完结的时候,他仍为自己没能坚持而惋惜痛苦。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热爱自然,对自然观察得那么深刻细腻,在他赋予观察的文字,显得那么质朴安静又富有生命感染力。
6、大多数时候的放弃,是你败给了自己,而不是命运。
7、寻章摘句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8、(重磅)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总112篇
9、矮汉子也骂了“我”一次“胶粘着胯了”,那是这天在前面天黑后的村头。起因是大家在干涸的河道上走得又渴又乏的当儿,前面终于有了一颗大树,大树下不仅可以遮阴,因为在山口,还有风。并且还有人在这里摆摊卖着花生、胡豆、豆腐干、凉粉、豌豆碗碗,也有酒。矮汉子带着把大家领到这个神仙地界的得意,大方地关切起大脚中年女人两娘母,吃点啥,喝点啥?
10、阅读《大地上的事情》这本散文集,会发现苇岸的文字在自然与社会间教人们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如:两个农夫在田野里劳作,听见布谷鸟的啼叫时,他们平淡的对话中却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母爱”或“使命”。布谷鸟的啼叫声大家会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刻意发现和体味到自然界关于生命更伟大的含义。苇岸却极赞同:“美的最主要表现之是肩负着重任的人们的高尚与责任感。我发现这一特点特别地表现在世界各地生活在田园乡村的人们中间。”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现实中却匆匆忙忙,舍不得停留半刻去感受,从而偏离了生活的本真。
11、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对福贵悲惨命运的感慨和悲叹。他生命中最多的重复就是死亡,每次死亡都是一次煎熬,一种蜕变,都是他头上多出的白发。但正如余华所说,在这这本书中他所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们作为旁观者,可以说富贵称得上是最惨的人,到最后竟只剩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可从福贵的角度看,他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他拥有过幸福和美满,拥有过世界上最好的妻子,子女,父母,女婿,拥有过生活的一切点点滴滴……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这一切,而我们活成自己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
12、牛角挂书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13、一开始我认为孙少平,孙少安他们是2个一对普普通通的农村兄弟,生活在普通的环境中,平凡到不能更平凡,但后来我发现他们的平凡不是平庸,平凡的东西往往孕育着伟大,彰显着神奇,缔造着美丽。所以即使他们生活在普通的环境中,平凡到不能更平凡,他们也愿意勇敢挑战,努力奋斗,在平凡中博得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平凡。
14、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15、读书种子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将吕蒙引荐给孙权,孙权非常高兴,委以重任。后来,吕蒙果然不负重托。三国中有“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一章,讲的就是吕蒙设计致使关羽失荆州的故事。
18、《罗生门》是文章,也是一个议题,即没有答案的答案。人的生活中常有所谓“未解之谜”,古人指向神灵妖魔,今人归因心理哲学。有人穷极一生追寻答案,却不过是作茧自缚。芥川龙之介脆弱而又敏视的神经捕捉到了这一点:人性是立体的,是亦正亦邪的,是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他从不掩饰对人心之恶的恐惧,也张扬过人性有光善的一面;并且,他一次又一次在作品中鲜明的指点:善恶并非绝对,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转化。
19、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20、平台常设四季江南、风雅桐乡、有福读书、人文纪行、一瓣心香等栏目,举凡以女人书写,或书写女人的文学作品均可。每篇原则上3000字以内,并附100字以内个人简介。稿件必须原创,文责自负。平台择优录用,无稿费,优质稿件选入《凤鸣》会刊。
四、有关读书的故事100字怎么写
1、观三国政坛风云人物,前有汉末董卓废少帝独揽朝政,后有司马炎篡魏自立,然而这些与人们世代传颂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诸葛亮相比,他们不过是一粒随风而逝的历史尘埃。多读一遍《出师表》,多增一份真情实感,多受一种高尚品质的熏陶。难怪南宋诗人陆游赞曰:“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蓑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3、《寂寞,请别敲我的窗》把最普通的、细碎的爱抒写到了极致,该书虽未作序,但却主旨分明、脉络清晰。可以说,是作者点滴感悟、生活积累的结晶,很多文章就像课本书中的范文一样,语言朴实、感情细腻、自然亲切、真实生动、令人回味。
4、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5、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6、读书时间所构成的函数,在我现有的生命历程中,似乎是单调递减的。
7、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8、范仲淹读书故事:苦读的故事
9、记得有一次,清晨,我早早地从被窝里爬出来,吮吸着温暖的阳光。我伸了个懒腰,便急忙打开书,贪婪地读着,欣赏这文字的美妙。一页,两页,三页
10、书房里有许许多多的书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藏书,有各种名人的传记,书写的字贴,有青春文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类的图书。
11、——读诸葛亮《出师表》有感
12、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读本或心目中的必读书目,分享书籍数量为1到2本,叙述内容从从作者生平到书籍内涵均可。
13、坚持读书是我校建校百余年来的
14、裴咏琪李晓彤赖柏蕙|策划
15、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16、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我有许多读书故事,你们想听一听吗?接着看下去吧!
17、我想,这不仅是执政者最起码最必须的条件,也应当是一名优秀管理者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在选贤任能方面,诸葛亮主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奸佞当道,朝纲何振?大到国家,小到企业,情理相通。如果任用的都是些奸滑自私、蝇营狗苟、腐败无能之人,不仅是对忠诚贤良、公道正派、有识之士的不公和打击,导致“以塞忠谏之路也”的局面,最终将会把一个集体推向倾覆的“滑铁卢”。亲近贤良忠臣,疏远奸佞小人,其选贤任能之高见真可谓是每位领导人员的警世良言。
18、(作者系重庆市荣昌初级中学学生;指导老师:周宗伟)
19、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书籍是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的小舟”,可我小的时候却并不明白这些话中所包含的意思,对此是不以为然。
20、对于宋子京所改动的字句,从遣词造句、拟形摹声,到修辞用字、表情达意,进行精心的学习研究,他把修改前的文字抄在一个本子上,又把修改后的文字抄在一个本子上。
五、关于读书的故事100字以内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有任何的疑惑,在书籍的海洋里都能找到答案,那些精美的文字,能为我们答疑解惑,让人豁然开朗。因此,尽可能地汲取知识,多阅读,多思考,让梦想成为开启书籍的钥匙,让知识成为开启梦想之门的敲门砖。
2、“四月读书月•悦读悦享”
3、名人榜样100字故事4:贝克汉姆
4、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曾去过云南,所不同的是,我是赶了火车赶汽车,走了几天就到了,他走了几年;我的目的地是滇缅边境的瑞丽,他是去仰光。但都是讨生活,个中的劳累和艰辛是深有同感的。我到云南的第二年就回来了,艾芜先生跑到缅甸除了受穷、挨饿、得病,还被英缅殖民当局抓进监狱受了洋罪,最后从海上坐船返回国内。
5、古时候有一个个性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最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忙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6、记得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为了造就我们的灵魂,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作为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7、如今,我爱读一些散文、杂文,中外名著,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与多情的内心。
8、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9、“河南大学图书馆中华传统文化
10、读者又何尝不是这样!无论是已经逝去的、刻骨铭心的爱,还是在继续着的、弥足珍贵的爱,让读者总是感到那么真切,那么动人。
11、“那是,为——人——民——服务!爷爷那……”
12、记得我的一个英语老师说过:“读书不一定是最简单的路,但它一定是最直的路,它一定是没有分叉口的路。”
13、溶溶月,淡淡风,我躲在小书屋里,任凭书香晕染开来,目光落在书架上,尽情描绘心中五彩斑斓的梦。
14、爱,充盈着生活的每个细节。《“红月亮”》反映出的是多么琐碎的生活小事,自己睡梦中不经意的一道抓痕,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居然成了艺术化的“红月亮”,短短的十一个小段落、三四百个字,就把一家三口和谐、幸福的生活画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心锁》仅仅记录了作者给儿子买日记本的一件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份善解人意的母爱,折射出的是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快乐其实很简单》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小事情和阳光心态、快乐生活联系起来,无论是买到打折的衣服,还是地摊上淘到精美的毛衣链,抑或是假日里在家做个大扫除,乘电梯时有人摁着开关键等着你……
15、阅读《大地上的事情》这本散文集,会让人们感受到“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一切东西都是可通过文字赋予灵性的:蚂蚁筑巢,任意一丢,就像是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积雪融化,是大地的体温在吸收他们;纷纷扬扬的雪花,携带着纯洁漂泊到大地各处,在和谐中繁衍成春天最动人的花;麻雀在树上叫喊,如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高声喊叫,这声音蕴含着依赖、信任、幸福和安全感;鸟在日出时和日出后叫声的不同;栗子成熟后将她的孩子回归大地,在旷野中,观察一闪一闪,变换的星空,那是多么的美好……
16、优良的精神风貌和强大的文化自信
17、梦笔生花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18、我爱读书!读书的故事7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就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19、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2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