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类似的句子
1、评论、转发、后台勾搭,可能随缘获得《巫师与猎巫》《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无理时代》《里面的故事》任意一本(也可能没有)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竹素」
4、在三国末期,嵇康还提出了“越名教而然自然”的观点,元康放达派则紧随其后,以醉酒清谈为高尚,于是风俗日非。西晋裴頠痛心于此,才写了《崇有论》,想借此来纠正风俗。但魏晋风俗就像司马氏政权一样,早已江河日下,因此顾炎武说:“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像嵇绍这样与司马氏有杀父之仇的人,不仅出来做官,而且还为司马氏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可悲的是天下人不以为非,反许以忠臣,足见当时风俗之坏。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8、如果仅仅通过断章取义的方法来理解的话,似乎顾炎武和梁启超说得并没有区别,然而如果进一步深入理解顾炎武的思想,就会发现梁启超其实只是借顾炎武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而已。
9、标签:独立,自由,真理,灵魂
10、有人向我挑战,说"你放马过来"我不回话,只是疾驰而去,然后马后炮打倒他。——李敖
1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12、(点评)成为首富,马云靠的是专注和坚持。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他的方法却可以学习!
13、题材是好题材,就是写作太无聊了,既不生动也不有趣,纯当开阔眼界。导言很值得读,“巫术和猎巫不是人类历史中一个终结了的篇章,也不是满足民俗学研究者好奇心的事情,统计显示,许多人还认为巫术是危险的(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表明,约80%的人认为巫师给人们带来伤害)。”如果猎巫不纯粹指具有宗教性质、神秘色彩的屠杀巫师的行为,是否也可以适用于同性恋、艾滋病患者、性少数群体、持异见人士等等;人们对他们的指责和攻讦,是否也是一场现代的猎巫?猎巫的发生,是因为对某些现象无法解释,这说明科学或者科学普及还有待发展。
14、《痛定罪言》是梁启超在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后发表了一篇散文,分为三段;
1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6、——2018年8月书单
17、标签:自律;修身;坚忍不拔;意志;苦难;坚强
18、“亡国”就是政权的更迭,“亡天下”则是风俗的朽败、人性的丧失以及文明的沦亡。而且“亡天下”就是“亡国”的原因。
19、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云:以天下兴亡为已任.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派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告子下》
20、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样的句子
1、最近读书有点后劲不足,读得不多,想得不多,写的也少。有些浮躁,看不进偏理论的书,所以这两个月读的书以散文、随笔居多。之前说的读博尔赫斯、读经济学,也中断了。下个月打算跟人一起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希望能够捡起来一些。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4、读•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点评)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多读读他的文章,就可以体会到那种丰富的感情。
7、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塞缪尔厄尔曼(点评)塞缪尔·厄尔曼是一位知名美国作家,有一篇知名散文《青春》。这句话非常有力量,而且格式工整,很符合高考的阅卷审美。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10、(点评)泰戈尔的这句话,不仅语句优美,意境高远,而且确然道出了成长的真谛。相信阅卷老师看见这句话时,一定会有深深的带入感。
11、挑战、目标、坚持、攀登
12、标签:自律;修身;坚忍不拔;意志;苦难;坚强
13、顾炎武(1613—1682)是清朝学术的开山鼻祖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5、(德)沃尔夫冈·贝林格《巫师与猎巫:一部全球史》
1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19、(点评)成为首富,马云靠的是专注和坚持。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他的方法却可以学习!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类的句子
1、(点评)他被看作是那个时代重要的社会评论员。他还有一句话:“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十句描写春天的诗句,美到心醉!
3、(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4、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5、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之下,爱国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就如人人都爱自己的身体,但是如果身体失去了健康,患了癌症,日夜遭受病痛的折磨,那还不如但求速死。一个破碎的家庭尚且让人痛苦而逃离,一个腐坏的国家怎么不会让人产生“逝将去汝,适彼乐郊”的念头呢?
6、张巡保家卫国而“亡天下”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9、这一册是资中筠的回忆性散文,涉及各国政要与亲朋。最喜欢写女儿的几篇文章,有许多可爱的故事。资中筠的女儿陈丰,现在是新经典的副总编辑,出生于1960年,正是大饥荒的年代,当时有很多人不生孩子,所以陈丰的同龄人估计不多。文革开始时陈丰读幼儿园,有一天幼儿园的叔叔问她,人是从哪里来;陈丰回答,猴子变的。叔叔又问,为什么现在动物园的购置不变人了;陈丰回答:“给批判了”。儿童之深深受政治影响,这些故事都有反映。
10、(点评)庄子在中国思想的地位一直都被低估,很多的成语都出自庄子之口。老庄的思想对于高中生来说确实有些晦涩。但庄子的文章,深度和美感俱佳,推荐同学们可以多多积累一些。
11、谦逊、敬畏、缄默、恬静
12、(点评)一个孤独的人,一个伟大的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问题常常把我搞迷糊:究竟是我疯了还是别人疯了?”
13、标签:谦逊、敬畏、缄默、恬静
14、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
15、这一册主要讨论知识分子问题,观点上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优点还是普及常识。资中筠生于1930年,许多知识分子对于我们而言是历史,但她是亲见甚至有些是她的同辈,因此她的观点会非常有价值,比如谈及清华的师长,潘光旦的夫人与资中筠的母亲是同学,资中筠曾去他家过节;1950年李赋宁举行婚礼,是资中筠为它们弹奏婚礼进行曲,这种经历是其他研究者无法有的。
16、这些抄录在《日知录》里的思想就是顾炎武所采得的“铜”,风俗教化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内容,应放在优先的地位去实施。如果国家的勤俭美德丧失殆尽、清议舆论无法表达民意、为官不廉、举世无耻、人材不振、竟利之心不能息,互害之意不可制,那么就离亡国不远了。
17、标签: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信仰
18、(点评)老舍的这句话真的是很有情感,且不说引用,单单是句式,我想就值得高中生模仿。
19、人生就是意志与青春结伴,勤奋同壮年联袂,智慧与老人相随。——纪伯伦
20、“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类型的句子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点评)海明威是阅卷老师们普遍比较青睐的作家,他的名字以及出自他笔下的文字一般都会比较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这句话的主题也比较明确,就是给予和热爱。
3、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
4、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尼采
5、这是骗人的一句话,360问答从古至今国家一有战乱,就把这句华虽节川奏话拿出来。该分享的时激双烧每工看长候理由就多了,
6、天下兴来自亡,匹夫有责。平凡的人,不凡的事。平凡的积累,不凡的迸发。再渺小,也有他存在的理由。不管别人如何轻视我们,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皮罪早子司维阳们是平凡,但通过努力会不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读这本书真是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日本一个衰败的小城,到处是暴力、勾结、贫穷、欺骗、早孕和出轨,所有人都一心要离开这座城市:小公务员期待着调职,女高中生梦想考上东大,女安保把幸福生活寄托在来世,推销员指望着靠哄骗老人出人头地,议员一心要往高处走……但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碰到个疯子、变态和歇斯底里的同伴,然后被一辆疯狂的土方车搅成一团乱麻。“从明天开始,她无法如愿前往便当工厂上班,无力在家中照顾母亲,也没有希望成为沙修会的指导员了。一切努力在瞬间化为泡影。只怪她的生活建立在无比脆弱的基础上,一个意外的插曲就能让她万劫不复。”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8、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9、(英)J.R.柏廷顿《化学简史》
10、以专题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内容涉及经济、民生、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很重要的资料汇编的价值。本书关注的当代史,但不能称之为“历史”,倒更像是社会学研究,着眼于改革开放对普通民生的影响。在立场上,这本书是正向叙事,观点基本上与官方持平;在写作手法上,这本书有点像百度百科,因此读起来有些枯燥。毕竟悦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概括为两个词,“分化”和“失范”。分化指的是社会的多元化,也包括贫富、阶层等的多元化;失范指的是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失范。在分化的过程中,人们的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社会流动加剧,而法治建设却相对滞后,这是失范的原因。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2、反思,忧患意识,思考,失败
13、这是一个人的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所体现出来的美好情怀。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每逢国家动乱,必有贤能异世出世来拯救百姓脱离苦难。而这些能放下自身得失,为民请命为国担忧的人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点评)杨绛先生刚刚去世不久,她的文学和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很多女性语文教师视杨绛先生为精神领袖。先生一生文学成就斐然超群,推荐多积累一些先生在文章中写出的金句。
16、苟有恒,又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17、思想、孤独、人生、智慧
18、资中筠一生阅历丰富,家世、师承、交友都很不凡,读书与写作不辍,于国际政治更是专家。她与音乐颇有渊源,因此处世态度沉稳安宁。资中筠同时也关怀时事,对社会中不公、不义之事有愤慨,是一个了不起的知识分子。资中筠的文章,言语平和而有力量,行文亲近而有见识,都很好读。资中筠的特色主要在于普及常识,其交游广、阅历深,许多文章也有史料价值。这五册文集的内容,大多不是她擅长的内容,有时说不透,有时还有错,不可尽信。名望如资中筠者可以这么写,我们还是要真的把文章写好。
19、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在我读过的近代知识分子的自传中算是比较独特的一种。周作人非常关注“诗”与“真实”,因此在“说”与“不说”之间有取舍,从整本书来看,周作人不说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不写当时在世的人;略写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日伪时期的经历,周作人就写得很少。周作人这本书有一原则,即奉行“不辩解主义”,对于许多事情的功过(尤其是过),他不愿意说,只是在书中一笔带过。周作人在当时虽属名人,但离现实政治较远,书中所写之事都是平民立场,因此也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在的人研究周作人、研究鲁迅可以从这本书里获得很多资料。
20、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什么的名句
1、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刘苏里的身份是“学者型书人”,可以说是非常羡慕了,能够与最顶尖的学者讨论他们最精通的问题,简直太幸福了。这是刘苏里唯一出版的一本书,仅仅从书本身来看,他实在是没有多少水平。这本书讲的都是常识,关于爱国主义,关于现代人的心态,都说得很好。也有涉及东欧政治、伯林、韦伯的,不过我不太懂。最喜欢萧瀚和郑也夫两篇。
4、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5、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6、未来有某种伟大的东西,即使有时我会意志消沉,我们的心灵也要快乐起来。——梵高
7、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8、(点评)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一直都被低估,很多著名的成语都出自庄子之口。老庄的思想对于高中生来说确实有些晦涩。但庄子的文章,深度和美感俱佳,推荐同学们可以多多积累一些。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这句话在群众中流传的时候就出现了庸俗化趋势,变成了一个保家卫国的口号。虽然梁启超的理解已经很深刻的,但比较之下,顾炎武的理解更为广阔,包含着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超出了民族和国族的视野,上升到人类的层次。
11、这是梁启超对这句话的理解,在他看来,“天下”就是“国家”,“匹夫”就是社会中的所有人。所有人都要参与进来,使国家政治澄明,尤其是“国家一切机关奉公职之人”都不要互相推诿,而是要勇担责任。
12、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4、本文标题出自《1+12:通向常识的道路》。
1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来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胡比顾不应则丰下之乐而乐。想出3个。不知道对不对嘿嘿
16、齐格弗里德·洛卡蒂斯等《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JS的审查与传播》
17、(点评)文学大师的功底自然不用多说,多看一些他的名言必当有益。他还有一句话:“世上之事物本无善恶之分,思想使然”。
18、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雨果
19、有人向我挑战,说'你放马过来'我不回话,只是疾驰而去,然后马后炮打倒他。——李敖
20、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这一册侧重讲国际关系,尤其以中美关系为主。资中荺原来是社科院美国所的所长,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应该是她的专长,内容更偏专门化,因此不如其他几本通俗。资中筠写的文章称不上“漂亮”,但还算耐读,分条陈述,一条条讲清楚,也是她的特色。《中国人在国际关系中的世界观》一篇很好,把中国人的心态和观念写得很透。
2、梁启超:什么才是爱国?
3、这一册稍差。上半部谈读书,主要是自己的译著,之前没有想到《廊桥遗梦》居然是她翻译的。下半部谈游历,主要是早年的一些经历。这些文章不是资中筠的专长,读起来明显觉得很浅。资中筠的笔法中,说理不足而渲染有余,总是寄希望于读者能够产生共鸣,这样不太好。《无韵之离骚》一篇,资中筠煞有介事地分析《孝武本纪》中司马迁的深意,读起来十分搞笑。《孝武本纪》在当时已经失传,现在的《孝武本纪》是拼接自《封禅书》,所以根本不存在“以独特的省略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
4、失去祖国的人,犹如丧家之犬.
5、陆游《病起书怀》诗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
6、其三则专论补救之法,梁启超认为中国一线之希望得以维系皆在“质直之老百姓”,而断送一线希望的必是“我辈之号称士大夫者(指全国上、中等社会之人)”。故而呼吁国家中的中上层人士不要把过错推给政府,也不要以国民愚昧为借口,而是要勇于担责,敢于自新。这样举国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使政治澄明起来,使爱国者能感受到国的可爱之处,真可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
8、日寇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9、这两个月读到的书中,最喜欢的是王鼎钧的《讲理》、朱正琳的《里面的故事》、奥田英朗的《无理时代》。
10、标签:从容、淡定、坦然、冷静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未来有某种伟大的东西,即使有时我会意志消沉,我们的心灵也要快乐起来。(梵高)
13、逃离,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奔向,正如放弃恰恰意味着恪守。——格非(点评)中国当代作家格非的金句。曾经的文艺青年所青睐的qq签名之一。
1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来
15、(美)迈克尔·麦尔《东北游记》
16、位卑360问答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动货判田装住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7、(点评)其实优于别人并不轻松,但不断地优于过去的自己更加困难。
18、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读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曾为之落泪;朱正琳《里面的故事》读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那一夜我怀念黑暗”。监狱里的灯从来不熄,因此那个停电的不眠之夜格外美好。朱正琳的故事非常有趣,他早年和朋友们一起偷书,读了许多当时“内部发行”的读物,后来被打成“反革命集团”,没有审判就稀里糊涂地关了五年,入狱的时候是1971年,文革结束以后才出狱。这本书也算是另类的文革史吧,毕竟外面并不如里面轻松。在这本书里,朱正琳记录了他在监狱中的故事,叙事很平和,有时还带点幽默,没有伤痕气息,这很难得。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0、(点评)沈复是清朝一位不得志的文学家。他手下作品《浮生六记》写的非常精彩,甚至得到了当代很多外国读者的青睐。这句话其实亦正亦反,既可引用亦可批判,而且韵味十足,充满哲学气息。
1、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路遥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6、从容、淡定、坦然、冷静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9、科学史的写作是很难的,因为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规律的逻辑往往不一致。以化学为例,人们最早接触到的是物质,然后才知道元素和原子,最后才开始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但是从逻辑上讲正好相反,原子的结构决定原子的性质,而原子的性质又决定物质的性质。这就是科学史写作的两难,遵循科学的发展(史料)会显得枯燥而摸不着头脑,遵循逻辑(科普)又让人忽略科学发展的艰难。因此《化学简史》的地位很尴尬,这本书篇幅有限,只能作为通俗读物,偏偏读起来太无聊了;这本书的写作主要靠堆砌史料,但资料又不太充分。今天市场上打着“简史”旗号的书简直成了万恶之源,内容都是差之千里,无疑是为了圈钱了。
10、但在顾炎武说出这句话时,后半句才是重点。因为在文人看来,明朝是重视武官,轻视文官,“国家兴亡匹夫无罪”在明朝时的意思便是“你朱明的生死那是你们高层的事情,与我们有半毛钱关系”。在说出这句话不久后,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便侵入了北京。
11、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黑格尔(点评)在试卷中引用黑格尔的名言是一件很讨巧的事情,因为很多阅卷老师都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但是具体此君究竟说过什么,好像在脑海中又很滞涩,所以你的引用一定可以成为一个闪光点呈现在他的眼里。
12、(点评)这句话适合做一个文章的结尾,“豹尾”一甩,文章戛然而止,毋庸赘述一句,一个字儿,帅!
13、原始出处,出自《左传》和《列女传》。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6、标签:奉献、价值、人生、精神
17、这本书是系统的写文学,从语言、字、词、句开始,一直到意象、体裁、立意,文章仍然是散文的风格,不成系统,但很好读。王鼎钧非常重视文章的“延长”,他认为文学作品是说话的延长,散文是谈天的延长,小说是故事的延长,戏剧是吵架的延长。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延长”二字说得很通透了。文学绝不等于“文笔好”,跟“炫技”更是霄壤之别,文学作品应当能够传达更深的价值:“作家表现人生,并不是像从山上搬一块石头那样展示给读者,而是像蚕吐丝那样出自胸中,人生先进入作家的心灵,再化为物质媒介,然后这媒介再进入读者的心灵。”“生命就是一个灵魂来到世界受苦,然后死亡。由于这个人的努力,他受过的苦后人不必再受。”
18、读诗•听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9、可不幸的是,致远号在前进中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也曾被爱犬“太阳”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大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歌德
1、顾炎武吸取明末清谈误国的教训,提倡经世致用
2、梁启超(1873—1929)认为“爱天下”就是“爱国”
3、(点评)人生要不是大胆的冒险,便是一无所获。
4、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5、(点评)歌德的语言风格,用现在的网络词语来形容,就是扎心。他很擅长写一点扎心的话。扎心换成一句专业词语是什么?就是引起了共鸣。所以建议可以搜罗一些他的名句,在考场上扎扎阅卷老师的心。
6、试题答案:(答案)B试题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为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①是为他人作贡献;②关心国家的发展,以天下为己任,是承担社会责任;③只关心自己360问答的利益;④为社会作贡献;据此排除③,答案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社会早花队类终责任感。
7、“保国”重要还是“保天下”重要?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