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的古诗有哪些四句
1、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9、军中的号令像疾风暴雷一样迅速传遍全军,官军的声威震动了大地的每个角落。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10、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11、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14、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无劳豪吏猜。常侍当无恐。
18、葡萄美酒夜光杯,
19、麟阁图良将,六郡名君上。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二、爱国的古诗有哪些四句
1、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2、这首诗是龚自珍最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3、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4、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5、《从军行》唐.李白: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7、《州桥》(宋)范成大
8、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10、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1、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12、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4、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7、(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全不怕)
18、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9、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0、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三、爱国的4句古诗
1、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2、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5、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6、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这首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可见其地位之高。而王昌龄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叫七绝圣手,这也足见得,他的七绝诗有多高妙。这首诗写出了这样一个画面,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边疆是一个民族聚居融合的地方,这里的战事自古以来一直从未曾间歇过。诗人是多么希望能有像当年卫青、李广这样的大英雄出现,力挽狂澜,震慑匈奴,能让匈奴丧胆畏惧,保大唐边境黎民百姓的一方平安啊!
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1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12、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13、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5、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6、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18、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展开全文15(先秦)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9、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2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关于爱国的四句诗古诗
1、温故知新,我国已进入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但国外敌对势力忘我之心不死。因此,我们应居安思危,学习爱国先烈精神,时刻准备着与来犯之敌英勇战斗,确保祖国和人民的安全。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陆游卒于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这首《示儿》诗是他临终前写的,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干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不免以分香卖履为嘱。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
4、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面对大海,遥思远方,百国并立,再想到担任防倭重任,时刻居安思危,庄严发誓,随时作好一切准备,同入侵敌人战斗到底,不负美好年华。诗的语词慷慨,音节顿挫,富有文采,表现了青年戚继光的远大爱民抱复和杀敌卫国的决心。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难忘。
5、《春望》(唐)杜甫
6、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7、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8、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1、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12、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词存三首。
1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14、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1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6、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17、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18、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20、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五、关于爱国的古诗
1、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2、邮箱:blqjh001@1com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是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虽老未衰的心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重用,只能“僵卧孤村”,把收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4、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5、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6、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四句的爱国古诗示儿陆游
1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4、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家危在旦夕。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度过了这些年,让人意识到,人生就是漂泊不定的,宛如雨中的浮萍一般,时起时沉。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最为经典,千古传诵,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15、《关山月》南宋.陆游:全诗每四句分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
16、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17、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1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对石灰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拟人化,写出了吟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4)全诗语言简谱。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却有坚定不屈的笔意。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3、爱国古诗词四句六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鼓角连营。八百里分克优官困持副迅打除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5、孙中山:“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6、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7、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0、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1、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古诗词教学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动画、音频、互动游戏等信息化手段帮助我们突破古诗词传统教与学中单调、枯燥的过程,为古诗词学习开辟了新的天地。
12、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13、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6、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
1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9、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2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春望》(唐)秋据留硫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来自,浑欲不胜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胶查亮起父河客系充思根: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沙亲据责或式点八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360问答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4、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6、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7、4)羌笛幽怨可谁能理解战士的心?月色凄凉空照沙场战士的遗骨。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代·陆游《示儿》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0、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11、小楼部分作者及其网址:
12、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1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14、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17、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明)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8、爱国诗词的大发展出现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在靖康之变后,南宋统治者偏居一隅,尽管统治集团屈节求和,但人民的爱国热情异常高涨,反映到文学中,就是爱国诗词的大发扬。陆游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19、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20、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石灰吟》(明)于谦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