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克多雨果代表作
1、《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2、雨果的长篇小说大多厚重,历史陈述繁杂冗长,但是在这个五月,不如抛掉那些历史赞誉,平和地再读雨果,将自己投入那年的英法战争,看遍地狼烟;跟着巴黎的民众一同革命,反抗宗教和贵族,这样的五月,刺激又充实!
3、我们无法在时间地长河中垂钓,但我们可以将苦痛的诘问化为免渡的力量。
4、雨果就是为了符合这个时代的潮流趋势,他就创造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情节,那些故事情节让我们非常吃惊、难以执行,发生的事情特别多,很多意外,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
5、袁莉:谢谢丹丹馆长,因为讲了这些故事,大家一会儿带着故事看展可能更加有收获。
6、○维克多·雨果,《梦幻般的剪影》(SilhouetteFantastique),1854年。
7、今天,我们暂且不聊雨果那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和圆明园的故事。我们来和大家聊聊画家雨果。雨果的画有多牛X,看看画出《自由领导人民前进》的浪漫主义绘画巨匠德拉克洛瓦写给雨果的信,你就知道:
8、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流派的作家,也是世界级文学大师。雨果的作品,想象力丰富,情节曲折有致,既有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映照社会现实,引人入胜。其作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富于人道主义思想,同情人民疾苦,悲天悯人,希望社会改良,解决社会矛盾,每每引发读者共鸣。
9、后面是另外一位画家爱德华·富尼耶所画的《埃尔那尼》剧中的最后一幕。其实在展厅当中,不光是为维克多·雨果的戏剧作品,很多的视觉艺术家都通过油画、版画、照相摄影技术等方式给维克多·雨果的各种文学作品做了丰富的视觉创作,有的是剧情插图,有的是单独一件作品或者是一个系列,这些在我们的展厅当中都有呈现。
10、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拉·艾丝美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
11、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12、填空题答案是浪漫主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你们曾经学过他的什么我不知料时游道选择题答案是A~
13、(Hicclavis,aliasporta)1871年。
14、像《埃尔那尼》,我就不说它为什么重要了,因为刚刚两位老师都详细进行了介绍。为什么我们还选取了《吕克蕾丝·博尔日亚》这样一出剧呢?这部剧我觉得在个人生活上或者是故事上对雨果影响很大。大家都知道雨果有一个相恋半个世纪的情人叫朱丽叶,这是朱丽叶年轻时候的小像,我们在展厅当中,在流亡前有这样一幅肖像画,在流亡后的部分,也是雨果和很多亲人说再见的部分,也展出了朱丽叶去世前的这样一幅非常优雅的老年形象的油画,大家可以对照去看。
15、《欧那尼》就不用说了,这太重要了,大家如果仔细去看这幅画,可以体会到视觉艺术的妙处,就是它其实比读剧本更直接,或者说它能还原历史。刚才宫老师正好就描述了《欧那尼》上演时候非常戏剧性的场面,就是那些穿红马甲的雨果粉丝,他们穿着红色衣服,这个就是刚才宫老师描述的那个场景的视觉呈现。这应该是在法兰西剧院,雨果30年代的七部剧作,有四部都是在法兰西剧院首演,雨果专家程曾厚教授就曾说过:“雨果的戏剧之星在法兰西剧院升起,也在法兰西剧院陨落。”这个就是升起的场景,是阿尔伯特·贝纳尔这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也很了不起,他曾经获得过罗马大奖,也是一位在当年很有名望的法兰西院士,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也很珍贵。
16、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17、雨果从不向外界公开他的画作,是怕会影响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但他很喜欢与朋友、家人分享。雨果的部分作品被当时一些知名的艺术家赏识。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拉瓦(EugèneDelacroix)在写给雨果的信中曾说:“如果雨果决定成为一名画家而不是作家,那他将超越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
18、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19、雨果享得高寿,创作经历长达六十多年,一生写出多部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及文学评论,共有诗歌26卷,小说20卷,剧本12卷,论著21卷,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一代大师,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深受中国人民喜爱。
20、雨果还在作品中揭露了当时残酷不公的法典和秩序,猛烈抨击了那种人们饿死可以而偷面包却要坐牢的社会制度,谴责了那些安于现状和铁石心肠的市民在面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时的那种袖手旁观的冷漠态度。
二、维克多 雨果的代表作
1、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
2、《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
3、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两个强盗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4、Azure,艺术家、自由撰稿人,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作品包括当代首饰/物体、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曾在慕尼黑首饰周、K11Chi艺术空间等地展出。
5、●飞院战“疫”丨线上诵读之——简洁是最美的生活
6、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7、他的每一幅画作中似乎都栖息着一种幻象的图景、一种诗意的情感、一种能立刻让观者进入天马行空的想象的戏剧化手法。画作中所蕴含的力量源自其丰富且新颖的绘画技巧,雨果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墨水的晕染,从而制造出变幻的效果,被他称为”奇异的杂糅”。
8、法国的戏剧情况基本上跟其他欧洲国家不太一样,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就是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跟英国沙龙戏剧或者是西班牙戏剧、德国戏剧,他们基本上都违反了很多戏剧规则,而且已经完全抛弃了古典主义的风格,所以法国的情况在十七世纪还是非常独特的。
9、剧本写才貌双全的贵妇吕克莱斯·波尔吉为母爱受到抑制和维护权势地位用毒药杀人灭口、犯下一系列伤天害理的罪行。剧本写才貌双全的贵妇吕克莱斯·波尔吉为母爱受到抑制和维护权势地位用毒药杀人灭口、犯下一系列伤天害理的罪行。
10、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1、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杰出领袖,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我们曾学过他的《圆明园的毁灭》。
12、6岁时,郭沫若进“绥山山馆”拜师,在大成至圣先师的神位之前,磕了几个响头。开始学些《三字经》、《千家诗》之类,并开始作对子。7岁时开始作试帖诗,老师出了些什么“赋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得楼字”的诗题,这对儿童就像巫师画的神符一样。
13、○维克多·雨果,《钥匙在此,门在他处》
14、持团扇的中国女子,彩绘木刻
15、《逍遥王》、《巴黎圣母院》、《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尔》、《悲惨世界》等。
16、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7、《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诺曼底号”遇难记》、《九三年》、《海上劳工》等。
18、东方景观,1837年,牛皮纸墨画
19、如果您决心当画家而非作家
20、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三、维克多·雨果代表作有哪些
1、《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
2、●飞院战“疫”丨线上诵读之——陌上花开
3、象征主义作品《海军导航卫星》,有时候他的画作比文字更直击心灵,更令人震撼!海军怎能导航卫星,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4、雨果不在法国的时候,一方面离巴黎比较远,他有一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写剧本,他认为没有必要,但他还是写了一些东西,因为他离巴黎和法国的政治生活有一定距离,不是那么关注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比较自由,比较随意地创作他的作品,所以他最后写的剧本跟早期的剧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5、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6、文艺评论家洛德·鲁瓦曾这样评论雨果,“像高峰,像森林,像龙卷风,或者像这些可以和自然奇观一比高低的人间奇观”。能把一个人比喻成高山森林,足见他肯定有着非比寻常的才气和人格!
7、第三部戏剧作品是《吕伊·布拉斯》。夏多布里昂看过《埃尔那尼》后曾说:“我将去矣,而先生,你今方来。”《埃尔那尼》是雨果吹响的浪漫主义号角,像是一场战役,刚才的画面上也呈现出那个场景。《吕伊·布拉斯》可能是雨果戏剧的大功告成之作,所以我们选了这样的作品,以及他浪漫主义戏剧的最后这一部《城堡卫戍官》在展厅当中,这些其实是20世纪初的绘画作品的呈现。整个展览有关戏剧方面的策划线索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再次感谢袁莉老师,感谢上海翻译家协会和到场的各位,欢迎大家接下来继续聆听法国里昂国立高等戏剧学院院长劳朗·古特曼(LaurentGutmann)的分享。
8、其实,雨果画画是不需要别人吹捧的,19世纪,当别的大画家都在描绘现实世界时,雨果却在用他的画笔描绘他幻想的世界,这些幻觉无法用文字诉诸笔端,那就干脆尽情在纸上涂抹。也因此,他的绘画别具一格,成为后世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9、我的命运,1857年,墨水、水粉
10、雨果的绘画可谓独树一帜,与19世纪任何其他绘画都截然不同。
11、《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作者运用浪漫主义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揭露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糜烂、腐朽和没落。
12、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小学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
13、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Academiefrançais)。
14、从时间上来看,虽然雨果的绘画创作与他的政治生涯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但是画作的题材却鲜有跟政治直接相关的。其中,《上吊的男人》和《正义》等作品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死刑的强烈反对。
15、是抗争?是呐喊?是永不屈服?是独属于青春的赞歌?
16、在1860年代雨果开始写另外一种风格的戏剧,叫自由戏剧。自由戏剧作品中最长的剧本就是《一千法郎赏金》。这个剧本虽然是在1866年的时候写的,但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法国,当然不完全是当下的法国,是在1824年左右,也是雨果比较熟悉的一段历史。十九世纪末在法国有一种戏剧非常流行,这种戏剧如果翻译成中文叫音乐戏剧,或叫音乐剧,跟现在的音乐剧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如果我们能去想象大概是怎样的戏剧,不知道你们对南美洲的电视剧是不是熟悉,有一种形式,就是那种很夸张的,会发生很多悲剧的事情,会哭、会闹、夫妻吵架那种,就是有很多是比较夸张的电视剧。
17、○维克多·雨果,《印迹》(Taches),1875年。
18、雨果有两个女儿:①大女儿:列欧波汀。②二女儿:阿黛尔·雨果。列欧波汀与1843年意外死亡。阿黛尔·雨果(1830~1915),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女儿,生于1830年,是一个标致的大美人,大作家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赞美过她的长相。她心思敏锐,不但弹得一手好钢琴,还会作曲,在写作上也有才华。父亲雨果鼓励她写日记,她在二十二岁那年开始写,后来保持了写作的习惯。
19、大仲马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20、蘑菇的伞柄,1850年
四、维克多雨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1、这是雨果的画像,由画家里欧·博纳创作,白头发白胡须,仙风道骨,智慧超群,才华横溢!
2、雨果的儿子查尔斯曾回忆道:“与常规绘画流程不同,雨果画画的时候,几乎不会事先画草图,也不会考虑构图。他不从整体的结构画起,而是从细节入手。比如画森林,从画一根树枝开始;画自己住的小镇,从山墙开始;一点点的,整个构图就逐渐显现出来。他的画作总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出乎人们的意料。”
3、早年生活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生在四川省乐山县(今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从镇里向西望去,在群山中有一高峰,叫做绥山,是峨眉山的第二高峰;镇的东面,是滔滔的大渡河水由北向南不停地奔流。对这山水之间的小镇,乡里人总爱用“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来加以赞美。沫水是大渡河的古称。
4、○维克多·雨果,《小镇和残破的桥》
5、雨果在《悲惨世界》创作过程中以怎样的视觉看待当时的法国社会?
6、《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7、水对于雨果而言也有着悲情一面,他的女儿在塞纳河中溺水身亡。这幅《我的命运》(MyDestiny)中,巨浪翻卷,水的力量不可抗拒,透露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8、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
9、《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10、这些图画所描绘的莱茵河远远超越现实之上。雨果凭借愈发纯熟的绘画技巧,赋予了这些奇特的画作,以一种戏剧化的艺术效果。
11、《玛丽·都铎尔》(1833)为3幕散文体历史剧。雨果通过英国女王和宠臣之间的爱情悲剧,把女王摆在王位与情人二者不可兼得的剧烈冲突之中。这部戏接触到政治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人物塑造展示了人类的共性。
12、(Silhouetteofl’Ermitage),1855年。
13、在家庭和个人生活方面,雨果与妻子育有四个子女,其中长女在塞纳河的英年早逝对雨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段遭遇是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痛,这也在雨果的文学与绘画作品中留下了一些痕迹。雨果在1864年创作的画作《破碎的青春》中的主人公就广泛地被认为是他女儿的形象,即使当时距离她的离世已经过去了20年。
14、《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15、《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16、《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17、李丹丹:衷心感谢上海翻译家协会,特别是袁莉老师,我们非常荣幸,今天也是算主场了,在与巴黎博物馆联盟共同策划举办的“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期间,首先这个展览就得到了袁莉老师,得到了上海翻译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也是我们的学术支持单位,今天我们又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举办这样的活动。
18、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19、○维克多·雨果,《东方景观》,1837年。
20、另外,在《巴黎圣母院》中,描写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外面丑陋就是夸张的手法,人与人之间的对比,艾丝美拉达的善良与大主教的恶毒对比,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与善良内心的对比等等。他讲这些人物放到历史背景下,写下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五、维克多雨果代表作长篇小说有哪些
1、1850年夏天,由于健康原因而从参议院告假的维克多·雨果到达了他绘画艺术创作的巅峰。雨果把情人朱丽叶家的餐厅当作自己的工作室,在那里他完成了一系列重要作品。
2、○维克多·雨果,《冬宫的轮廓》
3、《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
4、188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为他志哀。
5、○罗丹为雨果专门创作的《英雄半身像》,
6、维克多·雨果一生写过多出戏剧,《逍遥王》(1832年)就是其中之又译为《国王行乐》。戏剧内容是借弄臣之口揭露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见本页左上角图示)荒淫无耻行径和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心声,演出一场即被禁演。
7、维克多·三消请向溶修所抓里宁雨果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富再两到直赶神素《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
8、旅行中,他喜欢用画画代替游记,画一些速写作为资料,记录他到过的地方,游过的风景。只不过雨果的旅行速写画得并不写实,那些天马行空的笔触和随心所欲的涂抹,与其说是记录现实风景,不如说记录着雨果的心灵旅程。
9、《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10、○维克多·雨果,《我的命运》
11、他特别宣扬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对照原则。这篇序言则成为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以及为了成全戴吕施特与埃伯纳兹尔·柯德莱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13、1854年‒1857年。
14、浅谈维克多·雨果戏剧作品与视觉艺术
15、这里可能是个人观点,但是我自己认为雨果的戏剧后来没有演的这么多,可能是因为灵性的概念已经普及了,已经变得很普遍,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到以后也是变得非常普及,到处都可以上演了。
16、姓名:维克多雨果性别:男国籍:法代表作:《悲惨世界》《巴病岩黎圣母院》《九三年》《惩罚集》作品风格:法国浪漫主义代表名言警句: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章离甚很击核祖局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360问答胸怀。
17、这幅取名《正在阅读的莱奥波尔蒂娜》,这名女子是维克多.雨果最宠爱的女儿,由画家奥古斯特·德·夏特林创作!画中这本书的作者,代表了他父亲!
18、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语文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19、《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作者运用浪漫主义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揭露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糜烂、腐朽和没落。
20、○雨果的儿子乔治·雨果所作油画《高城居餐厅》,
1、1802年~1885年
2、○维克多·雨果藏品,匿名,有打斗图案的中国立式花瓶,年代不详,摄影:张骞文。
3、亚历山大·仲马,又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以小说和剧作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等。
4、1830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后,雨果也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
5、使用现有的中国装饰物已经不能满足雨果对中国工艺的痴迷,他忍不住自己动手,专门为“高城仙境”里朱丽叶的卧室和客厅创作了整整一组的“中国题材画”,包括19幅草图,38幅烙画,共57幅绘画作品,以各种中国主题的木刻。
6、(Townwithtumbledownbridge),1847年。
7、评价里说:“《巴黎圣母院》的文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影响深远。这部小说,打破了以往古典主义的桎梏,是浪漫主义作品中一座里程碑。”
8、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9、鸟镜,1870年,上色木制、玻璃
10、因为很多编剧认为我们生活中没有什么可称为太纯粹的,我们一生当中不断会遇到悲观和乐观的东西,会遇到喜剧性和悲剧性的东西,都是混合性的,没有纯粹的喜剧或是悲剧。法国的浪漫主义基本上是代表已经在欧洲前几年开始的运动,开始反对、更改这些古典主义的规则,在风格上还有规律上,戏剧的规则方面,在追求一种不纯粹的戏剧。我们知道雨果的戏剧理念、对浪漫主义的理念,都包含在《克伦威尔》里,这是一个从来没有演过的剧本,是一个悲剧。在这部悲剧的前言里雨果诠释了浪漫主义的概念。他在前言里写到,戏剧要反映自然,所以我们把伟大和卑微,最高大和最卑鄙的东西,还有最高级和最低级,最通俗和最高雅,喜剧和悲剧的,还有灵魂和身体,都得能够混合在一起。
11、里欧·博纳(1833—1922)
12、1843年,雨果创作的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在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而遭到失败。
13、后来雨果也被逼离开法国,在路易–拿破仑王朝复辟之后他不能待在法国,他自己反对重新恢复王朝,或者帝国政治制度,所以他被迫离开法国,然后在海岛上住了好几年。
14、这可能是大家并不熟悉的,是维克多·雨果作为画家的侧面,在我们展厅当中展出了十几幅非常难得的维克多·雨果自己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原作,另外还有部分他的画作是以电子影像展现的。大家可以发现在展览中的视觉艺术,就是绘画部分,其实有两类,一类是维克多·雨果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另一部分是其他的视觉艺术家从维克多·雨果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获得元素所进行的创作。
15、雨果常常用画笔记录下沿途风景,然后回去之后融入想象的成分,再变成文字!接着写文章写累了,休息一下,再随便画几张涂鸦一下!也许他对绘画只是喝一杯茶解渴,但是他一生却画了3000多幅画,即使是专职的画家也不一定有他画的多!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不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革命的结果对人民来说,只是资本主义的枷锁代替了封建主义的枷锁。财富和特权集中在一小撮统治阶级手里,广大人民依旧过着苦难深重的生活。
17、维克多·雨果( 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圆顶中式寺庙前的雕塑,1837年
19、装帧印刷华丽,非常值得收藏。
20、记忆中,大家写过的难以计数读后感里面,都会有一篇属于《巴黎圣母院》,并且无论寒暑假,雨果先生都是我们必须“拜会”的多年老友之在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让我们重温那些年我们又爱又恨的雨果吧!
1、画家雨果的绘画除了超现实主义外,还有鲜明的中国情结。
2、《巴黎圣母院》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写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企图占有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而加害于她,后被敲钟人卡西莫多推下楼摔死,最后奇丑的卡西莫多和美丽的爱斯梅拉尔达死后在一起的浪漫故事,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3、雨果还非常喜欢中国,收藏了不少中国瓷器和艺术品,当年他还公开站出来,批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野蛮行径!
4、古特曼:大家好,我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大家今天听到了很多关于雨果的演讲,但是很遗憾的是,我自己听不太懂中文,所以可能在发言当中会重复一些别人说过的话,但是我尽可能不重复。
5、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
6、这首诗大约作于13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早年生活的状况。茶溪是从峨眉山麓流下来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沙湾,注入大渡河。能有兴致去钓鱼戏水,进而忘情诵诗,足可以说明他少年时生活的闲适和对诗歌的投入。
7、后相继出版《新颂歌集》和《颂诗与长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此期间,还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冰岛魔王》与《布格·雅尔加》。
8、雨果从未想要通过绘画去宣传什么学说,或者达到一个具体的目的。他的绘画创作与写作无疑是相辅相成的,文学创作是雨果面向世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途径,而绘画则是回归自我,释放自我的方式。这位文学大师在色彩与线条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从而以更好的状态用文字与现实抗争。
9、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0、凝视着风暴的渔夫之妻,1864年,牛皮纸墨画
11、DelphineGleizes
12、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先后参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战等活动。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遗骸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13、雨果生于1802年,于1885年去世,在十九世纪重要的浪漫主义运动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DelphineGleizes教授用“天才”一词来形容雨果,他在16岁便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可以说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尽显,此外,从他留下的资料来看,他在很小的时候也展示出了对绘画的兴趣和天赋。
14、雨果除了有文人和画家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活跃的政治家。在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之后,雨果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流亡生涯,并一直与新政权进行斗争。在流亡过程中,他在岛屿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海洋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在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后,雨果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并得到了人民的爱戴,成为了“法国人们的祖父”的角色。
15、把话题拉回到戏剧,策划展览的过程实际上是要通过一些线索讲故事。除了跟大家提到的那两条比较显性的线索之外,这个展览当中还穿插着一些隐性线索,比如雨果的诗歌、雨果的绘画以及今天我们的话题——雨果的戏剧。就像刚才宫宝荣教授提到的,雨果浪漫主义的戏剧短命,所以我们选取的作品年代跨度不是特别长,从1830年到1843年。作为策展人,我们讲故事都是通过艺术作品、视觉作品。我跟奥迪内馆长进行了很多讨论,从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的馆藏当中我们选取了跟四部戏剧作品相关的视觉创作,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作品的样子。
16、展览|潜入immcologne“智能村落”,探寻智能生活的意义
17、1883年,雨果完成《世纪传说》。雨果自1859年开始创作《世纪传说》,直至1883年完成,全书共3卷,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
18、另外我接这部戏的一个原因,从翻译的角度来讲,《一千法郎赏金》语言比较容易了解,语言没有太多像雨果抒情诗歌的风格,不是太复杂,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没有那么浓厚或者复杂的历史背景,所以大家跟着故事就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钱与社会的关系,这么大的话题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中国人都很容易明白,作为共同的话题,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19、15岁,他离开沙湾到乐山县城读高等小学。年假时自己通读了《史记》,很喜欢太史公司马迁的笔调。16岁升入设在乐山的嘉定府官立中学堂,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如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等,还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