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诗句
1、清秋时节,万花开始慢慢零落成尘,菊做为秋的信使,开始点亮这个季节。
2、(注)①罗含:语出《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鹨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3、孤高绝俗精气神,黄靥香蕊脱红尘。
4、解释: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6、回到家,妈妈泡了一杯茶给我品尝。“这就是用刚才公园里的野菊花制成的,”妈妈说:“它有清热解火、消痛止血的功效,是一个很好的药材。”我尝了一口菊花茶,觉得口中有一阵清凉。真好喝!
7、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8、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11、菊花常被人称为花中仙子,它能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它的坚强与勇敢令人钦佩!
12、一幅幅照片, 一组组镜头, 页页是历史的画卷, 篇篇是壮丽的人生。
13、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西江月(咏丁香菊)》作者:陈师道
14、公园里的菊花仿佛在比赛“谁”最漂亮呢!我走到他们身边,弯下腰就闻到一阵扑鼻的香味,那香味真醉人啊!还有五彩缤纷的菊花,白的像云朵,软软的,想躺上去;黄的像一块块黄金,闪闪的,想买一块;红的像苹果,圆圆的,想把它吃掉。还有的像散开的烟花,有的如同无数小手伸出,它们虽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是它们很美丽。
15、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7、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东园玩菊》作者:白居易
18、菊花,静淋田野的雨,不涉世态炎凉,不惹红尘妒火,它更像雅人隐士。
19、“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2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二、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
1、看着这些菊花,我不禁想起陈毅爷爷写的《秋菊》这首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们也要像秋菊一样,从小养成在困难前面不低头、不屈服、刻苦钻研的好品质。
2、“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须误穿附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中隐逸者也。”“晓月残菊遍地黄,不负秋风念情郎。”“朝影秋菊抚萧琴,闺中伊人理蛾眉。坏钱专求骚人问客泊上漂,忽见天际一分颜。”还有很多很多的啦,一时间没有想起不好意思。呵呵,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3、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赋得残菊》作者:李世民
4、菊花的美丽展现在两方面,颜色繁多、形态各异。有黄、白、紫几种主要颜色,还有一种红黄相间的,更是美极了。菊花不只有大的,还有一种小雏菊,花朵娇小,但颜色也很多,有淡黄、深黄,紫红、雪白等颜色,更有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颜色。
5、什么花在秋天开放?什么花开放时像烟花?对了,它就是菊花。
6、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都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7、并且宋亡后,他所画的兰花都不画土,因为他认为故土已失。
8、一进公园,我就闻到了阵阵清香。我连忙跑进人群里,扑面而来的就是那五颜六色的菊花花海。瞧!一朵朵菊花竞相开放,好像在对我说:“怎么样,我们谁好看?”它们白的似雪,亭亭玉立;黄的似金,高雅华贵;红的像火,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一阵秋风吹来,菊花们像少女一般翩翩起舞。我迫不及待的凑过去看:只见有的菊花昂首挺胸,像一位高傲的王子;有的菊花花瓣又细又长,而且很密,好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大章鱼;还有的菊花花瓣向外伸展,仿佛在提醒我们:“快点走!火山要喷发了!”我被这些活灵活现的小菊花完全吸引住了,不禁让我想起了元稹的那首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9、(1)托物言志是本诗的特点。从“菊”身上,你能读出怎样的诗人形象?
1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11、踏雪寻梅宾未至,且将诗心菊魂藏。
1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3、菊花,别的花都调谢了,只有她不畏寒冷,依然绽开着。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爱你,菊花!
14、(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5、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16、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17、(2)(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橘,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
18、出自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全文:
19、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饮酒其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其五》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热雷转普立听厂亮而常关”;“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晶散字但两众起黑次特或。《归去来兮辞》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九日闲居》芳菊开林耀,穿去兴名哥溶树觉列衣含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来自为霜下杰。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20、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三、赞美菊花的诗句
1、霜天玉骨志凛然,后发之秀霸主登。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3、恰如退士垂车①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4、D.本诗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5、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
6、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麹米春。——《减字木兰花》作者:陈三聘赞美菊花的诗词⑴元稹《菊花》
7、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
8、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9、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如同珠宝、钻石点缀在上面,锦上添花。月光下的菊花更是显得圣洁,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洁白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农人心魄。
10、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作者:黄巢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关于赞美菊花品质的句子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穷。
13、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14、走进公园,一眼望去全是菊花,我问妈妈:“为什么这里只有菊花呢?”妈妈笑嘻嘻地回答:“因为我们是来赏菊的呀!秋天,当百花凋零,万叶枯黄时,菊花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经风霜耐严寒。”沿着公园的小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菊花,它们五彩缤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赛金,红的似火。
15、比如360问答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书十聚又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还有,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16、两首诗吟咏对象均为“菊”,均提到陶渊明,主旨表达却各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17、去闻一闻,菊花的味道真醉人呀!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18、菊花虽然错过了美好的春天。但它却在百花凋零的秋天欣然绽放。我看着菊花,心中产生一种很想观察它的感觉。于是,我跪了下来,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发现它很像一艘艘小船,正在航行。再凑近一点儿看,那些花瓣仿佛一个个小姑娘正在鞠躬。我往远一点站,坛中的菊花变小了,这使我想起了我奶奶织毛衣时用的毛线球。我和爸爸妈妈准备离开这里,一起去看不同品种的菊花。
19、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20、植物园里,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欣赏着五彩缤纷的花朵。
四、最经典的菊花诗
1、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2、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4、人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5、菊花,它如同一位成熟稳健的中年人,步履坚定从容,历经岁月沧桑,仍然不改初心,不改对生活的热爱。
6、A.第一首诗首句写重阳节后菊花无人观赏,借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指出吟咏对象。
7、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8、走到菊花展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象,各种各样的菊花欣然怒放,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一缕丝,美不胜收。
9、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①”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②”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10、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1、你独立在稀疏的篱笆下面,高尚的情操永远也不会改变;
12、郑思肖是南宋遗民,南宋灭亡后,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他气节的写照。
13、我最欣赏菊花不畏严寒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我要向它学习!
1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5、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秋天时昼夜温差较大,空气里的水汽到了夜晚结成霜冻,附着在物体表面,在这种残酷的情况下芭蕉折断、荷花歪斜,菊花傲霜耐寒,在夜间傲然开放,等到清晨人们大梦醒来,就能闻到了那一阵阵幽香。“唯有”二字,表达出诗人对菊花的偏爱。
16、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17、品格高洁: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
18、俗语:“菜不摆筷不成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讲究,真得学学
19、C.黄金甲实指菊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A.“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们迎接这个佳节到来的作用,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五、菊花诗句最出名诗句
1、可以看出,郑思肖的诗歌“枝头抱香死”是模仿朱淑真“抱香枝上老”而作,但是感情更加激烈,意图更加明显,显示出自己誓死忠于前朝的坚定决心和民族气节。
2、——魏晋·陶渊明《饮酒·七》
3、用途广:菊花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4、 那废旧毛线编织的护腿, 体现了你的勤劳灵巧, 也展现了你的简朴。
5、D.“香”、“黄金”等词可以看出长安城遍布菊花。
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你看,古代诗人也多么喜欢菊花啊!其实,在色彩斑斓的花海中,我最喜欢的也是菊花。此时此刻,如果你来到公园,就会和我一样看到一片花的海洋。
7、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③;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④。2分
8、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9、(1)甲诗中说“物性从来各一家”,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一个最能代表菊花“物性”的字。
10、译文:古旧林苑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11、修篱种菊,把酒当歌,古代的文人墨客对秋菊更是不甚喜爱。
1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所以分析诗人的感情的时候,要结合菊花的特点、诗人对菊花的态度来进行分析。前六句都在描绘菊花,前四句写了菊花的色与香,就如同诗人的才德一样;六句写菊不畏霜菊而怯日暮。八句写菊花的愿望,注意“白玉堂”可以理解为朝廷。据以上理解对诗人的感情进行分析即可。
13、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
14、自古以来,有无数的诗句赞美菊花高洁淡雅的品格,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吟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我明年再来见你!
15、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6、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17、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①照泥沙。
1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席上赋白菊》作者:白居易
19、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0、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1、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3、(1)试题分析:“香”、“黄金”看不出遍布菊花,而应该是“透”、“满城”等词体现。
4、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如苏轼所说,在深秋时节,百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还在美化我们的家园。即便菊花开始凋零,它的花茎仍傲然站立在寒风中,为大自然带来一点生机。
5、陶令①篱边色,罗含②宅里香。
6、(3)秋瑾,晚清著名的革命烈士,号鉴湖女侠。有人评论她的这首《菊》,刻画了一位“斗士”形象。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3分)
7、解释:不是更偏爱菊花,只是等到这花开了便没有其他的花与之媲美
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9、此时此刻我不禁又想起了唐代诗人元稹写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诗句来。是啊!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开完后,就没有任何品种之花再比得上它美丽芬芳了,一阵阵晚秋初冬的清凉风吹来,花中带有阵阵花香,真让人心情愉悦,心旷神怡……
10、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秋冬时节,各种菊花争奇斗艳。有的是金黄金黄的,让人感觉到秋天的灿烂,有的菊花是粉色的,让人感到她很娇嫩;有的菊花是淡紫色的,让人想到美丽的紫水晶;有的菊花是白色的,花蕊中间似乎透出一点浅浅的绿色……菊花不仅颜色各异,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菊花全部开放了,像过年时放的礼花;有的菊花含苞待放,像一个小丝线球;有的菊花躲在叶丛中,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菊花挺直腰杆,像勇敢的战士迎接着冬雪的洗礼。
13、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14、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出自:慧霖的《闰中秋玩月》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出自:白居易的《咏菊》更多描写菊花的诗句:http://www.***.com/zt/1351束4/
15、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忆白菊》作者:陆龟蒙
16、(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7、有的人还活着, 却寂寞无声, 有的人已经走了, 却让人怀念崇敬。 也许,这就是区别, 这就是不同的人生。
18、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菊》作者:韩愈
19、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20、菊花有它自己的品格——默默无闻。它不与百花争艳,许多诗人都写诗赞美它,其中就有一生都热爱菊花的大诗人——陶渊明,他一生独爱菊花,以此来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我最喜欢这几句赞美菊花的诗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在一个被称为菊花仙境的花坛中,我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菊花,有乳白色的银菊,它的花瓣洁白,菊叶翠绿,看起来就像绿色海洋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有金灿灿的金菊,它花黄如金,一朵朵,一簇簇,开的如微笑般灿烂,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2、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3、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4、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作者:顾况
5、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6、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7、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8、琼瑶丽神妍凡界,花香馥郁熏人间。
9、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这样的美景,何其壮观。
10、解释: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1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12、我喜欢菊花,喜欢它的美丽,更喜欢它不怕寒风的精神!
13、朝秀芳姿暮送香,芳蕊馥郁醉人肠。
14、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15、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