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说过谦虚的名言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8先师孔子诞辰日
3、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抱怨,这种做法怎么样呢?”(一副求表扬的姿态。。。)
6、不学礼,无以立。
7、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8、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0、《荀子·伴生篇》此为古代一种容器,其里面不盛水则倾斜,盛水及一半则端正,盛水满了就翻覆。比喻骄傲自满就会栽跟斗。
11、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
1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3、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他建构了一个世界,也预见了一个世界。
1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今天我们祭奠孔子,共同缅怀先贤,表达对孔子的感念与尊崇,感受圣贤的精神和智慧,更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焉:于此,在那里。善:优点。这来自几句大意是:在三个人中,一定司致严端有值得我效法的老师在其中,应该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这是一个颇含哲理的名句。孔子虚心好学,处处留意,事事有心,故能说出~这样的名言。它说明,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圣降却拿衡万人,圃于自己的生活经360问答验和客观条件,也不能无所不通完美无缺;也必须虚心向环境学习,己强的人值三使为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已不断进步。这句话阐述的道理是极为探刻的,因此千百年来被它医过李助人们书于座右,铭记于心,至今仍经常出现在书面文字和日常口语中。
16、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8、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出自《论语·述而》原句如下:子来自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360问答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启示):学习板封析度限诉程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19、14)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0、两千五百前的历史长河,荡涤了多少历史的尘沙,而孔子的故事却永远地闪耀在智慧的河滩上,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所顶礼膜拜。最近和全班同学一起走进了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今天有幸和全校的语文老师分享我们班近一年来共读整本书的教学。课前准备:全班共读《孔子的故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读书的收获。读《论语》。上课环节:师生共同回顾本书中感兴趣的章节。进行“孔门弟子大竞猜”。看图说情节。成长加油站。(备注:4环节王爱玲老师的《共读共写》有详细指导)孩子们交流课前整理的思维导图。写作采蜜栏。(多角度去写:如:当一回孔子的弟子真好、跟着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孔子)
二、孔子说过谦虚的名言吗
1、解读:看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做到和他们一样好,看到品德不好的人,应当检查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警惕自己再不要犯同样的过错。引申为:为人一定要懂得取长补短。
2、其实,不只是孔子的《论语》,中国还有很多“子”的句子都被外人曲解了。比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特别出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5、思想史上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反比。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识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7、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爱迪生
8、9月28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诞辰2572周年纪念日。
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0、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牛顿
11、(解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引文就不列了,反正就是提他老人家说几句公道话,也不算啥学术论文。
1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5、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6、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17、非曰能之,愿学焉。
1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20、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歌德
三、孔子很谦虚的说
1、如果要评选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至深的人物,首推必是孔子。他兴私学、护周礼、为仁政、创仁说、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编《春秋》。
2、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很想问,和尚到底得罪谁了?)
3、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4、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5、(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10、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11、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12、(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3、孔子·论语·友谊·礼仪
1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15、德不孤,必有邻。
16、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17、(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18、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360问答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美德:谦虚好学;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美德:重礼尚和;现实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秋师集连南社会和谐共处.(3分.传统美德1分,现实意义2分)
四、孔子关于谦虚的名言
1、3)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3、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当你奋斗时,他告诉你:“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7、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8、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姜还是老的辣
9、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10、(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