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铁生作品风格清新温馨
(1)、他自身的坎坷,让他对生命困惑,而文字,是他用来割开命运之网的利刃,靠着这把利刃,他才让自己坎坷的生命发光发热,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2)、横向阅读——《那个星期天》《盼》《五猖会》
(3)、从他对孩子的承诺来看,其实他也想陪孩子出去玩,但是他没办法呀。
(4)、本书为“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还包括《莫言评传》《李佩甫评传》等。
(5)、有一点可以预测,史铁生一半以上的作品会逐渐退出读者的阅读,但有《我与地坛》的存在,读者可以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在90后、00后的青年时期,史铁生的作品会发生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很有价值。00后这一代人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很愿意把自己和身边的人、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区分出来,不那么容易受左右。他们天然的具有接受史铁生的基因,价值观更接近,未来的可持续性作用可能会更大。
(6)、(1)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比如:“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些诗一样的语言,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7)、拍这部作品,当然要去与史铁生有关的地方,他的家、地坛,为了触摸这个空间,感受史铁生。我在地坛最大的印象是现在的地坛已经不是史铁生书中的地坛了,有的地方被装修了,有的地方被废弃了,装修的人没有美感,不是装修而是破坏,史铁生自己也不会愿意去了。
(8)、也有很多戏对生活有新观察、新感受和新观念,但缺乏耐心地再深入下去,给予一步步具体化的形象化显现,让观念从形象里自己生长出来,尤其是从活的人物身上生长出来,而最终使得整个演出成为了一个创意的形象说明书,演员则成为了观念的宣讲者与演示者,而不是艺术意象的有机形象化的呈现者。
(9)、在史铁生看来,我们的语言、叙事逻辑都出现了问题,其症结在于国人在表达思想和审美情调之时,话语方式已被世俗化了,都是世俗的语言,不能生长出思想和智慧来,或者说不能够拷问存在的实有和虚无。
(10)、有的学生,把《那个星期天》小男孩的失落,归因于“母亲的沉重负担”。
(11)、陆帕对史铁生的作品相见恨晚,《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是史铁生唯一用戏剧剧本形式写成的小说,1996年发表在《钟山》第4期。之前,林兆华一直想排却始终没排,“小说里有戏,有电影,非常丰富,排起来很费劲。”
(12)、那么可爱的小孩子盼了好长时间的愿望又破灭了,我们当然心疼,但是我们没有权利来谴责这位母亲,她要买菜,他要干那么多的家务,光全家要洗的衣服就是图片上这样满满的两大盆,也就是说,他肩上扛的是全家生活的重担,这副重担和一个孩子出去玩儿相比,孩子出去玩儿就是微不足道的。
(13)、如果你读了太多关于你角色的介绍,是不好的,你把身边的东西自然融入,这个角色自己就会活起来。这个角色即兴发挥的时候,说的都是非常渴望的东西,演戏就好像旅行收拾东西,想说什么就把它装进行李箱里。
(14)、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5)、 对话描写没有引号。请在课文中加上引号。用引号和不用引号有什么区别?
(16)、《开卷广州》新增广州图书馆场次,开始线下活动,再一次与读者面对面,主持人聂莉自言少许激动。
(17)、我们读史铁生、余秀华这些作家作品时,应不应该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态?
(18)、(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
(19)、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说集《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病隙碎笔》等。其创作于1980年代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乎湾》,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2009年,该作品与《命若琴弦》、《老屋小记》等史铁生的20余篇中短篇小说佳作一同结集出版,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成就和思想及艺术风格。
(20)、大约是2007年,北京老千(一家网络公司董事长)在那一年举办了网络微型小说大奖赛。作为评委,我们被邀去大连观光一番。同行的有李青,有岳建章德宁夫妇,再就是史铁生、陈希米夫妇,以及刘晓存和评论家解玺璋等。又是在大海边,我们一同在海边享受着和煦的阳光,瞭望着无边的大海。我们天南海北地聊着。记得我还跟他聊到《我与地坛》,我说,你那篇文章里,很应该写的一笔,其实是你跟徐晓相遇的事儿。你想想,你在轮椅里抱着英语字典,而她腋下夹着禁书,两个二十岁的绝望而彷徨的灵魂在荒芜的园子里相遇了……而且后来你又与她先生成为莫逆……可你竟没写!要是我,非用不少笔墨!他宽厚地笑着,“哦哦”地点着头。
2、史铁生的作品呈现什么倾向
(1)、(点)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答案,捕捞他们的关键词。
(2)、史铁生离去已近一年,每当想起他时,我便不由得在脑海中缭绕起白居易的诗句: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3)、选择的这些作品中都有作家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由此读者可以看到这个作家是怎样成长的,或者说是怎样一步步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即英雄出处。这样一套书既能体现这一批当代作家的精神源头,又能展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加以与文字风格相配的插图,必将给读者呈现一份完整而精彩的当代作家档案。
(4)、《我之舞》是“当代中国名家名作系列”中的一本,其选定为作家的成长背景,如作家和故乡,作家和亲人,以及作家的童年经验、受教育经历等等。
(5)、在我的眼里,《那个星期天》,是完美的,是完整无痕的美。
(6)、一个少年,阅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会心疼,既心疼母亲的惊惶,又心疼自己的被怠慢——但曾经的委屈会霎那消散,因为他懂得了母亲的无奈。幼时千斤重的不原谅,顷刻云淡风轻。
(7)、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8)、《命若琴弦》是一部小说集,作者是史铁生。在这部书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9)、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王又平评
(10)、请同学们先小声朗读这段引子,感受史铁生作品的沉郁风格。
(11)、去掉了引号,其实也就去掉了叹号,使当时那么强烈的愿望变成了平静的语气,但是当时的小男孩并不是真的平静,而是长大之后心情平静了,才可以用平静的语气回忆,当时的心理感受。但是,用成年的平静语气叙述幼儿时强烈的委屈,反而更放大了这种委屈。
(12)、张均教授讲到一个“静”字,一个“虚”字,把人生与哲学联系到一起进行讨论,阐释透彻而深刻,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静为清空世俗标准,包容世界;虚为心空,空有佛教意味,空方可见众生,见众生即是认可丰富的人生。大概就是“人生滋味,诸境从容”吧?
(13)、读史铁生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发现自己,找到生命中那些被我们忘记的、忽略的、更有价值的内容,不至于让我们掉进生活的某种陷阱而不可自拔。
(14)、既然没有引号的对话描写这么精彩,文艺学家史铁生都用,我们可以学习吗?
(15)、他 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他也没心情考虑这些。
(16)、1943年出生于波兰,经历物理、美术、电影与戏剧等不同领域的学习与训练,以独特的作品风格,被誉为“欧陆戏剧界的巨人”。在波兰戏剧史上,陆帕承接康托、格洛托夫斯基,下传瓦里科夫斯基的枢纽地位,被波兰剧场界奉为国宝。
(17)、7 这次和王学兵等中国演员合作,您感受如何?
(18)、莫非·专家说|李伟:这个戏最重要的意象应该是酒瓶,而不是轮椅
(19)、票价:680/580/380/280/180/80元
(20)、1988年“作家评论奖”《答自己问》获奖);
3、史铁生的作品风格属于意蕴深沉的什么作品
(1)、史铁生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您说史铁生后期的作品越来越有他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变化,是不是与他由于疾病导致的心理变化和他对写作的寄托有关?
(3)、△ 陆帕阐释复排版《酗酒者莫非》的创作思路
(4)、保守一点说,我读过的中外作家评传不下二十部,但是,像《史铁生评传》这样独特的文本,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在我以前读过的作家评传中,往往会碰到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以评为主,以传为辅,评起来长篇大论,探幽发微,传起来却三言两语,甚至语焉不详,最后弄成了一本作品欣赏;另一种情形是,以传为主,以评为辅,传起来一波三折、柳暗花明,评起来却浅尝辄止,或者虚晃一枪,结果弄成了一本作家生平。很显然,这两种写法都是失衡的,都难以写出理想的作家评传。能够将评和传有机结合起来的文本,此前虽然也有,但少而又少。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史铁生评传》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在这部评传中,作者不仅把评和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而且结合得水乳交融、如胶似漆、严丝合缝,堪称完美。一方面,作者对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翔实而生动的描述,包括家庭婚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同时将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文学创作挂起钩来,进而去审视、梳理、发现文学创作与人生经历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作者又对史铁生的代表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论,涉及故事情节、环境背景、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同时密切联系他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进而去反观、寻找、打捞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这样一来,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便构成了作家的一体两面。与此同时,关于人生经历的描述和关于文学创作的评论也随之构成一种互动,二者相互呼应,相互照耀,相互印证,从而使作家评传中的评和传不再是两张皮,而成了一个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互涉的整体。
(5)、在通读《史铁生评传》这部书稿之前,我一直没太弄明白,叶老师为何如此喜欢史铁生。叶老师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把《史铁生评传》整部书稿读完,我才找到问题的答案。原来,叶老师对先锋的理解有自己的标准。在他看来,文学的先锋性主要不在于形式的先锋,而是在于精神的先锋。在形式的探索上,史铁生虽说比不上余华他们,但在精神的发掘上却遥遥领先。因此在叶老师眼里,史铁生才是中国当代最具先锋性的作家。
(6)、理论上是可以学习的,但在实践中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7)、不同点这个同学打的比较好,也比较有代表性,在愿望达成上,一个是愿望没有实现,一个是愿望得到了满足,另一个不同点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不一样,《盼》阻力来自于天气,《那个星期天》出去玩的阻力来自于妈妈。
(8)、史铁生的散文倾向于探索人生哲理,它的语言相对严谨,文中却又不乏时来的幽默,诙谐,并且文中多以具象喻理示情,寄寓哲思,语言便形象而又促人反省和思悟。
(9)、史铁生曾无限流连于地坛,并因此感恩自己的命运。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无颓墙,无荒草,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出,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京城的初雪久候未至,2010年最后一次残阳夕照,唯有冷风凛冽中飘来几不可辨的气味,知史铁生者,遂了然那气味中,或亦有一缕是属于十数年前那个作家的,他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
(10)、对话描写的句式长短,有什么特点?表现对话者怎样的心理感受?
(11)、一句话,在同学们写作的翅膀还没有坚硬之前,老老实实的用引号。
(12)、他的散文里包含太多隐喻的沧桑,他仿若古井,承载了太多的过往。那种沉淀于心的感觉像是一种悟,又像是一种怜悯,却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只是褪尽铅华。
(13)、而反观我们很多的创作,尤其是刚开始戏剧创作的年轻人的创作,观念性都很强,再加上生活阅历单薄,感受不丰厚,对生命的思考不深入,便往往造成戏剧语言与表现对象分裂的结果,而不是骨肉相连,不是有机一体,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意象,很多还是处在别林斯基所讲的“用语言去说明实质”的状态。
(14)、因为考场阅卷老师读的很快,就是为了 打个分数,完成“排序”或者“选拔”功能。阅卷老师不带着审美的心理来读一篇文, 来不及好好琢磨琢磨“哦,这里没有引号,这里为什么没有引号呢?原来是有这么大的好处呀”。
(15)、记得还聊了个内容,便是谈我弟弟甘少诚。那会儿,我正想以弟亲的事儿写个长篇。少诚在1995年时因车祸去世。史铁生为他也写了悼念文章。说起少诚,史铁生一个劲儿地说着“可惜。可惜!”他说,甘少诚可是个人物。他说跟少诚相识了十多年,可见面聊的时间没超过四十八小时。他说,他知道少诚最早是参加“星星美展”的,后来开始搞大型木雕。“我书柜里现在还摆着他给我的一个木雕呢。来了的客人凡见到这木雕的都夸赞这作品有个性、有风格,问是谁的作品,我一说老牛(少诚在外的绰号称谓),认识的便都谈起他那奇特的经历和豪放不羁的风格,没完没了地谈……”史铁生将我弟弟说成是“少诚之风”,“……他像风一样地走了,你找也找不到他。但时常能听见他的消息,一会儿在南方做木雕,一会儿在北方烧泥塑,一会儿在高原拍电影,一会儿在沿海埋头画画。他像风一样把这世界当成自由的原野,刮来刮去寻觅不够……少诚之风才是悟者之途吧。”我觉得史铁生真是慧眼,连我这个当哥哥的都说不出弟弟特点,但他几句话就直击要害。史铁生还在《病隙碎笔》中谈到少诚:“我的一位已故艺术家朋友,生前正做着一件事:用青铜铸造一千个古代士兵的首级,陈于荒野,面向苍天。我因此常想象那样的场面。我因此能看见那些神情各异的容颜。我因此能够听见他们的诉说——一千种无人知晓的心流在天地间浪涌风驰。实际上,他们一代一代在那荒野上聚集,已历数千年。徘徊,等待,直到我这位朋友来了,他们才有可能说话了。真不知苍天何意,竟让我这位朋友猝然而逝……”在这里,我必须说,正是史铁生提供的这些,让我更深地理解了我弟弟,并且抓住这个脉络将长篇续写下去。如今,我总是怀着感恩之心感谢铁生那天的点拨。
(16)、他完全颠覆了“五四”以来的小品文写法,直接地与神学、思想家在文本中对话、交流,他经常思考的是存在的有无问题,成了一个思想的“叛逆者”。
(17)、所谓的成长,很多时候是厘清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是非”,“人与自然”的边界。
(18)、在聊所读过的书时,我们聊起了卡森·麦卡勒斯这个孤独的心灵猎手(美国南方女作家,很年轻就半身瘫痪、缠绵病榻,五十岁便告辞人生)及她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他说,他也非常喜欢这个作家。我们甚至还背诵了该篇的开头:“八月的下午,路上空荡荡的 /尘土白得耀眼/头上的天空亮得像玻璃/枯坐在百叶窗后的女人/倾听着来自大地深处的/被束缚者的歌唱……”毫无疑问,我们在她身上找到了相当的默契和共识:一个身患残疾的博大而平和的灵魂,在冷静地审视人类文明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故事——众多的所谓的四肢健全者,其实灵魂残缺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他们的很多在他们看来是所谓正常的生活,其实都是病态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在危害自己的身心,而且为地球蒙羞并贻害子孙后代。相对来说,身患残疾的人,即使有所危害,那也不过是在很小范围之内。就是说,一个身患残疾的人,有权力审判所谓健全人残疾的灵魂。
(19)、第1位同学强调了,不用引号的“回忆感觉”,而第2位同学强调了使用引号的“凌乱感觉”。
(20)、(点)请同学们看这两段话。从字面上看有引号和没引号二者有什么区别?
4、史铁生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1)、莫非·专家说|丁罗男:陆帕导演抓住了戏剧最本质的东西
(2)、1 您为何在中国导演的第一部话剧选择了史铁生的《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
(3)、我去三次地坛,因为这是我了解史铁生的关键的地方,让我感动的是史铁生在作品中描述母亲怕他想不开,跟着他来到地坛,在偷偷地盯着他,他假装不知道,可是母子两人又都彼此知道已经被对方发现。这就是我解读这个剧本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我要去地坛看草木,看地坛的春天和秋天,我想找史铁生和母亲互相躲藏的地方,但是找不到了,奇怪的是,我在天津找到了。可能带些讽刺,但拍摄影视作品就是这样,作者描绘的地方有可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因为他所描绘的大部分是在作者想象力中,不一定完全是实际地方,我们找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作者脑中的地方,所以并不好找。
(4)、4)散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文革记愧》、《好运设计》、《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黄土地情歌》、《相逢何必曾相识》、《散文三篇》、《随笔十三》、《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扶轮问路》、《妄想电影》。
(5)、这就是两种写作风格,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就是两种风格。
(6)、而要进入如此直面自己与存在真实的深入思考境况,则需要设置特别的情境,需要很强大的逆境逆向的推动力,打破人们及个人的日常习俗与习惯的层层坚硬的壳,才会使人更加深切真实地看到自己与他人多种不同的面孔,看到许多平常隐秘在自己心中的黑暗里看不见的东西,看到凸凹不平、爱恨纠缠、善恶美丑真假交杂的人生真相。所以,艺术家们往往将人物放置到战争、灾难、疾病等厄运中去折腾磨炼,如将人物扔到碱水里多泡几次一样,才会使人物切身体验、观察和感悟到其背后的深刻人生真实与哲理。实际生活中也正是这样,经历过磨难的人往往对生活具有更加独特深刻的认知。
(7)、莫非·专家说|彭涛:这是现代的、开放的中国才有可能出现的作品,我为它鼓掌
(8)、真情一旦流露,无声的哄笑会从屏幕里下来淹没你;别试着走进灿烂的阳光下花的海洋,黑暗会突然降临舞台;魂灵的视角在屏幕上清晰可信;醉鬼的独语有幻觉,有梦想,更有骇俗惊世的真理。
(9)、不过,有些文字好苦啊,一杯苦茶,不甜,醒脑。
(10)、以《假面·玛丽莲》、《伐木》和《英雄广场》给中国戏剧带来巨大冲击的陆帕,今年将首次与中国合作,将作家史铁生的《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成戏剧《酗酒者莫非》,于6月与中国观众见面。如今,《酗酒者莫非》正在紧张排练中,陆帕对该剧的投入让人领教了何为“大师”。
(11)、2009年“第一届绽放文学艺术成就奖”获奖;
(12)、本文作者简介:晓苏,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一级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长篇小说《五里铺》等。2018年3月,《三个乞丐》获汪曾祺文学奖。
(13)、另外,即使同样的作品,比如史铁生的这篇《那个星期天》是在考场上写的,批卷老师照样可能判低分。
(14)、9 作为您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现在排戏还会感到焦虑,有压力吗?
(15)、还记得2011年1月4日,我在798时态空间“与铁生最后的聚会”的追思会上,在那个挂在大厅柱子上的缅怀牌上,我写这样的字句:
(16)、《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17)、关于《史铁生评传》这部著作,我在上面已经连用五个词语表达了我的阅读惊喜。五个形容词排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是在溢美,其实并非如此。说老实话,这都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属于肺腑之言。遗憾的是,我觉得上面用到的这几个词,还过于简单、表面、粗略,尚不能足以传达出这部著作的独特价值。保守一点说,我读过的中外作家评传不下于二十部。但是,像《史铁生评传》这样独特的文本,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在我以前读过的作家评传中,往往会碰到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以评为主,以传为辅,评起来长篇大论,探幽发微,传起来却三言两语,甚至语焉不详,最后弄成了一本作品欣赏;另一种情形是,以传为主,以评为辅,传起来一波三折,柳暗花明,评起来却浅尝辄止,或者虚晃一枪,结果弄成了一本作家生平。很显然,这两种写法都是失衡的,都难以写出理想的作家评传。能够将评和传有机结合起来的文本,此前虽然也有,但却少而又少。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史铁生评传》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在这部评传中,作者不仅把评和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而且结合得水乳交融,如胶似漆,严丝合缝,堪称完美。一方面,作者对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翔实而生动的描述,包括家庭婚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同时将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文学创作挂起钩来,进而去审视、梳理、发现文学创作与人生经历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作者又对史铁生的代表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论,涉及故事情节、环境背景、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同时密切联系到他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进而去反观、寻找、打捞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这样一来,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便构成了作家的一体两面。与此同时,关于人生经历的描述和关于文学创作的评论也随之构成一种互动,二者相互呼应,相互照耀,相互印证,从而使作家评传中的评和传不再是两张皮,而成为了一个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互涉的整体。 上面说到的评和传的完美结合,也可以看成是《史铁生评传》对作家评传这一文体的重要贡献。说到文体,我陡然来劲,不禁想多说几句。从文体的角度来讲,作家评传显然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既属于学术论著,又属于文学传记,具有明显的双栖性特点。换句话说,这种双栖性文体要求很高,既要求有学术性,又要求有文学性,十分难于驾驭,弄得不好便不伦不类,甚至非驴非马。然而,《史铁生评传》却做得非常成功,由于作者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文学修养,使得这部评传的学术性和文学性都得到了充分彰显。 不仅如此,《史铁生评传》还对作家评传这一文体的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发现,这部评传采用的是三维结构,一是历史之维,二是文学之维,三是哲学之维。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作者运用可靠而丰富的史料,具体而客观地再现了史铁生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包括他的生命史、疾病史、爱情史、创作史、友谊史乃至旅行史。从文学的维度来看,作者通过复述故事、分析人物、欣赏意象、发掘主题,几乎把史铁生所有的代表性作品都展示出来了,比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从哲学的维度来看,因为作者和传主都有着思辨风格和哲学气质,所以无论是描述史铁生的经历还是评论史铁生的作品,作者最终都会上升到哲理的层面,既有对人类前世来生的冥想,又有对宇宙万物奥秘的沉思。由于有了这样的三个维度,《史铁生评传》便同时具有了历史的真诚与厚重、文学的诗情与画意、哲学的深邃与高远。它们三维一体,形成一种重奏、一种合唱、一种交响,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意蕴含量,拓宽了文本的价值空间,进而有效地增强了文本的弹性和张力。 《史铁生评传》虽然写得很好,但也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我因为业余写点小说,所以每当读作家评传的时候,总是希望能从中看到作家的一些写作经验,尤其是构思技巧和叙述策略。可惜的是,我在《史铁生评传》中获得的写作经验却不是太多。事实上,史铁生在文学创作中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经验,对于后来的写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我想,也许是叶教授对那些技术性问题不感兴趣吧,因而就忽略了。当然,这也只是我出于私心而提出的一点遗憾,说白了就是吹毛求疵,或者叫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恭之处,还望叶教授多多原谅。
(18)、这个问题,我要这么回答,你在理论上是可以学习的,但在实践中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19)、克里斯蒂安·陆帕,1943年出生于波兰,经历物理、美术、电影与剧场等不同领域的学习与训练,以独特的作品风格,被誉为欧陆剧场界的巨人。在波兰剧场史上,陆帕与格洛托夫斯基、康托并称20世纪波兰戏剧的三大巨人,也是这三位之中唯一的在世者,被波兰剧场界奉为国宝。陆帕的许多作品由小说改编,高密度大体量的内容也解释了为何陆帕的戏剧经常“超时”——《伐木》时长5小时,《英雄广场》时长4个半小时。
(20)、《来到人间》是2001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 。本书讲述的是侏儒症患者小女孩,父母对她的生理残缺有两种态度:逃避与直视,以此而引发的故事和对读者的触动。
5、史铁生作品风格特点作文
(1)、别林斯基在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首篇小说《穷人》后,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道:“您自己是否知道呢,您写了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们竭力用语言去说明实质,而您是艺术家,只用线索一下子就用形象揭示出本质,让人可以用手触摸到,让最懵懂的读者茅塞顿开,这就是艺术的奥秘,这就是艺术的真谛……您将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可见,伟大的艺术在于用形象去揭示本质,并让读者与观众直接感受到。黑格尔也讲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如何形象化地感性地去显现生命、人生及社会与历史的本质,而不是进行概念化的图解,或者用尽各种语言手段却辞不达意地去说明,而使得“意”与“象”分离不一。这个艺术创作的奥秘和真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而在《酗酒者莫非》这部戏里,陆帕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剧中有些部分,尤其是后半部分一些段落中有教化的成分,值得讨论推敲,但这并不影响其整体上的表现。
(2)、再就是,莫非在床上与爱人杨花儿在一起的那一段戏。与现场演员表演同步,一样的影像同时空在进行,且紧贴着演区,放大数倍地直立在后面,与现场表演成为一个整体。这让我们直观感受到,莫非和杨花儿的灵魂正从肉体中,从现实的存在中脱离出来,审视着自己。还好像同时在发问: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不这样?
(3)、1983年“青年文学奖《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奖)。
(4)、陆帕坚持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的存在与真实的哲理化思考,并在戏剧创作观念上,在戏剧舞台艺术呈现上,他找到了一种形象准确、有机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且具有鲜明陆帕个人艺术风格特点的戏剧艺术样式。
(5)、并且,除了“回忆感觉”“凌乱感觉”这两个关键词,还应该有其他的回答问题角度。
(6)、身体状态与他们的文学有深刻关系,但读作品还是应注重他们的精神世界,对文本以外的个人生活少点关注会更好。随着时光流逝,这些东西终究会被人忘记,除非变成作品,变成精神内涵。我们阅读时知道这是作品的来源,但也不用看得太重,更不能局限在这件事上去讲。如果用身残志坚理解《我与地坛》,就脱离甚至违背了史铁生的本意。身残志坚讲个人奋斗,追求成功,而史铁生认为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千万种人生我们可以去过,甚至残疾的人生也是一种人生,也可以去过。
(7)、请 杨瑞同学说出徐瑞聪读这两段语气语调的区别。
(8)、非常感谢上海戏剧学院和驱动文化传媒《酗酒者莫非》剧组的邀请,让我看到了一场严肃的高水平的戏剧演出。陆帕以其一贯沉静的风格和态度来进行严肃的思考和创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尤其是他这种坚持独立思考、坚守自我的创作态度,对于我们当前过度关注市场与宣教性的戏剧创作状况来说,更为珍贵。
(9)、一是巧妙的构思。文章以树象我,似树似我,亦树亦我,树我合不知何者为树,何者为我;文章写的是“合欢树”,言的是母子情,亦树亦情,借树言情,构思极为巧妙。
(10)、对话描写的分布密度,有什么变化?表现对话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11)、2)中篇小说:《山顶上的传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
(12)、他开始写小说、散文。那时他的病痛还不像后来那样折磨他。他沉浸在对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世界美好回忆当中。毕竟,在不到二十岁时便不能自由行走是痛苦而残酷的。外部世界有如五彩烟花一般纷繁斑斓,但他只有旁观的份儿。世人的欢乐和自己对以往健全日子的回味重叠地击打着他的大脑。尤其是个人和家人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成为他挽歌般深沉的追忆。普希金有句诗云“那过去的就成为深深的怀念。”后来,我在读他的文字时看到如下表述“二十一岁过去,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我没有死,也再不能走,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在以后的年月里,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发生,我仍旧有时候默念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13)、在课文儿的结尾 ,盼望了一天的小男孩,终于绝望了,但是他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心意达不成的时候,就满地打滚儿,就“哇哇哇哇”的嚎啕大哭,他是“蹲在那儿一动不动”,“不出声地流泪”。这种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的安静,反倒让我们读者更深地体会出了小男孩内心的压抑。这个小小的孩子,他在努力地用平静压抑自己那么强烈的委屈,更震撼我们的心灵。
(14)、大家请看第28页,是“蹲在那儿一动不动”,“不出声地流泪”,这种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的安静,反倒让我们读者更深地体会出了小男孩内心的压抑。这个小小的孩子,他在努力地用平静压抑自己那么强烈的委屈,更震撼我们的心灵。
(15)、不过,有些话好苦啊,一杯苦茶,不甜,醒醒吧。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需要看他的文字,说明生活中不会遇到他身边的生死迷茫,而是平平淡淡的。是什么让他对这样的人生如此肯定?是命运对死亡的不断威胁,使他对死亡的理解如此深刻,以至于他可以平静地面对死亡,就像对待日常生活一样。也许没有一个在世的作家能像他那样对疾病和死亡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他已经看透了生命和死亡。
(16)、请同学们记住这两篇写“盼”的文章,到初二的时候,我们还将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鲁迅先生的《五猖会》。它和铁凝的《盼》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又有什么不同呢?又体现出鲁迅怎样的写作风格呢?这个问题,这种思考,将持续到初二。
(17)、在戏中,莫非会每天去一个废弃的广场,非常难看没意思的地方,他去那里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地坛被破坏的不满,他和奥兰记者也会提到这件事,说以前有个非常好的地方,让他反思人生,想自己的命运,甚至考虑写作,觉得他有作家的使命,但是那个美好的地方现在消失了,所以他只能来到这个破广场。我曾经想象那个广场是什么样子,画了张草图找,结果在天津找到了和想象中完全一样的地方。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