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言绝句平仄格式怎么写
(1)、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间的。相重相间交替使用,构成了近体诗长短升降的节奏。五言每句三个节奏,如: 仄仄/平平/仄仄仄/人平/平
(2)、但有特殊情况: 一:在丁字句里,第三字必须仄,平了就成了三平调,古诗大忌 二:最后一个字平仄不能变(废话) 三:几个拗救甲子句 第三四字如拗(平仄与说的相反),那么必须在紧接着的乙字句里第三字救(平仄反过来);乙字句第三字拗,第一字救;丙子句第四字拗第三字救。
(3)、这一格式是b句型作首句,c句型没有排进去,因为这一格式是首句平收,所以,平收句型就需要三句,仄收句型只能用一句。如果c句型排进去,它与其他句型的搭配就违反了格律要求。所以再用一次b句型以完成这一搭配。这样b、d句型组成第一联,a、b句型组成第二联。且第二联与格式一的第一联相同。
(4)、两联之间,上联的对句必须与下联的出句平仄相粘。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同上联对句第二字一致。如王翰《凉州曲》第二句的第二字“饮”是仄声,第三句的第二字“卧”跟着也是仄声。杜甫《绝句》第二句“行”字平声,第三句“含”字跟着也是平声。
(5)、第四个格式和第一个格式,也是只有第一句是不同的,其他三句完全相同。
(6)、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
(7)、今天,我们将用这四种句式,按一定规则,排出四种格式。排格式前,我们先需要了解一下几条和格式相关的口诀,记住口诀能在日后的阅读写作中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诀是“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8)、在七言绝句中,格式一和格式三是首句不人韵的;格式二和格式四是首句入韵的。
(9)、(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已经在讲过)
(10)、第二种五言绝句只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了一下:
(11)、(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12)、 这样,上文的七律平仄也可以简示如下:
(13)、“夕”到底该作平声还是作仄声,取决于你的平仄定调准则。如果你坚持古韵古调,那“夕”就是仄声字,不可用在上面这首诗所在的位置(此处要求是平声字)。
(14)、二:仄起平收:这一种情况的格律可以概括为:
(15)、 此马非凡马,(仄起仄收)
(16)、至此,第三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平起平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平起平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平声,故,第一句是必须要押韵的。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平起平收入韵式’。
(17)、文献记载,当时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18)、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
(19)、 6 为了便于记忆和了解起见,我们对于近体诗的平仄,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更新颖的说明。近体诗的平仄的原则只是要求不单调,为要不单调,所以平声和仄声必须递换,一联之中,平仄必须相对,但若每联的平仄相同,又变为单调了,所以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的对句的平仄相粘,这样,相近的两联的平仄才不至于相同。
(20)、认识了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则,有人会提出新问题:
2、五言绝句平仄基本格式是
(1)、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2)、 (全首仅“摇”、“少”、“行”三字不合平仄格式)
(3)、在格律方面。五言绝句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果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
(4)、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平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仄起’,而‘仄起’有两句,一句是‘仄起仄收句’,另一句是‘仄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仄起平收句’了,如下:
(5)、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
(6)、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7)、 云起遥蔽亏(平),江回频向背。(Ba)
(8)、 寥落古行宫,(仄起平收)
(9)、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
(10)、 17以上本节所举各诗,在平仄上说,都是近体诗中的标准诗。虽然有少数的字未合平仄格式,但那些地方都是可以通融的,至于通融的条件,将见于下节。
(11)、 孤峰夕阳后(仄),翠岭秋天外。(ab)
(12)、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13)、 (全首仅“秋”、“随”二字不合平仄格式。)
(14)、至此,第一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仄起仄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仄起仄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仄声,故,第一句可以不押韵。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仄起仄收不入韵式’。
(15)、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绝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16)、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17)、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18)、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五十六字。
(19)、四个格式,如果第一句是仄收的,那么可以不押韵!且,四个句式各不相同。
(20)、格律诗谱里的平仄声调,是古人确定的使诗歌读起来有抑扬顿挫之美感的声律规矩,正是因为有严格的音调的音律规矩,才使得格律规范成为古今中外诗坛上的巅峰格式,没有任何非格律形式的诗歌可与之媲美,也使得汉语成为诗歌丛林中最优美动听的语言。
3、五绝诗平仄格式
(1)、在七言绝句格式二中,如果去掉每句的前两个字,就是五言绝句的格式二。而五言绝句格式二的平起平收在七言绝句格式二中变成了仄起平收。
(2)、 空楼雁一声(平),远屏灯半灭。(Bb)
(3)、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4)、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5)、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6)、 (三联对句和末联对句系特殊形式,失对、失粘。)
(7)、这一格式是c句型作首句。c、d句型组成第一联,a、b句型组成第二联。第二联与格式二的第二联相同,也同样与格式的第一联相同。
(8)、以上例诗中,个别字不符合格式中的平仄,那是因为它们不在节奏点上,属可平可仄。这个问题后面要讲到。
(9)、三句有了,接下来排第四句。再次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因为第三句是‘平起’,那么第四句就该是‘仄起’了,而‘仄起’有两句,一句是‘仄起仄收句’,另一句是‘仄起平收句’。两句都可以使用吗?不是的!因为第四句的尾字是需要押韵的地方,所以必须和第二句的尾字一样是平声。如此,只有‘仄起平收句’符合标准,如下:
(10)、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五绝的“对”,只有两种形式,即:
(11)、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2)、(同学聚会)兴隆中学高十四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之二
(13)、至此,第三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平起平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平起平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平声,故,第一句是必须要押韵的。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平起平收入韵式’。
(14)、(同学聚会)兴隆中学高十四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之一
(15)、 樵人相见指惊麏(平),牧童四散收嘶马。(Aa)
(16)、 秋雨五更头(平),桐竹鸣骚屑。(Aa)
(17)、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18)、“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绝句的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19)、下面就是七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下边带横线的字就是在五言前面加的字)
(20)、拿字数最少的五言绝句来说说格律。诗的首句的第二字为起,首句第五字为收,按第二字是平是仄和第五字是平是仄,可以把五言绝句的格律分为四种格式。
4、五绝的平仄格律一览表
(1)、这里有四种句式:第一种句式是平仄脚,第二种句式是仄平脚,第三种句式是仄仄脚,第四种句式是平平脚。这四种句式是所有变化的基础,四种五言绝句都是由这四种句式错综变化而成的。
(2)、两句有了,接下来排第三句。根据‘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二句是‘平起’,那么第三句也要‘平起’。然后我们再想一想,两个‘平起’句刚刚用过一个,如果用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的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为啥不可以呢?是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第三句的尾字和第二句的尾字,平仄必须相反!那么,既然第二句用的是‘平起平收句’,第三句就只能是‘平起仄收句’了,如下:
(3)、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4)、 11为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将把最后一个节奏称为脚节,脚节之上为腹节,腹节之上为头节,头节之上为顶节。五言的诗句只有三节,没有顶节,这些称呼是与上文所说七律的句子为五律的句子的延长的理论相配合的,所谓加长,只是头上加顶,不是脚下加靴。
(5)、历来诗人写作,五言绝句第一句不入韵的格式居多。
(6)、三句有了,接下来排第四句。再次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因为第三句是‘仄起’,那么第四句就该是‘平起’了,而‘平起’有两句,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两句都可以使用吗?不是的!因为第四句的尾字是需要押韵的地方,所以必须和第二句的尾字一样是平声。如此,只有‘平起平收句’符合标准,如下:
(7)、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四句押韵。
(8)、 (全首仅“有”、“何”字不合平仄格式。)
(9)、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其中平声是指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仄声指的是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10)、这一格式是d句型作首句,与格式二同样的原因,没有排入a句型,而是用了两个d句型。由d、b句型组成第一联,c,d句型组成第二联。第二联与格式一的第二联同。
(11)、 仄-仄-|平——平——|平——仄-|仄-
(12)、绝句都是四句。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现在先谈律绝。律绝一般只用平声韵,而平仄格式则有四种。第一讲里所讲的平仄格式是第一种:
(13)、 山色无定姿(平),如烟复如黛。(Ba)
(14)、变化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起首句押韵的标准格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变化格式:(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15)、《夜思》是平声韵,《拜新月》是仄声韵。“疑是”句“平仄仄仄平”,“细语”句“仄仄平仄平”,“北风”句“仄平平平仄”,都不是律句。
(16)、 庄南纵步游荒野(仄),独鸟寒烟轻惹惹。(ab)
(17)、平起首句不押韵的标准格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变化格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起首句押韵的标准格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18)、五言绝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源于汉魏乐府古诗。而五言律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已基本定型,于盛唐时期已趋于成熟。
(19)、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20)、我们将使用之前学过的四个句式依次作为第一句,根据口诀排出一个完整的格式:
5、五言绝句平仄格式加押运
(1)、 独凭女墙头(平),思家起长叹。(Ab)
(2)、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3)、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平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仄起’,而‘仄起’有两句,一句是‘仄起仄收句’,另一句是‘仄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仄起平收句’了,如下:
(4)、凭什么来分平人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5)、 (全首只有一个“见”字不合平仄格式。)
(6)、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仄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平起’,然后我们想一想,‘平起’句式里,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平起平收句’了,如下:
(7)、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平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8)、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9)、四: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0)、 (全首只有“一”、“消”、“亦”、“骑”四字不合平仄格式。)
(11)、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12)、简称和句数不同。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全篇四句,每首仅二十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每首有四十字。
(13)、前面说的都是五言诗,现在开始讲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14)、 积雪似空江(平),长林如断岸。(Ab)
(15)、平,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平声,但也可用仄声。仄,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仄声,但也可用平声。杜甫的《旅夜书怀》就是这种格式:
(16)、需要注意的就是,虽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是在五绝中也要避免犯孤平或三平调。
(17)、(诗词)牟晓林、牟晓宁:兄妹同题《雄鸡》图(外一首)
(18)、下面,我们将四个句式依次作为第一句,根据口诀逐一排出完整的四种五言律绝格式:
(19)、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20)、 仄仄平平的四言欲变成平脚的五言时,须在中间插入一个仄声字(以仄随仄)成为仄仄仄平平
(1)、今天藉小诗说说很多人绕来绕去绕不清的平仄问题。
(2)、两句有了,接下来排第三句。根据‘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二句是‘仄起’,那么第三句也要‘仄起’。然后我们再想一想,两个‘仄起’句刚刚用过一个,如果用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的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为啥不可以呢?是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第三句的尾字和第二句的尾字,平仄必须相反!那么,既然第二句用的是‘仄起平收句’,第三句就只能是‘仄起仄收句’了,如下:
(3)、绝句一词在六朝初起时,仅指五言四句的小诗。唐代由于音乐曲调的变化,旧的乐府诗往往不能配乐,于是乐工们常将文人创作的绝句拿来合乐歌唱,这是绝句盛行于唐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五言绝句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
(4)、(师生联谊会)榆树中学64届七班毕业54周年师生联谊会
(5)、在五言绝句中,格式一和格式三是首句不入韵的;格式二和格式四是首句入韵的。
(6)、至此,第四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仄起平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仄起平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平声,故,第一句是必须要押韵的。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仄起平收入韵式’。
(7)、(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8)、七言绝句又称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
(9)、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10)、 仗剑夜巡城(平),衣襟满霜霰。(Ab)
(11)、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12)、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13)、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14)、 10 近体诗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为一节,最后一个音独自成为一节,平声占时间大致比仄声长一位,如下:
(15)、四:平起平收:这种情况很罕见,格律公式为:
(16)、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17)、(师生联谊会)榆树中学64届七班毕业54周年师生联谊会
(18)、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19)、绝句押韵格式不是绝对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字的平仄是灵活的,但第二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固定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属于平起首句押韵的。
(20)、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1)、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各有四种平仄格式。有人把这四种格式分为正格和变格,这里不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只划分为四种平仄格式,更便于初学者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把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分开来讲。
(2)、(诗词)王海顺;:(少年游)·观太极扇队员表演
(3)、 5七言律诗的粘对,和五言律诗的粘对,规则完全相同,七言排律是七方律诗的延长,七言绝句是七言律诗的减半,因此,它们的平仄也就是七律的平仄,只须注意依照粘对的规则,分别延长或减半就是了。
(4)、(诗词)李振汉:《千寻旷宇三更静两袖清风一缕香》
(5)、五言绝句的平仄,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较为自由。若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6)、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附录:仄韵近体格律 古代的仄韵格律诗很少,一般都把这一类归到古风中。因为格律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可是,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喜欢按照格律诗平仄粘对规律写作仄韵格律诗,于是就有了所谓“仄韵格律”。下面按律诗基本平仄四式,列出仄韵诗格律,以方便大家创作学习。(五绝)四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七绝)四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律)四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七律)四式 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7)、 不用裁为鸣凤管,(仄起仄收)
(8)、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七绝的“对”,只有两种形式,即:
(9)、四个格式,如果第一句是平收的,那么必须押韵(句末平声字必须用入韵的字)!且,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句式重复;
(10)、七言律诗,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1)、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xzysy,投稿邮箱1451057278@qq.com
(1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因此,七言绝句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14)、五言绝句,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
(15)、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16)、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17)、 7 关于平仄的递换,咱们不妨先假定两样的四言平仄形式,就是:
(18)、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19)、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由这四种句型按照粘对规则组合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