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句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1)、(1)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2)、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3)、(1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4)、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5)、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6)、(46)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7)、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8)、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9)、湿水棉花 谈(弹)不得;无法谈(弹)
(10)、堂屋里挂兽皮 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11)、(语源)饶漆匠是县城人。土改工作队同志问其职业,饶风趣回答“会漆不会做”。方音漆、吃谐音。后此语用于挖苦好吃懒做的人。
(12)、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3)、38: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14)、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16)、歇后语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结构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口语性强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对生活的体悟。歇后语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吴春容《“盐”类歇后语语用生成机制的社会语用学探究》一文以《中国歇后语大全》为语料,对其中的180余条含“盐”类的歇后语进行考察,以社会语用学为方法指导,分析“盐”类歇后语形成的语用机制,挖掘盐文化赋予“盐”类歇后语的意义内涵。訾韦力《与服饰相关汉语邂逅与的认知阐释》以服饰文化为背景,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对服饰歇后语的意义构建进行考察,用大量的语言实例验证对服饰歇后语意义建构的研究可以从动态角度进行认知解读。
(17)、唢呐里吹出笛子调 想(响)不到一块;想(响)的不一样
(18)、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19)、(24)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20)、(81)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2、写一句带谐音的歇后语是什么
(1)、(22)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2)、 见鸡而作
(3)、 唐僧的书——( )
(4)、屎壳郎跌粪坑 饱餐一顿;死(屎)里求生
(5)、和尚的房子----------庙。(妙)。
(6)、小的时候我们上学,当学业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时,大人会夸一句“老母猪上树——大有进步”,大人喜爱一个孩子时会说“眉毛上挂山药——进眼圪旦”。妙趣横生的内蒙古西部歇后语,使这一方水土变得山蓬勃水流畅,使这一方水土变得鸟解语花生香,使这里的人们变得你诙谐我幽默,入耳入心之际你会觉得单调的生活原来可以变得风情万种。
(7)、●.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8)、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9)、(语源)龙山县茅坪乡地势高而洗洛镇地势低,从茅坪乡到洗洛镇一直沿沙子坡而下即可到达。形容人时运不佳。
(10)、盐堆里爬出来的人 闲(咸)话不少
(11)、河边洗黄莲——何苦(谐音字为“河苦”→“何苦”)
(12)、灯草做琴弦——一谈(弹)就崩;不值一谈(弹)
(13)、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4)、四扇屏里卷灶王 话(画)里话(画)
(15)、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16)、 春天的杨柳——( )
(17)、癞子的脑袋——不好提(剃)(比喻不好谈。或很难对付。)
(18)、一层布做的夹袄 反正都是理(里)
(19)、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谐音字为“出羊相”→“出洋相”)
(20)、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3、带谐音的歇后语歇后语
(1)、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2)、 耗子跳到钢琴上——( )
(3)、解释:孙悟空是石头变的猴子,不是“人”,谐音“仁”。
(4)、 贾宝玉:谐音“假宝玉”,表明了他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妙玉:谐音“庙玉”,表明了她的身份,是出家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她们可悲的命运。
(5)、虾子掉在大麦上 忙(芒)上加忙(芒)
(6)、(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7)、(语源)新中国建立前,县城一张姓人轻狂人,不顾南门坡坡陡阶梯多,冒险骑马下坡时,马向前倾,颠簸异常,张大喊“堵不住”。此语喻遇到某事受不了。堵,方音念dú。
(8)、(54)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9)、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这网上不少专业近视小炉匠)
(10)、土地爷坐班房(监狱或拘留所的俗称) 劳(牢)神
(11)、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12)、孔夫子搬家——尽是输(谐音字为“书”→“输”)
(13)、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14)、竹林里栽柏树 亲(青)上加亲(青)
(15)、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16)、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7)、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
(18)、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9)、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20)、(23)麻布袋草布袋--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4、带有谐音的歇后语造句
(1)、和尚的房子——妙(谐音字为“庙”→“妙”)
(2)、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3)、(39)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4)、(22)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5)、请各位家长扫描这张图片,进入台州教育健康码小程序,在"我的"里面,输入孩子的姓名和身份证,给孩子领取教育健康码。记得每天健康打卡!每日打卡!每日打卡!
(6)、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7)、灶神上贴门神 话(画)里有话(画)
(8)、32)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9)、裱糊匠开糟房(酿酒作坊)——酒少话(画)多
(10)、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11)、还有一些歇后语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歇后语一般只在部分地区流传。比如“土默川的狼——善眉善眼吃人哩”,这句歇后语所述和狼外婆的故事差不多,表达的是“笑面虎虎吃人”的意思,就是指凶狠无比的坏人伪装出十分慈祥的样子,过去“土默川的狼”一般指算计别人的奸商或剥削长工的财主,后来大家互相开玩笑也引用,这句歇后语到了后山或偏西就变成“乌拉山的狼儿子——善眉善眼吃人哩”。再比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有个二道河村,有一句歇后语叫“二道河的蛐蛐——斗眉斗眼”,原来是指二道河的蛐蛐不肯缠斗,只是跳来跳去互相对看,外地人不了解,但在当地流传开来。和林县还有一句歇后语叫“袁雀儿老婆坐车——再好活一阵儿”,这个笑话出自和林县西山,说一个农妇第一次从呼和浩特坐班车回家,坐班车既新鲜又舒服,到站乘务员让她下车,她说“再好活一阵儿”,结果到了清水河县才下车,成了当地百姓张口就来的歇后语。再比如土默川一带流传着“七虎子娉闺女——干忙没做的”,这大概是有一个七虎子这么个人,故事的内容已难详知。还有“沙海子的墓虎——漫得宽”,这句歇后语来形容那些瞎跑瞎逛的游手好闲之徒,在土默川一带广为流传。我的家乡离土默特右旗的沙海子镇只有约20公里,小时候我听大人们讲沙海子墓虎吃人的故事,吓得头发都上奓(zhà)了,晚上睡觉不敢朝玻璃外的院子看。
(12)、(语源)魏生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苗儿滩拉纤的船工。一次搭船过渡,船老板问他会在船前拦头还是船后掌舵,魏答“前后不管”。谁知他二者皆不会。前后不管,方言中有前后都可以干和前后都管不了的歧义。此语用于挖苦人不中用或不负责任的人。
(13)、三两银子放账 稀(息)少(比喻很珍贵、少见)
(14)、(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5)、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16)、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7)、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18)、(57)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19)、十两纹银㈠日时称成色最好的银子) 一定(锭)
(20)、 齐、楚、韩、燕、赵、魏、秦“战国七雄”-“七叔舍烟找围裙”
5、写一句有谐音的歇后语
(1)、湘绣被面包画册 话(画)里有话(画)
(2)、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
(3)、具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4)、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谐音字为“粒粒在目”→“历历在目”)
(5)、枣核搭牌楼 针锋相对;奸(尖)对奸(尖)
(6)、猪八戒甩耙子 不干了;不伺侯(猴)
(7)、(51)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8)、(19)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9)、(53)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10)、铁匠铺开张 煽(扇)风点火;丁丁当当
(11)、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12)、提着灯笼拾粪 寻死(屎);找死(屎)
(13)、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
(14)、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15)、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6)、说到拿动物来做比喻的歇后语那可太多了,想一想那些动物的神态,真是比喻得惟妙惟肖。比如“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窘迫的处境。“耗子带笼头——假充大牲口”,是骂人架子太大。“耗子啃玻璃——吃了大(劲)镜了”,这是利用了谐音的比喻法。关于耗子的歇后语可以举出几十个来,狗也是经常被拿来做比喻的,比如最常见的一句“狗戴帽子——装好人”,“狗咬狗——两嘴毛”形容两个坏人吵架,“狗咬烂羊皮——撕扯不清”形容纠缠不清。老母猪也是常常用来设喻的动物,比如“老母猪躖(音duàn,追赶)兔了——趹(音jué)得呼呼的”,形容一个人急切地想达到某种目的。“老母猪拱住个萝卜窖——踅(xué)住不离了”,形容老往一个地方跑不挪窝。此外,牛马骆驼羊都可以入喻,“老牛尿官道——哩哩啦啦”形容一个人说上没完;“没笼头的马——野惯了”形容一个人缺少教养或者喜欢在外面不受拘束瞎跑逛;“骆驼的屁股——高眼儿”形容一个人瞧不起人;“驮棺材压死毛驴——双份逼低”形容特别倒霉;“毛驴掉在汤锅了——舒服得脱骨了”,“脱骨”是特别舒服的意思,有一句爬山调唱到“老毛驴跌在卤汤锅,财主舒服得脱了骨”,卤汤锅就是煮过肉的汤锅,这里把财主比喻成了老毛驴。
(17)、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
(18)、 “云上固阳”移动客户端
(19)、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20)、荞麦窝里扎锥子——奸(尖)对奸(尖);棱对棱
(1)、炉子翻身------------倒霉(倒煤)
(2)、中堂里夹条幅 话(画)里有话(画)
(3)、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4)、万丈悬崖上的鲜桃 没人睬(采);没人尝过
(5)、和尚的脑壳——没法(谐音字为“发”→“法”)
(6)、.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7)、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谐音字为“只有一锯”→“只有一句”)
(8)、王老师今天整理了有趣的谐音歇后语159条,孩子期末写作可以用!
(9)、(54)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10)、8)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11)、想一想设喻寓理的一些情事,仿佛是一场又一场小情景剧,越想越是失笑得不行。比如说“大年三十披上盖体(被子)看旺火了——红火得找不见扣门子”,旺火是当地群众在除夕点燃迎新年的篝火,被子上当然没有扣门子了,这个歇后语形容出了一种狂欢的情景。寓意相近的歇后语有“粪趴牛(屎克郎)骑辣椒——红不顾天”;再比如“种上荞麦上来豌豆——灰得连棱子也没了”。荞麦是有棱子的,豌豆是圆的,这个歇后语是形容一个人坏得没样子了,还是非常形象的;再比如“哈巴狗和狼打架了——凭你的嘴了还是凭你的腿了”,你想一想这种力量悬殊的对比,就真觉得哈巴狗有点不自量力了;再比如“屁股上别个死耗子——假装打牲(打猎)的”,形容滥竽充数的人,想象起来这种情景是活灵活现的;再比如“公鸡戴嚼子——抖起来了”“山羊钻栅栅——露你那个毛脸脸”“耗子拉木锹——大头头在后边呢”……这些耳熟能详的歇后语越想越回味无穷。
(12)、狗长犄角——洋气(谐音字为“羊”→“洋”。)
(13)、4)老板,钱对你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讲了三个多小时了一分钱都不少!
(14)、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5)、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16)、(15)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7)、(52)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18)、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19)、梳头姑娘吃火腿 游(油)手好闲(咸)
(20)、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1)、走亲戚掂牛蹄 两半(瓣)子理(礼)
(2)、刘备借荆州 路人皆知
(3)、湿水的炮仗(爆竹) 不想(响);想(响)不起来
(4)、(13)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5)、(57)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6)、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7)、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8)、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9)、(43)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10)、 观察闯关题,发现歇后语的某些秘密。
(11)、炉子翻身——倒霉(谐音字为“倒煤”→“倒霉”)
(12)、长期招募国学爱好者,携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
(13)、6)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14)、炒咸菜不放酱油 —— 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15)、(54)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16)、山坡上的弯腰树 伸不直腰;难治(直)
(17)、莴笋炒蒜苗 亲(青)上加亲(青)
(18)、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19)、在当地方言的歇后语里,以事寓理的手法更多,听起来真是妙趣横生。比如“炉坑里头生豆芽了——可扎下灰根了”,形容打下了不好的基础;“圪针地里縻(mí,拴)毛驴——哪有你插嘴的地方”,用来骂那些多嘴的人;“尺八纸糊了个驴头——好大的脸面”,骂人不看自己的脸面;“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形容干事情走了弯路或做了无用工;“大年下吃烧山药了——灰心入了肚了”,意思是心里不求上进,小孩子不好好学习经常被大人这样说;“赤?(音dú)子坐板凳——有板有眼”,形容干事情认真;“盖房请了个箍桶的——认错人了”,这是一个自我解嘲的歇后语;“跟上汽车拾粪——胡混了”,这形容得非常形象;“骑上扫帚搲蹦子(跑步)——后奓(zhà)的不行”,形容一个人轻佻得不行。还有一些以事寓理的歇后语看字面就能理解其意,比如“黄河里下豆面——碗大汤宽”“墙上挂麻袋——不像话(画)”“割了圪针喂牛——尽心了”“迎喜神提出个拨拉火棍——搬错牌位了”……这样的歇后语通俗易懂,人们经常挂在嘴上。“药铺门前卖棺材——你是想叫他活了还是想叫他死了”,这个歇后语在理解上要稍微绕个弯子,但绕过弯来你会哑然失笑。
(20)、教材中出现的歇后语都是谐音。它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近音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谐音的字词有:照旧(舅)、无(吴)用、净是输(书)、开动(冻)了、有言(盐)在先、名(鸣)声在外。
(1)、电线杆上绑鸡毛——胆(掸)子不小;好大的胆(掸)子
(2)、(1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3)、鳝鱼的脑袋 又奸(尖)又猾(滑)
(4)、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5)、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6)、3)我家东西只要掉到邻居家他就据为己有,无论是晾的衣服还是树上的果子。”警察:“这是小事,别妨碍公务!”“可是,今天我老婆掉他院里了……”
(7)、掀翻了抱鸡窝 弄出许多谎(黄)来
(8)、(语源)湘西这一带把厕所叫茅斯,而茅斯板就在粪的上面,形容人生命危在旦夕,也形容把事情做砸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