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名言大全
1、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2、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3、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对于普通百姓,只能让他们听从而去做,不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如果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色彩而言,谓之瞽。孔子的名言有哪些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学习知识后经常用实践来检验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二、孔子名言大全励志
1、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2、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3、(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4、(译文)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d》
6、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8、朝闻道,夕死可矣。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4、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6、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7、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孔子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8、放于利而行,多怨。
19、推文汇总(2020年4月)
20、(译文)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三、孔子名言大全与解释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时间·孔子·惜时·论语
5、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8、(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1、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
15、(《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6、不迁怒,不贰过。
1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9、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20、·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贫贱,君子是不会去做的。
四、孔子名言大全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3、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6、(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孔子最著名的著作有《论语》、以及《六艺》、诗歌等。
10、知耻近乎勇。——孔子
1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2、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4、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6、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五、孔子名言大全100条
1、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3、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利益无涉,而是出于道义。如果牵涉到利益,往往就产生很多纠葛。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2、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16、(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种人真是太难教育了!不是还有赌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做做这些,还像个贤人的样子(总比无所事事的强)。
17、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未知生,焉知死?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5、1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9、·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出处)《列子·黄帝第二》(译文)用心专一而不分散,就会达到神妙境界。
10、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14、·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出处)《礼记·植弓》(译文)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15、·当仁,不让于师。(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如果是行仁义的事,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16、(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饮食之间。(出处)《庄子·达生》(译文)人所最可怕的,还是枕席上的姿意在饮食间的失度。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1、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6、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9、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10、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2、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1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1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5、·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经,如果把易经搞通,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16、·道不同,不相为谋。(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志向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谋划大事了。
17、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教育的要点是开始于诗教,立足于礼教,完成于乐教。
20、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d》
2、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篇》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5、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6、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