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格拉底问题
1、问:你想当一个好孩子,还是想当一个坏孩子?
2、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第四是往两边多问几次“还有别的可能吗”。
5、那个时代,西方社会对苏联的回应多停留在“实证分析与结果论”的事实层面,将经济现象与价值因素挂钩从而来证明西方价值的优越性与实用性。而相比较下,在“民主深层价值层面”的回应却远远不如马列主义做的出色。如施特劳斯提到的“价值多样化已经成为了西方社会思潮的主流”,但对于其价值基石——理性主义,尤其是理性主义中目的论的反思,却成为了西方的冷门。
6、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7、然后,以「评价」作出结论,将洋葱皮切断,由层层深入后断然结束,再慢慢回味过程中智慧的结晶。
8、你觉得你这样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吗?
9、库恩自然正当与历史主义
10、本书致力于收集所有未曾结集的施特劳斯文稿,2008年初版收文14篇。2016年增订本删去2篇已归入施特劳斯相关文集的文章,另增补文稿15篇。本次在2016年“增订本”基础上新增9篇施特劳斯遗稿,对译文中的某些术语、个别译文有多处修订,是为第三版。
11、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曾经指出,雅典人对他的第一批错误印象是来源于阿里斯托芬在《云》中对他“智者形象”的描写。《云》是最早对苏格拉底形象进行描绘的相关文本,其中苏格拉底的形象,在我看来是一个捉摸不定,掌握辩证法且酷爱自然哲学的中年人。既然是喜剧,“滑稽”必然为其特色,而“后者(滑稽)用艺术来解脱对荒谬的可怕(1)”。那么显然喜剧中的应该有荒谬的因素存在。
12、对于现在社会的不同学科,理论浩如烟海,穷半生之力,都不能习得一二。加之浮躁的社会、严格的教育更让人难以洞穿他人表述的准确性、完备性。现行教育方法依然使用教师对知识的分发,教与学的互动无从谈起,就导致了我们没有提问,也就不能在问题的基础上推理出新的理论,颠覆性的创新也几乎与我们无缘。
13、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14、重提苏格拉底问题的迫切性
15、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16、遇到那种人,好像确实没什么办法
17、这是苏格拉底最具有“超雅典性”的思维特色。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苏格拉底的“雅典性”——以此来一窥这个道德高尚的人运用辩证法的原因及《克力同篇》表现出的矛盾。
18、那么,我们换种可能性来看,如果说其指向的普遍正义本身就是集体性的,甚至有“极端情绪”的倾向的呢?诗人所真正歌颂且为人类所传颂的“意见”,其必然是背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极端情绪(并非情感)作为支撑的,比如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但是这样的精神必然意味着某一阶段“个体化原理”的崩溃。如果诗歌仅仅是通过对一种感情的模仿,那么显然他不会拥有如此超越的“极端情绪”。也就是说,要出现真正能够引起集体狂热的超然诗歌,其背后本身就存在了一种普遍的极端情绪以及已经消解了的个体——如果按照柏拉图的范式来解释“消解的个体”,可以说这时候全社会对某种“意见”已经形成了几近普遍正义的看法。这里就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到底是先有“极端情绪”还是先有“狂热的诗歌”?
19、李松蔚老师2017年12月17日下午认知治疗课堂笔记
20、注意来访者的表达如:“没错,可是……”
二、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第三版)
1、心灵的转向: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2、(12)(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严群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因此,他订出了说话前的三个筛子,不做始作俑者,当然也不要受人利用成了是非的传播者。
4、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
5、……三年前你会检查几次门锁呢?
6、“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
7、“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8、所以你的心情这么低落,是的,换了谁都受不了
9、有的问题本身是一个好问题,被提问者也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是被提问者不一定有能力回答。
10、XenophonandtheTenThousandHailtheSea
11、与韩潮的《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一同思考
12、被提问者能够提供答案
13、这样,《云》对苏格拉底问题的讨论,首先呈现为对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探讨。在这里,《云》的作者阿里斯托芬毋宁是为苏格拉底做辩护:一方面,苏格拉底的确很穷,并未以兜售诡辩术谋生;另一方面,苏格拉底确实渎神,但斯瑞西阿得斯同样渎神(控告人自身即缺乏合法性),且苏格拉底并未以向年轻人兜售自然科学的方式违反雅典律法。
14、顺着克法洛斯谈到的正义,苏格拉底马上提出有关正义的问题,难道有话实说、有债就还就算正义吗?苏格拉底指出,如果借了别人的武器,现在那个人疯了,把武器还给他显然是不正义的,对他说真话也是不正义的。在克法洛斯表示赞同以后,苏格拉底得出结论,有话实说、有债就还不是正义真正的定义。
15、“句子A:句子B是真的。”
16、“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17、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8、本文摘自新书《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英)伯纳德·威廉斯/陈嘉映/商务印书馆/20
19、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这个人仍是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怎么还是这样满面愁容?”这人双眉紧锁,长叹短叹:“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宝贝啊!”
20、可是,为了看到这一点,我们切勿严格遵循孔多塞。因为,他的历史论断在某种程度上是误导性的,这些论断在为卡莱尔博士铺路。孔多塞相信,现代政治哲学的创立者是洛克。众所周知,洛克极大受惠于明智的胡克(Hooker);至少就原则而言,胡克跟随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和教父们,后者所做的无非是一方面阐述《圣经》的观点,另一方面阐述希腊、罗马哲学以及罗马法学家的观点。孔多塞这位如此具有革命性的理论家的说法几乎自动导向卡莱尔博士这位如此保守的历史学家的判断,后者声称,从罗马法学家到法国革命理论家的基本政治观念是连续的。
三、苏格拉底问题研讨法
1、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非不知矣!”
2、苏格拉底向雅典青年提出的要求是认识自己。
3、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4、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5、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6、这三个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来的。 他试图以自我为中心和出发点,对“我”这个存在体的存在依据、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以及存在的终极目标进行本质性追问。
7、从信仰上来说,《云》中的歌队仍然是象征着传统的雅典城邦的信仰,他们歌颂宙斯并且仍然在苏格拉底呼唤云神的时候歌唱出超然的审美意味。但是从功能上来说,其竟然承担起了与台下观众互动提醒的功能。即黑格尔所说的“个体意识已经意识到自身,并将自身表现为绝对权力”喜剧的“荒谬审美”与悲剧强烈而崇高的意志冲突不同,它需要每个个体对歌词以及演员的行为进行思考,并联系他们的伦理标准来判定其是否荒谬。这是阿里斯托芬对传统悲剧艺术的革新,而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着雅典人的“个体意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能如尼采所述,阿里斯托芬等守旧派反对欧里庇得斯以“思考者”的“知觉”去进行艺术创作,但其本身在《云》中也用到了类似的手法。
8、(4)阿伦特,《关于政治与革命的思考:一篇评论》,见阿伦特,《共和的危机》,前揭,页177(以下简称《危机》,并随文注页码)。
9、➄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
10、周围的人都是疯子,而你不是,那么你就是那群人中的疯子。这是对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在雅典时代的最好注脚。此处我们暂不讨论苏格拉底理性主义所指向的最终目的到底是前所未有的“善”(第四部分我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还是指向色诺芬书中所模糊提到的古代的正义,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这样一种新的思维范式使他在雅典人中成为了怪类。而这荒谬引起的笑料,却主要是剧中得其皮毛的门徒及其儿子所上演的。
11、哲学,在大多数人眼里,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枯燥晦涩令人望而生畏。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哲学也可以充满欢乐。如果你有对哲学的探索欲,那么这本书——《苏菲的世界》,一定不能错过。
12、柏拉图:苏格拉底下面要说的话是真的。
13、建议:适当的总结,但不要超出来访者已知的范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