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 他那不合情理的刑罚意见,和藐视法庭的态度,反而迫使本来同情他的部分陪审员转向选择原告提出的刑罚,最后以三百六十票对一百四十票被判死刑。
2、苏格拉底的生计是石匠,但世传最讨喜的苏格拉底形象,是他每天都会在雅典的广场上来回走动,然后随机地拦下人询问。拦下来的可能是一个出名的政客、辩士,或者出名的大言欺人之徙。他请教他们认为人生应如何,连串问题令他们无法招架,他们被逼入死角,承认自己看法荒谬。
3、苏格拉底是饮下毒酒而死。
4、他说:“世人无权随意左右或强行夺去他人信仰的自由和思考的权利。人只要坚守善本,即使没有朋友的认同,没有家庭或物质的支持,也足以俯仰无悔于天地。然善本乃世之大道,只能通过反复深入的研究才能悟明,因此世人应拥有自由讨论所有问题的权利,且不受政府或权威的干预。”
5、苏格拉底并没有犯罪,法律却判他有罪。行刑前,他的朋友克力同已经为他打通关节,劝他逃走。苏格拉底却谢绝了,他拒绝逃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正义”的思考。苏格拉底说,他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未经雅典人释放,擅自逃脱是践踏和毁坏法律,是不正义;不可以以错换错,以恶报恶,他要言行一致,践行正义。
6、辛亥革命成功探源:思想理论准备
7、按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被驱逐总比接受死刑要好。可是,这回却轮到苏格拉底不干了。他对众人说:“不管我在哪里,不提出质疑,我就活不下去,没有省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你们也可以对我处以罚款,可是我什么也拿不出来,我不是有钱人。”
8、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9、苏格拉底审判所投下的漫长阴影,还将继续伴随着人类历史前行。
10、 起诉苏格拉底的三人都是雅典公民,以美莱特斯为首,他们依法提起公诉。对苏格拉底主要的指控是不敬神和敬事新神。
11、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12、他实行连坐法,逼迫民众互相监督告密;他推崇轻罪重刑,树立国君权威;有名的“驭民五术”就出自他手,他帮助赢氏家族建立了中国首个中央集权的王朝。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恶人”。
13、雅克·路易·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描绘了人类思想史,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时刻之一:在公元前339年萨尔格利翁月的第六天,苏格拉底在学生与朋友的环绕下饮下了那杯足以使雅典当局乃至整个雅典民主制度蒙上难以洗刷污点的毒酒,从容地走向死亡。“以正确的方式实践哲学实践真理的人,实际上是正在练习死亡。”
14、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鸩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
15、如果说哲学是对智慧的爱(loveofwisdom),那智慧又做何解?
16、不管怎样,苏格拉底是认定“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用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实之类灵魂自身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114E)。他所讲的神话,虽然不能断言其真实与否,但确有强化对真正的哲人应该怎么做的认识作用。向死而生的哲学研究,意味着要时刻关照自己的灵魂,在追寻美德和智慧的过程中,让它不断得到净化。
17、2000多年后,文艺复兴与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再一次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最终换来的,也只不过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眼中等而次之的民主政体。然而,人们所借助的思想力量,仍然少不了古希腊三位先哲。艺术家们拿起画笔,重现了苏格拉底之死的伟大意义。
18、苏格拉底被处死时已年逾终其一生他都在告诫人们莫要虚度年华,浪费生命—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空洞的快乐和虚无的胜利上没有意义,为了满足短暂的虚荣和一己的私欲而挥霍神明的恩赐更是不智。
19、画作正是表现了这种艺术宗旨,忠于信仰。
20、由此,苏格拉底再次引出了自己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哲人的看法:“那些真正的哲人,也只有这些人,是经常极度热衷于使灵魂得到解放的;他们所从事研究的正是使灵魂摆脱和脱离肉体。”(67D)
二、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在苏格拉底看来,正义存在于“主体”之中,有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城邦的正义是城邦内在的秩序,是由个体之间的优化组合构成的秩序。一个人的正义,也是人的内在秩序,即理智控制欲望和情感,就是个人的正义的状态。个人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具有对称性。个人的正义得益于理性的控制,城邦的正义也是如此。然而在现实中,每个人不会天然地认识自我,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因此,城邦正义的实现需要内在的某种控制力,正像个体灵魂中的理智控制欲望和情感一样。柏拉图在这里引入了“哲学王”的概念,他认为,哲学王应当承担实现城邦整体正义的责任。
2、必须得承认,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种如雷贯耳的感觉。
3、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只知享乐奢靡,都没有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
4、实际上,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的洞见,还不仅仅只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数”,他依据过去曾经存在或不存在的形式多样的政体,进一步论证了理想国解体后的城邦政体形式: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极权政体),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演化、转变的。迄今为止,人类政治的发展,其政体形式仍在柏拉图所描述、设想的范围之内而未出其左右,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而且,在柏拉图眼里,民主政体并不是什么最好的政体,而极权政体绝对是最坏的一种恶性政权,则是历史发展至今的一个不争事实。
5、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个论述实际上把灵魂和关于美、好、公正等绝对存在的型(相)提了出来。按这个论述的逻辑,当一个人感知到美好的事物时,它们唤醒了这个人出生之前就已经获得的美好的“型”,这个“型”是灵魂拥有的知识。
6、苏格拉底之死,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之死,有什么区别呢?
7、裴洞先讲述了苏格拉底和妻子告别的一幕,苏格拉底在看到妻子嚎啕大哭被人搀扶走以后,说了一番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看法:
8、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
9、首先是原、被告辩论,然后举证,最后议事会投票。议事会以280:220的投票结果,以不崇拜神灵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老人死刑。
10、在雅典的城邦生活中,宗教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对神灵的不虔敬并不简单的等同于无神论或者亵渎神灵。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他的“不虔敬”在于试图削弱宗教在城邦生活之中的作用,或者说,“他没有适当地关心他的雅典同胞们所关心的事务”。
11、接着,苏格拉底说出了哲学研究的目的:
12、他本不必重回洞穴,但是理想国中的哲学家是个保持纯真的初心、忘我执着的人。他回想起当初的穴居、那时候的智力水平、禁锢中的伙伴,于是凭着单纯的自我庆幸和为伙伴们的遗憾,仍然回到了洞穴。他讲述的外面世界的故事受到了嘲笑,被视为一个破坏现有秩序的怪人,被同伴杀掉。
13、柏拉图似乎是在向读者提问——这个问题就是,“宽容”是否应该具有限度,而这个限度又在哪里。不可否认,言论自由是开放社会的重要构成,但言论自由却不必然是开放社会的最高价值。如果说对异议的宽容是为了让社会的意见多元化,进而达到“思想市场”的理想状态,那么是否这种对一切的容忍也会阻碍人们对于真理和正确标准的追求?
14、画面左边一组人物主要描绘亲人们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的扶墙悲痛欲绝,为了突出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
15、所以,之前的所谓“民主”都只是一个假想而已。
16、苏格拉底这里说的纯粹的知识,是关于“存在”的知识,只要有肉身感官的束缚,是不可能完全获得的。这看起来颇像是一个灭欲、入定而问道的过程,而且苏格拉底自己似乎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一点可以从阿尔基弼亚德描述的苏格拉底如何在思考一个问题,一动不动地站了一整天的状况中看出些端倪。如果不是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而获得这种境界很高的入定能力,很难想像苏格拉底能做到一点。(《会饮篇》,220C)
17、 审判苏格拉底一案的陪审团由五百人组成,先是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并进行举证。之后陪审团举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18、他的理解是,遵守判决是为了彰显法律的严肃性。作为一个哲学家,连“非正义的判决没有遵从的义务”这一简单道理都没弄清楚;他想到的是遵守法规,树立权威,维护国家秩序,却忽略掉了“恶法是伤害正义的罪魁”又一简单道理。可见,作为著名哲学家的他,所代表的古文化的局限性有多大。
19、苏格拉底与商鞅所处的时代,被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它创造了人类的文化基础。
20、洞穴版哲学王的统治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王统治的实现需要理性的土壤。哲学王的统治不是“管理”现实世界,而是带领成员们走出洞穴,超越现实,去“观看”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之外的世界。只有那时,人们才会相信哲学家,服从他的带引。
三、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辨论
1、关于柏拉图是否出于追求戏剧化效果或是什么别的原因,刻意没有点出毒药是毒堇汁,存在一些争议。因为据说服用这种毒药,会让人非常痛苦,身体还会剧烈抽搐。不过,也有较真的学者,用现代医学知识证实了柏拉图的描述是准确的。(戈尔茨坦,P5注1)
2、柏拉图在此以苏格拉底的名义提出了关于两种不同世界的思想:在可被身体感官觉察到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和合可变的;在心能观照到的型世界(灵魂)里,各种型是始终如一不变的。(“格物致知”?)
3、苏格拉底讲完自己的方法论后,获得了在场者的一致赞成,裴洞说,大家“一致同意有各式各样的‘型’存在着,分沾这些‘型’的其他事物从各自分沾的‘型’得到自己的名称”(102B)。
4、这时候,有个叫特拉需玛科的人,抛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5、据有的学者称,从审判过程来看,苏格拉底被民主政权的民主法庭通过公民大会的起诉、辩论和投票表决处死,苏格拉底本人行使了充分的自我辩护权,至少在形式上,都是十分民主的。因此,苏格拉底是死于“民主”之手。
6、达维德画作中的苏格拉底
7、苏格拉底就义当天,柏拉图因为生病,没有在场,达维德的画作中却出现了柏拉图的形象:他身穿白袍,端坐在苏格拉底床尾,低头沉思。达维德在柏拉图身下的石凳上签名,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柏拉图。达维德把柏拉图画得和苏格拉底一样大,而不是像实际那样比苏格拉底小约30岁,而且,让柏拉图穿上与苏格拉底同样的白色袍子。
8、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他那时代里,还有人认为应该以取自荷马史诗的箴规懿训为所有生活的圭臬。由此话可知,柏拉图时代也有不作此想的人。荷马的世界观依旧有些人奉行,但有些人已经不相信了。《理想国》的开篇所讨论的,以及贯穿全书都在孜孜以求的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是正义?一个人怎样度过一生才是幸福的?
9、“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10、今天我们捧读伟大轴心时代的中外经典,总会发现中西文化与政治传统中太多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我国先贤们所推崇的贤人、圣人之治,与柏拉图所向往的“哲人王”所统治的理想国,是多么地想类似啊!只是中国的士大夫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去当一个哲人王。以至于,我们所看到的正义,仍旧只是强者的利益!
11、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飨宴篇》《斐德罗篇篇》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个人觉得他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写得好
12、“它们(快乐和痛苦)老是打架,神想叫它们和解,可是做不到,于是把它们拦头一把抓住,因为这个原故,一个来了的时候,另一个跟着就到。”(60C)
13、有些情况下,“型”本身和型的名称可以一直保持统但有些不是“型”的事物,虽然没有“型”就不存在,但也有“型”的名称(103E)。不仅那些相反者本身是互相排斥的,而且所有的那些虽非彼此相反却永远包含着相反者的事物,也都排斥那个与自身包含者相反的“型”(104B,105B)。
14、 苏格拉底在第一轮的投票中以二百八十票对二百二十票被判有罪,在法庭上,他辩解自己非但无罪,反而于城邦有功,理应得到城邦的礼遇。
15、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6、然而,这段看起来震撼力十足的自我表白却把辛弥亚给逗笑了,但苏格拉底并没有在意。在接过辛弥亚的话茬时,他以普通人可能对哲人向死而生的误解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在什么意义下真正的哲学家愿意死;在什么意义下他们值得一死;是哪一类死(64C)。
17、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它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18、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9、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20、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的罪名似乎是莫须有的,没有确凿的犯罪行为,其言论也没有导致直接的伤害。但在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同于现代。无论什么指控,无论犯罪行为是否确凿,也无论是否造成直接的伤害,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
四、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2000字
1、让哲学家们发明了隐微和显白的叙述方式。因为哲学家跟普通人无法交流,普通人只看眼前利益,不反思生活。所以,当哲学家说了普通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或者指出了隐藏的危机的时候,普通人就会毁灭这些忠告或者说出忠告的人,于是哲学家为了自保,只能用晦涩的语言来交流。苏格拉底的经历教会了哲学家们要认识到危机,要会自保。有些真话要隐藏在无意义的叙述当中。这一点对于中国的哲学研究者来说尤其重要。
2、(雅克.路易.大卫的名画《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创作)
3、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4、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5、翻翻现当代哲学家写的西方哲学史会发现,这个西哲研究源头性的概念基本上是被忽略的。在罗素的哲学史前言中,罗列了介于科学和神学研究领域之间哲学研究的十几个问题,没有一个直指它。斯通普夫和菲泽撰写的哲学史,对它也是语焉不详。
6、苏格拉底顺着裴洞的这个说法,展开了最后的论述:
7、作品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在悲痛欲绝的朋友围绕中正准备喝那杯毒药……,柏拉图坐在床脚,手里拿着一只笔,身旁放着一卷纸,他是这场城邦冤案的见证人。他在苏格拉底死时才29岁,但是大卫把他画成了一位老人,须发皆白,神色凝重。走廊里是苏格拉底的妻子桑娣帕,由两名狱卒陪送从牢房子里走出去,以免她失声痛哭而影响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哲学讨论。苏格拉底最亲密的伙伴克里同坐在身旁深情百倍关切地凝视着这位大师。递毒酒的朋友侧身低头不忍直视。
8、写赞美的诗歌的诗人更愿意在人生后写赞美,这么一来就容不得当事人反驳了,他们可以更随心所欲、口无遮拦了,于是乎,苏格拉底就像符号一样在一些传统文化的教材上被传承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意义吧。
9、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
10、但这个意思显然没有被格贝和辛弥亚体会出来,所以他们才会反问苏格拉底,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放弃为主宰他的神服务而感到不犹豫?(62D)
11、久而久之,他的名字在希腊家喻户晓,甚至于他在上午才说到的一些趣事,晚上就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还有人把他的经历编成了戏剧。直至他被捕入狱,关于他的一切全希腊上下已是无人不知。那些在审判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例如那个不识字却因为通晓神意而卖力叫嚣的粮油贩子——深信他们是在为社会尽职,为城市除掉一个只会教给奴隶懒惰、罪孽和不满的“学术界”的危险分子。
12、辛弥亚和格贝的看法,是通常所说的“断见”,既相信人死如灯灭,肉体消亡后不会有什么东西会继续存在。这样的“断见”在当时的雅典显然是普遍流行的看法,所以格贝才会说“一般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对灵魂的看法(70A)。另外,格贝提出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灵魂的存在:1)一个人死后灵魂还继续存在;2)灵魂保有某种能动的力量和智能。(70B)
13、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
14、到了公元前403年,贵族失势,民主派控制了希腊全境,苏格拉底便大难临头了。他的朋友预见到了他的结局,纷纷劝他尽早逃离。苏格拉底平生树敌众多,同时也交友广阔。在大半个世纪里,他以丰富的学识针砭时弊。对于那些自认为是社会支柱的,苏格拉底热衷于撕下他们的伪装,并将其思想骗术公诸于世。
15、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智者,他的死亡为何被称为“价值万千”?
16、苏格拉底之死用生命和鲜血彰显了“多数暴政”这个后民主的重大问题
17、吉林大学2018级国际法本硕博连读生
18、第三次论述是所谓的“类同性”论述(affinityargument)。综合如下:
19、诚然,苏格拉底强调“经过省察的生活”,具有引导汲汲于现实利益的公民们回归一种内省的高度私人化诉求的面向。
20、在就义的当天,苏格拉底与门徒最后的谈话,仍然围绕“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说,他相信有绝对的公正、绝对的善、绝对的美,只有运用单纯的、绝对的理智,才能寻找单纯的、绝对的实质。如何运用单纯的、绝对的理智呢?当灵魂凭肉体观察的时候,就会带入变化无定的境界,迷失方向;而灵魂独自思考的时候,就进入纯洁、永恒、不朽、不变的境界,因此,要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相,就得甩掉肉体,用灵魂观看。那么,我们要求的智慧,要等死了才可能得到。
五、简述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在想象中,苏格拉底是一位虽然思想锐利但仍然对他的同胞们谆谆教诲的哲人,雅典与它的公民则是被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与宗教信仰所逐渐腐蚀而失去人之理性的堕落者。这场对决之中,后者由于审判说理的失利而加罪于前者,并用暴戾的极端手段摆脱了公平辩论的束缚。
2、但哲学家本人腰杆笔挺,上身和胳膊如运动员般健壮,神情并无畏惧和悔意。众多的雅典人骂他是笨蛋,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仰,他泰然伸手拿起将要结束他生命的毒杯,另一只手指向天空,这是他招牌式的动作,既表示他对超验世界的一贯关注与思考,又代表灵魂即将回归天国的毅然决然;既象征着对雅典法律的服从,又昭示着对自己内心召唤的始终不渝。我们所看到的,正是生命完成升华的那一时刻。
3、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它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4、公元前399年春天,诗人迈雷托士、修辞学家赖垦、复辟民主政府中的政治家安匿托士控诉苏格拉底慢神和蛊惑青年。苏格拉底辩护自己没有,但陪审团仍以280票对220票,宣告年已70岁的苏格拉底有罪。审判官采用原告提议,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5、以不可见的事物和结果来作为说理的依据,就变成了一个人的信仰问题。这样的哲学训练过程显然处在哲学和神学的交叉地带。
6、(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该词最早由法国天主教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提出。
7、到了执行日,苏格拉底被判处服毒芹汁自尽。他的弟子们以时辰尚早为由乞求他晚点再喝毒芹汁。可苏格拉底却平静地拿起毒芹汁一饮而尽,终年70岁。
8、但是,由于苏格拉底生前特立独行的为人风格和颠覆性的哲学理念,使他在身后也受了不少争议。自19世纪兴起的非理性主义在欧洲的迅速传播,关于以苏格拉底等人为首的理性主义者的争议也此起彼伏。
9、借苏格拉底之口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10、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
11、在《申辩篇》中,对苏格拉底的两项指控分别是“不虔敬与败坏青年”。雅典当局指控他破坏了雅典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与基本原则,并因此损害了城邦的关键利益——我们今天或许难以理解虔诚的宗教信仰对于政治实体的重大意义,但不可否认,宗教或者非宗教信仰对于政制的构建具有着重要作用。
12、并且,也很难说,那些追逐欲望的强者,他们就一定是幸福的,人类所共有的道德律令,决定了人有天生识别是非善恶的良知,违背良知而去无限度地满足欲望、行不义之事,终将得咎于自己的良知,如果他良知泯的话。而如果良知已然泯灭,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人类了。
13、相传,苏格拉底师徒有一次关于什么是爱情、婚姻与幸福的对话:
14、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15、苏格拉底之死这幅画作,是法国画家达维德的作品,它创作于1787年。1787年,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受到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政治组织的冲击,摇摇欲坠。新古典主义美学,借用古代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回应这一时期思想和政治的变革,达维德正是新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在达维德的画作主题中,苏格拉底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角,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知道,画作主题并不是达维德选择的,而是法国议会的一名律师委托其绘制,然而,达维德为这一历史事件注入了新时代色彩的解读。
16、人人都会同意,神和生命的“型”本身,以及其他一切不死者都是永远不会消灭的(106D)
17、值得庆幸的是,就算那些被捆绑着看不见阳光的灵魂,也并不是永远都没有希望。在《理想国》的最后一章,柏拉图借一个死而复生的之人的故事,描述了这样一个景象:每个人的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都会来到天国,在那里被诸神审判后各居其位,所有人世间犯下的恶行,都回受到十倍的惩罚,进入地狱之底受罪;所有人世间行过的善德,也同样得到奖赏,升入天堂享受快乐与幸福。
18、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场景被如此具有艺术张力地重复描述了如此之多的次数,以至于它几乎被后世的思想家们等同为下列事实的代表:一位坚持原则的有识之士因为无知大众的不宽容而遭到了冤屈的惩罚,一个民主制度尚且不健全的城邦运用“多数的暴政”无情地压制了少数派的声音。
19、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国家或者其他政治实体普遍建立在天主教或东正教这一宗教纽带基础之上;即便是在近现代,苏联、美国的政治设计也离不开对于某种政治目标——信仰的另一种形态的追求。“虔敬或信仰是公民的自然条件”。对于雅典而言,信仰体系是城邦政治参与的基石,而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则是整个城邦生存的基石。
20、柏拉图相信灵魂的存在,而且不同人的灵魂往往处于不同的空间里。他设想,有的人的灵魂,被捆绑于黑暗的洞穴中而不自知,会认为黑暗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有的灵魂已经看见了洞口的一丝光亮,正努力试着挣脱捆绑向光亮处爬行。当然,也有的,已经跋涉出了洞穴,看见了灿烂的阳光,正朝着正义与幸福前行,奔向那个追求中的理想国。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