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粹德国我的奋斗名言有哪些
(1)、说到"奋斗",以我的观念,它应该是一种在独特的价值观引领下,朝着确定的外部目标努力的一种行为。而这种价值观是由人生观念,善恶标准,信念、坚韧、承受力以及牺牲等元素构成的。价值观的存在就是持续行动的动力。简单来说,奋斗=目标+价值观+行动。如果把奋斗比喻成一辆火车开往终点站的过程,目标就是终点站,行动就是火车,而价值观,就是给火车提供动力的燃料了。而--的奋斗史更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
(2)、备忘录有这样充满勇气的字句:“(纳粹主义)试图让它自己成为一切的尺度。这是人类的狂傲,让自己出于反对上帝的地位。”
(3)、青春,一个多么美好而又令人向往的字眼。它是热情的,张狂的。
(4)、这一年,他在一份秘密备忘录里要求,“德国军队必须在四年内具有作战的能力。德国的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具有进行战争的能力”。希特勒的目标不仅仅是废除凡尔赛和约。
(5)、然而关于焚书作家的访谈改变了萨尔茨曼后半生的主题。从那时起,他便利用闲暇的每一分钟,搜集整理了一个自己的收藏库,三十年来已经搜集了12,500册焚书作家的作品,涵盖焚书名单上的90位作家。“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萨尔茨曼说,“我并没有把所有的故事都记载下来。我必须要叙述这些故事,每一本书自己的故事。”
(6)、德国中世纪传说、童话中由天鹅牵引而来鸽子牵引而去的贝壳船、银甲武士、圣境般的前奏曲、英雄的悲剧、激扬爱国主义的歌词“不论是东部,不论是西部,利益都是相关的:只要是德意志的人,就应该起来作战”,深深地感染着少年,使他对古代德国曾有过的崇高和壮丽的世界无比神往。
(7)、不仅如此,法本是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的集中营的企业。这个集中营深藏于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3号营地。二战结束后,一些信件指出,法本的一些员工通过贿赂的方式,让集中营的看守给他们的工人偷偷注射致病药物,导致了这间集中营的工人平均寿命只有3个月。
(8)、审判程序都要保密,惩罚很严厉,要杀一儆百。
(9)、二战开始后,他多次前往占领地,参与指导将犹太人驱逐出境或送往集中营。格罗布克于1941年9月陪同纳粹德国内政部长威廉.弗里克(WilhelmFrick)访问附属国斯洛伐克,之后不久,斯洛伐克政府颁布《犹太法典》,成为迫害犹太人的法律基础,人们相信格罗布克的访问为斯洛伐克政府提供了帮助。
(10)、与美国和西德政府对格罗布克的袒护不同,东德政府于1960年代初由政治局领导、国家安全部实施了大规模调查,目的是证明格罗布克是纳粹种族歧视法案和迫害犹太人的煽动者和组织者,并且与大屠杀的主要执行者艾希曼有联系。
(11)、德国认信教会虽然被逼迫,受到清洗,人数少了,但并没有被摧毁。
(12)、 纳粹时代当时很多德国女人都认为希特勒十分性感,梦想着嫁给他。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希特勒那么受女性欢迎了,他走到哪里都被女性围着,像明星似的。希特勒的众多女性追随者中有2名曾为他殉情。
(13)、这个剧本虽然有些荒诞,但把人性的丑恶揭示得淋漓尽致。在金钱的作用下,上至市长,下至乞丐,甚至包括伊尔的妻子儿女,都希望伊尔死。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数不清的财富。可是每一个人都打着正义的旗号,他们之所以要求处死伊尔,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伸张正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多么“正直善良”的人们。
(14)、这些年,90后、00后身上有不少“标签”:撒娇、卖萌、发嗲,自称“宝宝”;任性、冲动、脆弱,经常“崩溃”;“佛系”“道系”“丧文化”……我们经常忧心:把未来交给他们,靠谱吗?
(15)、如果看过莱尼·雷芬斯塔尔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相信都会对陷入集体无意识的德国人的狂热印象深刻。
(16)、这场比赛中,斐迪南虽然没拿到第但他的设计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赛后,希特勒立刻和斐迪南见了面。他指着一个昆虫造型的草图问斐迪南,想不想把自己的企业变得和奔驰一样强大,他手上有一个项目。
(17)、然而,当我们目睹卢旺达大屠杀、美国“911”恐怖袭击、柬埔寨红色高棉灭绝人性的屠杀暴行,我们才知道,残暴的人性并没有改观。
(18)、当“真正基督徒的代表是纳粹d”,希特勒就将取代基督,成为世上的上帝,不容任何反对的声音。
(19)、一位裁缝说,1918年的共和使他父亲变穷,是纳粹给了他父亲工作。他想要的就是安全保障、国家提供的工作,而且有保险和养老金;1935年他成为纳粹成员后,这些梦想全都实现了。
(20)、恩斯特·B本人曾谈到每个d卫队医生都会在自我中唤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兴奋丛,一种建立在“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正常人的“教育和背景”之上;另一种建立在“这个价值观念与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颇为不同的(纳粹—奥斯维辛)意识形态”之上。第一种倾向可能在一天出现,第二种就在第二天出现,很难说在某个场合会出现哪一种,或者说可能是二者的混合。
2、希特勒关于奋斗的名言
(1)、这事经媒体曝光后犹如重磅炸弹,因为莱曼家族控制的JAB集团是日用消费巨头,垄断了欧洲咖啡业务,相当于欧版雀巢集团。而妹子们喜欢古驰的香水、巴利的包包也是他们家的。
(2)、假如——历史是冷冰冰的,没有假设。但是我们不妨假设:假如1921建d到1933年掌权,希特勒的一系列扩张特别是种族主义举措、暴力行动受到魏玛政府和法律的有效制约和惩罚,假如他们得不到容克地主和工商界的支持,假如德国人对特勒的煽动打问号、不认同纳粹理论、反对纳粹的种种非法暴行,他们会投票给纳粹d,将它推进国会吗?
(3)、当德国马克与美元的比率由4:1降到7000:最后暴跌到40亿:1时,世代从事金融业的犹太人,被视为造成德国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4)、每个国家都需要情报人员,在这个刚需之下,东德的情报机构呼之欲出,可这个机构的编制实在是有点庞大。东德人口仅有1500万,但是斯塔西的成员有多少呢?光正式员工就超过10万人,还有地下特工20万人,除了这三十万人之外,斯塔西还有一支直接指挥的武装部队,数量在1万人左右。
(5)、很多人自愿放弃个人的权利,沦为纳粹德国国家机器的一个工具。
(6)、法本(也就是拜尔制药的前身)的野心很大,一开始就想拉拢希特勒,他用30万马克成为他竞选时最大的支持者。二战开始后,德国全部的甲醇、润滑油,80%的炸药、70%的黑火药和35%的硫酸都出自法本,1941年,盟军将法本定位第一心腹大患,战争结束前,仅路德维希港的一家法本工厂就被盟军轰炸过625次。
(7)、双重自我的替身转换,是作者强调的另一个更具普遍性的分析维度。
(8)、我在波恩大学档案馆找到了“博士考试登记簿C”(Promotions-AlbumC),其时间的跨度为:1933年7月29日至1952年7月23日。没有繁琐的手续,不需要特别的介绍信,但要填一份不滥用档案资料的声明,之后你就可以自由地在近两百年的档案资料中徜徉了。当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知道我也在波恩大学读过博士时,开玩笑说,以后肯定会有人跑来找我的材料的。其实我本来是想找熊伟博士论文的评语(Gutachten)的,可惜没能找到,工作人员说,有可能早已毁于1944年10月的联军大轰炸了,再也找不到了。
(9)、相比之下,在联邦德国,前纳粹d成员能很轻易地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仕途也畅通得多。其中最具代表也是最具争议性的是汉斯·格罗布克(HansGlobke),他是从普鲁士帝国、纳粹德国到到联邦德国无缝对接的行政官员的典型。
(10)、1938年4月30日,奥地利萨尔茨堡的Buecherverbrennung,纳粹青年团成员在焚烧书籍。公开焚书在纳粹德国是常见的活动,他们斥责这些书是非德国的或者犹太马克思主义的。美联社照片。
(11)、在熊伟离京赴德的前夕,张颐专门在北京名厨东兴楼设宴,为即将休假赴欧的老友邓以蛰教授(1892-191933-1934年出游西欧意、比、西、英、德、法等国,访问很多艺术博物馆,归国后写成《西班牙游记》一书)和熊伟送行,胡适前来作陪,可见张颐对这次送行的重视程度。在熊伟离京前夕,张颐还专门赠送给他一件宋瓷钧窑笔洗,嘱他到德后遇困难时出售之以供救济之用,据说能售得外币至少相当于一千大洋。由此可见他们师生的情谊之深。
(12)、罗特哈克尔是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他的理念不仅仅是进行哲学或文化思考,而是要参与到生命哲学的实际运动之中去。在波恩大学,他曾教授过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多门课程。1930年代罗特哈克尔也算得上是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人物了,以拥护纳粹和反犹而著称。早在1932年7月29日,德国51名大学教师号召选举希特勒,罗特哈克尔曾在这一呼吁上签过名,并于1933年3月加入了纳粹d。我想这倒不一定是受了希特勒的骗,因为他认为好的哲学是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人生的根本价值。作为纳粹宣传部的部门负责人,他主要负责大学生焚书的运动,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行动起来,反对一切非德意志精神”。罗特哈克尔在1934年出版的《历史哲学》(Geschichtsphilosophie)中明确支持纳粹的种族理论,指出:“除了国家的理念、德意志的理念、人民的理念,同时也包括种族的理念,同属于(德意志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1934年他成为了国社d德意志法学科学院及法哲学委员会创始院士。战争爆发之后,他还参与了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文项目——“人文的战争投入”。1945年以后他遭到了清查,但两年后他被允许重新执掌教鞭,继续在波恩大学任教。1949年成为美因兹科学与文学研究院(Akad.Wiss.U.Lit.Mainz)正式成员,直到1956年退休,1965年去世一直都生活在波恩。
(13)、人生意义何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奋斗、进取、超越自己的过程。
(14)、大萧条来临后,海因里希更是破罐破摔,干脆自个儿搬到山里去养病了。有的时候实在闲来无事,海因里希就算算自己书店过去40年的账目,越算越觉得不对,他对自己父亲和外公的经营理念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15)、贝塔斯曼从前只不过是一家自产自销的小书店,主要出一些神学书籍。1921年,当海因里希从父亲手上拿到这家书店时,他们家的书已经卖不出去了。
(16)、1929年开始,大萧条让德国四分之一的人失业,中产阶级的存款一夜间化为乌有。饭都吃不上,还买衣服?博斯立马破产。当年的兄弟纷纷跑路,追债的人跑到家里。最后,在博斯的央求下,对方只给他留了6台缝纫机。
(17)、这些普通德国人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缺少政治权力意识,不懂得自己拥有最高权力的公民的责任,总认为国家是崇高的,而个人无足轻重,因而对他人的苦难漠然置之,甚至参与迫害。
(18)、维尔特在三个方面沉溺于纳粹意识形态:一是更新日耳曼种族和德国人民的宣称,二是通过净化基因和种族来实现这种更新的生物医学之路,三是将犹太人作为这种更新、这种日耳曼种族当下和长期“健康”之主要威胁的焦点。维尔特虽然并不像门格勒那样将这些信念绝对化,而是用某种医学人道主义来执行它们,这种效忠的力量就战胜了他身上那种人道力量体验到的暴虐和恐怖,使得他不管多么厌恶都会作为医生管理者留在这种暴行制造情境中。维尔特的道德主义与强迫状态的结合,在正常状态下很有助于一个人成为“可靠之人”,而在奥斯维辛它就使得维尔特去奠定和维持医学化屠杀整个结构的稳定与高效。
(19)、 希特勒最后一句话足以震慑全球:“我要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向全世界上的人说一声:立正!”
(20)、门格尔和他的助手不只是简单地做人体实验,开发药物。恐怖的是他们特别热衷于双胞胎,经常对一个双胞胎进行病毒实验,让另一个保持健康。当其中一个死掉时,他们就会立马杀死另一个,以取得两者之间对比的数据。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利用基因技术,制作出完美的雅利安人。
3、二战德国元帅名言
(1)、有了纳粹的支持,HugoBoss的生产规模越做越大,希特勒青年队、d卫军,包括后来的德国国防军、铁路、邮政局的制服都出自他手。
(2)、为了实践自己的“谎言效应”,戈培尔成立德国文化协会,强迫媒体从业人员入会。通过收购、控股、清洗、审查、停刊等手段,全面控制德国媒体。对媒体发布每日指令,所有的报刊都必须与指令保持一致,否则强制停止出版。戈培尔还通过强制集体收听纳粹广播、所有公共场所都必须配备收音机、刑罚严惩收听国外电台等手段控制民众。
(3)、全面爆发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1924年,戈培尔受到希特勒演讲的感染,加入纳粹d,谋求通过政治活动而出人头地。戈培尔大肆宣扬关于德意志民族和种族优秀的思想主义,认为同盟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为了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胜利而欺骗了德国人。1924年6月,戈培尔在日记中表示要“思维简单一点,爱情高尚一点,期待真诚一点,信念炽热一点,说话谦虚一点。”同年10月,戈培尔在日记中发誓“我们必须寻找上帝,我们正是为此而活在世上”。1925年,戈培尔出任纳粹d鲁尔区d部书记,成为纳粹d北德派领袖格里戈尔·施特拉塞的主要合作者。戈培尔创办并编辑《纳粹通讯》等属于施特拉塞兄弟的出版物。为了笼络人心,戈培尔和施特拉塞兄弟经常发表迎合劳动群众情绪的言辞,提出纳粹d与共产d和社会民主d共同开展征用贵族财产运动,主张将大工业和大庄园收归国有。因为希特勒对此极度不满,戈培尔曾经在1925年11月的纳粹d汉诺威会议上声称“我要求把这个小资产阶级分子阿道夫·希特勒开除出纳粹d”。
(5)、工作以外,斐迪南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参加汽车比赛,他喜欢设计各种各样的赛车。截止到1922年,他拿到了53项重要赛事的43个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6)、1940年,IBM在德国的分公司独立。之后,IBM不断地为希特勒更新技术,提供设备。希特勒采用了IBM的打孔身份卡技术,每一个火车站和集中营都有他们的技术中心。
(7)、毕竟,世上有很多事从来没有成功过,也注定不会成功。
(8)、当然,斯塔西的恐怖统治并不能支撑西德走下去,到了1989年东欧剧变,西德人民也迅速走上街头抗议政府不作为的行为,从而加速了两德统西德政府掌握了控制权。而曾经作威作福、声名狼藉的斯塔西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被人民踩在了脚上。经过审判,有一部分斯塔西成员得到了应有的罪责,而更多的则是自谋生计去了。
(9)、“我们信仰什么,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有信仰。”
(10)、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政治家、军事家,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dd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1933年执掌德国,成为德国元首。
(11)、一个父亲给他的家人写了一封短信,向他的妻子和孩子做最后的告别。
(12)、 如果你也同样喜欢希特勒这十句话,就转发给你的朋友吧!谢谢你转发!
(13)、然而东德政府对这位前元帅显然是不放心的,其日常生活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线人,他的信件被检查,电话和住所被监听。保卢斯为东、西德之间的交流做了一些工作。1955年开始,因健康原因淡出公众视线。1957年2月1日在别墅中去世。
(14)、他坚决反对“德国基督徒”向帝国教会的妥协。因为他认为,纳粹控制下的帝国教会已经叛教了。
(15)、但由于几次帮忙舒莱尔都是中间人,因为证据不足,在战后他被判无罪。
(16)、1943年1月,德军元帅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场向苏军投降后,被送到战俘营
(17)、我觉得这个剧本对人性丑恶的揭露真的是入木三分,值得一看。
(18)、原来二战期间莱曼家族的当家的是希特勒铁杆粉丝+反犹太主义者,通过奴役犹太劳工还发了笔横财。
(19)、这一切无疑会使人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既然失业的有工作,挨饿的有饭吃,那么,民主政体、议会制被污蔑为“西方的”,言论不再自由,选举不再公正,今天这个人被驱逐,明天那个人被监禁,只要德国在繁荣,德国在发展,德国在强大,这就够了!
(20)、《二战历史光影》意大利军队在非洲有50万人却被5万人追着打
4、纳粹德国经典语录
(1)、上面这些一线品牌,都是如何给自己洗白的呢?
(2)、意识形态的疯狂是席卷性的,尤其是当这种疯狂又似乎有着“铁一般的逻辑”时,就像黑洞一样,什么人都会被吸进去。作者认为,意识形态狂热者对于奠定大屠杀的结构和动力至关重要,然而,对这种意识形态只有零星掌握的普通民众也会被吸收到这些严苛结构之中。纳粹医生信服于一种治疗—屠杀的反悖:屠杀即是治疗,治疗必须屠杀。屠杀“不值得活着的生命”和犹太人,这是为了治愈日耳曼种族。奥斯维辛可以视为在实践一种值得赞美的“种族卫生”原则,是在为有机更新的高贵远景而工作,也就是创造一个广阔的“日耳曼生物共同体”,是“清扫世界的必要性”。通过屠杀而达到的治疗,变成了“最神圣的人之权利和……义务”的一部分,它“要确保血保持纯净,通过保存最好的人种,来创造这个人种更高贵发展的可能性”。
(3)、“我还是同样的人,和14天前一样的那个作家,从那以后我没有发表过一行字。而且,从那以后起,因为我的名字列在那个18岁可笑的小丑的名单上,没有人敢再冒险跟我说:‘亲爱的朋友,你好吗?’”
(4)、1963年,汉斯·格罗布克出任西德首任总理阿登纳(左)的总理府国务秘书十周年,二人关系极为密切
(5)、人们总难以将青春与责任联系到一起,一个神采飞扬,一个却是约束劳累。但是,陈独秀说过“青春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身。”于是,为社会奉献青春成为了我们的责任。
(6)、他们向往独裁体制,渴望有一个坚强的领袖,能带领德国快速走向复兴之路。
(7)、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却把宽松和耐心给了陌生人。
(8)、尼采的文体一般都说是“箴言体”,或“格言体”。这当然不错,但这却是远远不够的。依拙见,质而言之,乃是哲学“意识流”。这种文体完全是即兴式的,“灵机一动”,写上一节,各节之间无必然联系,有的似有连带关系,但大多数是互不相干的问题。它屏弃以往哲学阐述必不可少的概念和推理模式,立意突兀,惯以非理性范畴——如,意志、本能、激情、冲动等——作为论据,进行酒神式的、心理学式的、精神分析学式的推导论断,行文既不规范也不完整,缺乏应有的逻辑性,省略句充斥其间,德语的“框型结构”几近破裂,标点符号如在乐谱中跳动着的一个个音符,令人眼花缭乱,充满语文学及语言学布下的令人生畏的“地雷阵”,防不胜防。引用不下400位古今名人的只言片语前来助战,利用音乐、戏剧、绘画、建筑、美学等艺术门类作为陪衬,再加上哲学、诗歌、散文、小品、讽刺等等手法,叫人不时如坠云里雾中……。如此纷繁庞杂的东西,单用所谓“箴言”或“格言”无论如何是难以概括的。众所周知,尼采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能力,而且自己可以谱曲。因此,他的文章极富音乐性。音乐欣赏中,每个音符仅是建筑物的砖石,要听懂音乐,关键是把握其中的主弦律——主题。读尼采不能取捨本逐末之法,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寓言中不是有“瞎子摸象”的笑话么,近百年来的尼采研究中就经常出现此类现象,是应引以为诫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尼采使用的独特叙述手法,造成了译难、读难的局面,也许这也就是他后期顶峰时期的三大作品过去一直无中译本的根本原因吧。
(9)、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伏尔泰)
(10)、我国似已普遍把尼采归为了“圣哲”系列,这当然是认为他在为时代、为人类、为一切不满现状者、为一切反抗压迫者等说话。不过,这似乎也成了我们本世纪尼采研究的一个小小误区,因此他的崇拜者相当不少。如果是以这种观点去看待尼采哲学,就难免要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碰撞,自然,结论也会随之出现偏颇,甚至谬误。这里我们要说,尼采是德意志人,他实在只是为当时的(也为以后的)德意志人在大声疾呼,说得更清楚一点,他是在为德意志“超人”、德意志“精英”大声疾呼(不是为了人人!)。从他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当时的现状极为不满,那主要指的是德国的现状,如果依照历史的时间顺序来看,就不难发现,他对俾斯麦首相自普法战争以来20年间所实行的内外政策是极为憎恶的,字里行间充满对这位“铁血宰相”——他称之为“国务活动家”——的冷嘲热讽,把俾斯麦实行的一套可以说是相当精明的政策,一概斥为“平庸”——碌碌无为。这里不妨作一个不现实的假设:如果尼采学说当时真被威廉二世和俾斯麦所采纳,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或许比1914年来得更早。因为,他的主要政治观点当时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11)、1938年发生的“水晶之夜”,177家犹太会堂被烧毁,犹太商店被砸,两万名犹太人被逮捕,很多教会领袖依然选择了沉默。
(12)、最不能令人理解的是,他还做起了照片生意。他把美联社素材库里的很多政治人物、犹太人的照片,卖给了德国当地的出版社,很多反犹太书籍上的照片,基本上全部出自美联社。
(13)、美国记者伯查尔以柏林焚书为主线,记录了这场蔓延全德的焚书运动。他这样写道:“在绝大多数德国大学城里,那些激情昂扬的学生激进分子们正举行焚书仪式,烧毁那些体现非德意志精神的文学书籍,小册子,函件和记录。伴随着这一行动的是火把游行,军乐和大喊大叫的爱国演讲——其热闹程度远远超过英格兰福克斯节(每年11月5日)。在德国,有大约30所大学,起码每州一个。每所大学都应点燃自己的大火,但在科隆、海德堡和其它一些地方的焚书仪式被推迟到下个星期举行。”
(14)、相比效率低下、议而不决的议会政治,独断而强力的领袖显然更容易看到改变。
(15)、一战失败,德国被迫割地赔款,受尽屈辱。经济低迷,政治纷争,百姓忍饥受饿,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陷于瘫痪。
(16)、国家高于一切。良心被随意丢弃,个人自由,更是彻底沦为被世人鄙视的无用之物。
(17)、HogoBoss创始人雨果·博斯从小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做一名服装设计师。于是他卖掉了父亲留下的内衣店,四处拉合伙人,弄了一家服装厂,在经历了头几年的增长后,业务很快就陷入了停滞。
(18)、就这样,“全地的人都稀奇,跟从那兽”,甚至包括来自中国国民d的高级军官。
(19)、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20)、“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5、纳粹党名言
(1)、斐迪南并不想要这些名誉,但骑虎难下。德国占领捷克后,他也不得不改为德国国籍。这些事情让斐迪南觉得有点不舒服,毕竟他喜欢的是低调的华丽。战争爆发后,斐迪南把工厂教给儿子,让他尽量保持大众的独立性,自己则被希特勒留在实验室里设计坦克图纸。他设计的坦克,看上去都很唬人,但却全都有明显的瑕疵。是不是有意为之,不得而知。
(2)、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史铁生)
(3)、作者感慨,不管当代医生如何技术化或商业化,他或她仍然被认定是一个治疗者,一个对医生的治疗传统负有责任的人,所有的文化都敬畏和依赖于这个传统;然而,“在我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印象,在德国人和许多其他人中,医生的卷入被视为所有纳粹行为中最为羞耻和难堪的了”。他把这本耗时十余年的著作命名为《纳粹医生: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既是详尽的史实揭露,又蕴含着慨叹与沉思。
(4)、在论文扉页上的献词为:“以崇敬与感激之情献给张颐”(WyszieShionyuChanginVerehrungundDankbarkeitzugeeignet)。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人可能会知道张颐这个名字,他是著名的黑氏伦理学专家。不过熊伟为什么要将他的博士论文献给张颐呢?
(5)、在残酷黑暗的时代,他们没有沉沦,而是坚守自己的良知,勇敢地坚守信仰,宁愿坐牢,甚至不惜付上生命的代价。
(6)、1937年,改革大有成效的希特勒给沃森颁发了荣誉勋章。看到路上到处是逃窜的犹太人,沃森保持沉默。回到华尔街后,他对那里的犹太同事说:我看希特勒最后会选择做个好人,他对犹太人的迫害只是恢复经济的权宜之策,过了今天就没事了。
(7)、1933年纳粹上台至1939年战争爆发前是德国历史上最好的时光,普通人不再受穷挨饿。纳粹靠着使德国强大和富裕的承诺赢得选举,整顿社会秩序,迅速振兴了经济,恢复了公共服务。
(8)、热爱电影的戈培尔是尼伯龙根之歌和蒙太奇手法的第一部作品《战舰波将金号》的爱好者。戈培尔委托将希特勒喜欢的故事“威廉泰尔”拍摄成电影,但是弗里茨朗旋及流亡到法国,戈培尔观看战舰波将金号后说出“我们也非得制作出我们的战舰波将金号不可”的名言。
(9)、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生活的道路靠我们探求。莫叹息,莫停留,要思考,要奋斗,趁风华正茂,莫让年华付水流。
(10)、另一方面,在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如何为这个令你骄傲、值得用力深爱的中国担起自己的青春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次疫情告诉我们,要用青春奋斗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11)、苏联手中最有名的人物当属前德军第6军团指挥官弗里德里希·保卢斯(FriedrichWilhelmErnstPaulus)元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因部队被重重包围,无法逃脱,未避免全军覆灭,保卢斯元帅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于1943年1月向苏军投降,之后他先后被关押在不同的战俘营。他曾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很多人认为他应该像戈林、凯特尔、约德尔等元帅一样受审并被判刑。
(12)、单从演说能力来说,在内向木讷、不善言辞的日耳曼人中,希特勒可谓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组建纳粹d的第四年——1924年,希特勒得到一位“天才的宣传家”,后来成为纳粹理论权威、d内第二号人物。他就是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JosephGoebbels)。这位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长期担任纳粹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是德国纳粹化的主要推手。1933年就任纳粹宣传部长,两个雨后即开始在大学焚烧非德意志思想家、作家的书籍,并开始系统地清洗文化界、知识界。
(13)、因参与谋杀希特勒的“克莱索小组”,1945年4月9日,朋霍费尔被d卫军施以绞刑。
(14)、也正是因为斯塔西无孔不入,使得东德人民活在恐怖统治之下,导致东德人民之间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互相检举立功。因为你不举报别人,别人说不定就会举报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脆弱。也正为这样,出现了数以十万计的受害者。
(15)、有人说,希特勒是魔鬼,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人是半人半兽,纳粹德国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意外”。
(16)、如前所述,尽管盟国管制理事会制订了去纳粹化的原则和标准:完全解除德国武装、以战犯身份逮捕纳粹d员、解散各类纳粹组织、实行民主化改造,但是美、英、法、苏四国在各自占领区内实际实施的去纳粹化却各具特色,并且随着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迅速变化,“去纳粹化”也走了样。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