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端午节古诗20首
1、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4、2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6、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7、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8、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9、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0、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端午时节包粽子和编织五彩丝线小习俗,而所编织的彩线的来历是古代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门口挂菖蒲也是古代端午小习俗,因为菖蒲作为“天中五端”之首,它的叶子形状非常像是古代的宝剑,所以在民间过去也称它为“水剑”,说它能“斩千邪”。端午节期间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口,既能驱邪避害。
11、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午日处州禁竞渡: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等等。
12、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3、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14、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5、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16、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
17、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已酉端午
1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20、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和端午(宋)张耒
二、有关端午节古诗20首4句
1、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满江红·端阳前作(宋·王充)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5、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6、翻译: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7、国亡身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9、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10、这首诗的写的是萱草满地,榴花红艳,敞亮的庭院房间,白天绿荫满院,风消暑气。甜美的汤圆粉团,青绿可口的粽子,还有解渴解暑的菖蒲酒。身上挂着香囊神符,臂上戴着五彩丝缕,大家欢聚一起,互相祝福健康美好盛大的宴席上,有歌舞助兴,年年好个端午佳节。
11、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12、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13、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14、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
15、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16、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7、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8、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19、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20、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100首
1、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译文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2、四大名著专题合集(珍藏版)
3、《已酉端午》(明•贝琼)
4、如梦令(宋·范成大)
5、端午(唐·李隆基)
6、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慈。
7、在元代诗人袁易的《重午客中》中是这样写的:
8、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9、宋代诗人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中,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
10、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1、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12、包粽子吃粽子,以此庆祝端午节。
13、《南乡子·小雨湿黄昏》年代:宋作者:李之仪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4、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6、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17、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18、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1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20、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四、端午节日的古诗10首
1、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2、未民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4、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5、古人眼中的端午景象:
6、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8、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9、《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10、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1、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12、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5、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16、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17、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18、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9、吃粽子、宴饮游乐也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端午活动。在诗词中,我们似乎能闻到千百年前的粽味飘香。
20、《贺新郎·深院榴花吐》年代:宋作者:刘克庄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五、端午节古诗十首
1、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3、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4、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己酉端午贝琼〔元代〕
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7、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8、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9、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10、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11、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13、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14、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15、《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6、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17、《午日观竞渡 》是明代诗人边贡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流露出自己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在仕途道路上的一种忧虑。
18、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19、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0、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