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1、一曰“知行合一”,盖亦《大易》所谓“知至至之,知终终之”。
2、《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3、最重要的是,王阳明先生不是打嘴炮,其一生经历足够证明“牛逼”二字,更值得品味。立身立言立德,古人做人最高标准,王阳明都做到了。
4、做的不到位,源于知的不到位。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指导支局落实好。
5、●回复:K→行若包装设计欣赏
6、这即是“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理。
7、提供生态智慧。王阳明对自然万物,包括草木、鸟兽、山水、瓦石等,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发挥了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在他看来,不仅是动植物等自然之物,甚至人造之物(如瓦),因其源于自然,又是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品,也都有生命,都有存在权利,都要顾惜。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把“真诚恻怛”的仁爱之心发挥、扩充、实现出来,去应对万物,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
8、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人生重大真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铁律。
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以心为体并不是指以人的意识(心)去构造外部世界或物理世界,它的实质内涵在于:现实世界的具体存在意义,乃是因人(包括人之心)而呈现。换言之,世界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但是,它的意义呈现却离不开人。
10、圣人之心,如明镜一般,没有不明和贪欲,依良知而行。常人的心如昏镜,“斑垢驳杂”,有太多的不明和贪欲,需“痛加刮磨一番”,才可达至良知。
11、●回复:p3→PIS整体案例(工业品)
12、1508年,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阳明先生,于半夜呼跃而起,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这段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3、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14、每时每刻都在良知指引下循理而行,做正确的行动,人一生都致良知,则一辈子都在做正确的事,即稻盛和夫所立之命题:作为人,何谓正确?致良知可以立命,成人达己,建功德,立事功!阳明心学方法论:
15、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6、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
17、王阳明曾提出“心外无物”之说,这一观念同样并非否定万物的存在,而是强调世界的意义因人而呈现。引申而言,在人及人的意识之外,世界的意义隐而不显,对人具有意义的世界,也就是与人发生关联、并为意识之光所照耀的世界。
18、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文章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心学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论的阐述,追溯阳明心学的学术思想,回归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9、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20、心外无物,内心没有觉知到事物时,同归于寂;心外无理,天理只存于我的内心,每个人都有良知,不必外求!心即理可以实现人格独立,自信!
二、阳明心学主张
1、一个阳明心学真人的责任在哪里?李老师教给我们,立高志、勤学经、改己过、责人善。这四句话,能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启示啊?无以言表,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虽然,人人达到这一境界可能会很难,但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今天听到的、学到的、知道的、得到的,都是知行合一的这一理念、原理、境界。感谢李老师!
2、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决定了格局与境界,因而也就决定了他或她的口中所说的“理”是怎样的。
3、换个角度来说,假如杂草果真妨碍了正常的行走,当除则除,也无需挂碍。所以,依照天理去做事,没有私心私意的时候,即是善;假若私心作祟,有了个人的好恶,便是恶。
4、●露易丝·海:不了解潜意识,如何活出精彩的自己?
5、●脸上有个养生丹,每晚睡前捏一捏,调节全身气血,大病小病都赶跑!
6、王阳明曾与他的学生以山中之花为例,对上述思想做过讨论。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这里的花之开、花之落,固然与人之心并没有依存关系,但是,花所隐含的审美意义,它所具有的鲜亮、美丽的特点,却是相对于人而呈现的。在人之外,这种审美意义便不复存在。
7、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8、不符合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人们追求的境界。阳明心学与唯物主义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直接对立,属于唯心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
9、今天的课程的确震动了内心!!知行合核心在于提升知的境界。对市公司部署落实不到位,是因为知的不到位!支局工作落实不好,也是县局没有让支局真正的知!只有知的境界提升了,才能产生行的内生动力!!!
10、对地球的关爱是第三方面,必须不能离开第四个方面,就是整个天的问题,就是程颢提的天理的问题,天理的问题直接牵扯到了阳明学说中在世界其他地方讨论特别多的,就是孟子“四端说”的恻隐之情,就是“仁”,仁爱的“仁”,这是一个普遍的爱,但它是有分殊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步骤。这样的一种思维和现在市场经济,以西方的启蒙以来的思想为主导的这些价值。最后一点,应该如何应对?
11、“理”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承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12、追根溯源,上古时代,尧舜禹三位圣贤口口相授的便是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
13、阳明先生被贬职到龙场,没有政治新星的光环,没有诗歌唱答的浪漫,没有父慈子孝的温情,只有野兽出没的潮湿山洞,生死只在一念间。就是在如此情境下,阳明先生一跃而起,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自己苦苦追寻的道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心中。原来,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良知。只要遵循自己的良知,一定能够顺从天理,依道而行。
14、最后,让我们从阳明先生“侃去花间草”的一则小故事中再来体证“心即理”:
15、最高层面的这个“一”是天理,是良知。我们的知和行应是合于天理,合于良知。
16、老师讲:知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知行合一的。如果你是青蛙,井口大的知识,你就把行动做到极致。如果你是骏马,你就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纵横驰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7、阳明先生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
18、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扩展资料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9、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
20、●回复:p4→PIS整体案例(食品/保健品)
三、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
1、如何看一个事物,其实是代表了一个人内心的反向的。这也是识人辨人的一种境界,是所有管理者识人用人的一种境界。李老师教会我们的这个工具确实让人既学到了一种理念,也更具有一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实,不仅仅如此,她也是考验我们每一个内心是否强大的标志,是磨练我们意志的标志,是验证我们胸怀的一种标志。我们在判断、在生活、在工作等等的方方面面,都要牢记这个工具,不做亏心事,不做负心人,做一事,成一事,也许这也是达到事上磨的一种途径。感谢李教授!
2、再如,大家都知道忠诚于家庭,但是有些人仍然会婚内出轨,这是因为他们心底的深层认知是“人生苦短,及早行乐”。
3、忙碌是邮政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一定要摆脱烦恼与担忧所累,在分析量裁之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4、后来青蛙认识了老虎。在山脚下,它陪老虎玩了一段时间。直到老虎说:我要回到山上了,我是山头的首领,我不能不在。但是,青蛙不知道什么是山头,也不知道什么叫“占山为王”,更不明白作为老虎,作为兽中之王应有的担当。
5、“心学”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就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6、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知行合一的特质是知难行易;
8、道心惟微:道心是“大我”的展现,大我总能走在中道上,中道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过犹不及,唯有纯粹至极,才能行在中庸之道上。
9、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10、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11、这是心即理的最高层面!
12、这就是生命的真相。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无尽的爱;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13、“良知”二字,来自孟子。
14、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体证了“心即理”,体证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经历,来注解孔孟之道。自此以后,阳明先生才真正创立了自己的学说——阳明心学。
15、与之对照,甚是相符。正是内心每日的忙乱和浮躁,不能平心静气,才造成事倍功半,欲速不达!静下来,调整好,理顺清,道才疏!
16、先以说谎为例。为什么明明知道不能说谎但仍然会说谎呢?因为,我们觉得与人交流要顾及自己的面子,也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说实话会伤害他人,说假话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17、最后,对李老师给我们的心灵帮助,还是要从内心的角度出发,说声真的谢谢!并且,也要感谢王总、感谢市公司d委的培养,以及人力资源部所选择的这门博大精深而触动内心的课程!
18、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9、关于“知行合一”,我们有三个要点与大家分享:
20、明亡以后,阳明心学受到打压,但被誉为“同治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一生都崇拜阳明、效法阳明。近代以来,孙中山、蒋介石、杨昌济、毛泽东等都十分强调阳明心学。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就包含有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蒋介石特意把台北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导师、后来的岳父杨昌济也是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忠实信徒,在他的影响下,毛泽东认真阅读了《王阳明全集》,还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大致就是按照阳明心学的路子阐述的。
四、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1、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及其意义
2、公与婆的格局与境界不同,站在各自的角度上看,都有各自的理。两个人在不同的频道上,阐述自己所认同的“理”,就会陷入争执不休的困局。
3、更多了解行若策划,访问:www.sinobd.com
4、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每一个错知错见都会为我们的心添一丝阴翳。当心蒙尘时,我们就无法清晰、准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6、其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7、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
8、“致良知”,一言以蔽之,曰: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一个功夫,也是一个过程。
9、圣贤体证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穿越千百年来到我们身边。今天,我们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明白和体证,边行动边体证,让生命垂直攀登!
10、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11、(行若观点:)近年,王阳明心学火了起来。其实读过心学的人就知道,这东西一定会火,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拥趸。阳明心学就是讲心灵的学问,其主要观点概括起来也就是三个关键词:致良知、知行合心即理。阳明心学的强调个体的独立,强调个体心灵的建设的重要性,围绕着心灵建设,阳明心学提供了一整套方案,去解决心灵问题。当今我们这个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浮躁,有钱无钱的充满抱怨,无数人感到迷茫,由此也催生了许多的问题。阳明心学正是围绕心灵展开的,故而能引起现代人与古人心灵的共鸣。
12、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13、比如,你看到一个孩子掉入井中,你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冲上去把孩子救出来,不管这是不是你的孩子,不管你认不认识孩子的父母,你都想这样做,这来自你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
14、后来蚂蚱跟青蛙做了朋友。到了秋天,天气逐渐转冷,青蛙说:我要回去睡觉了,明年春天见。这次蚂蚱不解,问:什么叫明年?什么叫春天?蚂蚱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这就是它整整的一生。
15、良知是本体,启用良知是良知之用,是功夫。
16、阳明学兴起之前,“心学”主要是指以濂洛关闽为代表的新儒学,特别是指程朱一派的学术传统,偶尔也用来指称陆九渊一派的学术。
17、“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其思想渊源是什么?何以称为“孔门正法眼藏”?
18、或许,你觉得天理距离我们很远,看不见,抓不着。
19、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20、普通人的心,杂有不明和私欲,因而很难透见事物本质、把握世间规律,所以未能“依道而行”,难免会犯下一些决策失误,令自己后悔不已。
五、阳明心学是哪家思想
1、因此,我们内心深处的认知并非“不说谎”,而是“说谎挺好,对自己好对他人也好”。既然心里认为“说谎挺好”,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撒谎,这即是“知行本一”——有什么样的内心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2、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3、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让自己的念头、语言、意识、身行合于良知,合于天理。
4、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影响、一些不好习气的浸染,使心蒙尘。比如,在他人影响下,我们可能会把“有钱就有一切”“婚姻就是交易”“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等错知错见种进心中。
5、这就是“知难行易”——获取真知的过程比较难,然而一旦内心深刻认知了本质,行动起来并不难。
6、“‘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7、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8、很多人都说这样一句话:“我听过很多大道理,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你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践行这些大道理。之所以未能践行大道理,是因为内心深处并不真正认可这些大道理。我们内心深处的错知错见,主宰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让我们经常立于危墙之下——“小我”,是错误人生的根源。
9、道统心传之学,此与释道之道统相对抗;用心而学,此与汉唐训诂、辞章之学相对立;论心治心之学,此为新儒学的功夫论。
10、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
11、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12、因而终其一生,我们需要不断建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心如明镜,让自己的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才能以健全的心灵品质,依道而行,实现真正的成功。
13、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14、阳明先生为何提出“知行合一”?
15、十六字心法的意思是:人心高而险,道心幽而妙,用心精纯,专心不诚心敬意笃行中庸之道。
16、今天听了老师的《阳明心学与人本管理》感受颇深,老师将阳明心学的“心即理、致良知、事上磨、知行合一”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教会我们工作生活中要用心做事、把良知贯彻到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认真做好眼前的每件事,达到思想与行为是一体的效果(即知行合一)。今后将把本次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工作中去,用思想指导行动,通过无私的奉献,冷静的思考,打破旧的观念束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此心光明心想事成”
17、“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
18、我想最大的挑战,因为长期大家总是把阳明作为主观唯心论,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提法了,但主观主义非常强,总是觉得阳明要提出“致良知”,这是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性,“知行合一”,知本身就是一种转化的行为,因此他也是自我原足,所以非常突出个体。这里牵扯到阳明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19、●回复:p2→PIS整体案例(餐饮/会所)
20、陆九渊,今江西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因讲学于象山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
1、通过今天李老师一天的精彩授课,对人,对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学,心外无事;一切源自于内心,源自于内发,得先有想法,再有行动;第二:致良知。人是有良知的,我们要把良知贯彻到工作和生活学习中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定盘针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利他的准则去做事、做人,只要努力,我们人人都可以是圣人;知行合一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体的,行随知变,要改变一个人要从改变其思想开始,思想是财富的源泉;所以,管理,一定要注意人本管理,努力的帮助人成为人;让人端正心态去做事,也更加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2、挺立道德主体。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阳明心学本身就是自由活泼、积极主动的,极具创造性。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人是有良知的,人应该不断地发明良知、实践良知,振起人的精神生命。“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他告诉了我们一条道德人格的上升通道,彰显了人性本来的光辉,强调人性的光辉不仅要照亮我们自身,甚至还要照亮他人。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不能为物欲所遮蔽,不能陷入异化之中而否定自我的人性。这一点,可以唤醒现代人冷漠的、功利的、庸俗化的心灵,反抗当下社会拜金主义、权力崇拜、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道德伦理危机。
3、人生真相,不是人们轻易能够体证的,唯有在心上真正明白了,才能行得出来。否则就会成为无用的大道理。
4、(感谢宁波余姚市人民政府、天地文化基金会和福建平和县人民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资助机构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5、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6、《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7、儒家经典学习的顺序(一家之言)
8、陆象山在南宋时就已经提出了他的心学理论。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所有经典都是为自己的心做注解。
9、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0、“致”,就是到达、抵达的意思。
11、以下内容来自心学学习者的感悟,本编认为写出了心学的核心,不妨分享:
12、“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这一个功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13、五感六识接触外界信息传入内心,有知觉产生意(我理解就是佛教所说的六触),意动而外放产生行动。心为身之主宰、统帅,身为心之传感器、接收器,执行器。当行动与内心本意统心主宰身,内心充实快乐不累!当行动与内心本意不统心失去身主宰权,内心空虚痛苦疲惫!知行合一本意应为:行为服从内心良知本意,内外统属于诚意正心,不自欺后表现出来的良好状态。贯通懂得和做到,不能是只懂得就没有下文了。知行合一是幸福的源泉,解决内心矛盾的良药!
14、循理为善,从欲为恶。通过我们自己是否动心、动气,就知道我们的判断之中是否掺杂了个人私意。当我们内心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一私人欲之杂的时候,则是圣贤的境界了。
15、很多人认为这样说来就把阳明的知限制了,就讲得太近,真正的真知是非常难的。确实如此,但不能这样说,因为你还要了解到阳明的主体性还有所谓的穿透性,这个穿透性就是对人的全面的了解,人作为一个绝缘的个体做不到,而是一个向外开放的河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和其他的河流进行沟通。因此这种体认是一种体验。他是有经验的,但不同于一般人所了解的通过耳目直观得到知识的经验,他是一种更深刻的转化能力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和他人有密切关系。所以个人在阳明思想中间是一个关系网络中心点,他对中心点的本身就有关系性,有沟通性,有传播性,而且他逐渐的以个人扩展和其他的人,和家国天下,和治乱世间,乃至天地万物都能对应起来。
16、因此,人和人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学历的高低,也不在于性格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是心灵品质的不同。
17、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8、一句话来回应这样的考验。假如“致良知”是一个普世价值,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精神性的人文主义,而它的涵盖面包括自我,包括社群,包括自然,也包括天理,它除了重视理性以外,必须要突出恻隐之情,也就是所谓的同情。同情的观念现在在世界各地谈得非常多,西方的思想家已经谈到了。如果只是一种工具理性,而没有同情,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为一种机械宰治的科学主义所控制,没有目的理性,没有沟通理性。
19、何为圣人?阳明先生有言:“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
20、我们现在有各种不同的权利大家认为是不可丧失的,所以责任和权力这个中间是?,只有礼没有法,只讲人治不讲法治,我们的社会没法维持下来。同时,假如我们过分地强调和谐而放弃了个人尊严,甚至对社会提出批判(的权利),那是不行的。所以我最后只讲一点,就是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天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恻隐之情,这些所有的价值在良知之中,他都是良知所照到的光芒,良知是光是热,它的光芒照射的中又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又深层的自我反思的,谢谢。
1、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2、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3、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4、格物致知。不断格物,存天理去人欲,清扫心灵灰尘,让心如明镜,灵明即知。这样就达到存养天性,充盈良知的目的。
5、儒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受惠于阳明心学,如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大师熊十力主张“保任良知,去向事上磨练”,他自己也说,其哲学体系中的“仁”“诚”“本心”“本体”等范畴就是阳明所讲的“良知”。
6、母亲接着说:“如何获得爱呢?你们去爱你们的爷爷,他是当年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他从小把你们抚养长大。去告诉爷爷,你们将来考上大学报答他。还有,去爱你们的老师、同学……你们心中有无尽的爱,把它用出去。心中的爱不会越用越少,只会越用越多!”
7、做管理要以人为本,精通人性。承认天生自利心,承认一生无明状,承诺终生致良知。成就他人,帮助他人。
8、尽管“心即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但是却是到了明朝中叶,由阳明先生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9、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
10、一个念头生发出来,良知清清楚楚地自知,念头的善恶、是非,瞒不过自己的良知。
11、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2、“致良知”三字,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观点,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最终旨归。阳明先生曾对其子正宪言道:“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13、祝聊城邮政心想事成!!谢谢李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