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经经典100句
1、(译文)未成年人不要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喝醉酒的人的行为和状态是十分丑陋的。
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道德经经典语录,“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是老子大胆、勇气、智慧的体现,他认为创造世界万物的不是神而这“道”,那“道”是天下之母”,那“道”是什么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则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也就是客观世界、自然。
5、老子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道德经》有言:“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老子名言: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0、(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2、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13、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5、老子名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6、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17、老子名言: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8、(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相比而言)以怀有敬意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充满爱意奉养双亲则很难。
20、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总有人劝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却很少有人告诉你:怨气积小成大,很有可能伤身!看轻你的人,教会你成长;背叛你的人,教会你坚强。应该感谢的,不是伤害你的人,而是坚强的自己。如果你心里苦,就别装作很大度。不必委屈自己,去原谅不该原谅的人。
二、道德经经典100句白话文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4、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常常带着世界一无所有,还有一些东西,还不足以带着世界。
5、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
6、(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9、一个人,可以具备过硬的实力、高尚的德行。却不能到处夸耀,给自己树敌。枪打出头鸟,树大易招风。对待自己的事情,要足够努力;对待别人的态度,要足够谦和。
10、老子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1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4、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15、在青春之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关于少年时代,冷暖自知,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1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7、在书后王真附了一封给唐宪宗的信。唐宪宗看了之后,也回了他一封简短的信,信上说:“省阅之际,嘉叹良深,秋凉,卿比平安。”这几句话不仅道出了共鸣之意,也表露了亲切的人情味。王真接到信以后,又上书给唐宪宗,再度痛陈兵革之害:“……涂万姓之肝脑,决人忿欲,毒痛海内,灾流天下……。”慷慨陈词,王真的道德勇气和他对百姓的爱心,令人感佩。读这本《义述》,觉得一股强烈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在字里行间跳荡着。
18、空虚绝对的真理很玄妙,纯洁而又运动的善也很玄妙,真与善合在一起,是一切奇妙事物的开始与道路。
1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道德经》中有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如何理解?
三、道德经经典100句摘抄
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2、(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3、老子名言: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一起诵读道德经(55—81)
6、译文为: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9、——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10、(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2、老子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14、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5、(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7、——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8、(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9、老子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0、(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四、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
1、(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2、大意: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以柔克刚的道理我们不难理解,但是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很难。
3、学习知识要每天都有所增加,修道(或者悟道)却要每天不断减损。减损了又减损,以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无不为。
4、(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5、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叫塞翁,养了很多马。有一天,马丢了一匹,邻居们就过来安慰塞翁。没想到塞翁笑着说:“虽然丢了一匹马,没准还会带来福气。”果然,没有几天,丢失的那匹马,不但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匈奴的一匹骏马。
9、(译文)人生大学问的宗旨,就在于发扬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静下心来,心静以后就能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之后就能有多收获。任何事情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10、(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1、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难和易是互相形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显现的,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1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5、——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1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7、我再理解“道法自然”中的“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即一般所说的“自己如此”。很明显,这个“自然”是“万物的自然”。“圣人”遵循“道”的“无为”推行“无为政治”,是为了辅助和配合“万物的自然”,这就是简本说的“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自化”与“自然”义近,它是说“万物”自行变化,自然是万物的自然。
18、老子名言: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9、也许你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也许你战胜不了周围的环境,但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自身强盛了,必将迈向更高的层次、遇见更好的人。类似于早起、劳作,这类对自身有益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即使自己不习惯、不情愿去做,也应强制自己去尝试、去突破。在一次次的挑战和超越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20、(译文)坚持不懈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雕刻成功。
五、道德经经典十句
1、老子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3、古典人生智慧一次收齐,这4本书浸透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态度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6、唐诗三百首不够爽?这里有怪咖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
7、(译文)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工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多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8、谁能让浑浊的流水静止下来?只要能静下来,水自然会清。
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0、(译文)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逞强好胜。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3、《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1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1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8、踮着脚的人,也许站得高,却注定站不稳;迈大步的人,也许走得快,却注定走不远。
19、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把与人攀比的时间精力,转移到提升自身修为上。
2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