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
1、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儒家常讲仁政,主张以德服人,让百姓心悦诚服,自动过来依附于你,而不是靠武力去征服。
4、(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5、别断章取义地引用我的话。
6、(赏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就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7、舍生取义。他的原话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
9、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3、翻译: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1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15、我姓曾我自豪,我骄傲!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7、成语“舍生取义”就是出自这句名言。两千年来,孟子的这句话,成为历代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观,每当中华民族遭遇危难,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总会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舍生忘死,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守道义,正是他们,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18、孟子周游列国,却并非求官,而在于行“道”,所以有《孟子将朝王章》,对于齐王的非礼之召给予回击,表现出傲岸的个性。孟子虽然不视金钱如粪土,却也不追财逐利,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千古多少文人虽然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却都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19、(解释):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20、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以下引文出自《孟子》只列篇名)
二、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名言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限60个字内)(5分)
2、我对小明最刻骨铭心的印象就是他总喜欢断章取义、挑拨离间。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舍生取义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ěshēngqǔyì,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6、孟子反对“枉尺而直寻”。有人主张,不妨在原则问题上做一些让步,取得官位后可以做出更大的功绩。孟子严厉地批评了这种主张。“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7、0013河南新密分院负责人:马观厅
8、(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9、(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10、高老师:18801330712
11、你这样子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12、全国各地分院合作进行中......
13、孟子作为我们的文化宝藏是一个丰富的多面体,你最喜欢文中所介绍的哪一个孟子?为什么?(含标点限120个字内)(5分)
14、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5、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孟子•离娄上》)
16、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取与者,义之表也。”取和与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人生无时无刻不处在取和与的选择之中,观察一个人面对每一次取和与的选择时表现得是否得当,就可以评判他的人格品性。
1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9、(解释)不依靠规和距,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
20、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三、孟子舍生取义的事例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人生活在现实中,许多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得不放弃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有底线的。当一个人觉得最基本的人格尊严被侵犯,他会奋起反击;当一个人遇到事情,感觉若不挺身而出则从此遭受无休止的良心折磨,他定会奋不顾身地舍生取义。
4、分析问题时,不能断章取义,做事时要言行相顾对待所有人的时候要强聒不舍。
5、一个人要勇于赴义,敢于求真。威尔逊
6、因为有了百姓,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国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国君是因百姓才产生的,所以一定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国家第国君排在最后,这才符合客观规律,否则便是本末倒置。
7、虽千万人,虽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9、(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指歪曲原意
10、孔孟之道,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11、(解释)(即使有天下最轻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12、(赏析)第一乐,是家庭之乐,人情之乐;第二乐,是自身之乐,道德之乐,第三乐,则是奉献之乐。人有自我需要的满足,有社会尊重的满足,尽现于此矣!
13、0014山西阳泉分院负责人:史玉江
14、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15、0031河南项城分院负责人:付坤
16、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17、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因为这些研究的结果,许多跑者就断章取义地截取延伸训练的部份视之为重质不重量的理论。
19、对别人说的话千万莫要断章取义,这样总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误会。
2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四、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的名言警句
1、0001中原孔子书院负责人:焦金鹏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0018河南方城分院负责人:张红
4、(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5、这句名言历来都是仁人志士的人生座右铭,两千多年来,一直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鼓励着我们历代炎黄子孙,为坚持正义而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6、儒学的正宗传人--曾子。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研究者有权保证他们的研究结果不被资助者操作或被断章取义
9、舍生取义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满意请采纳
10、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2、苟且偷生出自,宋·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苟且偷生的意思将就活着得过且过。
13、与我所欲也体现孟子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4、0007河南漯河分院负责人:胡俊峰
15、孟子与弟子多次谈士的进退,突出强调士君子的人格尊严。他说:“天下有达尊三:爵齿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世间所公认的尊贵有三种,一是爵位,二是年寿,三是德行;朝廷以爵为尊,乡里社区以寿为尊,而治国为政则以德行为重,不可“得其一而慢其二”,有了爵位之尊就轻慢其他二者。由此他提出“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16、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7、这是知识分子最常用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君子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1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9、这句话广为人知,千古流传。表面上讲,这是博爱的胸怀,高尚的道德;究竟上讲,这是圣贤的境界,是觉悟后的正知正见。
20、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五、孟子曾说过的关于舍生取义的三句话
1、《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解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
5、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6、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8、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卫灵公》
11、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12、我最怕这种话听一半,就断章取义,大发谬论的人。
13、孟子,他在《鱼我所欲也》中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强调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未知生,焉知死,重视生命教育,孟子区别性和命,善养浩然正气,立志做大丈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士大夫矢志报国的先驱
14、(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15、(解释)拥有道义的人有很多人相助,失去道义的人又很少人帮助。有很少人帮助到了极点,连父母妻子兄弟都背叛他;有很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16、(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17、作品: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18、(赏析)孟子的这句话是其民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民众是天下国家的根本,民众决定国家的安危之乱,天子、国君和大夫要按照民众的意愿本事。这句话承认了人民大众在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19、0019河南舞阳分院负责人:徐喜玲
20、编者按:(经典金句)里的这些句子,是两千多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那些人们反复读过的;是两千多年以来,我们的列祖列宗们反复读过的。何为“道”?前人反复走过的地方,就是道。所谓不离道,沿着道走,就是这个意思。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