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上钢琴师影评赏析
1、有时我们也会因为周遭环境的变化和心情的不同,而对事物有了重新的定义和认识。但是那些生活中你认为珍贵的东西希望千万不要放弃,类似于友情,也许我们早已长大,真正懂我们的同龄人又有几个,不必在乎那么多,好好把握现在,可以去寻觅,好好地珍惜,保持以前,继续向前,始终如从中体会那最初的美好。
2、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3、(眼前的世界对于1900是那样的陌生!)
4、嘿,康恩,怎么了,晕船了??
5、有些东西,太喧闹了,反而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要的只是更简单的生活,也许陆地上一切都好,但它毕竟是有尽头的,对于1900来说,就是一个有尽头的城市。而1900所在的轮船上看似是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他没有城市的一切繁华,但还有大海一望无际的蓝色,这样的世界是没有尽头的,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架上帝的钢琴。
6、言归正传,还是来谈谈《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吧。《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个天才钢琴师1900的故事,具体他是如何学会弹琴的,电影没有交代,仿佛他是无师自通,为钢琴而生。
7、当然,这种悲剧的结局因为不符合影片自由的主题而被导演掩饰掉了。在影片的结尾,导演处理1900的死时采用了浪漫唯美的手法,以至于我们感到的不是令人绝望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回归,回归自由的海洋。;《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以下是我整理的,欢迎阅读分享。
8、《海上钢琴师》的最后,1900没有选择走出来,因为他离不开船。当船要爆破得时他也还在船上,他死在了船上。
9、那天在舷梯上,1900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才停下,是他看不到的,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没有尽头,他看不到东西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10、冬天到了,你迫不及待想要夏天到来,夏天到了,你又害怕冬天再来,所以你们从不厌倦旅行,总是追寻遥远的地方,那里一直是夏天。
11、或许他们相遇的时间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的感情却足够坚固,也足够深。人总说知音难遇,或许那个知音就在某一街角,路的尽头,或许就在咫尺,只是等着我们去发掘,去体会。
12、“毅然决然,再不后悔。”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自己的人生
13、虽然1900超越了对自身局限的领悟,可是能够洞察一切的他如果在陆地或者社会上还是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未来。他只可能在那个他自己认为是有限的世界中过着有限的生活,这是违背人的社会属性的,因而1900最终也只有在有限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
14、谢谢邀请!一部伟大的电影总有它伟大的理由,因为它总给人一次又一次的感动!“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曾经感动了许多人,现在依然在感动着另外更多的人!其实“海上钢琴师”是一个挺俗套的故事: 一个被遗弃在邮轮上的孩子,被一个好心的叫丹尼的司炉工捡到并抚养,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没有身份只能在船上长大,在海上漂泊,最后随着那一艘伴随他长大,伴随他生活,伴随他喜怒哀乐,伴随他和他热爱的音乐而葬身大海!同时大家也能感觉到导演托纳托雷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不但借max的口把故事叙述得如泣如诉还赋予故事无限的内涵,让人喜欢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思考!
15、1900在下等舱以更天才的表演释放着能量,穷人们安静地簇拥在他周围,深深被他的演奏吸引。
16、如果说财富和荣誉等外在力量对1900的冲击力不大的话,那么,无论谁都回避不了对爱情的渴望。为心爱的姑娘下船,这是他唯一一次付诸于行动的事件。
17、在众多没有获得奖的影片里,往往沙里藏金,也有精品。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当年就没有得什么奖,可是过了许多年以后,我们再回头看看,这部电影却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海上钢琴师》也是一部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电影。但是当年它诞生的时候,确实也没得过任何奖项。
18、从心生这个梦想的这一刻开始,
19、但凡你看过这部电影,我相信99%的人会被这个电影里头这种情节打动。这个片子拍摄起来既磅礴大气,而又低沉深婉。有好多地方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这部电影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电影配乐史上,它现在经常被当做一部教材来使用。
20、1900带着他无限的世界,悄无声息的来,悄无声息的走……
二、海上钢琴师经典影评简短
1、★电影《海上钢琴师》1000字5篇观后感
2、今天重温一下经典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部电影,
3、电影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一个在海上出生的弃婴,凭借与生俱来的天赋,自学成才成一代天才钢琴师,但他只在Virginian号游轮上演奏,一辈子从没踏足陆地,最终跟随轮船炸毁、殉身大海的故事。
4、影片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音乐脍炙人口,对烘托主题,强化人物形象,表达情绪起了不少作用,让观众更充分领略到电影的魅力。
5、电影《海上钢琴师》1000字5篇观后感
6、(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
7、你就已经成为了最好的钢琴手。
8、《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以下是我整理的,欢迎阅读分享。
9、感谢那个小胖子给我们带来了这么棒的故事,
10、但目光、掌声和荣耀并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长久。
11、1900与小号手聊天,当他们看见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模仿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想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充满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征。无论是在上层人士聚会的头等舱还是下等人聚会的末等舱,1900弹奏的钢琴音乐总能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快乐,而且音乐大多为即兴成分,都是有感而发得到的。
12、他们的遗世独立,无论是其单纯的音乐欲求,还是对这个世界的喜爱,都令人动容。他们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13、他从小就习惯了孤独地望着大海。
14、自称“爵士乐发明者”,听闻1900琴技高超便登船与之斗琴,后经过三轮角逐败下阵来。在维吉尼亚号抵达南安普顿时下船回到美国。
15、电影里这个镜头让我特别难受!
16、★电影《海上钢琴师》5篇400观后感
17、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18、《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名家的独白剧,讲述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采不凡且富争议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为名,成长于往返太平洋间,任风浪翻腾的蒸气船上。天赋异秉的钢琴才华吸引了爵士乐史上普遍公认为“第一位巨匠”的JellyRollMorton注意,特地前来船上与他较量。而这位从未接触过陆地的钢琴师,更因着对爱情与新世界的好奇,离开他原有的世界,去寻求更美的理想……
19、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位叫1900的钢琴师在海上生海上长,最后死在海上的故事,当然这位钢琴师不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大船上。他弹钢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钢琴师甚至是伟大钢琴家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弹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热闹的都为之折服。然而,钢琴师1900对大海的热爱,准确地说是对他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的那艘船的痴迷,远远胜过其他的一切,当然也包括钢琴。电影最后演的是,在那艘即将被销毁的大船上,海上钢琴师1900万般投入地,非常忘我地,上下摇动手指对着空气弹琴,看到这里我唏嘘不已。
20、所以他选择回到船上,即使粉身碎骨。
三、海上钢琴师相关影评
1、干货|动画《父与女》视听语言鉴赏
2、他永远都是那么的优雅和忧郁,瘦弱的他经历的却是令人骇闻。
3、《海上钢琴师》,让我想到自己多年来存放心底,却从未去登录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弃才能成全?终究有一天,时间会给出答案。
4、对1900来说,那晚就像一幅画突然从墙上掉下来了,它经年累月的挂在墙上,毫无征兆的“biang~”它掉下来了。没人碰过墙上的钉子,可突然,它掉下来了,而周围的一切,完全没有动过,甚至连只苍蝇都没有飞过。
5、大家都对科学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它的目的是为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地是控制住一些条件使之存在,而使另一些条件不存在,然后判断结果与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海上钢琴师》不失为一次人生的实验,最大的条件就是没有父母,不在陆地生活,看看这样的情况下人究竟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
6、我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这个世界的意义在于“传承”。就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获得的任务,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赡养父母,繁衍后代,诸多必须背负的责任令前行显得缓慢而艰难。然而我们的人生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时间或许只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运行时间才会越长,才有可能,“永不结束”。
7、《海上钢琴师》经典桥段很多,今天我重点讲四个地方。1900在下等舱为穷人演奏出神入化的琴艺使1900成为船上不可取代的钢琴师,他在头等舱为绅士弹,为富豪弹,在下等舱则为穷人弹——维吉尼亚号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在三等舱里摆放钢琴的客轮——只为了1900。
8、1900生于一艘船,死于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这人生。看待陆地与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有一个一触及到的梦,但他却从不去触摸。电影里,也许导演读出的含义是,1900觉得陆地是他无法演奏的钢琴。所以,他拒绝登录。他只想弹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钢琴,而不想去触及那阡陌纵横的陆地之琴。但我却觉得,除此之外,编剧还有另外的想法。
9、男主准备下船登陆走下船梯时,把自己的黑礼帽抛向大海,最终返回了船上,影片给帽子来了个大特写。这个特写象征男主与文明社会决裂,鄙视尔虞我诈的现实。
10、因而在渐行渐远的曾经,心中有强烈的无处排解的情愫和孤独的那时,我也曾在高楼上凝视遥远的地面,想象自己纵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
11、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洁。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在常人看来也有些奇怪。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12、幽雅深情的音乐令听众MAX和录音师深深沉醉,他们尚不知这就是1900的初恋之音——他的爱情在悄然萌动!
13、或许只有那个小号手算是1900真正的朋友,他可以接受1900的一切独立的思想,他的性格,他的人生,这才是1900最终想要的吧。
14、《泰坦尼克号》以其恢宏的殿堂级制作谱写了一首悲壮的爱情赞歌。
15、人与人的差距也许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一大部分。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我看了朋友3岁小外甥的小视频,我被深深震惊。
16、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身世之谜
17、《海上钢琴师》当中,从视觉上来看,蓝色与深色素的运用,塑造出了忧伤、压抑的影像空间;多变的构图方式以及多种镜头的使用,表现出了油画般的风景、人物形象;从听觉上来看,画外音与音乐元素的使用,渲染了主题,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好的理解人物的情绪发展。
18、1900哭完全只是因为那是一段好听的,温柔的音乐而流,和它是谁弹的,这是不是比赛他本不在乎。他哭就像我们吃到好吃的会忍不住赞叹一样,完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他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成长为一个柔软细腻的人,他的眼泪不是因为对方弹得比他好而是对方弹得好,仅此而已。如果还不理解,那么想说,他的眼泪,就是孩童奔跑时铃般的笑,女孩见到初恋时羞红的脸。就是情不自禁,没有那么复杂。1900不会把视为生命的音乐来真正当作赌博,如果没有音乐,他将会残疾。
19、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两千,既载人,又载梦想。
20、历史不是由“如果”构成的,我唯一肯定的事。
四、海上钢琴师影评音乐
1、★《海上钢琴师》电影影评及优秀观后感
2、在电影中,1900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并且也是具有天赋的钢琴家,他的双眸就像海洋一样蔚蓝,能够看到事物背后深藏的节奏,不管看到什么事物,1900都能够即兴地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在电影中,1900曾经过,“虽然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通过它能够演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就像1900说过的,他可以借助钢琴发现自己生活的乐趣与真谛,并且赐予了钢琴魔法。当狂风骤雨来临的时候,1900依然陶醉在自己的钢琴演奏中,他可以乘着美妙的音符自由翱翔在船舱的大厅中。当杰尼想用自己熟练的爵士音乐来打败1900,但是在最后却失败而返,这种所谓的自由只会被1900击败在高尚的音乐世界中。
3、也许danny说得没错,读书太多没好处,八岁的时候,在海葬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God Father”的甲板上,1900第一次听到了所谓的“music”, 风声,海涛声,汽笛声,轮船前进的破浪声音,和人们的哭泣,叹息,哀乐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响乐,启迪了1900的全部的音乐世界!从此他便离开了“人类”而在他“神”一样的世界里生活!他可以“fuck the regulations”,同时也“fuck jazz”! 他不屑于去和爵士之父杰里比赛! 在1900的内心里,他是孤独的,除了音乐,乘客们,无论有钱人还是穷鬼,只要看到自由女神像就离他而去,哪怕他在演奏! 直到max的出现!
4、为什么不想离开大海呢。因为外面的世界是上帝的键盘,millionsandbillionsofkeysthatneverend,太巨大了,是因为这样吗。
5、运动镜头的精准运用使得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6、上岸是未知,看似自由,但是把琴键交给上帝,任由上帝把每个人都雕刻成一样的样子,疲于生活的样子。
7、在偶然的机会,1900接触到了钢琴,并深深的为其着迷,他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众人叫他天才,众人为之疯狂。
8、1988年,执导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9、也许,我无法评判剧中人的幸或不幸。不过,我倒宁愿看到电影这样的结尾:海上钢琴师1900跟随着他的钢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于最后的生与死,不在我关心的范畴之内。
10、而《海上钢琴师》则凭借极致的浪漫主义,如梦似幻宛若传奇,带出了一曲悲凉的时代挽歌。
11、这让人们不由而然的想到影片最后1900送给他朋友的一段话: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
12、在斗琴的结尾部分,男主角1900演奏完一曲极富技巧、暴风骤雨般的“四手联弹”《Enduring Movement》。这首《EnduringMovement》被列为“世界十大钢琴难曲”之一。1900的扮演者蒂姆·罗斯,将这段“斗琴”的表演练到炉火纯青,把角色的弹琴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13、“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14、作为一个被遗弃的孤儿,或许1900能获得一种自由的天性,但是对于他究竟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归根到底还是由于选择的自由。
15、音乐在这部影片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影片的主题曲《1900Theme》,描绘出主角1900不平凡的人生以及他令人深刻的情感。影片中还出现了1900弹的一些曲子,都能表现1900的性格特征。比如需要表现大厅中各种各样的人,但影片却表现的是1900是如何去认识世界,第一首弹了平安夜,其次又弹了一首还进行了模仿,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童真、没有竞争。因为黑人惹怒了他,他认真弹奏第三首曲子,表现出他高超的技术,也从侧面讽刺了一些自以为是的音乐家。音乐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不仅通过音乐塑造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还抒发了主人公的情感。片中的音乐不断地烘托气氛,导演通过用不同的乐器、不一样的音乐风格,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并很快融入到情节中。
16、电影《海上钢琴师》又被我国翻译成《传奇的1900》,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在1998年创作的电影作品,而担任这部电影音乐创作人的意大利当时著名的作曲大师莫里康,在创作电影《海上钢琴师》之前,两人已经密切配合创作电影《天堂影院》与《命运之力》,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这两部电影的配乐也具有深厚的。“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两位天才的创作者又一次密切合作,为全球观众献上了电影界的传奇作品,让意大利电影史上的艺术三部曲完美呈现给观众们。”《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以钢琴音乐为主并且配合管弦乐来创作出众多音色优美的乐章,让观众在电影中流连忘返。
17、《海上钢琴师》已经看完好几天了,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要写点儿什么。很喜欢这部电影,甚至为之落泪动容。它没有凄怆的爱情,没有战争,似乎没有一切应该让人落泪的东西,但我却还是落泪了,虽然它没有一切看似噱头的镜头,但编剧却用他的笔触,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多年来从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见知音而落泪,因为有人了解自己的内心而落泪,这,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最大感受。
18、很多人不能理解1900,认为他懦弱,不敢面对现实。可是我们为何不朝另一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呢,面对世俗的浮华荣耀,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1900想坚持的只是自己内心最初的,最纯粹的东西,那便是他的音乐。这就像是一个人他拼命想要坚守住自身最宝贵的那份东西一样,对于1900来说这份最宝贵的东西便是他对音乐的忠贞与执着。离开了那艘船,离开了大海,来到陆地后,他或许会名声大噪,他的音乐或许会受世人的追捧,可是最纯粹的东西一旦商业化后他就完完全全变质了,他早已失去本身最质朴最宝贵的特质,对一位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钢琴师来说,这样比死会更痛苦。
19、电影由亚历山大·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20、伦理与心理实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五、海上钢琴师音乐影评
1、他依然将所有那个男人回忆点缀得如诗如画
2、后来隔了多年以后,这麦克斯早已经从船上离开了。他得到一个消息,说那个游船叫佛吉尼亚号,说最后要把它炸毁了,他才想起这1900是不是还没下船。他再回到这个船上放起当年1900弹奏的曲子,这1900在一个角落里还出来,还真跟他见面了,说我生在这条船,死也在这条船上,我不下去。后来麦克斯很无奈地离开这条船,远远地看见这个佛吉尼亚号和1900一起被炸得粉碎沉在大海里。
3、《海上钢琴师》确实给了很多人很大的感触,对于喜欢他理解他的人来说,影片中的钢琴师1900或许就是我们内心的写照,1900他纯粹,无害,执着。这位从未涉足尘世,未被世俗同化的海上钢琴师,将自己的一生都留给了大海。一条船,一片大海,一架钢琴,这便是他的世界。对于1900来说,这就是他的一切。正如那句话一样“欲望少了,世界就小了”,在1900的世界里,少了世人无尽贪婪的欲望,所以他的世界很小却又很大。这个世界大到他可以在上面“谱出无限”,这个世界便是由那架钢琴,那条船,那片大海支撑起的。在有限的琴键上谱出无限,这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4、前一刻还人头簇拥,后一秒人们已不知所踪,1900(包括他的音乐)在人们哄涌而下时显得那么脆弱寥落,此刻的他并非天才,只是一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5、AHHUIBROADCASTINGMOVIE
6、他最后选择的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
7、他依然把自己的最后一曲小号留给了那个首音乐
8、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
9、视觉语言由色彩、构图、镜头以及剪辑构成;听觉语言由语言、音乐和音响构成。
10、在物欲不断充盈的今天,我们太多人丢掉个性为了共鸣,借助艺术寻找通感。但是最后,我们都找不到最初的那个自己了。与船同沉,一代音乐奇才就此消逝,对观众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同感悲凉。也许换个角度,我们可以为1900鼓掌,他坚持不让自己的音乐外流,也不让自己丧失灵魂与追求。30年,他对这个世界冷眼旁观,却深得其髓。
11、但这一切又是有迹可循的。1900从小被人教育,除了那艘船上的人,其他人都是坏人,因此,19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得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同时,1900想尽一切去了解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他对“未来”太过注重,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其实死,对于1900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或许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
12、这时姑娘走到另一个舷窗,从舱内看出去,专心望着茫茫大海的侧面的她,经过剪辑,刚好可以做成一个项坠——有红衣少女侧面照片的项坠!
13、影片的成功所在就是把我们心中的另一个唯美的自我艺术化,他放大了纯洁灵魂以及我们心灵深处的自由。至今无法忘记1900那孤独却不颓废的眼神,无辜,彷徨,令人同情。说同情1900,我们真没有资格,疲惫的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可以没有信仰,但必须要有信念。
14、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800字5篇
15、他在船上遇到一位自己喜欢的女孩,那位女孩告诉他,她们居住的地址。他也曾下定决心要下船去。走到一半时,他停住了,望着远方的高楼大厦,他停住了。停了几分钟之后,他义无反顾地返回了船上,从此,再也不愿意下船。
16、是的,《海上钢琴师》早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件艺术品,这不仅仅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更是无数影迷,影评人不断解构、重建、赋予的,它在整个人类影史上都将占据一席之地,一直流传下去。
17、然而,在这些选择中,唯有1900的选择才称得上自由的选择。康德认为:人生是由痛苦的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与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人们追求的至善的人生境界。麦克斯的选择是为了能用音乐在别人身上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杰里的选择是为了维护其爵士乐鼻祖的地位,老人的选择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新的富足的生活。正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18、该片曾获第57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以及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奖等多个奖项。
19、而陆地上的金钱、地位、名誉等更是文明对人的束缚,人沉沦其中,只会沦为被控制的客体,根本没有选择可言:但是大海、维吉尼亚号和钢琴对1900来讲是确定的,是他所熟知和能掌控的,他不用在过多的选择和判断中丧失主体性,而是通过对确定性的熟知和控制实现了自由。
20、有了叙述层次以后,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属于不同层次的人物进入另一层次,从而使两个层次的叙述情节交织,这种情况,学者赵毅衡把它称作“跨层”。如在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本来在主叙述层的海上钢琴师1900出现在了超叙述层。小号手麦克斯得知游轮弗吉尼亚号即将报废,要被砸毁,他坚信1900在船上没有下来,于是到乐器店老板那里去找来1900曾经录制过的唯一的一张母盘到船上去找1900,如水的钢琴声触动了一直躲在船上不肯上岸的1900,两人有了一段生命中最后一次对话。面对生命的召唤,1900微笑的拒绝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