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上钢琴师想表达什么
1、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所以疯狂和绝望的关系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一丘之貉。
2、船是他出生的地方,养父去世的地方,遇见初恋的地方,每棵螺丝钉都无比熟悉的地方。
3、在这艘船上,只有船头到船尾的距离,是有限的,但是下到一半的船梯,他看见了那座城市不断地向远处伸延,包含一切,除了尽头,无数的街道,每个街道又有多个道路,我看不见尽头,我知道哪里是尽头,但是不知道。
4、这里有着希望,但仅在船头和船尾之间。
5、音乐于他,是表演,也是表达,是解读,也是共鸣。
6、也许当一个正常人,拥有正常的感情和家人的都有点困难。
7、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8、在1/3节烟头燃完后,爵士乐创始人即兴了一曲,赢得了满堂喝彩
9、第二天,怀着忐忑,忘了下着大雨,他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昨天录的demo用油纸包着,这是他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了,此前他曾演练了很多次,如何送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给女孩
10、如果你有一颗赤子之心,一直对生活有着某种理想,当不被理解,或者屡屡受挫时;如果人生某个时刻,你感到孤独;如果你面对陌生的环境,情境,或者变故,茫然无措;或者面对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惊慌失措,看看《海上钢琴师》吧……。
11、Andifthatkeyboardisinfinite,thenonthatkeyboardthereisnomusicyoucanplay.
12、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13、前面的几个人物皆有所求,因而,他们总会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束缚着,然而1900早已在年复一年中习惯了在局促狭窄的蒸汽船舱内享受心灵的自足与平静,习惯了于周而复始的诗意旅程中体味精神的稳适与自由。就像莎士比亚说的:“即使将我置身核桃壳中,我也拥有一个世界。”1900即是在核桃壳般的船体空间内为己开辟了一道宁静、自由的心灵港湾,固守着理想中的精神世界。他几乎不受任何外界欲求的影响,追求至善境界的音乐精灵,放弃看似繁花似锦的陆地,而选择终生与弗吉尼亚号相伴,在船上的日子,它又选择了钢琴,选择了音乐,选择他所“看得见”的幸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又选择了与惨败破旧的弗吉尼亚号同归于尽。
14、灵魂死寂的爵士乐创始人,为理想所杀,他并非败于技艺,而是尽头比天才短。
15、这里再聊聊他和小号手的友谊,小号手第一次被折服是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海浪很高,雷鸣电闪不停,船客的心也彷徨不定,他让小号手松开了钢琴的脚卡,然后开始演奏,钢琴在大堂像滑雪人一般自由的随着海浪旋转跳跃,1900是如此的习惯和淡然,因为他他生在这里,养在这里,而小号手刚开始差点被吓坏了,到后来爱上了他的疯狂和才能
16、那之后,他病了,有些茶饭不思,琴声也忧郁了一些,常独自一人待着,在朋友小号手和船长的陪伴和鼓励下,他最终鼓起勇气,收好一切准备离开,去找心里面的女孩
17、恐惧也许会让一个人畏缩,但可能也会让一个人更加的坚强。当活着没有太大的意义,又如此的痛苦,生命也不会那么可贵,所以1900选择陪着那搜救船和几百吨炸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18、1900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黑人煤矿工在一架钢琴上发现了他。
19、那之后,他开始有更多的机会弹琴了,慢慢的,他成了钢琴的主人,他的世界除了船,大海,还多了一样东西“钢琴的旋律”,生命有很大一部分沉浸在旋律当中
20、我觉得就是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吧。其实我看这片的时候最主要是欣赏里面的音乐和画面了,我觉得拍的很美。
二、海上钢琴师想表达什么意思
1、我觉得海上钢琴师想揭露的是:每个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我们也在不断重复,千篇一律。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让我特别难受: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鸟兽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此刻他非天才,是个可怜的被遗弃者。
2、顾城在诗歌里说,他想要最狂的风、最静的海。
3、两人相识于船,最令我惊叹的场景是两人初见时,在三等舱演奏的场景,船身徜徉在大海的怀抱中,他们打开钢琴的定滑轮,在任意东西的摇摆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感。整个画面就是他们在夜幕下金色的大厅中沉醉在欢快的华尔兹里,不过最后两人撞坏了船长的玻璃门,被罚去船底挖煤,但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并且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迈克斯找来唱片到即将炸掉的废话里寻找1900,劝他回陆地上的时候两人的对话真的太绝了。
4、电影改编自《1900:独白》,作者是亚历山卓.巴里科。表达的就是内向思考型人格的内在深刻思考,剧中有很多的经典台词和隐喻。有意思的是,作者本身是学习哲学的,跨界成为一名音乐评论家和剧作家,这些身份的共同指向是一个内向思想者,将他对人性的思考,放在哲学层面,讲述一个跨越百年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回顾和反思。
5、《海上钢琴师》为什么可以成为经典?最浓烈的冲突,最激烈的情感张力,最能表达的场景和人物原型设定,最深入人心的语言,最具表达力的音乐,怎么可能不诠释出每个人普适的内心情感,抓住每个人的心?
6、但他拥有一样东西,那是上天对他的恩赐:非凡的音乐天赋。
7、不能说他的一生是可悲的,毕竟他有如此耀眼的成就,尽管没有多少人所熟知,但当他一个人孤独地倚在三等舱船头的时候,我真的很心疼他。
8、Youareinfinite.Andonthosekeys,themusicthatyoucanmakeisinfinite.
9、那么对于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那么从我自身的角度理解来说可能就是孤独,有的时候可能我在想,如果我是1900,我会不会在轮船将要毁掉之前下船?我想我可能会,然后站在真正的土地上面不再漂泊,享受着万人崇拜,但是这只是一个非常熟的人的想法,那么对于孤独的1900,船才是他最后的归根。
10、既然如此,为何又有那么多人非要上岸呢?
11、对他来说,那些功名利禄从不是他想要的,就算是亲密的关系、一生的恋人,都被他的孤独给打败了。
12、丹尼:“孤儿院就像一个大的监狱,没孩子的大人都会被关在里面。”
13、停顿了一会儿后,他转身往回走,那一刻,他大概模糊的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了
14、钢琴师喜欢船,喜欢摇摆和漂浮的大陆,喜欢那些匆匆的过客从眼前走过,因为他已经彻底的习惯了,已经与船和钢琴融为了一体,一旦离开哪里,他会感觉到陆地在摇晃和颤抖,习惯了动荡,是不是也就拒绝和厌恶和平和宁静呢?
15、我知道尽可能给自己划一些线的感受,当我远离人群之后,我才看清楚人们的样子,当我远离红尘后,我才开始知道人世间的一些真相,当我变得纯粹的时候,干扰少了,世界更友好了
16、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付。
17、一切神曲都是源自旁无杂念的心灵的演绎,一旦掺杂欲望,就注定会迷失自我,堕入深渊。
18、电影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角色原型?这样一个极致的社恐孤独症,自闭症的亚型亚斯伯格,一方面对于社交、现实的天生排斥和恐惧,另一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
19、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20、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让我实在难受.
三、海上钢琴师经典台词50句
1、《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2、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不易。
3、影片开头就是1900出生在船上,被人遗弃在头等舱里,煤矿工人丹尼看到了并收养了他,丹尼教他识字,煤矿工人,厨房大妈大叔就连船长也在照顾他,1900再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直保留着孩子般的纯真善良。即便他在船上呆了几十年,早已能够洞察别人的心思,但是他还是做真实的自我,没有因为这些欲望、贪婪、追名逐利而丧失了纯真。
4、在内容上,《海上钢琴师》强调了新世纪的来临,都想表达世纪之交人和社会的剧变。但《海上钢琴师》整体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一个不想追求改变的奇人。海上钢琴师“1900”去反衬整个人类,反衬整个时代。
5、很多人无奈懂得他的行动,他完整可以驰名世界,赚许多的钱,有享不尽的富贵,但他就是那么动摇,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晓得自己属于哪里。我信服他的执着!《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以前一直听说海上钢琴师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片子,我只认为再怎么好,也不会撬动人的心灵。最近比较有空,就翻出来一口气看完了,类似于此的片子,都必须要安静的看,并且一气呵成。看完后,非常感叹!
6、他告诉麦克斯,想去到陆地上,住上几年,从陆地的角度看看大海,聆听大海的声音。
7、当一曲终了,听众有遗忘正在倒酒的,有碰落假发而不自知的,有烟头自燃到掉落一地灰的,人们从来没听过如此美妙的曲子,仿佛世间也只有旋律和自己的耳朵了,其他一切不复存在
8、对于主人公来说,弗吉尼亚号上的生活,船上的环境,航行的路线,船员、水手、乐队成员都是熟悉和固定的,不同的乘客,也是相对简单的2000多人的流动,想一想,这不正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映照吗?而离开了船,去了陆地,陌生的环境,人、空间,不正是这些完全的陌生导致失控、崩溃的感觉吗?
9、关于爱情,1900也是充满了简单和纯真,他没有在遇到心爱的人那一刻大胆的表白,等后面再去尝试去找她的时候,虽然他鉴定了信念要下船,可是最后他还是回来了。因为他不知道下了船他能做什么、怎么选择,他感觉迷失了。只有在船上的时候,钢琴和音乐陪伴他,反而是充实的,简单的、快乐的!
10、记得大风吗,大风一吹,山林巨木的孔穴,有的像鼻子,像嘴巴,像耳朵,有的像圆圈,像舂臼,像深池,像浅坑
11、哲学家赫尔曼·黑塞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12、在我看来,这是1900人生中一次华丽的转身。
13、神话学家坎贝尔说过,电影是现代的神话,当我们茫然无措时,当我们需要冒险时,电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范例,一个学习的榜样,可以为未来的选择找到一个借鉴。
14、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
15、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1900年的第一天,他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Danny的缩写,丹尼便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16、《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该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此外我觉得海上钢琴师还想揭露的是:每个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我们也在不断重复,千篇一律。
17、女孩离开的时候,说以后可以去纽约找他,并告诉了他自己家的地址,他带着demo,跟了上去,他们的距离被拥挤的人群挤远了
18、但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我相信99%的人会被这个电影里头这种情节打动。这个片子拍摄起来既磅礴大气,而又低沉深婉。有好多地方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这部电影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电影配乐史上,它现在经常被当做一部教材来使用。
19、这部电影一个琴技决斗的片段,令自己热血沸腾。随着主角一直在这艘豪华游轮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琴技被无数人称赞和吹捧,名声斐然。这时候有个爵士乐的创始人,听到主角的名声后,当做媒体面前表示很不屑,一个从不下船的钢琴师,会有多高的弹琴水平,这个仁兄不惜在媒体面前大肆宣传,口出狂言,要上船挑战主角,将其按在地上摩擦。他们的琴技切磋,在自己看来,是最震撼的一个片段,20分钟的钢琴表演,令自己沉醉其中。可能自己对钢琴了解太浅了,在主角第三首曲子弹奏之时,自己同电影中听众一样,被它深深地吸引,音乐的魅力如此之大,此时此刻也希望时间永远停止,这一幕即将载入史册。
20、“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那些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那些我看不到的东西。”
四、海上钢琴师说的什么
1、另外,麦克斯在没有上船前早就听说过1900的故事,所以,在这里,麦克斯也是从一个乘客们的叙述视角向1900作出提问,麦克斯的不理解也恰恰表现了人们对1900的关注和不理解,而1900在影片中对麦克斯的三次回答,也刻画出他对精神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坚守。1900每一次都平静地看着2000名乘客狂热地离开轮船,但他却从不下船。
2、这番说辞,在麦克斯听来很玄妙。他认为1900是为了之前邂逅的女孩。
3、被遗弃在Virginian号上的孤儿,由水手养大。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他们循着琴声而往,发现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4、好的电影里总是会有好的音乐作为背景,收藏了片中的几支曲子,《playing love》是1900留下的唯一首曲子,那个时候、那个女孩,还有1900那一刻的陶醉,与一个叫“爱情”的词语有关。差一点,1900为了这个女孩踏上陆地,可惜的是最后踏上陆地的还是只有那张刻有《playing love》的碟片。
5、小号手听到熟悉的旋律,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情绪有些不能自己,开始和老板讲起了1900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但只知道他在船上生,在船上长大,在船上弹钢琴
6、有一天,他的朋友要走了,这艘客船也即将被摧毁。可他还是不愿意下船,只是最后说了一句话:“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光阴,冬天时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时担心冬天将至,所以到处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7、所有细节都呈现的很清楚但是又不会失去整体感.
8、一艘巨型的游轮长年往返于大洋的两岸,黑人水手在一次船上“拾荒”的过程中,听到了婴儿的哭声,顺着声音,在钢琴上看到了故事的主人翁,一个被人遗弃的男婴,随后把他带到了船底,放在常有煤灰的摇篮上,男孩就伴随着巨轮的轰鸣,铲煤声,还有锅炉燃烧声一点点开始长大,他了解外界的方式除了有限的一点报纸,还有就是透过船底的窗望着翻滚的海浪,还有海上的电闪雷鸣和暴风雨
9、在这种形势下,欧美大部分国家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尤以美国为最,当时的纽约街头巷尾充斥商业气息,马车渐渐被汽车所取代,一片繁荣景象。
10、这部片子它获得一种巨大成功还在于这里边对于人生价值,社会内涵的一种变现。其实,看了这部电影,你就会有体会,象征着我们人生过程中一种俭朴淡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不就追求过分的欲望。这个船象征着我们理想当中淳朴的人生观。陆地象征着无边无际的欲望。1900坚守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物欲所俘虏。而这部电影最后,1900和弗吉尼亚号一起沉到海底象征着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对这种朴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基本坚守。这个电影的最大隐喻应该是我们人生在世的时候,你可以被一些无穷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在自己心灵里放着一艘像弗吉尼亚号这样的船。在适当的时候,我能不被物欲所迷失,能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舟当中。
11、《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12、后来巨轮退役后,需要炸毁,里面的一切都被拆除,小号手通过各类努力去寻他的其他人也在找,没人能找到他,最后小号手用留声机播放着他曾想送给女孩的曲子,他循着旋律来,最后见到了曾经的朋友和伙伴
13、《海上钢琴师》(慎入,含剧透),几段交织的旋律,除了电影的配乐之外,故事的节奏也如起伏动听的“旋律”,演员的表演也如交织在一起打动人心的“旋律”,一帧一帧的画面,也是滋养眼睛的“旋律”,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故事
14、But2000peopleatatime,andtherewerewisheshere.Butnevermorethanfitbetweenprowandstern.
15、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就能拒绝诱惑
16、邮船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的象牙塔,何尝不是象征浊世之中的一方净土?面对各种诱惑,1900守住了初心。
17、其实这部题材的电影很是特别,主要是以剧情和音乐为主导的线索来贯穿着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尽管这位天才的生活是那么的艰辛坎坷,从小就被遗弃在船上,成为一名孤儿,但是命运却没有真正的放弃,反而给了他更多更多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
18、传统、家庭关系的依恋vs背井离乡:
19、移民,不仅是离开故土,还包括离开了它的根,对于意大利来说,代表着落魄,失去骄傲,离了根失了魂,这是一种关于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创。这是一个时代之殇,是选择移民美洲的新生活方式,还是坚持传统的,类似于88个钢琴键,有限的,他们所熟知的传统古典生活方式?抛弃最为骄傲的传统、古典、优雅,选择面对一个冷酷的、傲慢的,不熟悉的,暴发户般的新世界,这个拉扯是一种撕裂般的痛。
20、最终他克服了这种陌生的“危险感”和无意义感,弹出了他这辈子最好的曲子之曲子激亢高昂,节奏快,难度高,有一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此刻世间仿佛只有他和黑白键了,热汗湿透了衣衫
五、海上钢琴师的深度意义
1、1900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因而笃定。
2、电影《海上钢琴师》,主人公是音乐家,或者说是演奏家。因此,主人演奏的音乐,就占据着电影音乐的一大部分,观看《海上钢琴师》聆听了好多首原创的钢琴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当弗吉尼亚号抵达美国时船上的人眼里满是希望,欢呼声,尖叫声响彻天空,而背景音乐也是宏达的,广阔的额,让人心中顿生澎湃之情,侧面反映出当时大家对美国梦的追寻,对美国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弗吉尼亚号上层阶级的宴会厅里,圆舞曲是那么欢快、流畅,不光是电影里的绅士、淑女,连现实中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想随着音乐扭动着身体、旋转,这就是音乐巨大的感染力吧。
3、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
4、麦克斯像当年一样,鼓励他走下船,去追求唾手可得的人生荣耀,去创造展望得到的锦绣前程。
5、还有片尾1900那段经典的台词,共享:
6、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Danny的缩写,于是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7、用1900自己的话说:“在那望不到尽头的城市中,让我如何选择,如何去选择一条街道、一栋房子、一个女人、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一种属于自己的活法……”这正是影片中1900拒绝踏上陆地寻求爱情的缘由,如果他自己的精神主体性遭到喧嚣世界的无情摧残时,毅然选择扞卫精神的自由,这种选择无疑是孤独的,但也正是这种孤独成就了1900精神的高贵。
8、这就不难理解“自由女神像”的隐喻,暗示着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假繁荣,也预示着那些前往美国的移民者们惨遭梦碎的悲惨命运。
9、在这个世界上,最无法忍受的悲哀,是把自由的灵魂妥协于无尽的街道,是把轻盈的羽翼湮没于凡尘俗世。他只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路,只是在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能够选择,说明他是自由的,没有谁可以强迫他。
10、他的人生从那条船开始,也在那条船上结束。他一生漂泊在海上,但也曾试图登上陆地。
11、也让他有了能力,有了机会展现成功的自己,但是他却面临了更多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是所谓的人怕出名猪怕壮,他也正是因为他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很多很多的不一样的困难和挑战。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要学会去平衡一切,不能让所谓的成功的天平失衡,这样的话,你都成功于你所要受到挫折激将不成正比,你会慢慢的感到迷茫。
1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一张旧相,一片流年.今天终于下来看了它.真的很好看.很喜欢里面的曲子.奔放,柔情.
13、其次,女主透过窗看到的模糊的男主,和当年幼小男主透过窗看到的展厅有得一比,一墙之隔,真假不易。当初,男主在船上(阶梯之上)看到并结交了阶梯下岸的迈克斯,后来,男主却不能在阶梯上接受去到岸中的自己,音乐的界限在哪里?甚至存在吗?文学有政局阻挠,画作或相片有保鲜期设限,它在共鸣中唤起欲望,它背后有一种在本片所有死去的人身上共有的东西:理想主义。
14、二十世纪是一个太迅速的时代,伴随着不可逆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世界的中心从欧洲转到了北美。而接踵而起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摧毁了欧洲这块文化昌盛的土地。欧洲传统文人、哲学家或流亡他乡,或抑郁而死。世界的中心,从传统欧洲转向了大洋彼岸的北美,烟雾中的自由女神像,高楼耸立的纽约,那是现代化社会、工业化文明的象征。人们纷纷背弃了伟大欧洲的传统,离开欧洲,漂洋过海,他们对这一切欢欣鼓舞。
15、后来,小号手离开了这里,一天在一个乐器店卖陪伴了自己半生的小号,本来打算卖二十美元的,最后老板只给了十美元,当怀着惆怅离开时,祈求老板让他再吹一曲,这次吹奏如祭奠自己的音乐生涯一般,随着旋律的响起,老板拿出了一张老旧破损的demo,随着demo旋转,大喇叭里面传出了1900唯一一次录的demo旋律
16、也有人刷了很多遍,却又说不出吸引自己的明确理由。
17、城市太大,没有尽头……他说。
18、移民潮,意味着欧陆文明的落寞,古典、优雅、艺术气质的凋零,而有什么更能代表这种不可见的文化和气质?钢琴、钢琴师这个身份的设定,不正好符合吗?
19、1900不想融入这个不喜欢的世界,只在乎自己的精神世界。
20、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