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孔子
1、(孔子名言名句)德不孤,必有邻!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该诗句出自曾巩的《读书》,意思是世间已经很久没有像孔子那样的人了,读书学习有其规矩和方法了。
7、1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0、(释义)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12、爱人,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3、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14、(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1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16、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8、党的10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9、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二、孔子论语名言60句
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不学诗,无以言。
3、这些简练的国学名句言近而意远,滴水藏海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这些都记住了,语文老师就开心了!
11、8)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5、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1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7、‘十五则’?初中语文书上的?好像是十二则吧。其实,不管是十二还是或者是整本《论语》,在现代社会都还适用。
1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19、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三、名言名句孔子《论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5、(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7、(言必信,行必果。)
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6)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12、(孔子名言名句)学而时习之!
13、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1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7、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9、4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四、孔子论语经典语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2、引申为:为人一定要懂得取长补短。礼貌篇“不学礼,无以立”选自于:《论语.季氏》解读: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3、(释义)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6、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选自于:《论语.述而》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品德篇“温、良、恭、俭、让”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人要学会温和、善良、恭谨、简朴、谦让。
8、(释义)不忧愁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9、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1、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2、16)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3、(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6、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18、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释义)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
2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五、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论语》
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8、1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1、道不同,不相为谋。
12、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语意)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14、(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1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6、(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1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9、(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