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孝道的名人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先秦)孟子
2、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4、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7、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8、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9、12)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0、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11)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13、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14、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
1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16、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17、歌德: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孔子: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庄子: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莎士比亚: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1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9、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孝道”,中国古代把孝看作百善之首,在汉代,一个人如果“孝”是可以被推荐去当官的,这叫“举孝廉”,皇帝更是以“孝”治天下,汉代皇帝的谥号中就都有一个“孝”字,比如我们熟悉的汉武帝,就是“汉孝武帝。
2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二、关于孝道的诗句
1、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2、1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5、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6、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7、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8、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10、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1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先秦)孔子
12、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1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4、孝道是天地间的常性法则,是人们应该躬行的。也就是说行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5、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
16、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1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8、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9、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颜元
20、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三、孝顺老人的感人句子
1、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2、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3、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4、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6、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孝道名言警句孝道名言有关孝敬父母名言警句孝道名言警句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7、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9、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10、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时代风尚。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论语》
12、扩展资料: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
13、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14、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15、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6、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17、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18、《格言集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9、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20、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四、孝的名人名言
1、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3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4、儒学的正宗传人--曾子。
5、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8、1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9、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1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1、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4、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5、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6、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17、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9、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
20、孝行光日月;忠作作春秋。
五、百善孝为先经典语录
1、《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3、夫义妇德,泽被子孙。
4、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5、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7、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8、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10、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5、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16、如果服从命令,就会表现得像禽兽一样野蛮;不服从命令,则显得文明而富有修养;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17、舜之道,孝悌而已。
18、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19、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2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