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名言名句100解释
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
6、对上面语段概括最准确的是()
7、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2、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3、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5、A.说明了孔子诲人不倦,值得学习
16、(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17、(孔子名言名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8、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孔子名言名句50句解释
1、D.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该诗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用来赞美孔子。意思是孔子的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
9、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0、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1、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12、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15、寝不尸,居不容。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19、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三、孔子名言大全与解释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6、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1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5、(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16、(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8、道不同,不相为谋。
19、(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2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四、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2、(孔子名言名句)敏于事而慎于言!
3、(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9、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3、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4、(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5、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16、100句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5000年岁月积淀下的人生哲理。家长可以给孩子收藏打印,让孩子一天2组的记忆,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20、如果他与任意两个人一同走路,那么他必定可以从某一个人那儿学到他不知道的学问,这句话表明了谦虚上进者的一种求学态度,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在古代,一个学生是不能评价自己的老师的。不过,孔子作为老师也非常实在。学生不评价他,他自己人学生把自己评价了一番。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五、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7、(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8、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通过以上真题,不难看出,在常识判断部分,与孔子有关的试题考察的大都是孔子的名言或者孔子的整体思想。总体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需要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孔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宏观把握,并熟记孔子的经典名言及含义。
1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2、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1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16、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
1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9、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2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