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子名言警句
1、见《荀子·劝学》。已:停止。本句大意是:学习不能够间断,应当持之以恒。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自有其严整的内在逻辑。因此,学习是不能够间间断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荀子提出的~,是一条很重要的教育原则。它指出了教育与学习的规律,具有格言意义,因而流传甚久甚广,至今为人们所常用。
2、 古者明主之举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 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3、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
4、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毕生之忧,无一日之乐。
6、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7、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8、公生明,偏生暗。
9、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0、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荀子
11、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3、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1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15、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1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17、最能干的人之所以能干,在于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最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在于不去考虑不该考虑的问题。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能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事该考虑、什么事不用自己操心,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分内之事,尽力去做。
1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9、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荀子经典语录
20、——《不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
二、荀子名言警句及释义
1、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2、后天的积累能弥补先天的不足,要成功,就得做苦行的功夫!
3、战国·荀况《荀子·非相》从最近的事情可以知道遥远的事情,从一件事情可以知道千万件事情,从事情的细小之处可以知道他的广大,说的就是这个。比喻从了解一点而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4、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5、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
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7、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8、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怠慢:懒惰,松懈。作:发生。这两句大意是:懒惰、懈慢就会忘记自身,灾祸就会发生。在社会生活中,人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而懒惰、懈慢会便大脑处于松弛、麻木的状态,以至于忘记了自身的处境,忘记了对自身的防护,对一切持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送样就会导致灾祸的发生。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要警觉、谨慎,不可懈怠。
9、前312年,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诞生
10、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1、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关于荀子的诗句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12、——《非十二子》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13、推荐理由:每日分享励志哲理美文
14、迩:近。路途虽然很近,但是如果不去行走,也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如果不去做,便不会取得成功。
1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荀子》
16、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7、定居一定要选择适当的邻里,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士。
1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19、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20、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三、荀子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1、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荀子最有名的诗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荀子·解蔽》
6、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7、见《荀子·法行》。本句大意是:好医生的家中病人多。人有病,都希望能尽快治好,所以凡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去上门求医的人就多。本句多用来说明从病人的多少,可以看出医生技术的高明与否;也可用以比喻知识渊博、处世经验丰富的人,登门求教的人就多。
8、“制天命而用之”符合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人尊重自然,也可适当地改造自然为我所用。
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11、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12、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荀子·王制》
13、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1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荀子·大略》
15、战国·荀况《荀子·天论》。恶(wù悟):讨厌,害怕。辍(chuò绰):停止,废除.辽远:遥远宽广。匈匈:同“汹汹”,吵吵嚷嚷。这儿句大意是: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玲而废除严冬,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遥远而改变宽广,见识远大的人不会因为目光短浅的人吵吵嚷嚷而停止行动。这几句先以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喻,强调人们的正常行动不要因为种种干扰而中止。可供论述人应当有坚定的信念时引用。
16、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虫:蛆虫。蠢(dù杜):此指虫子。这两句大意是:肉腐烂了就会生蛆,鱼干枯了也会生虫。荀子是以~作比喻,说明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它各自发生的原因,一个人享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也是依据各自的品德高下来决定的,因此君子应当善于选择良师益友,远邪近正,加强修身立德的锻炼。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坏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发生的条件,应当检查,反思,多从自身去寻找原因。
17、译文:意志坚定,志向远大,就会傲视富贵,对名利不屑一顾;遵循为人的准则,以道义为重,就会藐视那些王公贵人,对权势看得很轻。
18、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19、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2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四、荀子经典名言20句
1、战国·荀况《荀子·劝学》。青:蓝色颜料靛青。蓝:可提炼蓝色颜料的蓼蓝。这几句大意是:青色的颜料是从蓝色颜料中提取出来的,但它却比蓝色更青;冰是水变成的,却又比水更冷。这是一个暗含哲理的名句,它以两个生动的倒子,说明人经过学习和实践,后来居上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这个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欢迎成长与超越,为师者更应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使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2、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3、做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学巧。聪明的樵夫,应该是既善于砍柴,也善于磨刀的。
4、——《劝学》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5、崔永元《有话说》:疯子,不多
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7、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 —— 荀子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 荀子
8、19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9、学无止境。——荀子经典语录
10、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明:视力好,引申为看清楚。聪:听力好,引申为听清楚。这两句大意是:眼睛不能同时清清楚楚地看两种不放在一起的东西;耳朵不能同时清清楚楚地听两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此条以眼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为例子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劝学的道理本来很枯燥,不善说理时,往往不易为人所接受。苟况巧妙地通过打比方的方法,用人们最熟悉、最简单的例子浅显易懂地阐明道理,不仅琅琅上口,而且富有哲理性,说服力很强,因此成为教育实践中使用率很高的名句。
11、到处留心皆学问。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2、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13、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1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1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
1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法.孟德斯
17、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9、《论语》中孔子讲“君子不器”,是针对古代士阶层的,君子不是像器物一样有具体的作用,君子在位,可以管理操作器物的人。
20、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五、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1、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2、——《不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不苟》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
3、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经典语录
5、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荀子·天论》——荀子名言
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7、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9、(《荀子·劝学》)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0、译文:能力本来就达不到却非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好象力气小非要挑重担一样,除了伤筋断骨,又能有什么结果呢?对自己的品行和为人也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本来自己的品德恶劣却一味吹嘘自己是贤人,就好象是个驼背的人硬充高个子,别人看到后,只能指着他的脑袋讥笑他。
11、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荀子·正论》
1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荀子·王霸》
13、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14、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揣摩也。
15、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16、此句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17、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18、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