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论语经典名句
1、(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4、(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5、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6、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衆以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10、“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如果君父的行为是合乎道义的则从之而不犯,否则就该“当仁不让”的。
11、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2、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3、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4、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15、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解读:一个人早晨明白了真理,即使当晚就死,那也可以说是并没有虚度一生。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1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0、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二、孔子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
1、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3、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4、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6、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会长久的处于困境,也不会长久的身处按了。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会安守仁道,有智慧的人会通晓仁道的利处。
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子曰不知命无以爲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6、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8、(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19、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0、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改变的。
三、孔子论语经典名句有哪些
1、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2、如果服从命令,就会表现得像禽兽一样野蛮;不服从命令,则显得文明而富有修养;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3、如果能使附近的人都喜欢自己,那远处的人看到,自然会过来归附。
4、(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5、推荐理由:每日分享精彩搞笑视频
6、(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9、(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1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1、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4、17)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5、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
1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7、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8、在路边听闻到一点消息,也不加考证,就到处传播,这是有德之人所不取的。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孔子告诉弟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讲究诚信;同时还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那就可以读书学习来使自己得到提高。
四、孔子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2、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品德篇
3、在与人相处时,自己不喜欢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4、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5、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包括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和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和这样的朋友交往是有益的;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包括善于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却背后诽谤的人和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10、공자께서말씀셨다.“사람이살아가는이치는정직니,정직지않으면서도생존는것은죽음을요벗어난것이다.”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如果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遭受耻辱;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荣耀显扬,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1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15、(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6、(《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7、葉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爲子隐子爲父隐直在其中矣
1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20、(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五、孔子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1、作家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要更应该有这种传统的“士”的精神,要更有社会责任心。当今社会,欺世媚俗,沽名钓誉、娱乐至上、一味追求金钱、缺少社会责任心的作家不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2、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3、译文: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
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会讲究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而不会顾全大局,讲究团结。
5、(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0、不迁怒,不二过。
11、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出自《论语》的孔子名言很多,此处列举一些供参考:
16、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17、《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8、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19、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2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