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霍姆林斯基
1、▪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大有好处的。 丹尼尔·笛福
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3、我第二次来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墓地,在墓碑前肃立,默哀,鞠躬。
4、为此,他又和老师们一起研究后进生,用了大量力气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包括能力的培养、作业量的把握,以及对学生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吃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加强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阅读是‘困难’学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说:“问题不仅在于,阅读可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的状况,而且在于,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困难’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也就越积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周蕖、王义高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64页)
5、我们不停地让孩子积累好词佳句,但学生的语言大多数都是苍白的,词不达意,很难写出流利明白的文章。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没有让孩子头脑中那些积累的词汇活起来,变成自己的思想输出去。孩子只是在接受,没有创造,这些词汇就像笼子里的鸟,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力量;它们是一支干枯的花朵,没有颜色,也没有芳香。这就需要我们在孩子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在孩子的脑力劳动中,引导孩子借助词汇来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教师要用美的语言给孩子开启一个无限美的世界,引导孩子不仅欣赏而且参与创造这个世界。
6、曹专:天空属于每颗星星
7、在2017河南教师成长学院“成长之夜”上,闫学班学员展示风采
8、(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9、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第21页)
10、他认为,各方面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且是一个有机统一完整的过程,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心环节是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
11、教师,这不仅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人,而且,就像父母一样,首先是孩子向他学习生活的人。
12、其实,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对我们,至少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给我展示了教育的美好,教育的人性,教育的理想主义,或者通俗一点说,他告诉我,教育应该是怎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美好的梦,读他,就是追梦,而追梦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过程,哪怕最终也没有能实现理想,但人生的意义已在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我们的还有一种激励,如果有一群人都共同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们便有了共同的信仰。苏霍姆林斯基是前方的太阳,永远照耀着我前行,让我的教育人生永远不会迷路。
13、如果没有童话,儿童的完满的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30页)
14、要记住,你给人们带来快乐就是你最大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931页)
15、教育就是培养真正的人!
16、作者在把杂志上的文章整理成书时,增加了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一章,对其余各章也补充了一些新材料。
17、◆有这7个特质的老师,会越来越好!最后1个特别重要!
18、○阅读教学资源系列文章
19、我不仅自己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还“专横”地向我周围的年轻同行推荐这位迷人的教育家。我当时担任乐山一中教工团支部书记,于是,我“以权谋公”地“独裁”了一回:自作主张地从天津人民出版社邮购了20来本该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有团员教师人手一册!
20、大自然是一本书,是思维的摇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789页)
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1、真正的教育,不是从高处降至地上,而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是登上,而不是降下来。不要过分迁就儿童,不要适应儿童兴趣的“局限性”,而是要做一个聪明的导师。(第二卷826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2、让教师们保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而教师们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则主要用于读书。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教师们“减负”的目的。
3、学校奉行的教育哲学是:“人——是最高价值”,“教育学——是人学。”教育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其他的一切都是手段。针对五六十年代苏联关于“科技时代”、“数学时代”、“电子世纪”、“核子世纪”等流行的说法,苏霍姆林斯基鲜明地提出,当今首先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卡娅说“正是我父亲,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苏维埃教育。”苏氏夫人说,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4、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给教师的建议》第231页)
5、一个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世界,从而获得了最高的乐趣――进行创造的乐趣,劳动的道德意义就在于此。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如果少年们不是从童年起就习惯于劳动,那么对他们来说,就谈不上什么劳动的乐趣。(第三卷633页《公民的诞生》)
6、我想,如果中国老师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的这些话,将会怎样地感动——
7、我们的许多麻烦的根源,就在于人的表现的片面性、畸形的单方面性。在许多学校里,人的表现的唯一领域就是对他的知识的评分,就是他能接近学校里所定的那个最高限度的程度。已经牢固地形成了一种习惯的看法:一个人得了好分数,他就是好人,得了坏分数,他就毫无用处。
8、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
9、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祖国,也就失去了个人的一切。(《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668页)
10、这本书记述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
11、离开墓地时,我回头望去,原野之上,蓝天之下,苏霍姆林斯基的雕像顶天立地,他那深邃的眼睛,正注视着我……
1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把学习当成学生的唯一活动领域,那在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
13、老师,今天我们62人与您同在,我们共同谱写美好的诗篇,我相信,您笑了,您的笑是最美的。”学生高佳丽创作了《老师就如风中的帆》,并且配了一幅漂亮的插图。虽然语句不是那么流畅,但我内心一阵激动,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学会感恩,我手写我心吗?这就是闫学老师所说的,让美好的词汇不再沉睡。通过读书活动,我们把孩子平时的积累调动起来,让孩子表达出来,正如闫学老师在书中提到的:教师要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生动的创作。正是“阅读”这把钥匙,不仅让孩子欣赏更让孩子创造了这个世界。
14、课堂是反应教师修养的一面镜子,教师只有一辈子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每节课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读后感4这个寒假,我在学校提供给每位老师的阅读书中,精心挑选了闫学老师所著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闫老师在十几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工作中的实际影响所完成的一部书,看过此书后,觉得受益匪浅。其中,对《教学是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这篇文章,感受颇深。
15、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设想会有完满的家庭、学校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第398页)
16、祖国,是慈祥而又严格的母亲。(《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896页)
17、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在这本书中,有几个故事谈到了老师,例如《让美好的词汇不在沉睡》、《孩子喜欢那些喜欢孩子的人》、《用一辈子备一节课》等。这些故事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一再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18、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19、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生命教育十周年特辑
20、全国生命教育2019年年会光盘开始征订!(内含开幕式、专家讲座、观摩课、圆桌论坛、经验交流、形象大使演讲等)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
1、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26页)
2、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好教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同时也感受到做一个好教师只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智慧,否则,教师就成了只会照料孩子生活的“保姆”。所以,从他著作里呈现的大量教育案例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教师的悲悯和慈爱,还能看到教育的智慧。
3、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给教师的建议》第77页)
4、我是在一种很苦闷的心情下“邂逅”苏霍姆林斯基的——
5、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页)
6、少年们夏天想进行“水上旅行”——想乘船经过水库驶入大河,然后登上某个“无人烟”的岛子……我只是现在才意识到,正是我自己使他们产生了这个想法;而当时我觉得,他们产生这个念头跟我给他们讲故事无关。可是我们没有船,于是我从新学年一开始就攒钱,到了春天,我就从渔民那里买来了两条船,家长们又买了一条船,于是我们的小船队便出航了。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7、好老师首先要热爱孩子,把跟孩子交往当做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像朋友一样关心和了解他们,要记得,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8、关于教学—教育的统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
9、针对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长工作,花了大量的精力来提高家长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并进行教育技能培训。为此他专门办了家长学校,教育和培训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家长,甚至孩子还没上学,帕夫雷什中学便要求即将就读的孩子父母参加家长学校。这个学校都是晚上上课,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和他的同事给家长们开设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甚至病理学方面的常识。他还专门写了一本《父母教育学》,指导年轻的爸爸妈妈如何教育孩子。这些做法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家长关心自己的子女的教育,就可以给教师空出时间来。”(《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第一版第81页)
10、应当教育孩子们,特别是少年们能主宰自己的良心,能够管束住它,那么它就会成为一个人一生行为举止的聪慧的、卓越的卫士。(第二卷36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1、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给教师的建议》第543页)
12、只有在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育。
13、要教育学生不仅要读书,而且对某些书要反复地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688页)
14、三年后,和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成了我《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中最吸引读者的精彩篇章。25年后,这几十个曾让我头疼更让我心疼的顽童长大了,成了公务员、军人、教师、医生、足球教练、摇滚歌手、钢琴师、企业老总……他们又成了我的新著《教育的100种可能》中的主人公。
15、前段时间,我给朋友还说了这样的意思,我说“素质教育”这个词本身就是很滑稽的,因为所谓“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呀,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更要引领人格呀等等,本来就是真正的教育题中应有之意。中国古代的教育,说到底就是今天说的“德育”,就是人格教育,虽然那时的“德”或者说所提倡的“人格”和我们今天的标准不完全相同。现在我们这么响亮地提出搞“素质教育”,而且提了二十年,这只能说,我们的“教育”已经背离教育的意义已经有多么远了以至我们不得不另换一个词“素质教育”!什么时候我们不需要说“素质教育”了,我们的教育就是本来意义上的教育了。
16、给帮你的小培老师1个赞吧
17、▪ 财富只有当他为人的幸福服务时,他才算作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
18、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帕夫雷什中学》第263页)
19、《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六条建议是:“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是一个女教师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信时提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是的,没有时间,这是教育工作的灾难。它不仅打击着学校工作,也打击着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同其他人一样,需要有时间照顾家庭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周蕖、王义高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26页)
20、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2页)
四、苏霍姆林斯基作者简介
1、然而并不是没有误解和误区。作为前苏联时代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述自然有不少政治化的表述,如培养列宁主义儿童等等。但苏霍姆林斯基的真正价值,其实就在于他超越了政治功利和意识形态标签,直抵教育的真谛,回归儿童,回归人性,培养正直和善良的人。
2、低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会儿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88页)
3、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4、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包含德育的因素,把它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在其他各教育之中。
5、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人生无价的财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45页)
6、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给教师的建议》第391页)
7、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我并没有过多的应用这把精美的钥匙,轻轻开启孩子们的感情和记忆。
8、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9、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给教师的建议》第129页)
10、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我曾力求把人类许多世纪以来所创造和取得的精神上的可贵品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对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现象的不妥协精神、为人们的幸福和自由这些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的意愿――注入到那些幼小的心灵中去。(第三卷305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11、没见过我的人,大都以为我是个男的。在我的身边,大多是女老师,我站在女性的角度,经常给她们讲,不要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要知道,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贵的,因为人生是不可逆的。我自己在写作时,孩子在旁边写作业,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把许多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对子女的教育更是身教重于言教。
12、你作为一个人生了下来,但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96页)
13、数百万教师和家长的知心朋友
14、这本书,没有一句话是针对我打学生这个错误而说的,但全书的灵魂——对孩子的爱和信任,却不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打学生”这个错误的行为,而且使我第一次开始积极地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我的学生和我的教育。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这位30年代就加入苏联共产党的老“布尔什维克”告诉我——
15、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75页)
16、一个人只有在其童年和少年时期同大自然和人们打交道的那种条件下使他的心灵不平静、忧虑、柔弱、敏感、易受刺激、温柔、富于同情感,他才会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二卷18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17、3:使学生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取得同样的成功。
18、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公室和书房,我戴上了他生前戴过的眼镜,虽然有些模糊,但我感觉自己的眼前却一片明亮,因为我正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睛打量世界。
19、在集体精神生活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女生用女子的亲切而严格的目光去唤醒男生,使他们渴望具有丈夫气概、坚强意志和无畏精神。换句话说,要男孩和男青年力求像真正的男子那样去行动,不在女生面前丢脸。男青年对姑娘的意见和评价特别敏感,虽然男青年往往竭力不流露出这种感情,其实它是培养真正男子的一种强大力量。(第一卷753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20、自从迷上了苏霍姆林斯基,我感觉他时刻都注视着我,目光亲切温柔,随时都在鼓励着我。
五、苏霍姆林斯基教学观点
1、每次看到这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我都会想:这是教育吗?这样的教育真的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吗?这当然不是教育,这是作秀。
2、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3、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教育的艺术》第73页)
4、正是从儿童的心灵出发,苏霍姆林斯基展开了他的“活的教育学”。
5、与一个对你说出心里话的学生谈话的结果,绝不应立即就实行惩罚——这一点要牢记。要懂得,在集体面前抖落青少年的隐私和心事,是一种最严重的刺伤青少年心灵的惩罚。
6、因此,解决备课时间太多,是苏霍姆林斯基“减负”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的答案很奇妙: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一堂课!
7、苏霍姆林斯基让老师们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后,老师们除了正常的生活娱乐之外,最重要的事,就是阅读。
8、他(指校长)应当既是一个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教育学家,又是一个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71页)
9、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全部力量,在集体中树立自己,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10、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关于教学基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体经验介绍和建议,基本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他从智育的基本任务出发,要求正确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两对矛盾,即教学——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在促进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目的,实现和谐发展的总任务。
11、一向使教育者感到不安的是:大多数棘手的、困难的问题都同教育少年有关。少年时期被称为是“困难的”年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它难在少年往往把独立性、主动性看做是自己道德尊严的表现,然而他主观的力量和可能还不允许他在各个方面不依赖外力。成人旨在对少年进行教育所做的努力被少年看做是对自己独立性的限制。(第一卷376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12、“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
13、04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14、在小孩子的意识中,我极力灌输一种信念:忘恩负义是最恶劣的行为。人应该知恩图报,因为他是人。对忘恩负义的蔑视,是一种从幼年起就应当培养的高尚情操。忘恩负义――不仅是心灵上的无知,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49页)
15、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关于他的一生吧!苏霍姆林斯基于1918年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他从家乡的一所七年制学校毕业,在1937年夏天进入了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预备班,不久就转入该学院的语言文学系学习,他从17岁就开始当小学教师,在1935年~1938年期间他先后在两所学校教乌克兰语言与文学,1936年他一方面努力工作,一面以函授教育的意义的方式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学习语言文学,在获得初级中学乌克兰语言文学教师资格,在1938年获得了高级中学乌克兰语言文学教师的资格证书,在学业结束时,他和朋友们一起立下终身在农村工作的誓言。
16、《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30多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结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实践的教育思想体系。(1)
17、2019年10月,我第二次来到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一走进校园,看到洁白的苏霍姆林斯基雕像,我感到教育家正向我走来。
18、不管你是当教师海是当拖拉机手,担你必须是一个文明的人,是你的子女的精神上无比丰富的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如果说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
19、寒假前,王校长为了给每位教师补充精神食粮,每人发了两本书,供大家阅读。在此我很感谢校长给我阅读的书籍,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20、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希望通过“和谐教育”达到“全面发展”。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