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大全集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孔子名言名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1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释义: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4、(孔子名言名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6、(译文)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释义: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9、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虽旧教,其命维新;孔虽旧人,其命维新。那些讲国学的永远不懂,常变常新才是孔子的内核。
20、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二、孔子说的名人名言大全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回复“芝麻开门”,每日送您一句暖心箴言
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8、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9、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10、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孔子的一生,一直在以保守的形态进取,以圆润的方式变通,以小心翼翼达成他的野心勃勃。他自命不凡,却脚步缓慢,他坚定有力,永远向前。
1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小不忍则乱大谋过,则匆惮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宪问》)
17、①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孔子名人名言
1、君子之道,暗但是日章;小人之道,的但是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4、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9、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1、这是一句非常绝情,极其不留情面的评价,因为孔子本身是一个教育大家,他所推崇的教育方针就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与才华,去施加不同的教育,根据他们原本的样子去进行“雕琢”,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真正的“成器”。
12、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3、是可忍,孰不可忍?
1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释义: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2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四、孔子的名人名言都有哪些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5、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8、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9、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选自于:《论语.述而》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品德篇“温、良、恭、俭、让”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人要学会温和、善良、恭谨、简朴、谦让。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8、引申为: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求知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引申为:教人求学的学习和方法。
19、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五、关于孔子的名言名语有哪些
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4、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不学礼,无以立。有教无类。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释义: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5、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6、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17、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素:索求。隐:隐僻之理。索求隐僻的理论,做出怪异荒诞的举动,即使能得到后世的称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20、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