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
1、如论及畏大人与畏小民的关系:“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2、素心为人,侠义交友,凡事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处世公正通达,懂得收放。
3、电子邮件投稿:发送至yuedufuwu@1com,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征文”字样。
4、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5、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6、孑孓、仄亾、片爿:这些汉字天生一对,你认识多少?
7、《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以语录体的形式编撰而成,内容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文辞优美,对仗工整,意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喻“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8、《菜根谭》是明朝的儒家学者洪应明编著的一本关于为人处事道理的书。从它身上能看到《论语》的影子,作者将短暂的灵感或宏大的道理编织成短小精悍的箴言,虽然不如《论语》蕴含的儒家思想那样宏广深刻,为生民立命,但它着眼于一个人处在社会中的个人角色和地位,从个人的角度探讨如何言行合一地践行儒家风范,成为道德高尚、人情练达、有风有骨的真君子。
9、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0、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11、(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06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12、音乐|垃圾分类再垃圾倒
13、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14、(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02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15、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16、人的嘴巴是心灵的大门,人要表达的意见、秘密、想法都是在嘴里说出去的,如果这道大门防守不严,那么内心的秘密就被悉数曝光,这样会惹大麻烦的。
17、意思是说“不要在高兴时,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诺;不要在醉酒时,不加控制,不要在疲劳时,放任疏懒,做事有始无终。”
18、“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
19、对人生社会既有深刻认识,在处世、从事中该如何持身、待人,书中有意味深长的概括。由于所述大多从作者切身体验中来,读来平实亲切,符若合契,极易引起共鸣。
20、对客观社会中门类纷纭、各事物错综杂呈的诸关系的论说
二、菜根谭最经典的一句
1、黄岛区双珠东路(原胶南市珠海东路)116号麟瑞广场西侧新华书店
2、《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菜根谭是一部什么内容的书《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创作背景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3、一O、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4、这本书很少被列在推荐书籍里,因为他没有小说读来引人入胜,它仅仅是一本语录书,通篇是一些修养、人生、处世、出世、求学、齐家的句子。而我之所以推荐给大家是因为我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这本书非常特别适合大学生读,因为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单词去读。每天早上读一句,写写感想。我敢保证你会受益匪浅。
5、众所周知,在明清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统理学遭到普遍的怀疑和瓦解。这个时期,“百姓日用之学”开始发展,主要通过通俗的儒家观念,加以融合了道家、佛教的观点,来完善民众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是生活伦理的体现。《菜根谭》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后世评价,跟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籍还有——《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他们被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必读的三本书。
6、《菜要谭》问世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字自诚。谭者,谈也。洪氏的友人于孔兼读了《菜根谭》后,在此书的题辞中写道:“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也有人认为,洪氏的书名是根据宋代学者说过的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而得来的。二者说法虽有差异,但都共同说明了《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
7、(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10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8、征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
9、心里特别乱的时候,哪怕身边十分安静,内心也是十分混乱的。心里特别平静的时候,哪怕外面十分混乱,内心也是十分平和的。
10、大体上说,《菜根谭》的主旨乃在说禅劝世。纵观全书,给人印象最深刻、也是对今天广大读者最有积极意义可供启迪思考的,恰恰正是作者洞察入微的慧目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与透辟剖析。
11、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我也将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大家在读过本书后,可省许多苦心思,可得许多真趣味。
12、(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13、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澜恬静的目光。
14、尘世污浊秽垢,道路坎坷险恶,噬血自肥、卖友求荣者所在多有,这些在书中有形象的反映。如揭露世情险恶:“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巨的力量。”又:“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15、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16、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17、《菜根谭》以佛教的丰富智慧,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洞察与剖析,对人们认识历史,认识现实,认识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但它毕竟宣扬了不少宗教教义。宗教自身的局限,比如不能对现实从总的方面做出正确反映等,必然带给本书以同样的局限。这是我们在大力肯定此书的许多长处的同时,不能不着重指出的。故而如何披沙拣金,善于吸取,则就不能不成为本书读者阅读此书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了。
18、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19、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20、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
三、菜根谭简介
1、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现存有大体两种不同版本——清刻版与明刻版,明刻版来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题词,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当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
2、如贬斥贪婪丧节:“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3、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4、书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上海图书馆藏本为362条,中间数条有合并,结尾有数条新增)。本词条照片为清刻版,以光绪丁亥年扬州藏经院木刻本为主,参以二十三年佛学书局排印本。
5、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6、《菜根谭》是明代隐士洪应明所写的一本书。自出世以来,被视为处事修身之宝典。作者把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出世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态度结合在一起,在处世、修身、做人和治学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对于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所陷入的道德困境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7、60句桃花诗词,惊艳了整个春天
8、《菜根谭》作者承袭佛教本身蕴藏的智慧,兼采儒道二家精粹,对客观世界、社会人生、人际关系作了深入的观察与揭示,由于作者“幼慕纷华,晚栖禅林”的现实遭际感受,就使得其认识更为深邃、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9、“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生活中流传颇广的一句俗话。经作者如此剖析,就使我们对此俗语有了全新的感受,能更好、更准确地运用它。使用环境的针对性,可以防止使用时产生片面性。
10、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教会我们思考,引导我们成长。可以围绕着“阅读《菜根谭》,参透哲理,感悟成长”这一主题,讲述你所经历的那些动情的、刻骨铭心的成长故事。
11、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1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13、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守住你的心田,永远不要忘了在心灵世界中留一片明媚的风景。
14、《易经》是总结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就是天文、八卦、占卜。
15、(释义)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16、是作者洪应明命名的。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17、王同策(1936—),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吉林大学教授,曾任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古籍研究所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菜根谭注释》《同策丛稿》等。
18、如论及修身:“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之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又:“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19、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
20、欢迎收看胶南新华书店。
四、菜根谭
1、(读书)遇见未知的自己09巧遇旧识──潜意识初探
2、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3、本书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熔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词优美,对仗工整,短小精粹,耐人寻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该书问世400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远播海外。
4、《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5、《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它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同时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它似语录,但是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却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
6、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7、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
8、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那些句子迷。有些大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不喜欢看小说,他觉得太冗长。喜欢看一些短小精华的东西,而此书便是你的不二人选。也是句子迷的不二之选。
9、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活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四川新都(今新都县)人,后到南京求仕且在南京居住。冯梦祯在《仙佛奇踪》中的《寂光镜引》中谈到:“洪生自诚氏,幼慕纷华,晚栖禅寂”,从早年的热衷世事,到后来的归心事仙佛,可知作者饱经忧患,所历风波顿挫,当是不可言喻,到此方足以论人生与大道。史家称他“有仙佛奇踪”。
10、福不可徽,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1、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生活比较困难,当时一般人买菜都会去掉菜根,菜根苦涩又压称,他将别人丢掉的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
12、(释义)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13、《菜要谭》问世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字自诚。谭者,谈也。洪氏的友人于孔兼读了《菜根谭》后,在此书的题辞中写道:“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也有人认为,洪氏的书名是根据宋代学者说过的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而得来的。二者说法虽有差异,但都共同说明了《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
14、(释义)立身处世若不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就好像在泥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灌双脚,又如何能出人头地呢?处理人世事物若不抱多留一些余地的态度,就好比飞鹅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哪会使身心感到愉快呢?
15、(释义)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抱恭谨的态度不难,难的是对待他们有礼。
16、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7、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18、《菜根谭》这本书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处世的语录集,也是一本启迪人生智慧的、淳朴的德育书。
19、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20、征文必须是本人原创,不得抄袭、套改。
五、菜根谭全文原文
1、对个中道理,书中亦剖析精深:“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又:“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正因作者洞察细微,剖析精深,故而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有强烈的说服力。
2、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3、在狂风暴雨的天候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当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4、《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道家风骨,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著作前后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阅历和境界。
5、水越深,水流越是平缓,水面上虽然风起浪大,沉在深处的水还会保持着缓慢的速度。有修养的人说话都是慢悠悠的,而且不轻易表态,不轻易下定论,谨言慎行,说出的话犹如良药,迅速平息事态。
6、所以,对于一件事,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要乱说。一旦被揪住错误,功劳就会被掩盖过去,失误会被无限放大,很容易遭到冷遇。
7、对儒家修齐治平学说的论说
8、如论及贵与贱的关系:“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9、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10、年轻时,洪应明热衷于世事,追求功名利禄,但到了晚年归心事仙佛。洪应明过得比较清苦,一生中不如意时占多数,但却能坚守节操和品格,于困境中秉承原则。
11、因此古人常说,君子“谨言慎行”。不要夸夸其谈,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见识,胡编乱造,不然很容易遭受祸患。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妨冷静思考,深思熟虑后再一语中的。
12、《菜根谭》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词约意明,文简理诣,设能熟习沉玩而励行之……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且近于律,亦近于道矣……静心沉玩,乃得其旨。
13、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14、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5、《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采儒、佛、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篇篇内容短小精悍,句句简明扼要。虽然《菜根谭》是一本古书,但是书中的内容对应到今天依旧具有普适性。这本书就像是是一位懂得处世的艺术家,有“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的世间人情冷暖,有“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的风流,有”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的豪迈,也有“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的诗情画意。
16、《菜根谭》一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一系列认知,书中内容给你带来的感触,也许并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够言尽的。可以就书中最感动你的内容、章节甚至一句话语展开议论、解读与体悟。
17、《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道家风骨,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
18、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有那粗茶淡饭;标奇立异和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19、这句话文字上很漂亮,然后淡漠宁静的处事姿态让人向往。
20、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