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贻笑大方的意思
1、写信也有讲究,用“敬启”贻笑大方
2、(解释):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3、当天是台风天气,我也不好带他出去散步。于是我们就坐在家里的庭院中,看着父亲栽下的满园花草,说话。父亲也不知能和我谈什么,就是老问,前一段时间送我的茉莉长得如何。(我们老家的习俗,新婚的家庭,都要种盆白的花,
4、“斗”表示争斗之意时写作“鬥”,如“战鬥”、“鬥争”;其余仍写作“斗”,如“北斗”、“刁斗”。
5、……这种人啊,文化也不太多。
6、最荒唐的是“夫人”,“在古代,诸侯一级的配偶才叫夫人。现在,用‘夫人’这词,是对对方的敬语,但是像‘夫人’‘阁下’‘殿下’这样的尊称,只能由对方来说,不能用于自己,假如说‘这是我夫人’,是一种自大、不自谦的表现。”
7、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融入什么样的圈子,难道不会关乎他的人生、命运和理想吗?
8、北海若说:“井里的青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是由于它居住环境的局限;夏天小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是由于它受到时间的限制;浅见寡闻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接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山间河边来,看到大海,能够明白你的见闻鄙陋,那就可以和你谈大道理了。”
9、(fù yōng fēng yǎ)
10、意思就是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
11、“中华礼仪的四大特征为敬、净、静、雅,我们表达敬意的方式体现在语言、容貌、服饰、进退、揖让等方面。”彭林说,在敬语中,古代对称谓很有讲究。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亲身的实践,是没有发言权的。实践出真知!狄德罗曾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13、许先生的“形美”、“音美”和“意美”主张是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外国语》上的《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一文中提出的。他说:“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地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他又说,毛主*席提出的“精练,大体整齐、押韵”的原则,“不但可以用于写诗,而且可以用于译诗。‘精练’,就要传达原诗的‘意美’,‘大体整齐’就要传达原诗的‘形美’”;‘押韵就要传达诗的‘音美’。”
14、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
15、2008/08/01夜幕初临linsj发与舞文区
16、10月17日晚,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东南大学为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他指出,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这场原本囿于校园内的讲座,一下子成了话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称谓真的错了吗?
17、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 情变》第八回)
18、如果停留在原语的表达阶段,也就是套用原语的语言结构或表达方式,有时会有完全不同于原语的感受甚至贻笑大方。
19、(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
20、不一会,老父又醒来。又问刚刚问我的问题,我口中耐心作答,心中差点忍不住泪下。
二、贻笑大方的意思读音
1、3;吃棕子;反正没有什么烦心事是好吃的解决不了的。
2、[成语解释]指让内行见笑。
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4、稍有不慎,容易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5、所以在中国古代,端午节当天,各地都有晒龙舟,吃粽子(粽子外皮的芦苇叶,大米,都是驱邪的),插菖蒲、艾叶,薰苍术等,其实都是驱邪的。
6、“台”的繁体有“台”、“臺”、“檯”和“颱”四个,第一个用于“兄台”、“台鑒”;第二个用于“舞臺”、“高臺”、“平臺”、“臺灣”;第三个用于“檯面”、“燈檯”;第四个用于“颱風”。注意:“臺”一般是站人的,而“檯”则是放物品用的。港澳台民间范围内,有时“臺”均写作“台”。
7、端午节,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
8、九泉:地下深处,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表示死后也是欣慰的。语本《后汉书.韩韶传》:“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可含笑入地矣。’”(2)
9、知乎上万赞:读书越多会越孤独吗?
10、看乡野小花绿草,远山白云,不小心撒一泡,你哈哈的笑……
11、例如,丈夫向他人介绍妻子时,称呼为“贱内”“内子”“妻子”“太太”。他认为,这些称谓中,有的是书面语言,有的不适合正式场合用。
12、而“行幰”在古代是使者出行外访时乘坐的车子,外面围着的布帘称为“幰”,“我当时在该国访问,写信人把我看作中国文化的使者,所以用‘行幰’一词,表示请车外边的工作人员收下即可,都是谦退自抑的表达方式。”
13、只是父母呆在老家,我在城市工作。
14、贻清(yíqīng)留下清白的名声。
15、(pre)贻笑大方的“贻”就是其本义——赠与、留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
16、你一口干尽,大赞一声,美——
17、贻笑大方贻是让人的意思。贻笑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
18、“汇”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匯”和“彙”,前者用于“匯合”、“匯款”、“匯集”;后者用于“詞彙”、“彙編”。
19、如果那位“同学”没有读过《背影》,就要被段子中的“我”白白占了便宜,连拆穿的能力都没有。
20、(示例):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三、令人贻笑大方的意思
1、*********************
2、贻笑大方的意思是:指让内行人笑话。(出自)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示例)不懂的我们一定不要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的。(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近义词)韩门献丑、遗笑大方、见笑大方、见笑于人、班门弄斧(反义词)虚怀若谷
3、那甘甜浓烈得酒头,你捧起大大一海碗,
4、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算是史上最贵的书之一了。
5、一旦天平失衡,一方会变得更高,另一方则会变得更低,然后这种关系就会破裂。我们又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我总觉得,有文化的人才真的可怕。因为他们在吊打你时,你都感觉不到疼痛,却死的很惨。
6、——那绵绵得香味,醺得邻家的阿黄趴在门槛上吐舌头,
7、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8、知乎上那些不要脸的「神回复」
9、我的意见很不成熟,不敢说出来,怕的是贻笑大方。
10、想起那日,你煮粮造酒,
11、贻笑大方是汉语里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战国庄周的庄子秋水。令人贻笑大方的说法应该是正确的。贻笑大方的意思是被见识广博或者精通此道的内行人笑话。通常用于谦虚的人自谦的说法。令人贻笑大方的意思就是使你们有才学见识的人看笑话了。表达了一种不骄不躁的精神。
12、其实,我们如果正本清源,又能做到“不为尊者讳”,就会发现,这个三美主张从根子上就有严重的问题。
13、发表意见之前要先确实求证,免得出了错误,贻笑大方。
14、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
15、词语重复是指某一个中心词的前边或后边填加了一个与中心词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子某一部分多余而导致语意重复。
16、端午节不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是不能祝他快乐的。
17、[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
18、还好,不过如果从字面意思来说,贻有贻笑大方的意思,不是很好。如果改成诗艺,或者是诗仪或诗懿都比较好听
19、其实亲情,就是在平淡中慢慢体会的东西
20、“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發”和“髮”,前者用于“發出”、“發送”、“發財”;后者用于“頭髮”、“千鈞一髮”。曾经有人说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押韵时重复了,押了两次“发”,其人家原来写的是“雄姿英發”和“早生華髮”啊!少年,你还是太年轻了……
四、贻笑大方的意思贻是什么意思
1、说话前一定要仅慎思考再开口,以免贻笑大方。
2、《官话指南.卷官话问答》:“若遇一烦难之缺,转恐才不胜任,必致贻笑大方。”
3、——那条路好长,你只抱着我来过一次——
4、(解释):指让内行人笑话。
5、贻笑大方的“贻”的意思是:贻误,遗留,留下。(词条):贻笑大方(读音):yíxiàodàfāng(释义):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谦(近义词):见笑大方、遗笑大方(例句):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
6、意思就是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2)
7、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许多容易弄错的繁体字,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今后大家可得小心,千万别出“玖球天後”的笑话哦!
8、彭林介绍,在古代,这是对太监的称呼。他说,《红楼梦》第83回曾写道:“门上的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彭林说,这里的“老公”,指的是在宫中伺候小姐的男性,就是太监的意思。
9、我赶紧迎上,接住他想握紧的手,不敢太用力的抱一下,喊一声:“老大,我回来了。”
10、如果这样发了,就要好好反省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基础人文修养这么多年丢到哪里去了。
11、当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也常遇滥用,最常见的是“老公”。
12、贻笑大方的用法示例如下:
13、如果教师本人对音乐一窍不通,未能领会乐曲的含意,也不向行家请教,就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当然会贻笑大方,效果也适得其反。
14、宇宙是浩瀚不见边际的,人生活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是沧海的一粟。亲身体验,懂得自己的渺小,从而奋发向上,才能更好地向前进,不至于贻笑大方。
15、(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6、(示例)不懂的我们一定不要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17、“借”在表示凭借、依靠之意时写作“藉”,例如“藉口”、“藉著”;表示借出之意时仍写作“借”,例如“借錢”、“借用”。
18、贻,不能读作“dài”。
19、1;端午节佩戴香包,传统认为有辟邪、驱瘟之效。——这一天好好放假在家打扫卫生,让房子变得生气勃勃,是最好的转运方法了。
20、是远行时无语但殷切的目光
五、贻笑大方的意思和造句
1、(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2、RedflagsflyinShandongwithflyingsnow,
3、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4、《精忠岳传.第一○回》:“小生却疑是此剑──但说来又恐不是,岂不贻笑大方?”
5、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可是他装模作样地混在乐队里充数,结果闹个贻笑大方的可悲下场。贻笑大方,汉语成语,拼音是yíxiàodàfāng,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出自《庄子·秋水》。(解释):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6、“系”的繁体有三个:“系”、“係”和“繫”。注意组词:“系統”、“中文系”、“干係”、“關係”、“聯繫”、“維繫”、“繫鞋帶”。
7、近日心血来潮,得七绝两首。聊以自勉,愿与读者分享。未学音律,不分平仄,请读者朋友不吝指点。
8、似乎读书与开玩笑之间,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不仅在人们眼里它们大相径庭,仿佛它们自己也永远不会有交集。
9、我的看法只是井蛙之见,肤浅得很,说出来怕贻笑大方。
10、这五个毒虫,分别是蛇、蟾蜍、蝎子、蜈蚣、壁虎。……一个比一个毒,像苗疆的蛊虫跑出来了一样。
11、他这样做是班门弄斧,实在是贻笑大方。
12、[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13、而后又问我妻近况如何。我自是回答他好消息。说着说着,老父竟然睡去。我禁不住唏嘘,拿来遮寒之物。
14、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不懂的我们一定不要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15、“姜”的繁体有两种写法:“薑”和“姜”,前者表示植物“生薑”;后者用于姓氏,例如“姜尚”。
16、很多很多年之后,我知道这句诗出自张先的《醉垂鞭·双蝶绣罗裙》。更重要的,这是张大诗人填的一首描写妓女的词。
17、yíxiàodàfāng
18、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19、倘若我再用功些,说不定爷,孩子与我还能一起去走走当年我走过的乡间小路。
20、“表”在表示计时工具时写作“錶”,例如“手錶”、“鐘錶”;其余写作“表”,例如“表面”,“表現”。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