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鉴赏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3、①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简练生动、明白晓畅…
4、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有了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5、1小诗有味似连珠。——苏轼
6、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7、(概念)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8、十煽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
9、从其他人分析当中你又多感悟到了什么是最主要的,挖出更深层次的知识,那才是真正的鉴赏。
10、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11、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12、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3、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14、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15、“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16、陆游与姜夔之佳作,多因品格高而以意胜,但气象俱小:前者有气势而缺景象,后者有景象而缺气势。文天祥之《过零丁洋》,李绅之《悯农》,柳宗元之《江雪》,于谦之《石灰吟》,均以品格胜。
17、20临门一脚,语文高分不是梦!
18、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19、整首词在现了当年战斗之激烈,人喊马嘶枪炮弹雨纷飞的场面。只打得喇叭的声音都为之哽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道雄关如铁般的坚硬,但是我们还是穿越了它。
20、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诗词鉴赏摘抄大全
1、境不明、韵不足的佳作,则以意取胜——其中,以气象大或(和)品格高,最为珍贵。有气象或(和)品格的诗词,多以意味胜;然亦有少数,以境韵胜。磊落雄豪,旷达洒脱,则气象易出;爱国悯人,心高志远,则品格易见。同以意味胜,诗词有气象,比有品格,更易混夹境韵,故更高一筹。
2、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3、现代诗歌,均少境界;虽有精品,亦以意韵取胜——而这意韵,远不如前。其于中华文化,可谓无足轻重。但是,若剔除古诗词,传统文化必定魅力大减。
4、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5、(公式)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
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
7、衬托:这首词表面上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的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梦境越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8、①准确找到诗眼字或诗句;
9、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0、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11、1人生值艰难,不如路旁草。——方回
12、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13、(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14、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15、注意诗人的惯用行文风格。每个人的诗文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了解和熟悉诗人的风格对于我们赏析古诗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说著名词人辛弃疾,他的词就多是抒发对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一个诗人惯用的风格,就可以更轻松的赏析古诗文。
16、(例句)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17、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18、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19、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20、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庵
三、诗词鉴赏800字
1、(例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3、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4、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曹雪芹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山空留马行处。——岑参
6、(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7、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8、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
9、这首诗词写于1935年,是红军自遵义会议后第一个大胜仗。这首词里有几个关键词,摘录下来,以便大家欣赏。
10、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韩愈
11、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12、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1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14、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继续劝勉朋友,壮其行色,鼓其勇气。
15、春天就是人生的童年少年
16、1不管烟波下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
17、须特别说明的是,境界与意韵,既可因情景而生,又可由文字而起。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境界与意韵,谓之文韵。表意文字的文韵,远胜于表音文字;文言文的文韵,远高于白话文。故就诗词而言,中文比外文更美,古代比现代更优。
18、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19、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丘逢甲
20、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四、诗词鉴赏20首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2、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4、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5、(赏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6、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7、(赏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8、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9、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10、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韩屋
11、(例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2、(例句)“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1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14、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15、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16、大江流日月,客心悲未央。——谢洮
17、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8、斯人全面地阐述了“意境”“情”“韵”“格调”“气象”“隔与不隔”“有无替代字”“名篇与名句”等赏析要点及方法,并结合相应的诗词,具体地予以点评,着实精辟透彻。鄙人作此拙文,旨在梳理鉴赏要点;并无高见卓识,可以补其未及之处。
19、①准确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0、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五、诗词鉴赏选择题
1、还有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2、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3、人已闭门鸟已栖,黄昏家畔孤儿啼。——徐积
4、出自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5、注意关注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6、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7、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8、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9、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0、(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11、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篷。——陆游
12、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3、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邓汉仪
14、误人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
15、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16、如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17、(概念)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18、(概念)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9、韵比境易出,故以韵胜的诗词,更为丰富。李白之《静夜思》,孟郊之《游子吟》,李清照之《武陵春·春晚》,纳兰性德之《长相思·山一程》,皆以情韵胜。
20、(例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