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欺欺人
1、自欺欺人(拼音)zìqīqīrén(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近义词)掩耳盗铃、掩目捕雀(反义词)实事求是(出自):《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造句)包装再美,再标上正宗二字,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说忘记,那是自欺欺人,自己在骗自己。
2、县官一听,知道这家伙并没读过《公羊传》,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县官便故意戏弄他说:“既然陈佗不是你杀的,那么你说说,陈佗到底是谁杀的呢?”
3、受固化思维影响,我们会下意识地抗拒增长的机会,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消极思想”,这是我们大脑尝试着把不真实的东西告诉我们是真实的方式。
4、加强修养,利己利他。
5、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6、所以,做一个负责结果的员工,而不是负责努力的员工。
7、我曾七次鄙视过自己的灵魂: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8、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9、最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接纳”二字,接纳自我,接纳现实,接纳不完美,日本传统文化中有“禅寂之美”,就是重视来自客体的不完美,不恒久。学会欣赏带有一些缺口的人生,才是正确的打开姿势。
10、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11、骗别人难度系数太高,但骗自己却可以信手拈来,且成本很低。
12、自欺欺人释义:意思是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现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却骗自己也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
1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也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4、第一种,拒绝承认令人不快的事实。上班又一次迟到,但没什么,人人都会迟到;
15、投稿邮箱:rmrbyedu@1com
16、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大脑需要维持现状作为一种生存机制。
17、说白了,任何同“欺骗”相关的机制都跟你的“诚实”程度有关,有很多人可以做到怎么说就怎么做,但是很少人能够做到怎么说就怎么想,于是产生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现象。自欺欺人最终是无法接受人生的痛苦和缺憾,然而人生中许多事情要承认其不完美,才能活的更加随心所欲。
18、满足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
19、转行跳槽时:虽然我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但是我愿意努力;
20、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自欺欺人”。
二、自欺欺人的近义词
1、自欺欺人释义:用自己都无法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2、说白了,就是比如我其实很讨厌你,但是无奈你是领导呀,我只能表现的很喜欢你。但是演着演着可能就“假戏真做”了,我们将自我的真实情感封冻起来,这份厌恶就埋在了心里。
3、释义:指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常用以不肯面对事实。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自己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自欺欺人是一种无知,同时也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人们必须坚决摒弃这种荒谬的念头,与其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倒不如面对现实,面对自己,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5、我们都是有脑子的人,但我们用脑常常不是为了寻求真相,而是为了自欺欺人。
6、当现实同理想产生差距的时候,我们总是徘徊在“真实的我”与“期望的我”之间无法自拔,这不仅对于我们个人的认知有着负面的影响,对于职场、创业更是巨大的打击。失去了清醒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渐渐迷失在各种评价体系之中。
7、有的人,不买安全带T恤,也不用安全带卡扣,但是,死活就是不肯系安全带。前不久,深圳就有这么一位倔强的女乘客,面对司机12次提醒,她宁可与司机长时间僵持,也不愿意系上安全带。
8、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其他很多种不同的理解,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9、包装再美,再标上正宗二字,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10、有人说工作不重要,可能是在回避自己能力不足又不想努力奋斗;
11、“自欺欺人”与“掩耳盗铃”意义相近,这两者都含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
12、译文:百姓有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可辜负。以椎诋毁他,钟轰然作响。怕别人听见他而剥夺自己的,突然捂着自己的耳朵。
13、工作后,跟着不懂体恤、只会甩锅的上司,发誓如果有一天自己带团队,一定不要成为那样的领导。升职后,也成为了下属们口中那位不近人情的“女魔头”;
14、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15、而且,一只邀功精对团队也是有助益的,不争不抢不吆喝的团队最容易成为温水煮青蛙的澡盆子。
16、看来,这句名言的所谓“后半句”并非爱迪生所说。
17、出处 《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18、但天才的重要性胜过勤奋的汗水,哪怕没有见到这“后半句”,我也确信不疑。
19、那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人是一个自私的动物,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想让自己好过一点。对于面对现实来说,自我欺骗肯定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可是当他自我欺骗的时间越长,就越会感到自欺欺人的结果会比面对现实痛苦的多。面对现实:痛苦只是暂时的,乌云马上会过去。自欺欺人:暂时心理会好过,可是问题并没解决,并且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痛苦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直到你面对现实。两种后果自已去比较一下吧,希望都能勇敢的面对生活
20、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把主任当成一个诚实的人。
三、自欺欺人是什么意思
1、很多人不想系安全带,又不想被交警处罚,于是就想出了这一招,还以这样的“创意灵感”而沾沾自喜。
2、当你的感受和认知不一致的时候,这就是在自我欺骗,就是在自我否定。
3、我们不能做一些自欺欺人的事。
4、我痛恨那些华而不实、平淡无奇、或自欺欺人的广告。
5、自以为是的意思是自己认为自己的就很正确。自欺欺人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取其辱就是自己给自己羞辱生自灭就是自己己不去改变现状,任其发展。
6、出自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7、双闪的正确使用方法!你学会了吗?
8、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9、尽管我们无数次自我提醒要直面人生,但更多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总是“人艰不拆”。我们总是习惯于自欺欺人,为自己找寻一些舒适的出口。殊不知,有的时候“温水煮青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10、译文:通过对自我欺骗欺骗别人说:‘欺骗别人也这样欺骗自己,这又是自我欺骗的人。’”
11、不知这话是谁最早说的。有人说是陈鹤琴说的,但我没查到。我只是记得被周恩来总理称作“国宝”的已故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霍懋征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但在她的语境里,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强调的是孩子的可塑性,所以她主张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对学生做到细心、耐心、爱心、信心,取得他们的认可。这也是霍懋征老师成功的秘诀。霍懋征老师对自己教育的严格要求,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12、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通常指不肯面对事实。
13、掩耳盗铃读音:yǎněrdàolíng。
14、自欺欺人的近义词——掩耳盗铃,掩人耳目自欺欺人zìqīqīrén(释义)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语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也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近义)掩耳盗铃掩人耳目(反义)实事求是(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结构)联合式。(辨析)~与“掩耳盗铃”有别:~是直陈性的;“掩耳盗铃”是比喻性的。(例句)包装再美;再标上正宗二字;不过是~而已。
15、这个人把县令的爱好记在心里,胸有成竹地去见县官。县官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16、首演失败,对她打击很大,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17、示例:事到如今,我们得坦然接受事实,不能继续自欺欺人下去。
18、《奇葩说》有一集辩题:职场上要不要做邀功精,辩手傅首尔给出了大快人心的答案:当然要啊!
19、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宋儒要说好德不好色,非自欺而何?自欺欺人,不诚极矣!”
20、★自不量力成语的历史典故
四、自欺欺人尺
1、“我做的一切老板终会看到”
2、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3、那些你口口声声不想要的东西,到底是真的不想要,还是担心自己要不起,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4、我有一位朋友,噢不,几乎我的所有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美图秀秀的狂热爱好者,没有P过的照片坚决不会发朋友圈。
5、从前魏地有个人,素以博学多识而着称。很多奇物古玩,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并且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
6、比如在学生时期,最经典的“自欺欺人”就是考试作弊,耶鲁大学的ZoeChance曾经进行过一项测试,Chance叫来了一组学生进行IQ测试,一半的受试者的试卷上“不小心”印有答案,Chance团队希望能够从中发现学生们自欺欺人的蛛丝马迹。结果证明,确实有很多人在考试中没有抵制住诱惑,参考了答案,最后结果当然是拿到答案的人得分更高。
7、说忘记,那是自欺欺人,自己在骗自己。
8、掩耳盗铃释义: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9、毕竟只是合租的关系,不熟也不想越界,所以以前我们偶尔在客厅里吃饭遇到,也只是寒暄几句再无多言。
10、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事情,人们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辨别是非,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不能自作聪明,想着欺骗别人,实际上正是欺骗着自己。要懂得三思而后行,而不是一味地逃避,那样才能过真正意义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11、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12、“啊,不小心又出纰漏了,我得瞒着大家……”
13、个人认为,现实生活中不会真的有“一叶障目”“掩耳盗铃”的傻子,所谓自欺欺人,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已,有下列几种情况。
14、当然,还必须厘清的逻辑是,爱迪生说的是发明创造,陶行知说的是做学问,这和学生通常的学习还不完全一样。毕竟中小学学生的功课既非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创造,也非陶行知那样的教育研究。但是,即使如此,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否认这一点,也是不尊重教育特点、人的生理发展规律和脑科学,必然走向“教育万能”的神话。
15、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怕只怕这种应激性的防御机制固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自欺欺人成为了一种常态,人便很容易封闭自己,无法接纳自我,亦很难真正成长。
16、“自欺欺人”很可笑。试图靠加征关税或威胁提高关税来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完全是出错了牌,把筹码押在关税上最终必然导致空欢喜一场。借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4日的话说,奉劝美方看一看国际社会的反应,听一听各界人士的呼声,算一算自身利益的得失,早日认清形势,回归正轨。
17、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对孩子的爱与信任是无条件的也是无限的,他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都是源于他一颗赤诚的心。但恰恰是他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说。
18、就算所有人都觉得你美、你生活的精致,也比不上你自己认同你最美、你生活的最幸福,毕竟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19、自欺欺人近义词:掩耳盗铃。
20、第三种,是出于某种善意和爱护。比如,亲人或朋友得了绝症,多数人都知道不可能治好,但嘴上都会说:没问题,小病,很容易治好,现在医疗技术高了等等。自己都不相信,也无能为力,但只能这样说,去欺骗病人。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教育孩子、鼓励年轻人成长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善意的谎言”。
五、自欺欺人拼音
1、第一种,是出于满足虚荣心的需要。比如有的人买了件衣服或包包,明明200元,却对别人说1000元,或者更贵;明明买的是假名牌,自己就是为了省钱,但别人质疑时,却死不承认,还理直气壮。其根本原因,就是虚荣心太强,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2、无语问苍天:难道人与人之间非要相互勾心斗角才行吗?就不能好的一起共事吗?确实不能!有限的资源、自私的基因和对名与利的向往,让职场宫斗不可避免。
3、作出这样判断的前提是,学生的接受能力(说白了,就是“天资”)都是一样的。但孩子的天赋真的是一样的吗?
4、而后Chance进行了测试,看看受试者们内心是认为拿到高分是因为作弊,还是认为自己本身就能达到高水平的IQ?于是,Chance让参与者进行第二轮测试,并且要先预测一下自己的得分。作弊组大部分人都预测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当然现实同他们的愿景基本上背道而驰。
5、区别在于“掩耳盗铃”主要表示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则表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掩耳盗铃”隐含事实非常明显、难以掩盖的意思,“自欺欺人”不合这个意思;“掩耳盗铃”是比喻性的,“自欺欺人”是直陈性的。
6、02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7、04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8、实力不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9、★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5篇
10、坦诚相待,灵活应对。
11、“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随从告诉他说。
12、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3、马云在湖畔大学讲课时说过,“工资就是我买下了你的时间,买下了你的才华。奖金就是我买下的东西你比我想的还好,我得奖励你。但奖金不是福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14、自欺欺人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15、楚邱文人听了这话,脸噌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羞惭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赶紧把那古物扔得远远的,像魏人一样不敢再看。世上的人为此全都嘲笑他。明明不学无术,却偏要装作博学多识的人,最终只能自欺欺人,出尽洋相。
16、不想面对“要不起”,不想面对心里的鬼,就是无法面对真实的感受,就是拒绝接纳自我,所以用另一种伪装的认知来封闭自己的感受。
17、老话说的好,人在职场漂,哪能不挨刀?其实,有时候作为职场人我们还没来得及挨刀,就先用自欺欺人这把刀“自宫”了。下面这四句最自欺欺人的话,看看你在工作中有中过标么?
18、已有研究(Amen.D,2015)显示:人类的记忆靠不住!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有选择的叙述者。
19、“愿意努力/学/争取”这类经典职场用语现在已经不好用了,原因很简单,职场不是学校,愿意花时间等你成长,职场也不是慈善机构,不介意白发钱给你却不期待回报。
20、译文:研究学问,钻研古典,务必得到事实,依据事实从中得出真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