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
1、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莫生气)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义;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藏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万事般般样,岂能尽如人的意?
3、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5、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6、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不要轻信直率之中直率,须防仁者的不仁。
7、《诗经•大雅•丞民》谓深明事理的人能保全自己。
8、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9、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10、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切莫刻意的寻求,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到此境界,才是开悟。
11、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12、汉•韩婴《韩诗外传》纤微:极其细小。汉•刘向《说苑•谈丛》:“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意思相近。灾患产生于发怒,祸端由于疏忽小事而引起。
13、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4、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5、晋•葛洪《抱朴子》遇事及早考虑就为后来的乐境打下了基础,暂时的劳累则为后来安逸的开端。
16、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17、10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8、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19、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2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佛家名言名句篇3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二、佛家名言600句
1、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
2、西方道路不平坦,曲曲折折路弯弯;真心修佛无畏惧,哪怕冰霜与严寒。佛教名言名句禅语(精选篇)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施暗箭——祸延子孙。一生用之不尽——善为至宝;百世耕之有余——心作良田。信因缘果报者——万善之母;疑因缘果报者——众恶之根。
3、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1) 也许人生就是那么短暂好比流星滑过天宇,可是就是这短暂的光芒让我们有了自己的精彩。
5、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6、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7、80后爱听的100首劲歌金曲
8、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9、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1、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12、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3、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4、《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从忧患方面考虑诸事的人,尔后就会享受到乐事,而先从快乐自在方面考虑诸事的人,尔后就要承受忧患之事。
15、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16、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8、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9、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0、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三、佛家经典名言及解释
1、明者慎言,故无失言;暗者轻言,自致害灭。
2、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得不到的东西,咱们会一向以为他是完美的,那是正因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刻与他相处在一齐。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5、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6、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7、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8、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9、 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10、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1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有关佛语经典语录及解释
12、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13、下下人有上上智。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成德每在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16、1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7、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8、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9、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20、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己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四、佛家名言名句大全
1、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3、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劝人向善的基础,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6、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7、1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8、明•洪自诚《菜根谭》谋求策划未成功的事业,不如体质已成功的事业;后悔过去的过失,不如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错误。
9、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10、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13、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1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5、治身养性,务谨其细,……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
1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
17、明•方孝孺《深虑论》祸:祸患。忽:疏忽。乱:变乱。谓祸乱的发生,常常由于疏忽和多疑。
18、(禅净双修《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19、清•吴文溥《南野堂笔记》在顺境时不要过分沉醉,要知道在急流中难于收手。
20、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五、佛家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
1、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2、《诗经•大雅•云汉》形容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兢兢:小心谨慎貌。业业:畏慎貌。如霆如雷:如炸雷、疾雷一样。
3、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4、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6、解析:其实说的是:不着相,不动心。
7、北朝•北齐•刘昼《刘子•慎言》谓明于事理的人言谈谨慎,所以不说错话;暗于事理的人言语轻率,自招祸害和失败。
8、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9、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10、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
11、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12、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3、晋•张华《女士箴》翼翼矜矜:小心谨慎的样子。兴:兴起。遇事小心,处事谨慎,也就有幸福了。
14、世人生与死的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15、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16、5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17、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18、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19、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3、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
4、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小心慎重就一定成功,轻率行事就多数失败。
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6、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7、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金刚经》
8、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0、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11、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理解。
13、三国•魏•应璩《杂诗》堤溃:堤防被冲缺崩溃。祸患要在它刚露出苗头时就小心提防。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5、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6、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17、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18、不可说(佛家名言)不可说,又称不可言说,或单称不说。谓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示。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
19、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20、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1、《孔子家语•六本》一辈子的善行,一句话就可以毁掉,能不谨慎吗?
2、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终成正果。
3、清•史襄哉《中华谚海》比喻一句半句的坏话,耽误一生的品德。
4、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够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我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7、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8、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9、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要使人听不见,不如不说;要使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10、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1、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2、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第16回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露。“墙有缝,壁有耳”,与此义相近。
13、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4、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5、一料火星,烧了万里江山。
16、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1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