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经典名句100句
1、《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道德经》
3、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4、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战胜别人,只不过是有勇力而已;能自我克制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8、(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9、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10、老子名言: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1、《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5、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天时”与“地利”。
16、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17、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老子名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9、遇到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遇到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2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二、论语经典名言20句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译:时局艰难的时候不屈的气节就表现出来,一一记在史册上,垂名后世。
3、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0、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3、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14、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5、(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6、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易》)
18、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19、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2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三、老子经典名句100句
1、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2、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5、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7、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论语》)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译: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1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1、老子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老子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3、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14、(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15、老子名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1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四、论语50句经典语录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增广贤文》)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4、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7、老子名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8、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老子名言: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1、(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3、《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5、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1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7、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 好心态赢得好生活。
1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1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0、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五、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3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6、译: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7、老子名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0、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1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15、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祖也,三者行则沦于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16、译: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17、解悟:顺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坏事。你踮起脚来,想让自己高一点,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你想走得快一点,迈大步走,却没想到没走多远,就已经走不动了。
1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佛家讲菩提心,佛菩萨慈悲爱人,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天下众生,自己没有想要一点好处。既然他什么都不要,别人还和他争什么?他本身就是空空无己,你怎么与“空”争?世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痛苦,有失败,是因为你有所求,有所执着,想抓住点什么,想得到点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要,什么都舍出去,自然别人也和你争不起来了。
3、译: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4、治人事天,莫若啬。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6、识时务者为俊杰。(《晏子春秋》)
7、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无为成为绝对的准则,就不对了。人文科学新定律:现代社会既要无为(市场经济),又要有为(实行法治)。
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0、老子名言: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1、(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12、100句老子名言名句,老子《道德经》语录集锦。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14、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15、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1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